第96章 漢斯的計劃

字數:7755   加入書籤

A+A-


    “坦克panzer)?”    “裝甲車輛?難道是要像古代騎士那樣給汽車披上盔甲?”
    說實話,還真有點類似。
    漢斯翻開筆記本,簡單畫了一個坦克的草圖,遞給麵露疑惑的施裏芬參謀總長看。
    “這就是我設想中的坦克樣子。”    更何況,那種陸上戰艦型的坦克速度慢、越野能力差,還價格昂貴,根本不適合量產。    “這看起來和我所知道的汽車完全不同。還是說,是因為你那災難性的畫技導致我看不出來?”
    “咳咳,重要的並不是外形,而是性能,不是嗎?”
    麵對施裏芬半開的玩笑,漢斯幹咳了一聲,然後盡量簡單地向他解釋了坦克的特點。
    “首先,車體要覆蓋厚重的裝甲,以防禦機槍子彈,並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擋炮擊。”
    “嗯......這倒讓我想起,英國好像以前也造過類似的車輛。”    這是英國人弗雷德裏克·西姆斯frederick richard sis)於 1902年開發的,被稱為世界上第一輛裝甲車。
    如果再往前追溯,意大利的萬能天才達·芬奇也曾設想過類似坦克的武器。
    當然,那與現在認知的坦克形態完全不同。
    無論如何,漢斯繼續說道:
    “其次,安裝火炮和機槍來提供火力支持,並將炮塔設計成類似戰艦主炮塔的可旋轉結構,能夠實現全方向攻擊。”
    “然後呢?”
    “為了突破鐵絲網等防禦工事,並提升越野能力,使用履帶代替輪子。”
    “履帶?”
    聽到這裏,施裏芬疑惑地問道。漢斯點點頭。    “很有趣,確實是個有趣的想法!如果用這種坦克作為先鋒突破機槍和鐵絲網,再讓裝備衝鋒槍的步兵跟進,那就不用像日本軍隊那樣堆屍山了。”
    不愧是德國軍隊的頂尖頭腦,施裏芬立刻看出了坦克的價值,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開始暢想未來。
    實際上,坦克的誕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產生了深遠影響。
    尤其是在西線戰場的最後攻勢——百日戰役中,協約國的大量裝甲部隊齊頭並進,讓德軍士兵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與恐懼。
    ‘或許,後來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坦克聞名,正是因為這段記憶過於深刻。’
    無論如何,如果再能用飛機掌握製空權,從空中發動攻擊,並利用航空偵察為炮兵提供敵方位置,塹壕戰就不再是無懈可擊的防禦手段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以現在的技術,真的能造出這種坦克嗎?我對汽車不太了解,但這似乎相當困難吧?”
    施裏芬的質疑是有道理的。
    坦克這種東西堪稱汽車工程的集大成者。
    就連漢斯也覺得,以目前的技術力,開發坦克並不容易。
    畢竟現在的汽車還被視為上流社會的奢侈玩具,更別提坦克了。
    汽車工業真正開始壯大,是福特公司推出福特t型車,汽車開始向大眾普及之後的事。
    更何況還有批量生產和車體規格化的問題。
    不過,這方麵漢斯在自己的收音機工廠引入過流水線,用很短的時間就將收音機大量銷往世界各地,也許能多少說服他們一點。
    要是德國汽車公司以“匠人精神”為借口拒不聽從,那漢斯也隻能采取更激烈的措施了。
    “關於這點,還是先聽聽德國國內汽車企業的意見比較好吧?”
    “嗯......”
    “當然,即便他們能生產出坦克,想要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最終無論怎麽進行,都得把技術人員榨幹成一塊破抹布。”
    “你這家夥,有時候說起讓人害怕的話來一點也不當回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施裏芬發出爽朗的笑聲說道,而漢斯隻是聳了聳肩。
    雖然對那些會被坦克需求折磨得精疲力盡的工程師們感到有些同情,但被壓榨本就是工程師們無法逃避的宿命。
    “不管怎樣,關於坦克的事,我會在退下總參謀長的位置前試著推動一次。”
    施裏芬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後,繼續說道:
    “話說回來,汽車啊。我之前隻把它當成有趣的玩具,聽你這麽一說,倒覺得它的軍事價值比想象中大多了。雖然對馬肯森有點不好意思,但也許遙遠的未來,坦克和汽車真的能取代騎兵。”
    “嗯,汽車可以加裝裝甲擋住子彈,而馬卻擋不住子彈。也許不是現在,但幾十年後,它們會徹底失去在戰場上的立足之地。”
    不過,與一般認知不同的是,即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騎兵也仍然有用武之地。
    雖然在西線因為塹壕戰的關係騎兵作用有限,但在戰線更為廣闊的東線和中東戰場,騎兵的機動力和衝擊力依舊有效。
    即使後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坦克、裝甲車、摩托車、飛機等技術的迅猛發展,騎兵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但像波蘭騎兵和哥薩克騎兵等仍活躍在戰場上。
    ‘德國軍隊也曾有在東線用騎兵討伐遊擊隊這樣的記錄留存著呢。’
    不過,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基本上除了沙漠或草原等特殊環境的國家外,騎兵已經徹底退出了戰場。
    “哈~你果然還是應該去軍校。”
    漢斯正陷入思考時,施裏芬用惋惜的語氣喃喃說道。
    漢斯已經不止一次明確表示過自己不打算去軍校了,但施裏芬顯然還是心存遺憾。
    “不過,有機會的話還是去聽聽軍事學的課吧。即使不走軍人的道路,將來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好,我會記住的。”
    “不管怎樣,這個計劃還是得繼續打磨。我退役後會有更多時間,正好能投入到這裏。漢斯,你以後也經常過來提點意見吧。”
    這當然是求之不得。
    無論如何,施裏芬計劃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的作戰計劃,極有可能派上用場。
    隻是,也許是因為對塹壕戰的顧慮,目前還沒有製定詳細的計劃。但從地圖上瞥見的情況來看,施裏芬顯然還是打算通過比利時進攻法國。
    問題是,比利時的獨立受英國保證。即使德國和英國結盟了,英國也不可能會因為他們進攻法國而接受侵略比利時。
    不僅是為了體麵,英國還將低地國家的獨立視為自身安全的核心。
    而且就算德國想要拉攏比利時,但由於比利時下方緊鄰法國,反而很可能會選擇保持中立。
    因此,即使他們以“正當理由”要求比利時開路,恐怕也無濟於事。
    ‘但我們真的必須要侵略比利時嗎?’
    這個疑問突然從漢斯腦海中閃過,讓他陷入了深思。
    當然,漢斯不是像原本的施裏芬計劃那樣,盲目認為“戰爭爆發時,法國會視進攻德國本土為下策,肯定會攻擊比利時以繞過我們的防線。我們隻需要把比利時變成友邦,就能通過比利時進攻法國!”。
    此時的情況和當時有所不同,如果好好利用這種局麵,是否有可能讓法國真的代替德國去入侵比利時呢?
    就像當年俾斯麥通過埃姆斯電報事件誘導法國先向德國宣戰一樣。
    “得先試著製定個計劃。”
    漢斯的計劃是以施裏芬計劃為中心,所以在目前的階段隻是個初步的構想。
    考慮到失敗的可能性,他認為還需要準備一個備用方案。
    不過即便如此,也非常值得一試。
    ......
    與前半年的紛亂相比,1905年的後半年雖然忙碌,卻相對平靜。
    漢斯在家陪著正在養病的施裏芬伯爵,同時不斷就他的“施裏芬計劃”交換意見。而由布雷多先生指揮的drr,則按照漢斯與愛德華七世的約定,協助英國推廣無線電技術並建立廣播電台。
    與此同時,隨著海因裏希王子的飛行場景被拍成的電影大受歡迎,飛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萊特兄弟抓住這股熱潮,四處奔走宣傳他們的飛機。
    或許是受到刺激的緣故,傳言齊柏林伯爵也不甘示弱,正熱衷於開發飛艇。
    就在世界被各種動靜弄得沸沸揚揚時,又傳來了與威廉皇儲成婚不久的皇儲妃塞西莉亞已經懷孕的消息。
    “看來皇儲殿下的新婚生活過得十分......熱烈啊。”
    “咳咳,漢斯,你跟弟弟們一樣也拿我開玩笑嗎?”
    此時漢斯與路易絲正一同前往太子宮kronprinzenpaais)拜訪,她好奇地看著塞西莉亞皇儲妃懷孕的肚子,而威廉皇儲則掩飾不住嘴角的笑意,盡管他還有些不好意思。
    顯然,他對自己即將成為父親的事實感到既驚訝又喜悅。
    “不過,威廉皇儲的第一個孩子......應該是威廉王子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真是要命的歐洲王室命名法。
    皇帝叫威廉,皇儲叫威廉,現在連皇太孫也得叫威廉,真是讓人頭大。
    不過威廉王子和他的祖父及父親不同,並不算知名人物,所以漢斯對他的了解並不多。
    他僅知道,未來的他曾不顧威廉二世的反對,與平民結婚,從而失去王位繼承權,後來參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最終戰死沙場。
    他還未出生,漢斯卻已為他多舛的命運感到惋惜。
    這個世界,會讓他的命運有所不同嗎?
    “說起來,你和路易絲最近還好吧?”
    “不久前我們一起去了德累斯頓,受邀觀看了施特勞斯先生的新歌劇首演。”
    “嗯?那不是《莎樂美》嗎?你們把那個當約會項目?”
    “......不是我提議去看的。”
    麵對威廉皇儲滿是驚愕的語氣,漢斯尷尬地為自己辯解。
    其實他也猶豫過,但路易絲強烈要求一起去,他也無可奈何。
    “......怎麽感覺有點熱。”
    “......是啊。”
    結果不言而喻。
    那時二人都意識到,《莎樂美》這樣的作品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些太超前了。
    時間流逝,1905年過去,1906年悄然而至。
    新年伊始,阿爾弗雷德·馮·施裏芬正式從陸軍參謀總長一職上退休。
    “施裏芬伯爵,這些年來辛苦了。德意誌帝國將永遠銘記您超過半個世紀的奉獻。”
    “感謝陛下,我也很榮幸能為陛下效勞。”
    施裏芬向威廉二世行最後的軍禮後,轉身離開了皇宮。在場的比洛總理和其他為他退役感到惋惜的人們紛紛向他敬禮,為施裏芬的軍旅生涯畫上句號。
    “好了,現在我總算從繁瑣事務中解脫,可以專心於計劃了。漢斯,你也要常來我家走動。”
    然而,施裏芬似乎並不為自己的退休感到遺憾,反而充滿熱情,渴望盡快完善他的“施裏芬計劃”。
    他看起來比擔任參謀總長時還要精神,這是錯覺嗎?
    但就在施裏芬的退休儀式結束幾天後,一個令人心痛的消息傳來。
    “漢斯,裏希特霍芬外長去世了。”
    “什麽?”
    威廉二世滿臉陰沉地開口,漢斯手中的筆啪嗒掉在了地上。
    1906年1月17日。
    漢斯的一位堅定支持者,奧斯瓦爾德·馮·裏希特霍芬外長,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
    各位新年快樂~!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