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默契下的雙贏

字數:8144   加入書籤

A+A-


    “歡迎來到雅典,男爵!”
    “感謝殿下的盛情款待。”
    1906年4月,漢斯隨德意誌帝國外交使團踏上了雅典的土地,受到王儲康斯坦丁諾斯的隆重迎接。
    奧運會對希臘來說意義非凡,而這次的屆間奧運會更是為了紀念第一屆雅典奧運會十周年。此時距離開幕式還有幾天,整座雅典已經沉浸在節日的喧囂之中。
    “能在這次奧運會上見到您,真是令人欣喜。希望男爵在接下來的十天裏玩得愉快。”
    “是啊,我也希望這次奧運會上,我們德國選手能取得好成績。”
    “哈哈,我們希臘選手可不會輕易認輸。”
    本屆雅典屆間奧運會,共有來自包括德國和希臘在內的20個國家的854名運動員參賽。
    競爭必然十分激烈,漢斯也無法預知德國運動員能奪得多少金牌,隻希望他們能為國家全力以赴。
    “這次奧運會為了彌補巴黎和聖路易斯的失敗,嚐試了許多創新。其中,借助男爵的幫助進行的廣播直播,也是其中之一。”
    正如王儲康斯坦丁諾斯所說,這屆屆間奧運會首次引入了許多影響未來奧運會的重要元素——奧運村的首次出現,頒獎儀式上升國旗的傳統也由此確立。
    特別是開幕式上,運動員們在本國國旗下步入體育場的入場儀式,正是從這次雅典屆間奧運會開始的。
    雅典屆間奧運會之所以被視為奧運曆史上僅次於第一屆雅典奧運會的重大賽事,並非沒有道理。
    “殿下,您該去參加與奧運委員會的會議了。”
    “嗯?時間已經這麽晚了嗎?和男爵聊天,總是讓人忘記時間。”
    “哈哈,我也是這麽覺得。”
    “對了,關於覲見父王的事,就推遲到明天吧。你剛剛抵達雅典,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我和索菲陪你一起去見國王陛下。”
    “多謝殿下體諒,那我們明日再見。”
    一路長途跋涉來到希臘,漢斯確實有些疲憊,此時倒是正合其意。
    漢斯叮囑隨行的外交官們今晚好好休息,隨後便返回了酒店。
    “漢斯·馮·喬男爵?”
    然而,就在漢斯準備走進酒店時,一個男人叫住了他。
    那人看起來是個希臘人,頭發已經有些稀疏,似乎不久後就會徹底變成禿子。那張臉讓漢斯有些熟悉,卻又想不起在哪裏見過。
    “您是?”
    “啊,抱歉,忘了自我介紹。我是克裏特自治邦的政治家,埃萊夫塞裏奧斯·韋尼澤洛斯。”
    聽到這個名字的瞬間,漢斯一愣,挑了挑眉。
    終於想起他是誰了——
    埃萊夫塞裏奧斯·基裏亞科斯·韋尼澤洛斯eλeuθ?pio? kupi?kou Βeνiζ?λo?)。
    他是未來的希臘首相,被譽為現代希臘的國父。他將通過一係列改革大幅提升希臘國力,並在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取得勝利,大幅擴張希臘的疆域。
    ‘難怪剛才沒認出來。’
    在漢斯前世的記憶裏,韋尼澤洛斯的照片大多是他年邁時的模樣——禿頂、白發,看上去就像肯德基爺爺。而現在站在他麵前的韋尼澤洛斯,頭發尚未完全脫落,胡須和頭發也未染上銀霜。
    不過,漢斯怎麽也沒想到,會在這裏遇見他。
    就像他說的那樣,他目前的活動範圍仍在克裏特自治國。雖然克裏特已實際受希臘控製,但名義上仍屬於奧斯曼帝國,因此韋尼澤洛斯尚未正式涉足希臘政壇。
    在漢斯的記憶裏,他直到1910年才在希臘本土正式開始政治生涯,並最終成為希臘首相。
    ‘應該是來雅典觀看奧運會的吧。’
    雖然是個再正常不過的理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輕視這位未來的希臘國父。
    僅僅在去年,他就策劃並領導了“特裏索叛亂”,盡管遭到列強武力幹涉,他依然成功掌控了克裏特,並迫使當時的克裏特自治國行政長官——約爾約斯王子,也就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次子,被迫辭職。
    克裏特人民和韋尼澤洛斯希望並入希臘,但列強卻對此持反對態度,而約爾約斯王子則傾向於順從列強的立場。
    ‘當然,約爾約斯王子本身的無能和手下官員的腐敗,也是他失去克裏特人民支持的原因之一。’
    想想在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韋尼澤洛斯曾將站在同盟國一方的親德派國王康斯坦丁一世驅逐,促使希臘倒向協約國,並最終使希臘成為戰勝國。以他的政治手腕而言,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奇怪。
    但這正是讓漢斯不得不警惕的地方——
    韋尼澤洛斯的立場並非固守某一陣營,而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
    但同時換句話說,隻要希臘與德國結盟對他們更有利,他或許也會選擇站在德國一方。
    現在的外交局勢已和原本的曆史軌跡有所不同。
    如果希臘能在世界大戰中成為德國的盟友,那麽巴爾幹半島的戰局將變得更為有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少,比奧匈帝國要強多了。’
    畢竟奧匈帝國那群飯桶,在保加利亞參戰之前,連塞爾維亞都打不下來,簡直丟盡了盟友的臉。
    說起來,同盟國裏真正能頂得住的國家,除了德國和英國,還真是屈指可數。
    與其叫“三國同盟”,倒不如改名叫“協約國”還更合適些。
    “男爵?”
    “啊,失禮了,韋尼澤洛斯先生。您的大名,我早已久仰。”
    “哈哈,是嗎?”
    “是的,您在克裏特展現的手腕讓我印象深刻。我正好想借此機會,與您深入交流,結交一番。”
    “我也正有此意。”
    二人相視一笑,握住了彼此的手。
    然而,他們的眼神中沒有半分笑意,而是在審視著對方——
    對方究竟是自己的盟友,還是一顆值得爭取的棋子?
    外交的博弈,正式開始了。
    ......
    埃萊夫塞裏奧斯·韋尼澤洛斯緊緊盯著眼前這位悠然自得地品著咖啡的少年——那個曾救下赫赫有名的德意誌皇帝的人。
    他早已聽聞這位少年的事跡。
    畢竟,漢斯·馮·喬男爵正是那個促成德國與英國聯盟的關鍵人物,而這曾被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外交奇跡。
    “外交界已經在私下稱他為‘俾斯麥的繼承人’了吧?”
    隨著大英帝國與德意誌帝國這兩大歐洲強國攜手,希臘王國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
    韋尼澤洛斯陷入沉思。
    在如今英、德對峙法、俄的歐洲格局下,巴爾幹半島上的小國——希臘王國應當如何自處?
    “目前來看,力量的天平確實傾向於英德協約......”
    不過,對希臘而言,與英德協約建立良好關係並非難事。
    畢竟,國王喬治一世是英國亞曆山德拉王後的弟弟,也就是愛德華七世的內兄,而王儲康斯坦丁更是德皇的妹夫,同時也是堅定的親德派。
    但韋尼澤洛斯憂慮的是,英國尚且不論,德國似乎更傾向於維係與奧斯曼帝國的友誼,而非拉攏希臘。
    當然,他並非不能理解德國的外交方針。
    說白了,相較於奧斯曼帝國,希臘對德國的價值並不算大。
    可希臘也需要某種實際的利益,才能明確自己的立場。
    “要是奧斯曼帝國能與英德交惡,選擇就簡單多了......”
    因此,當韋尼澤洛斯聽聞德國派遣的外交使節——漢斯·馮·喬男爵即將前來參加此次屆間奧運會時,便決定會一會這位赫赫有名的年輕人。
    雖說他的官方職務僅僅是輔佐官,但其影響力早已超越此職,事實上主導著德意誌帝國當前的外交政策。因此,韋尼澤洛斯認為有必要探探他的口風。
    “沒想到在雅典也能買到美式咖啡。”
    “在這裏,這種咖啡更多被稱作‘漢斯咖啡’——以您的名字命名。雖然褒貶不一,但喜歡的人確實不少。”
    當漢斯望著眼前那杯近年來自德國開始風靡歐洲的“漢斯咖啡”露出幾分新奇之色時,韋尼澤洛斯則以一貫的圓滑微笑作答。
    隻是,也有不少人厭惡至極。
    尤其是在意大利,許多人視“漢斯咖啡”為對咖啡文化的侮辱,甚至大加斥責。他們不僅對這種飲品極力抵製,還對漢斯那“詛咒般的味覺”深感震驚——畢竟,他可是那個讓菠蘿披薩和薄荷巧克力冰淇淋問世的人。
    “話說回來,最近克裏特的局勢如何?”
    “去年的騷亂尚未完全平息。不過,看起來喬治王子已經失去了克裏特人的支持。雖然目前還能勉強維持,但恐怕明年就得打道回府了。”
    “而您,韋尼澤洛斯先生,已經掌控了克裏特的實權。”
    麵對漢斯這番直白的評論,韋尼澤洛斯隻是微笑不語。
    這種事,了解內情的人自然都心知肚明。
    “我隻是認為,克裏特理應回歸希臘罷了。個人而言,我希望包括德國在內的列強能夠協助克裏特回歸希臘的懷抱,但事實證明,這並不容易。”
    “哈哈,恐怕即便列強反對,您依然會推動克裏特的統一吧?”
    “......”
    韋尼澤洛斯沉默了。
    竟然已經被看穿到這個地步,不愧是“俾斯麥的繼承人”,眼光銳利得驚人。
    事實上,在原本的曆史中,僅僅兩年後,即1908年,韋尼澤洛斯便趁奧斯曼帝國內部因青年土耳其黨革命而陷入混亂之際,果斷無視希臘政府因軍事衝突顧慮而猶豫不決,單方麵宣布克裏特並入希臘王國。
    “呼......看來您偏好直言不諱,那我也就不再繞圈子了。男爵閣下,您如何看待與希臘的友好關係?”
    “正如您所知,德意誌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關係緊密。”
    漢斯收斂了笑意,神情認真。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德國與希臘也能保持友好關係。畢竟,希臘才是‘第二羅馬’最正統的繼承者,不是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哦?這可是令我欣喜的話語。”
    韋尼澤洛斯的笑意顯得愈發真誠。
    哪怕這隻是場外交辭令,但對於希臘人來說,這樣的認可仍然值得感激。
    “不過,韋尼澤洛斯先生,您或許還在思考——希臘與德國交好究竟能得到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確實如此。畢竟,希臘與奧斯曼帝國的立場截然不同。”
    “沒錯。因此,德國無法在您與奧斯曼的衝突中明確站在希臘這邊。不過,巴爾幹半島向來是動蕩之地,不僅僅是希臘,其他許多國家同樣覬覦奧斯曼的土地。”
    “哦?”
    韋尼澤洛斯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您認為巴爾幹半島遲早會爆發針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隻要稍加思索,便能得出同樣的結論。奧斯曼帝國日漸衰弱,難道像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這些與奧斯曼積怨已久的國家會袖手旁觀嗎?一旦有機會,他們必然會出手。”
    曆史上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正是如此爆發的。
    當意土戰爭重創奧斯曼帝國時,早已伺機而動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蒙特內哥羅和希臘迅速結成“巴爾幹同盟”,聯合對奧斯曼帝國發動攻擊。
    但同盟在取得勝利後不久便分崩離析。
    因戰後利益分配不均,保加利亞率先對塞爾維亞與希臘發動攻擊,隨即引發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希臘、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乃至奧斯曼帝國都紛紛對保加利亞發起報複性打擊。
    這,便是巴爾幹半島的常態。
    “馬其頓,尤其是塞薩洛尼基,您必須在它落入其他國家手中之前奪回。”
    麵對漢斯的暗示,韋尼澤洛斯果斷點頭。
    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提議。
    隻要德國在戰後談判中暗中支持希臘,就足以讓希臘王國受益匪淺。
    “同時,德國也能借此遏製與奧匈帝國必然產生衝突的塞爾維亞。”
    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
    不過,若是奧斯曼帝國獲勝,那一切便會化為泡影。但在二人看來,如今日漸衰敗的奧斯曼帝國已無可能逆轉頹勢,因此他們根本未曾考慮過這種可能性。
    “當然,這並非德意誌帝國的正式立場,僅僅是假設的可能性。”
    “如今我能聽到男爵閣下的想法,便已足夠。”
    畢竟,韋尼澤洛斯尚未成為希臘首相,而巴爾幹戰爭也要六年後才會爆發。
    對他而言,現在,這已是最好的結果。
    “時間不早了,我還有別的約會,就此告辭。”
    韋尼澤洛斯起身,向漢斯露出笑容。
    “那麽,男爵閣下,祝您在奧運會上玩得愉快。”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