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騎兵衝鋒!
字數:8902 加入書籤
馬肯森麾下的騎兵部隊和畢蘇斯基的波蘭騎兵不期而遇,發現正在撤退的倫寧坎普主力,已是正午過後。
“?”
兩支騎兵隊揚起滾滾塵土,仿佛隨時準備衝向俄軍,但很快便勒住韁繩,彼此急停下來。
此時八月已近尾聲,但夏日的烈陽仍在最後發力,雙方人馬就這樣在這熾熱的陽光下發現了對方的身影。
“喂,塞克特。現在是十八世紀,還是拿破侖時代?為什麽我會看到波蘭騎兵?”
“現在是1913年,馬肯森將軍。看樣子他們應該是波蘭軍團。”
“哦,波蘭義勇軍嗎?這麽說來,他們是跟艾希霍恩的第十軍一起在梅梅爾登陸的?”
“是的,我聽說他們在作為遊擊部隊獨立行動,不過看來,他們和我們一樣,是為了殲滅俄軍而來的。”
“嗬......”
馬肯森饒有興致地撫摸著自己的胡須。
他當然知道,那些以翼騎兵驃騎兵)聞名的波蘭騎兵,曾經譜寫過怎樣的傳奇。
早在普魯士時代,德軍便認識到了波蘭騎兵的強大,甚至因此特意組建了由波蘭人構成的烏蘭騎兵團uhan),為己所用。
“事情變得有趣了。”
作為一名騎兵,馬肯森對眼前的波蘭騎兵隊不由生出一股勝負欲。
即便不是刀劍相向,這也是一場競爭。
他絕不允許自己落敗。
“大家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到手的獵物被波蘭人搶走嗎?諸位,難道想這樣嗎?!”
“不,長官!”
隨著馬肯森一聲令下,德軍騎兵齊聲回應。
他們的眼神比烈日更熾熱,燃燒著不容波蘭騎兵勝過己方的鬥誌。
“我們豈能讓德意誌人搶走我們的戰功?”
當然,對麵的畢蘇斯基與波蘭騎兵也絕不可能將這等赫赫戰功拱手相讓。
“我們是翼騎兵的後裔,波蘭騎兵!
瑞典的哈卡佩利塔騎兵iitta)曾在我們麵前折服,奧斯曼帝國的西帕希騎兵sipahi)亦被我們踩在腳下。百年前,我們曾隨拿破侖馳騁歐洲,威震四方。
若是敗給傳統宿敵哥薩克或匈牙利騎兵也就罷了,區區名聲遠遜的普魯士騎兵?
若是輸給他們,我們死後哪還有臉去見列祖列宗!”
“波蘭的兒郎們,舉起長槍!倫寧坎普必須由我們親手擒獲!”
“iat poska!波蘭萬歲!)”
隨著畢蘇斯基率先衝鋒,波蘭軍團高呼口號,直撲俄軍側翼。
“全軍衝鋒!偉大的祖國,德意誌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
與此同時,馬肯森也拔劍高呼,仿佛要向年輕人證明自己依然不輸熱血。德軍騎兵們咆哮著,猶如猛獸撲向獵物。
於是,兩支騎兵隊,不約而同地向俄軍席卷而去。
“騎兵!敵軍騎兵來襲——!!”
望見這突如其來的雷霆鐵蹄,倫寧坎普和他的俄軍臉色瞬間慘白,驚恐地發出慘叫。
......
“保羅!是波蘭騎兵!那些騎著戰馬的波蘭佬來了!”
“另一側的德軍騎兵也正在接近!”
“列陣!展開方陣!”
“機槍先裝填好!”
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騎兵從兩翼殺出,俄軍士兵驚慌失措,四處亂叫,不知是尖叫還是怒吼。
盡管汽車與飛機的出現早已宣告騎兵時代的黃昏,但沉重戰馬的衝鋒依然令人膽寒。
士氣本就因連連敗退而跌至穀底的俄軍第一集團軍,在恐懼中崩潰的速度,比煮一碗麵還要快。
“司令官閣下,請下命令!”
“呃......呃......呃呃......”
但對士兵們來說,最不幸的還是身為指揮官的倫寧坎普,此刻的狀態與他們相差無幾。
麵對如山呼海嘯般襲來的騎兵衝鋒,他嘴唇顫抖,張口欲言,卻連一個完整的命令都無法吐出。
“該死!波蘭亡國都多少年了,哪來的波蘭騎兵?!還有這幫德國騎兵又是怎麽回事?!啊啊啊!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的內心比誰都要瘋狂呐喊,可惜,這對眼前的危局毫無幫助。
“哥薩克們,集合!”
“站著不動隻會等死!行動起來!快動起來!”
就在俄軍第一集團軍整體陷入混亂和恐懼時,一部分俄軍終於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強行穩住陣腳,開始行動。
那是哥薩克騎兵,他們自幼成長於烏克蘭廣袤的草原,與戰馬相伴一生。
盡管他們僅有三個騎兵團的規模,且因俄軍連戰連敗,兵力早已折損過半,但哥薩克們憑借本能與經驗明白,此刻若不迎戰,隻能死路一條。
“衝鋒!”
“烏拉——!”
他們的選擇,是迎著敵騎發起反衝鋒。
“啊啊啊啊!”
“去死吧!”
長槍交錯,騎手們被鋒利的騎槍刺穿胸膛或腹部,從馬背上重重摔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倒下的,大多是哥薩克騎兵。
他們的英勇不輸波蘭與德國騎兵,然而麵對洶湧而來的騎兵浪潮,寡不敵眾。
最終,這股浪潮碾碎哥薩克騎兵後,徑直衝向俄軍步兵陣線。
“把這些俄國佬殺個幹淨!聖卡西米爾的庇佑與我們同在!”
“這是為了死在華沙的爺爺報仇,韃靼狗雜種!”
“波蘭人可不能讓德國佬把功勞全搶了!繼續衝!”
“找倫寧坎普!誰抓到他,升職嘉獎休假全都有!”
波蘭軍團猛然撞碎仍在驚慌失措的俄軍陣線,而德軍騎兵則毫不留情地踐踏潰逃的俄軍士兵,長槍直刺而下。
波蘭與德國騎兵宛如嗜血的鬼神,在四散奔逃的俄軍中殺得血流成河,口中不斷高呼倫寧坎普的名字。
“那邊!倫寧坎普在那!”
“他在逃跑!抓住他!”
當正在比拚誰能屠殺更多俄國人的德軍與波蘭人發現倫寧坎普時,這位俄軍指揮官早已帶著親信策馬狂奔。
波蘭與德軍騎兵立刻調轉馬頭,奮力追擊,卻被數不清的俄軍潰兵擋在前方。
“呃啊啊啊!”
“不,我不想死啊!”
當然,這些俄軍士兵並非想保護拋棄他們的倫寧坎普,隻是因為恐慌而在四處亂竄罷了。
不論他們是否有意,在這片瘋狂的人潮中,騎兵們終於稍有遲疑。
“駕!駕!”
“喂,波蘭佬!看你們挺累的,不如把倫寧坎普讓給我們吧?”
“哈!做夢去吧!你們才該讓開,德國佬!”
當然,並非所有騎兵都停下了腳步。
少數騎手無論是德國人還是波蘭人,都奮力穿過混亂的戰場,拚命追逐那名逃亡的俄軍將領。
“呼......哈......可惡的騎兵混蛋!離我遠點!”
至於倫寧坎普,他已經是驚恐萬分。
就這樣,在馬祖裏湖畔,一場俄軍將領與德波聯軍騎兵之間的荒誕追逐戰,正式展開。
......
“該死,那幫家夥到底要追到什麽時候?!”
漫長的追擊戰終於讓俄羅斯一方先支撐不住了。
畢竟他們是在倉皇撤退,馬匹和士兵早已疲憊不堪。
“快追上他們了!再堅持一下!”
“嗬呸,滾開!”
呼——
精神飽滿的德波聯軍騎兵迅速逼近,一名無名的俄軍軍官見狀,拚命揮舞著騎兵刀,想要將他們逼退。
“給我去死!”
砰!砰!
“啊——!”
然後,一名德國軍官穩穩扣下手中的魯格手槍扳機,剛才還英勇無畏的俄軍軍官立刻發出一聲淒厲慘叫,從馬背上翻滾下來。
“你不講......呃啊?!”
另一名俄軍軍官見狀,立即舉起納甘左輪手槍瞄準德國軍官,卻還沒來得及開槍,就被側翼殺來的波蘭軍官一劍斬中,狼狽地跌落馬下,與同伴一起滾落在地。
“司令官!前麵!前麵!”
“什......什麽?!”
就在德國軍官向波蘭軍官點頭示意感謝的同時,倫寧坎普的逃亡也迎來了終點。
他光顧著拚命逃命,竟沒有注意到前方出現了一道陡峭的懸崖,將他們的退路徹底封死。
“嘶——!”
“呃啊啊!”
“司令官?!”
俄軍軍官們臉上露出了絕望之色,慌忙勒住韁繩。
但跑在最前頭的倫寧坎普卻來不及停下。
他的戰馬在強大的慣性作用下,發出一聲悲鳴,徑直墜入懸崖下的湖泊。
撲通——!
馬匹重重落入深深的湖水之中,激起大片水花。
“哈啊......哈啊......救、救命!”
但倫寧坎普的運氣比他的坐騎稍好一些。
在生死一線之際,他成功從馬背上躍出,死死抓住了懸崖邊的一棵樹。
哢嚓——!
可他的噩運還遠沒有結束。
懸崖上的樹根本無法承受他的重量。
喀嚓!
“不,不要!”
最終,那棵樹在一聲令人不安的脆響中,連根拔起。
“抓住了,你這混賬!”
就在倫寧坎普即將像他的戰馬一樣墜入湖水之際,一雙手猛地扣住了他的手臂。
是剛才合力擊倒俄軍軍官的德國與波蘭軍官!
“該死的,你到底吃了多少,怎麽這麽重?”
兩人咬緊牙關,吃力地將倫寧坎普往上拉,但無論如何,都沒有要鬆手的意思。
“蘇卡......”
倫寧坎普的臉上滿是懊喪。
與像薩姆索諾夫那樣戰死不同,他如今狼狽地淪為俘虜,回到祖國後等待他的命運,恐怕比死還要難堪。
至此,倫寧坎普的逃亡宣告終結,而馬祖裏湖戰役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
“為了騎兵的榮耀!”
“為了榮耀!”
戰鬥結束,慶祝勝利的時刻即將到來。
德國與波蘭的騎兵們似乎因騎兵特有的奇妙情誼,方才還劍拔弩張的競爭瞬間消散得宛如謊言。他們勾肩搭背,高舉酒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來,幹了!我帶來了珍藏的波蘭伏特加。”
“哈哈,這可太棒了,畢蘇斯基將軍,快給我倒上一杯!”
因機緣巧合,共同擒獲了倫寧坎普夫的馬肯森和畢蘇斯基,此刻終於放下了彼此的顏麵。德國軍官與波蘭軍團的軍官們皆是笑意盎然,舉杯暢飲。
當然,德波兩國之間積累的恩怨並未就此煙消雲散,但至少在這一刻,他們是並肩馳騁戰場的戰友,也是同樣熱愛美酒的豪飲之人。
“幹杯,輕鬆愉快地幹杯!ein prosit, ein prosit der geutichkeit)”
這首自1810年便回蕩在啤酒節上的勸酒歌,再次在四周響起。
可惜,今年因戰爭而無法舉辦這場盛典。
“德國人與波蘭人一同酩酊大醉,東倒西歪......要是換作以前,根本無法想象這樣的場景。”
“深有同感。”
不論是德國人還是波蘭人,此刻都醉意朦朧,含混不清地哼唱著歌謠。而在另一邊,負責看押倫寧坎普夫的德國軍官與波蘭軍官則對飲感歎。
這或許是這場戰爭帶來的少數正麵影響之一。
又或者,純粹是德國啤酒與波蘭伏特加的魅力。
【——滋啦......插播快訊。】
就在眾人沉醉於酒精與慶功之中,為徹底將俄軍逐出東普魯士而狂歡時,收音機中傳來了德意誌帝國廣播電台的最新消息。
【我方引以為傲的皇帝海軍,在與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交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德國的勝利繼陸地之後,又一次在波羅的海上得到延續!】
“看來我們的海軍兄弟們並沒有在我們廝殺時袖手旁觀啊。”
德國軍官聽著廣播,低聲嘀咕了一句,隨後才像是剛剛想起什麽似的,轉頭看向波蘭軍官。
“啊,對了,我們還沒正式自我介紹呢。我是埃裏希·馮·曼施坦因fritz ericeinskianstein)中尉。”
“波蘭軍團少校,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adys?a eugeniusz sikorski)。”
曼施坦因與西科爾斯基。
這兩位日後將在各自祖國成為赫赫有的名風雲人物的年輕軍官,彼此相視一笑,舉杯相碰。
這場宴席的下酒菜,便是俄羅斯的慘敗。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