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奧匈反攻?

字數:8327   加入書籤

A+A-


    “記住了,波蒂奧雷克上將。這是我給你的最後一次機會。”
    “是,陛下。這一次,我絕不會辜負您的期待。”
    1913年9月3日。
    晨曦初現,奧斯卡·波蒂奧雷克率領的奧匈軍再次跨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與塞爾維亞之間的德裏納河,對塞爾維亞軍隊發動了第三次進攻。
    奧匈軍的目標是迫使正在奧匈屬地伏伊伏丁那vojfodina)發動攻勢的塞爾維亞軍撤回本土,以保衛奧匈帝國的領土。
    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他們要攻陷貝爾格萊德,徹底毀滅塞爾維亞,以此完成對弗朗茨·約瑟夫的複仇。
    “轟!轟隆!”
    “進攻!進攻!把那些塞爾維亞雜種趕回他們的老巢!”
    “再也不能讓祖國和陛下麵對恥辱!”
    與前幾次戰鬥的狼狽不堪不同,這一次,奧匈軍和波蒂奧雷克目光凶狠,傾盡全力發動攻勢。
    他們不僅在第一次、第二次攻勢中慘敗,還讓塞爾維亞軍隊展開了反攻。這一次,無論如何,他們必須洗刷過去的屈辱。
    更何況,作為指揮官的波蒂奧雷克已收到弗朗茨·斐迪南的嚴厲警告——若這次仍舊失敗,他將被解職。因此他不惜一切代價,將士兵們不斷推向前線,與塞爾維亞軍死戰到底。
    “普特尼克元帥!德裏納河方向的奧匈軍源源不斷地湧來!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的防線很快就會被撕裂!”
    “......都是我的錯。我就該堅決反對首相的進攻命令。”
        事實上,塞爾維亞的斯雷姆攻勢並非他們自願發動的。
    奧匈帝國的斯雷姆地區與塞爾維亞之間隔著薩瓦河,而塞爾維亞軍不僅缺乏彈藥,甚至連架設跨河橋梁的能力都沒有,更別提越過河流發起攻勢了。
    “首相,俄羅斯人還在不斷催促我們進攻。”
    “該死,什麽進攻?!我們連自己的國家都快保不住了!他們要是想讓我們發動攻勢,就先給點支援再說!”
    但隨著東普魯士戰局的急劇惡化,加利西亞戰線陷入僵持,俄羅斯開始不斷向塞爾維亞施壓,要求他們對奧匈軍發起進攻。
    俄軍認為,如果塞爾維亞能從後方打擊奧匈軍,就能動搖加利西亞戰線上的奧匈防禦。
    塞爾維亞總理尼古拉·帕希奇nikoa pa?i?)對此感到為難,多次要求俄羅斯先提供支援。但正麵臨燃眉之急的俄國,他們非但沒有提供援助,反而威脅塞爾維亞——若不進攻,就切斷所有支援。
    “唉......普特尼克元帥,發動進攻吧。”
    “明白了,首相。”
    最終,塞爾維亞政府屈服於俄羅斯的壓力,下令普特尼克發動斯雷姆攻勢。
    普特尼克雖有猶豫,但還是遵從了命令。
    “這不是為了追擊撤退的奧匈軍,這是為了謹慎!”
    但也許是之前成功擊退奧匈軍太過輕鬆,讓他心存僥幸,以為能趁機扭轉塞爾維亞的危局。可他卻忽略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雖然奧匈軍在戰場上表現不佳,但他們的軍力和裝備仍遠勝於塞爾維亞。
    正是這份輕率的自負,最終導致了斯雷姆攻勢的失敗。
    而現在,波蒂奧雷克率領的奧匈軍正再次從西部邊境卷土重來,劍指塞爾維亞。
    “放棄斯雷姆,立即撤軍,全軍向德裏納河集結,阻擊奧匈軍!”
    “是,元帥!”
    清醒過來的普特尼克迅速向參謀下達命令。
    塞爾維亞的命運岌岌可危。
    此刻,比起後悔,他們更需要行動!
    ......
    普特尼克的行動迅速。
    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斯雷姆攻勢,將軍隊轉移至德裏納河流域的洛茲尼察oznica),並計劃通過塹壕戰阻止蜂擁而來的奧匈軍隊。
    這便是後來被稱為“德裏納河戰役Бntka ha Дpnhn, bitka na drini)”的開端。
    ——噠噠噠噠噠噠噠!
    “啊啊啊啊!”
    “波蒂奧雷克將軍,傷亡太過慘重!”
    “不能撤退!哪怕死在這裏,也要繼續、繼續、繼續向前推進!”
    戰鬥的慘烈程度,即便相隔數十公裏,依然能嗅到空氣中彌漫的血腥味。
    奧匈軍與塞爾維亞軍仿佛沒有退路一般,正麵交鋒,殘酷的塹壕戰每天都吞噬著數百、乃至數千士兵的生命。
    “呃......呃啊......”
    “a...anyu媽、媽媽)......”
    奧匈士兵們被塞爾維亞軍的子彈擊中,倒地哀嚎,髒器外溢,最終在痛苦中死去。
    無論是奧地利人、匈牙利人、克羅地亞人還是捷克人,都在這片土地上平等地死去。
    奧匈軍隊內部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至少在成為屍體後已不再是個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能後退!若是連這裏都守不住,我們還有什麽臉麵去見已故的弗朗茨·約瑟夫陛下?給我繼續衝鋒!”
    然而,盡管波蒂奧雷克對塞爾維亞的複仇熱情高漲,但他的指揮才能卻遠遠配不上他的野心。他無視慘重的傷亡,不斷命令士兵們衝入塞爾維亞軍的塹壕。
    其他奧匈軍官的態度也如出一轍。
    他們原本就因在塞爾維亞戰線和加利西亞戰線上的失敗,屢屢被視作“沒用的親戚”,每天都被與精銳的德軍相提並論,羞辱得體無完膚。
    因此,這一次,他們必須取得成果,不惜一切代價。
    當然,這隻是高層的想法,而那些被迫端著步槍衝鋒的前線士兵,則隻能咬牙切齒地瞪著拿槍逼迫他們衝向死亡的軍官,拚死向塞爾維亞軍撲去。
    ——嗡嗡嗡
    “敵機來襲!”
    “趴下!”
    ——轟!轟隆!
    另一方麵,塞爾維亞軍的處境同樣不容樂觀。
    德意誌帝國不僅為支援奧匈軍,抽調了部分原本用於西線的物資,還在坦能堡和馬祖裏湖大捷後,調撥了一部分東線的空軍至塞爾維亞戰場。
    塞爾維亞軍不僅要麵對衝入塹壕、手持機槍的奧匈士兵,更要承受頭頂不斷傾瀉子彈、炸彈與火箭彈的德軍戰機的襲擾。
    ——隆隆隆
    而德軍給予奧匈軍的支援,遠不止於此。
    “前方發現敵軍裝甲車!”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德軍的新型武器——埃爾哈特裝甲車ehrhardt stra?enpanzeragen)已然衝破塞爾維亞軍的防線,瘋狂地掃射著四周。
    這些裝甲車原本是為東線戰場準備的,但法金漢基於他自己的判斷調整了戰術,優先投入塞爾維亞戰場,以便盡快結束這場拖累中央同盟的戰事。
    “普特尼克元帥!我們的炮彈快用完了!”
    “唉......真懷念當初在巴爾幹戰爭時,不必擔心彈藥的日子。”
    麵對敵軍的裝甲車,塞爾維亞軍幾乎毫無對抗手段,唯一能做的,隻有拚死貼近敵人,用血肉之軀發起自殺式攻擊。而更致命的問題是,他們的補給已然枯竭。
    武器、彈藥、軍服、鞋靴......樣樣短缺,尤其是炮彈庫存見底,令局勢雪上加霜。
    “就沒辦法提高炮彈產量嗎?現在我們的炮兵根本無彈可用!”
    “對不起,元帥閣下,我們......也無能為力......”
    塞爾維亞的工業基礎極為薄弱,境內僅有的一家炮彈工廠,日生產量不過百發,根本無法滿足戰爭需求,更沒有資源與能力建立新的工廠。
    相比之下,奧匈帝國雖然戰略指揮一團糟,但至少還算是“一流強國”,後勤補給非常充足。就像在戰場上,奧匈軍全員都能穿著防水軍靴奔跑,而塞爾維亞士兵隻能窮得連鞋都買不起,光著腳在戰場上奔跑。
    甚至,戰場上還發生了塞爾維亞士兵為爭奪陣亡奧匈士兵的鞋子而大打出手的荒唐場景。
    “但我們絕不能放棄!如果我們敗了,塞爾維亞就完了!我們必須堅持到底!”
    “是,元帥!”
    盡管形勢極為不利,但在名將拉多米爾·普特尼克的指揮下,塞爾維亞軍憑借塹壕、機槍與鐵絲網的防禦,硬生生頂住了奧匈軍的攻勢。
    照此下去,奧匈軍恐怕將再次吞下失敗的苦果。
    然而——
    “普、普特尼克元帥!大事不好了!希臘和保加利亞向本國宣戰,並已越境進攻!”
    “......不,不!不!”
    勝利女神,終究不再眷顧塞爾維亞。
    ......
    “保加利亞的兒郎們,銘記上次巴爾幹戰爭的恥辱!銘記被塞爾維亞那些背信棄義的垃圾踐踏的祖國!這份仇恨唯有鮮血才能償還!化身複仇之焰,將塞爾維亞的一切焚燒殆盡!”
    “大保加利亞萬歲!雪恥巴爾幹戰爭!”
    1913年9月8日,正值德裏納河流域的戰壕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正式加入協約國的保加利亞終於高舉複仇大旗,向塞爾維亞宣戰。    並且不幸的是,盯上塞爾維亞的並非隻有保加利亞。
    “作為協約國的一員,我希臘王國在此正式向協約國之敵——塞爾維亞王國宣戰。我相信,你們依舊會不辱使命。”
    “希臘萬歲!國王康斯坦丁一世萬歲!”
    作為交換條件,希臘將塞爾維亞部分領土讓給保加利亞,換取了大部分馬其頓的控製權。隨即,希臘亦向塞爾維亞宣戰,15萬大軍蜂擁而上,從南部發動攻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保加利亞軍隊已經入侵我方國境!必須立刻向東部邊界派遣援軍!”
    “不僅是東部,南部也告急!希臘人正從我們的下腹部步步緊逼!”
    “該死,我們已經把能征召的全部派上了戰場!而且大部分兵力都用於抵擋奧匈軍隊,駐守西部與北部。我們現在根本無兵可調!”
    事實正如所言,塞爾維亞已到了極限,已無可用之兵。
    士兵不會憑空從天而降,也無法憑空變出一支軍隊。
    “我們塞爾維亞必須立即獲得俄羅斯的支援!哪怕無法提供兵力,但至少要通過羅馬尼亞為我們輸送武器和彈藥!”
    “帕希奇總理,抱歉......但我國自身亦是捉襟見肘......”
    “你說什麽?!大使閣下!我們塞爾維亞為了俄羅斯,硬著頭皮發動冒險攻勢,才落到今日境地!可當我們真正需要幫助時,你們竟要棄我們於不顧?!”
    “......我無話可說。”
    更雪上加霜的是,塞爾維亞原本最信任的盟友,俄羅斯帝國,此刻竟也對支援塞爾維亞感到無能為力。
    俄羅斯自身已窮途末路,甚至連本國士兵都隻能拿著棍棒作戰,哪裏還有多餘的武器與彈藥支援塞爾維亞?
    盡管俄羅斯想幫助塞爾維亞,但無力回天。而帕希奇總理看著這最後一絲希望破滅,隻能與大臣們一同掩麵歎息。
    曾接納塞爾維亞流亡政府盡管多少有些被迫)的希臘,如今亦徹底倒向敵方,令塞爾維亞無法如原本曆史那般,帶著殘軍與平民翻越阿爾巴尼亞山脈,寄望未來的反攻。
    更糟糕的是,通往大海的門戶——黑山,此刻正被奧匈海軍與希臘海軍封鎖,而通往俄羅斯的唯一通道——羅馬尼亞,由於卡羅爾一世仍在世,保持中立,左右觀望於德國與俄羅斯之間,未作出任何實質性舉動。
    “難道,我們隻能選擇投降了嗎......”
    就在某位大臣絕望地低聲喃喃之際,
    “敵人已至,怎能如此頹喪?!現在是你們哀歎之時嗎?!”
    突如其來的怒喝,震耳欲聾,響徹滿室。
    “陛......陛下?”
    彼得一世Пetap i)。
    塞爾維亞獨立英雄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kara?or?e petrovi?)之孫,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塞爾維亞國王,親自現身在一片絕望之中的臣子們麵前。
    “自何時起,我們塞爾維亞人在外敵逼近時,會談論投降?”
    “......”
    “拿起武器,塞爾維亞的勇士們!我可以失去王冠,但絕不會失去信念!若明日便是我們的終結,那就如我們的先祖般,堂堂正正戰死沙場!”
    “陛下......!”
    哪怕年事已高,彼得一世依舊宣誓將親自持劍戰鬥到底。國王的錚錚誓言,讓帕希奇等人熱淚盈眶,低頭拜服。
    隨即,塞爾維亞全軍皆接到命令:立刻向首都貝爾格萊德集結!
    與此同時,奧匈軍、保加利亞軍、希臘軍也紛紛追擊撤退中的塞爾維亞軍隊,直撲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戰線的最終決戰——貝爾格萊德保衛戰,就此拉開帷幕。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