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歐洲世界,怪異複雜
字數:8364 加入書籤
決定奧斯曼帝國命運的,穆斯塔法·凱末爾與伊斯麥爾·恩維爾之間的內戰終於落下帷幕。
戰敗的伊斯麥爾·恩維爾低著頭,被士兵們拖拽著押了下去;而勝利者穆斯塔法·凱末爾,望著祖國大地上流淌的兄弟鮮血和昔日友人悲慘隕落的結局,雖心中滿是惋惜,卻仍忍不住輕輕鬆了口氣。
但,他還不能休息。
奧斯曼的戰爭尚未結束,如今的穆斯塔法·凱末爾,肩負著整個帝國的命運,必須奔赴談判之地。
“凱末爾帕夏,拜托你了......請一定要守護奧斯曼帝國。”
“是,陛下。哪怕獻出性命,我也必將完成使命。”
麵對穆罕默德五世那仿佛不願讓奧斯曼帝國終結於他之手的懇切聲音,凱末爾莊重地答應,低頭致意。
不過,他並不是孤身一人。
“啊......終於可以回到故鄉了。”
“多謝您的幫助,桑德斯將軍。”
“你信守了承諾,我自然也會履行我的諾言。放心吧,我會盡力在喬大臣那邊替你美言幾句。”
麵對桑德斯那意味深長的微笑,凱末爾微微揚起了嘴角。
有值得信賴的朋友同行,心中便自有幾分底氣。
但真正令人擔憂的,並非漢斯·馮·喬侯爵。
畢竟,與德國的合作之中,相關事宜早已商量妥當。
‘真正麻煩的是其他國家,尤其是英國和希臘。’
英國作為將奧斯曼拖入戰爭的始作俑者,與德國不同,它是與奧斯曼帝國直接兵戎相見的敵人,自然無法奢求任何信任。而最終攻陷康斯坦丁尼耶的希臘,更是無需多言。
帶著這樣的決意,他踏上了前往談判之地——奧斯曼帝國失落的首都,康斯坦丁尼耶。
......
“塞浦路斯自古希臘時代起便是希臘的正當領土。英國可別再賴在塞浦路斯不走了,識相點把塞浦路斯還回來吧!”
“塞浦路斯自1878年柏林會議後,便由我們英國實際掌控。韋尼澤洛斯首相,在我們英國看來,塞浦路斯以及島上的居民仍需要我們的治理。”
歐洲世界,怪異複雜。
這句昭和年間小日子政客因其奉為國家典範的納粹德國竟然與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而心態崩掉蹦出來的話,此刻再次浮現在漢斯腦海中,讓人忍不住輕笑出聲。
為了與奧斯曼帝國談判和平,漢斯好不容易才離開宮殿,來到康斯坦丁尼耶,本以為會是場很順利的談和之旅。
結果韋尼澤洛斯和格雷,這兩個人明明是來接受奧斯曼投降的,怎麽反倒先自己吵起來了?
作為一個思維正常的人,他實在無法理解眼前的景象。
同樣,對麵那位未來的阿塔圖爾克,穆斯塔法·凱末爾也是一臉茫然,顯然也沒搞明白事情怎麽發展到這一步。
“好了好了,兩位差不多就行了。我們來這兒是為了接受奧斯曼的投降,不是為了爭論塞浦路斯該歸誰的問題。這種事之後讓英希兩國自己談,咱們先處理眼下的正事。”
“嘖......知道了。”
“真是的,哪哪兒都是麻煩事。”
漢斯實在看不下去了,開口製止,韋尼澤洛斯和格雷這才收了聲。
等麻煩製造者們都安靜下來,漢斯的目光終於轉向一直沉默無言、滿臉不知如何開口的凱末爾。
“抱歉了,凱末爾帕夏,話題剛才跑偏了。”
“不、不必在意。”
“那麽言歸正傳,你是否同意放棄康斯坦丁尼耶與塞浦路斯,並將愛琴海的諸島割讓給希臘?”
凱末爾臉上露出幾分猶豫之色,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這點讓步,他應該早有心理準備。
“可以。但作為放棄歐洲領土與島嶼的條件,請保證土耳其裔居民的安全,同時承諾保護伊斯蘭建築與奧斯曼遺產,並移交相關伊斯蘭文物。”
“嘖,行。不過奧斯曼帝國也必須保障安納托利亞境內希臘裔居民的安全。”
麵對凱末爾的要求,韋尼澤洛斯一邊咂嘴一邊回應。
有人可能覺得希臘居然這麽順從有些意外,但實際上,提出“偉大理想”egai idea)並不等於希臘有能力實現它。韋尼澤洛斯對此心知肚明。
他親眼目睹了希臘陸軍在防線前不斷撞牆、疲於奔命,直到保加利亞軍隊趕來才得以喘息的慘狀。
‘在這裏亂起貪心、惹怒德國,不如老老實實拿下最重要的康斯坦丁尼耶,對希臘更有利。’
希臘之所以能一路走到今天,並不是因為它自身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們抱住了德國的大腿。
當然,也隻有像韋尼澤洛斯這種角色才能聽得進理,不然換別人來肯定還要爭到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連國王康斯坦丁都對無法染指安納托利亞滿臉不甘。
不過想想他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被凱末爾一手打下王位,滿腔野心終成黃粱一夢,也就釋然了。
說到底,希臘海軍或許能壓過奧斯曼一頭,但陸軍卻遠非對手。
“那麽......這樣就算談妥了嗎?”
本以為希臘還會貪圖更多的凱末爾,此刻反而有些失落地問道。
這次換英國的格雷大臣開口回答。
“沒錯。隻要保障我們英國在也門、阿曼、停戰諸酋國即今天的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卡塔爾以及波斯一帶的權益,我們在領土問題上不再提出額外要求。”
聽到這話,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這才悄悄鬆了口氣。
或許有人會懷疑,中東的利益難道不是被德國全部吞了嗎?其實不然,那些不過是奧斯曼轄區內或其勢力範圍之外的阿拉伯半島腹地罷了。
至於格雷所提的那些海岸國家,像也門灣、波斯灣、阿曼灣周邊的地帶,本來就不屬於奧斯曼,早就是英國的保護國或勢力範圍了。
換句話說,格雷的話其實是在公開劃線:從這兒到那兒,歸我們英國所有,其他人別插手。
‘當然,誰不想染指這些遍布石油的地區呢......’
可惜在漢斯還沒出現之前,日不落帝國就早已把手伸了過去。
既然已有主,自然無法硬搶。
“當然,這也不代表事情就徹底結束了。未來,德意誌帝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還有很多要一同商議的內容。”
“......我明白了。”
接下來就是自己的工作了。
漢斯接下來該做的,就是如同戰前那樣,把奧斯曼帝國變成德意誌在中東的忠犬。
必須讓他們對德意誌的忠誠深入骨髓,再無旁念。哼哼哼......
啪!
“好了,既然話已說完,那就開始簽字吧?”
漢斯拍了拍手說道,格雷、韋尼澤洛斯、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等各方代表依次簽下了名字。
至於戰爭賠款,就以石油與資源開采權等形式的利益與股份來抵。
反正奧斯曼本就欠著法國的債,口袋空空,大家心裏都清楚得很。
當然,法國和意大利那邊他們會幫忙把賬討回來。
你們不是有錢嘛。
唰唰——
就這樣,1914年6月10日。
奧斯曼帝國正式向協約國投降。
繼塞爾維亞、黑山、俄國之後,這是第四個退出戰爭的同盟國。
......
【奧斯曼帝國,向協約國投降!】
【奧斯曼帝國新任總理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宣布與同盟國斷交,猛烈抨擊法國與意大利!】
“奧斯曼帝國的投降,比預想中還要早啊。”
可漢斯·馮·喬並沒有解體奧斯曼帝國,反而幫它保住了大部分的領土。
理由顯而易見。
德國人傲慢地無法容忍在歐洲出現任何共和國,而他們的貪婪,則促使他們想要借助奧斯曼之手,染指美索不達米亞與中東的石油。
這一切,沒有一樣是伍德羅·威爾遜能接受的。
“可惜啊。美國在與奧斯曼的戰爭中幾乎毫無建樹,現在隻能眼睜睜看著德意誌帝國以帝國主義的姿態不斷擴張。”
“可若是就這樣放任德國通過奧斯曼帝國奪得沉睡在阿拉伯半島下的絕大多數石油,對我們美國的經濟與利益,可就是巨大的威脅了。”
財政部長麥卡杜開口了,他已於去年五月與埃莉諾·威爾遜完婚,從總統的準女婿成了真正的女婿。
石油的價值不言而喻,而眼下的美國石油產業早已受到英國這個強勁對手的壓迫,如果再加上一個德國,那簡直就是噩夢。
作為掌控美國經濟命脈的財政部長,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未來。
“沒錯,而且德國不僅將阿塞拜疆納入勢力範圍,掌控了巴庫油田,甚至還在南美的委內瑞拉石油產業中占有不小的股份。雖然油質不佳,但儲量可是全球頂尖的。”
這一切,都是拜當時那個愚蠢的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所賜。
威爾遜至今仍不明白,那人到底為何要做出那種讓人頭疼的決定。
“為了守護美國的利益,也為了遏製那些根本無助於世界和平的德國軍國主義者不斷的擴張,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必須阻止德國將潛力無限的阿拉伯石油全部吞下。
但美國的實力尚不足以將影響力伸向遙遠的阿拉伯。
那該如何阻止?
答案其實很簡單。
“利用阿拉伯人吧。”
“阿拉伯人?”
“這次和平協定的結果,讓他們獨立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既然如此,崇尚自由的美國,又怎能不替這些被貪婪的歐洲帝國主義者壓迫的人們,輕輕推他們一把呢?
伍德羅·威爾遜在心中如此低語,嘴角微微揚起。
就在那一刻,一顆新的戰爭種子,被悄然種下在黑色黃金的土地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終於結束了啊。”
“我們倒是沒怎麽真正和奧斯曼交過手。”
“是啊,吃苦的隻是英國那些朋友罷了。”
與此同時,奧斯曼投降的消息也傳到了西西裏,傳到了萊托·福爾貝克的耳中。
這也意味著,萊托·福爾貝克和非洲軍團在短暫休整之後,要再次整裝待發。
“意大利戰線那邊準備得如何了?”
“是,司令官。馬肯森司令從東線帶兵前來,已與博伊納司令會合。隻要準備一完畢,便會立刻發動攻勢。”
“很好。一旦意大利戰線的攻勢展開,意大利的注意力就會被那邊吸引過去。”
奧匈軍、德軍,還有一同作戰的保加利亞軍,合計將近百萬大軍正對羅馬發起進攻,就算想忽視,也根本無法忽視。
若是擋不住那一波攻勢,意大利王國就真的完了。
恐怕他們會動用前所未有的全力來阻止他們。
“而正因如此,他們的後方,也就是意大利南部的防備,將會變得鬆懈。”
而萊托·福爾貝克正打算從那個破綻中切入。
對於意大利而言,這簡直就是明知要來卻無法阻止的一擊。
他們肯定也知道,駐紮在西西裏的自己是個威脅,但在正麵戰場已經岌岌可危的當下,要分心顧及後院,談何容易?
等到非洲軍團踏上意大利本土的那一刻,意大利國內主張和平的派係,也再也壓抑不住了。
這正是漢斯·馮·喬部長最喜歡的戰略計劃。
“我們出去吧。”
“是,司令官。”
萊托·福爾貝克帶著副官和參謀們一同走出了指揮部。
這是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迎來的第二個夏天,在熾熱的陽光下列隊站立的士兵們,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了他。
有皮膚黝黑的阿斯卡裏士兵,
也有以隆美爾為首,皮膚白皙的德軍士兵,
還有將參與南意登陸的希臘軍與英國軍,全都屏息等待著萊托·福爾貝克的發令。
“我就長話短說了,諸位。”
萊托·福爾貝克微笑著開口。
“我們,將進軍意大利!”
“哇啊啊啊啊啊!!!”
在西西裏熾熱如焰的太陽下,非洲軍團的歡呼聲震天動地。
這是繼奧斯曼之後,為了徹底終結意大利王國而發動的戰役。
而一旦意大利投降,接下來,隻剩下最後一個目標。
法國。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