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法蘭西之虎
字數:8458 加入書籤
——我又一次看到了。數十年後,餘燼之中將再次燃起烈焰,席卷整個歐洲。源自東西兩方的惡意與仇恨,吞噬了所有善良之人。
從特裏恩特回到柏林之後,教皇的話仍在漢斯的腦海中縈繞不去。
甚至差點讓他忘了與意大利簽訂的停戰協議。
不過,說是停戰協議,也不過是停火、解除意大利軍隊的武裝,以及協約國的駐軍安排而已。
畢竟和奧斯曼不同,意大利好歹也是列強之一,哪怕隻是個邊角料;加上美國因沒能參與對奧斯曼的戰事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最終,在美國的強烈主張下,領土問題與賠款這類重要事務,被推遲到法國那邊處理完之後再於和會中決定。
當然,漢斯的個人看法是,美國在對奧斯曼的戰爭中毫無貢獻,這次對意大利也是一樣,除了將麻煩往後拖根本幫不上任何忙。
而且對漢斯來說,現在重要的也不是這些。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正如預言了第一次大戰的庇護十世所說,他還預言了所有人都不願麵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忽視的事情。
“啊吧吧......啊叭叭叭......”
“弗裏德裏克,我本不想讓你經曆這種戰爭。”
看著躺在搖籃中、天真無邪地伸出小手的弗裏德裏克,漢斯露出了比任何時候都要苦澀的神情低聲說道。
正如“第一次”大戰被稱為“第一次”,也就意味著“第二次”終究會到來。他知道,那將是場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為殘酷的戰爭。
但是,人類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個世界的發展軌跡、過程與結果已經截然不同。正因如此,也讓漢斯心中隱隱升起了一絲希望。
“雖然沒能阻止第一次,但或許,第二次可以......”
他本是這麽想的。可教皇的話,卻把這點微弱的期待打得粉碎。
漢斯不知道庇護十世究竟是個真正的先知還是神棍,但要說那是胡言亂語......他的存在本身就是違背常理的事情,又豈能輕易忽視?
“話說回來,‘東邊’與‘西邊’嗎......”
最有可能的,果然還是法國與蘇聯?
雖說他並不能確定。
畢竟“東西”這兩個詞本身就太過寬泛了。如今曆史已經改變,戰爭也將要結束,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麽,誰都說不準。
或許所謂的“東方”,並不是說的蘇聯,而是日本。
而“西方”也許並不是法國,而是西班牙內戰獲勝後赤化,然後與蘇聯聯手引發世界大戰也未可知。
“算了。現在這個時候絞盡腦汁去猜誰才是真正的敵人也沒有意義。所以我能做的,隻有繼續做好我該做的事。對吧,小琳娜?”
“啊霸?”
守護德意誌帝國,守護我的家人。
還有,守護在奧斯曼與意大利相繼投降後已近在眼前的“帝國”。
未來將會走向何方,他無法預測。但漢斯認為,隻要銘記自己心中的目標,就不會迷失方向。
......
此時巴黎的氛圍,遠不如“光之城”這一別稱所暗示的那般光輝燦爛,反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陰沉壓抑。
當然,自戰爭爆發以來,巴黎便幾乎未曾迎來過真正的光明時刻。可如今,巴黎市民臉上所寫滿的,唯有絕望、絕望,還是絕望。
【奧斯曼帝國的新統治者: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宣布與協約國媾和並退出戰爭】
【意大利投降!南部邊境危機四伏!】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還有希望嗎?】
奧斯曼帝國投降了。
以伊斯麥爾·恩維爾為首的“三帕夏”徹底失勢,而新上位的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這位曾在加裏波利戰役中贏得“英雄”之名的人物,卻諷刺地高舉雙手,毫無抵抗地向協約國投降。
意大利王國也是相同的局麵。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被自己的大臣們從王位上趕下,意大利的政客們不但背棄法國,一心隻想保全自身,甚至還主動投降協約國,並為德軍打開了通往法國邊境的大門。
如今,法國成了孤身一國。
敵人的數量不斷增加,而曾經的盟友一個接一個地投降,最終隻剩下法國獨自麵對整個世界的戰火。
再也沒有人相信勝利的微弱希望了。對每天不斷傳來的噩耗早已心力交瘁的法國人,開始用最“法國式”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情緒。
“再堅持一下就能贏得戰爭?這種鬼話我們聽膩了!”
“幹脆和德奧議和,讓戰爭結束吧!”
“我不想再眼睜睜看著我們的兒子在這場沒有希望的戰爭中送命了!”
厭戰的情緒不斷高漲,反戰主義者走上街頭,發起示威。
砰砰!
“滾出來!瑪麗·居裏!”
“這個波蘭來的婊子!”
“為、為什麽這樣做......我連自己的財產都獻給了法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閉嘴!凡是親德的,都該死!”
對無辜者毫無理由的憤怒與暴力。
“啊啊啊——!”
“住手啊!”
“閉嘴,你這個漢斯·馮·喬的走狗!”
“我、我們不是華人,是越南人啊......”
“黃皮猴子都一個樣!”
比任何時期都更加肆無忌憚的種族歧視。
“趕走這個和俄國臨時政府一樣無能的共和政權,建立社會主義祖國吧!”
“巴黎公社,再次崛起吧!”
“連那個落後的俄國都做到了,我們法國才是真正的革命之邦,讓世界看看我們的力量!”
受到俄國革命鼓舞的共產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也開始蠢蠢欲動。
“所有鼓吹和平的人,都是民族叛徒!絕不妥協,直到最後一人戰死為止,我們也要繼續戰鬥!”
隨之而來的,是“法蘭西行動派”等法西斯分子的興風作浪。
“軟弱的民主政府沒用!”
“王政複辟,衝啊啊啊!!”
甚至連那些原本該早進墳墓的王黨分子,如今也死灰複燃,嚷嚷著要重回舞台。
法蘭西,正隨著這場戰爭,漸漸陷入瘋狂的深淵。
與此同時,協約國對巴黎的進攻,更是將這場瘋狂推向了高潮。
轟隆!
“炮彈來了!”
“快跑啊——!”
占領了蘭斯的德軍,調來了兩門被稱為“巴黎大炮parisgeschutz)”的超長距離列車炮。炮管長達34米,口徑211毫米,射程高達130公裏,開始對巴黎進行遠距離炮擊。
早已迷上轟炸的英國也沒閑著,時不時就派出轟炸機對巴黎進行空襲,讓人幾乎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如今再加上炮彈從天而降,巴黎市民的精神狀況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愈發瀕臨崩潰。
但盡管巴黎陷入一片癲狂,法國政府卻不像俄國或意大利那樣迅速崩潰。
“各位,請集中注意。”
這一切的支柱,是在美國參戰、尼維爾攻勢慘敗、亞曆山大·裏博被趕下台之後,由總統普恩加萊任命為總理的“法蘭西之虎”喬治·本傑明·克列孟梭gees in ceenceau)。
“首先,我要聲明一件事。”
幾周前,克列孟梭在他第二次上任總理的演講中,麵對在沉重氣氛中咽著口水的政客與將軍們,誓言道:
“隻要我還活著,偉大的法蘭西就絕不投降!因為法蘭西,終將贏得這場戰爭!所以我們唯一的道路就是戰爭、戰爭、再戰爭!!”
這番話,在法國戰力已近枯竭的當下,聽上去無疑是天方夜譚。
因此大多數法國市民將其視為又一個注定無法兌現的政客承諾。但克列孟梭不僅僅用嘴說話,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也證明了他為何被稱為“老虎”。
嗶——!
砰!砰!砰!
“將煽動暴亂者全部逮捕!不論是鼓吹與敵議和的懦夫,還是製造騷亂的紅色分子,亦或是煽動分裂的極右翼,全都給我抓起來!”
在巴黎市區,法國國家憲兵隊和警察不再像以往那樣克製,而是開始無情地鎮壓示威者。
為了在前線的毒氣攻擊中先行剝奪敵軍的防毒麵具,所使用的催淚瓦斯竟被投向了示威人群;被逮捕者則被強行征兵,押往前線。
這是克列孟梭為了解決混亂政局所開出的猛藥。
“克列孟梭,這也太過分了!這簡直不是人幹的事!”
自然,也有人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就連任命克列孟梭為總理的普恩加萊,也麵色慘白地趕來,對他過於激進的舉動感到震驚。
“您變得軟弱了,閣下。”
“什,什麽?”
“若是從前的您,肯定會站在最前線高喊要與德國戰鬥吧。但如今的您,看來是被接連的失敗徹底磨垮了。”
“克列孟梭,你這家夥!”
“之前的總理們或許放任您掌握實權,但我不是。我請求您,作為第三共和國的總統,就安安穩穩地站在台前,然後將戰爭的事交給我這個總理來處理吧。懇請如此。”
但克列孟梭的回答,無異於徹底剝奪了普恩加萊的實權。
若普恩加萊還是那個比克列孟梭更為激進的反德主義者,或許還能理解他的做法,但眼下的普恩加萊,早已因尼維爾攻勢的慘敗而心灰意冷、因這場看不到希望的戰爭而感到厭倦。他已經不再是法國所需要的存在了。
當總統也淪為毫無實權的老頭後,再無人敢對克列孟梭提出異議。
而他鋒利的刀鋒,則轉向了政府內部隱藏的“敵人”以克列孟梭的標準來看)。
“克列孟梭先生,這真是你的決定嗎?”
“......約瑟夫,你的思想,你的聲音,如今已成為法國的毒瘤。請你離開法國。”
“你變了。那個曾不懼暴力與非議,堅定主張德雷福斯無罪的克列孟梭,現在完全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的,我變了。若不改變,就無法生存,也就守護不了該守護的東西。如今的時代就是如此。”
主張與德國和解、追求和平,並在大戰爆發三日後便遭刺殺的讓·喬雷斯,他的遺誌由和平派領袖約瑟夫·卡約繼承。然而如今,這位昔日的和平使者卻被以叛國罪名判決,並被流放至中立國西班牙。
自戰爭初期起便擔任內政部長,並與卡約同屬和平派領袖的路易·讓·馬爾維也遭到了相同的命運。
就是如此,即便是與克列孟梭自德雷福斯事件時期便並肩作戰的同誌,甚至擔任過他第一屆內閣財政部長的親密戰友約瑟夫·卡約,也毫不留情地被他掃地出門。
為了戰爭的勝利,即便是同誌與朋友,隻要會削弱士氣,就必須毫不猶豫地清除。
雖然此舉也招來了大量的批評與不滿,但克列孟梭毫不在意。
“哼,看樣子,老虎還遠遠沒到死的時候呢。”
“貝當將軍?”
“終於來了個像樣的總理。雖然因為那該死的文官統製,我的指揮權全被剝奪,確實令人惋惜,但如果是他的話,應該沒問題。好了,各位,還等什麽?跟我一起上戰場吧!”
貝當、福煦等將領與士兵們都很喜歡克列孟梭。
畢竟與那些隻會窩在巴黎的前任總理不同,這位總理願意親自奔赴前線,激勵士兵士氣,又有誰會不喜歡?
當然,克列孟梭也有一個令人忌憚的缺點,對膽小鬼和逃兵毫不留情,下令就地槍決,連審判都沒有。不過大家都認為,這也是為了維護軍心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罷了。
因為若是寬恕一個逃兵,接下來就會有無數人效仿。
縱然手段激烈又殘酷,但在如今的法國,這是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的對策。也正因如此,盡管盟國一個個倒下,法國軍隊卻重新燃起了戰意。
“......果然,法國這塊骨頭沒那麽容易啃啊。”
而隨著克列孟梭這劑“興奮劑”奏效,法國軍隊士氣高漲,連法金漢為首的同盟國總司令部也不禁歎息。
俄國倒了,奧斯曼也倒了,意大利也跟著投降。
隻剩法國,隻要擊垮法國,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可作為最終boss的法國,即便四大天王——塞爾維亞、俄國、奧斯曼、意大利接連覆滅,卻仍然屹立不倒。
對德國與英國等協約國來說,如今的心情,就像眼看終點線在前,結果跑鞋的鞋帶卻突然鬆了。
“芬斯頓司令,現在到了約定的時間了。”
而這種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換個心情。
恰巧,美國遠征軍總司令芬斯頓與法金漢約定的日子,也終於到了。
“作為聯軍總司令,我要求美軍立即展開攻勢。”
“哈哈哈!盡、盡管交給我吧。我會讓法國人親眼見識‘山姆大叔’的真正力量。”
雖然剛剛複任的芬斯頓聲音中,明顯還帶著在顫抖......
但眼下既無法食言,在奧斯曼、意大利相繼投降後,白宮的耐心也已瀕臨極限。
因此,是時候讓這群剛剛走上戰場的“大戰新兵”,美軍,登場的時候了。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