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丘吉爾:我隻需略微出手

字數:9637   加入書籤

A+A-


    這場後來被稱為“阿努瓦勒戰役batte of annua)”的戰爭,正如“阿努瓦勒慘劇”這一綽號所言,對由西爾維斯特指揮的西班牙軍來說,堪稱一場徹頭徹尾的噩夢。
    噠噠噠!砰!噠噠噠!
    “啊啊啊啊!”
    “救、救命啊!”
    無視阿卜杜·克裏姆的警告、強行渡河的西班牙軍,在阿努瓦勒東側的阿巴蘭山修建了前哨基地。然而不到幾個小時,他們便遭到克裏姆軍猛攻而潰,250人的守軍中有將近180人戰死。而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西爾維斯特之前無視了貝當的忠告,但在那一刻,他似乎終於也察覺到了某種不對勁,開始向國內請求增援,而回應他的,隻有冷漠的拒絕。
    畢竟在阿方索十三世與西班牙政府眼中,對抗區區三千野人都要派兵支援,這無異於在當眾承認西班牙軍是扶不上牆的廢物。
    從客觀角度來講,西班牙會這麽想也沒錯。
    西爾維斯特麾下的兵力多達兩萬三千人,整整比克裏姆的軍隊多出兩萬人之多,火力與武裝也遠遠淩駕於對方之上。
    可西班牙人卻並不知道,他們麵對的不止是阿卜杜·克裏姆這位連切·格瓦拉,都曾研究過的遊擊戰天才。
    他身後,還隱藏一雙真正的黑手,“威爾士親王”啊!
    “全軍,繼續推進!”
    於是,被上層嘲諷“竟然連區區三千人都怕”的西爾維斯特也起了倔勁,不顧一切地朝阿努瓦勒前進。
    行進途中,西班牙軍設立的前哨基地遭遇了無數次如在阿巴蘭山一樣的襲擊,但西爾維斯特一概無視,執意要深入裏夫山脈內部。
    “阿努瓦勒到了!”
    “我們做到了!”
    可真到了阿努瓦勒,西班牙卻出奇的順利,他們兵不血刃就占領了這裏。
    “司令官閣下,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我們已經占領了阿努瓦勒,可不論是克裏姆還是那群柏柏爾人,一個影子都沒看見。”
    “他們大概是兵力太少,又忙著襲擊我們的前哨,所以才無暇顧及。別杞人憂天了,快去壘磚修牆。”
    正常人恐怕都會察覺這其中的異樣,但在奪取阿努瓦勒之後,西爾維斯特反而放下了警惕,哪怕弗朗哥提出質疑,他也隻顧著加固工事,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將阿努瓦勒要塞化上。
    “西爾維斯特......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記得大戰時的意大利軍也沒這麽蠢吧。”
    “這是他們安於腐朽和平、毫無進步所付出的代價。”
    而這,正是西班牙軍走向敗局的轉折點。
        “哇啊啊啊啊——!!”
    就在西班牙軍占據阿努瓦勒,忙於修築工事、虛度光陰時,阿卜杜·克裏姆率領的裏夫部族軍隊,已悄然包圍了整個阿努瓦勒。
    接下來,已經無需贅言。
    裏夫軍隊憑借機動性迅捷地襲擾突擊,反複騷擾,令西班牙軍疲於奔命。
    西班牙軍嚐試反擊,但克裏姆根本無意與之正麵對決,令反攻收效甚微。
    “司令官閣下,彈藥快要耗盡了!”
    “飲用水也同樣所剩無幾。”
    “可惡!克裏姆,你這卑鄙的家夥!”
    五天後。
    被孤立的西班牙軍,補給終於徹底告罄。
    這也正是克裏姆在西班牙軍剛建完前哨時,便立刻進攻它們的原因。他是故意切斷其補給線、令其孤立。
    呼嗚——
    “嗯?你聽到了嗎,好像有什麽聲音?”
    “聲音?什麽......”
    轟隆!
    “炮、炮擊!是炮擊!”
    “全員臥倒!”
    就這樣,阿卜杜·克裏姆判斷時機已到,終於發動總攻!
    這次,甚至還包括了從英國軍那裏援助來的迫擊炮。
    “這些野人哪來的迫擊炮啊?!該死!”
    “司令官閣下,我們撐不下去了,必須撤退!”
    “該死!該死!可惡!”
    西班牙軍傷亡迅速擴大,局勢已然無法控製,西爾維斯特最終隻能決定沿原路撤退。
    但克裏姆卻不打算就這麽放他們安然離去,再加上西班牙士兵的戰鬥素質,也遠不足以支撐這場艱險的撤離戰。
    正如之前所說,當其他歐洲列強在大戰中不斷進步、更新戰法武器時,西班牙依舊沉溺在腐朽和平中,這正是他們為此付出的慘烈代價。
    “無需神的憐憫!不要施以寬容!一個都別放過!膽敢踏入我等領土的肮髒侵略者,殺無赦!”
    “哇啊啊啊——!!”
    “克、克裏姆!克裏姆來了!!”
    “快逃啊!!”
    麵對倉皇撤退的兩萬西班牙軍,三千名戰士毫無畏懼地撲了上去。
    他們,是世世代代在北非橫行的戰鬥民族,柏柏爾戰士。
    咻——!
    “去死吧!”
    “呃啊啊!”
    在如沙暴般的衝鋒之下,西班牙軍宛如風中殘葉,接連倒下。
    兵敗如山倒,裏夫部族軍宛如惡鬼出籠,不留一個活口,瘋狂屠殺西班牙軍。哪怕兵力足足多出四倍,西班牙士兵仍未能發揮出任何優勢,一個個倒在血泊中,死狀淒慘。
    “媽的!狗屎一樣的西爾維斯特!早就該聽貝當先生的話!”
    “弗朗哥少校,這樣下去我們全得死啊!”
    “外籍軍團!我們自己突圍!別管其他人了,跟我來!”
    當然,西班牙軍畢竟是對方的四倍,也還是有人得以逃出生天。
    尤其是弗朗哥率領的西班牙外籍軍團,作為全軍最精銳部隊,他們毫不猶豫地將其他無能部隊當作誘餌,率先突圍、逃離戰場。
    “上帝啊......”
    但製造這一場“阿努瓦勒慘劇”的罪魁禍首西爾維斯特,並未選擇逃走。
    他甚至沒有產生過逃走的念頭。
    因為此刻的他,已成為一個在柏柏爾野人手中丟盡士兵與榮耀的戰敗之將。
    哢噠——
    而這位敗將,僅剩的選擇也隻有最後一個。
    “......西班牙萬歲。”
    砰!
    伴隨著扳機的脆響,西爾維斯特的身體緩緩倒在塵埃之中。
    那,是一個無能將軍最合適的結局。
    ......
    “恭喜你獲勝,阿卜杜·克裏姆。這消息一旦傳到馬德裏,整個西班牙都會為之震動。”
    “還不值得慶祝,勞倫斯少校。今日之戰,不過是序幕罷了。”
    戰鬥結束後,正整頓部下的阿卜杜·克裏姆以冷靜的語氣回應了前來祝賀的勞倫斯。
    當然,即便他看上去平靜如常,臉上仍掩不住勝利帶來的喜悅。
    這場戰鬥中,他與裏夫部族軍所取得的勝利無疑是劃時代的重大勝果。
    在阿努瓦勒之戰中,裏夫部族軍的傷亡不到一千人,而西班牙軍隊則遠遠超出原史中一萬三千人的損失——在英國的援助下,裏夫軍的戰鬥力更為強大,共擊潰約一萬八千名敵軍,幾近全滅對方二萬三千的兵力。
    更糟的是,連西班牙軍司令西爾維斯特都已自裁,逾萬支步槍、幾十挺機關槍以及上百門火炮盡數落入裏夫軍之手。可以說,這是整個二十世紀西班牙戰史中都極其罕見的慘敗。
    “這場敗北會讓西班牙陷入混亂。趁他們尚未回過神來之際,我們將如疾風般出擊,收複整個裏夫地區。”
    “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不過......你打算如何處理梅利利亞?”
    “梅利利亞嗎......”
    聽到勞倫斯的提問,阿卜杜·克裏姆陷入了沉思。
    從軍事角度看,占領梅利利亞無疑是明智之舉。那裏尚有一萬四千名西班牙駐軍,若不加處理,恐怕會留下後患。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即使是裏夫部族軍,若要攻打像梅利利亞這樣的大城市,也必須承受巨大的傷亡。而且梅利利亞不僅住有西班牙人,還有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僑民,若強攻,可能會引發歐洲其他列強的幹涉。
    “是先除後患,還是優先收複裏夫......真是兩難的選擇。”
    無論哪條路,都有利有弊。
    若直取梅利利亞,便能徹底摧毀西屬摩洛哥的全部軍力,打垮西班牙的戰鬥意誌,但代價是巨大的人員傷亡和外交危機;
    反之,若暫且放過梅利利亞,集中力量恢複裏夫的領土,雖可減少損耗,卻可能給西班牙留下東山再起的機會。
    兩條路徑,無一不是可能帶來不可逆後果的高風險決策。
    “梅利利亞......暫且放著吧。”
    阿卜杜·克裏姆最終選擇了後者。
    反正他與英國的戰略目標,是通過對西班牙造成足夠打擊,逼其上談判桌。
    與其冒險強攻梅利利亞,不如穩紮穩打,先將占據西屬摩洛哥大部分的裏夫地區徹底收複。
    況且,以他們目前三千人的兵力其中還因戰鬥損失了數百人),遠遠不足以拿下梅利利亞這等重地。
    “明白了。我會將這個決定傳回倫敦。”
    擔任聯絡官的勞倫斯點頭應道,阿卜杜·克裏姆也微微頷首示意。
    但,克裏姆並不知道,即便一切都照計劃進行,隻要那個名為“英國”的國家一旦插手,問題終究會接踵而來。
    ......
    “諸位先生,我們的朋友阿卜杜·克裏姆在阿努瓦勒大獲全勝。西班牙軍隊共有兩萬三千人,如今幾乎全軍覆沒。而西班牙指揮官曼努埃爾·費爾南德斯·西爾維斯特因羞愧難當,已經自裁身亡。”
    “哦哦......!”
    阿卜杜·克裏姆的勝報傳到倫敦,並沒有花太久時間。
    這也說明,英國,尤其是勞合·喬治內閣對裏夫戰爭極為重視。
    “哈哈哈!終於久違地有件順利的事了!”
    “可不是嘛。愛爾蘭也好,埃及、阿富汗也罷,最近幾乎哪一件是順心的?”
    “看來西屬摩洛哥當歸我們大英的懷抱。已經指日可待了。辛苦你了,丘吉爾大臣。”
    “哈哈,不敢當,不敢當。”
    主導英國介入摩洛哥事務的丘吉爾久違地聽到一番稱讚,不禁嘴角微揚。
    “不過話說回來,阿卜杜·克裏姆打算怎麽處理梅利利亞?”
    “根據勞倫斯少校的報告,他暫時打算放任不管。”
    “嗯......”
    丘吉爾說完,勞合·喬治摸著下巴,陷入沉思。
    按英國的初衷,並不需要非得占領梅利利亞。
    西班牙無論國王還是政府都陷入了混亂,隻要阿卜杜·克裏姆能收複他想要的裏夫地區,就能逼得西班牙走上談判桌,放棄摩洛哥,這一目標便算達成。
    “但我覺得,這不是個好主意。”
    然而,看著區區三千柏柏爾人便將西班牙軍打得一敗塗地,勞合·喬治的心裏悄然滋生出新的野心。
    東邊的梅利利亞,西邊的休達。
    這兩座城市自西班牙還隻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聯合王國時期起,就一直是其領土。
    而若是能將這兩地收入囊中,不隻對英國而言是一件極其值得歡喜的事情,也有助於延長現政府的壽命。
    “可是首相閣下,就算我們命令他攻打梅利利亞,阿卜杜·克裏姆也不會聽的。”
    “而且要是攻打梅利利亞,他們的傷亡也不會小。”
    當然,在座的英國人對裏夫部族軍的死傷並不關心。
    在他們眼中,柏柏爾人不過是大英帝國的工具罷了,而工具該報廢就報廢,沒有誰會對破損的工具感到惋惜。
    但阿卜杜·克裏姆是個“活的工具”,所以無法輕舉妄動。
    除非英國能確保盡量減少其損失,否則他絕不會主動攻打梅利利亞。
    “再說了,要是真把梅利利亞也占了,西班牙會就這麽善罷甘休嗎?一不小心,事情鬧大,我們想以調停者的姿態逼西班牙退出摩洛哥的計劃,反倒可能功虧一簣。”
    “哼,區區西班牙,再怎麽鬧騰,又能成什麽氣候?”
    對某人的擔憂,我們堅定的帝國主義分子丘吉爾麵帶不悅地反駁。
    “連個柏柏爾野人都搞不定的廢物,還敢妄稱強國?他們和那些南美留下的殖民殘渣沒什麽兩樣。”
    “那麽,尊敬的加裏......哦不,丘吉爾閣下,您覺得該如何是好呢?”
    “......我剛剛好像聽到了什麽非常刺耳的聲音。”
    “哦~您一定是聽錯了吧。”
    對方一本正經地裝傻,丘吉爾的臉頓時皺了起來。
    但他很快嘖了一聲,開口說道:
    “既然阿卜杜·克裏姆不打算進攻梅利利亞,那就由我們來。派艦隊去梅利利亞。”
    “......什麽?”
    丘吉爾這番話仿佛切斷了戈爾迪烏姆之結,不,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扯斷了它,驚得在座的英國人全都目瞪口呆。
    “理由嘛......就說‘西班牙無力應對阿卜杜·克裏姆的叛亂,導致梅利利亞的英國公民處於危險之中,我們不得不出手保護’——這樣就足夠了。”
    接下來的,就全憑大英慣用的老招數了。
    “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
    “首相,您是認真的嗎?”
    “說實話,就算我們真占了梅利利亞,西班牙又能怎麽樣?”
    勞合·喬治這句話一出,在場的所有英國人都露出“好像真是如此”的表情。
    此時,若是那位曾因丘吉爾的提議而狠狠吃過虧的愛德華·格雷還在場,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可惜的是,如今的外交大臣並非格雷,而是曾經就往摩洛哥派過艦隊的阿瑟·貝爾福。
    此時的愛德華·格雷因為健康惡化,眼睛已經失明,早已無法繼續擔任公職了。
    這也是在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上由貝爾福而不是格雷出席的另一個原因。
    除了當時還要處理愛爾蘭問題以外,其實那時起格雷的視力就已經每況愈下了。
    “朗大臣,你怎麽看?”
    “我看沒什麽大礙,你們決定吧。我還要處理愛爾蘭的爛攤子呢。”
    更雪上加霜的是,目前擔任海軍大臣的沃爾特·休姆·朗ater ong),在勞合·喬治內閣中一直專注於處理愛爾蘭問題,根本無暇顧及摩洛哥。
    目前,北愛爾蘭尚歸英國統治,但ira的恐襲依舊不斷;而脫離出去的愛爾蘭,內戰仍在繼續。
    “很好。那麽,立即通知我們在地中海的艦隊。”
    於是,在無人能擋因總理之位岌岌可危,而變得焦躁不堪的勞合·喬治,以及終於從“加裏波利敗犬”變為“溫斯頓·丘吉爾”的唐寧街裏,響起了一片讚同的掌聲。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