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美國分裂

字數:9322   加入書籤

A+A-


    “果然還是前者的可能性更高,不是嗎?”
    麥克阿瑟和他的美國,會成為我們的敵人嗎?還是不會?
    麵對這個問題,阿登納皺著眉,長長歎了口氣。
    “我也讚同阿登納部長的看法。”
    “是啊,本來與我們建立友好關係的,始終是那個‘合法’的美國政府。如今麥克阿瑟連名分和正統性都丟到狗嘴裏去了,我們不可能站在他那一邊。”
    “而且就算我們對叛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很難保證麥克阿瑟會放過我們。以他現在的行徑,無論怎麽看,不都和那個該死的拉·羅克一個德行嗎!”
    其他部長們的反應,也與阿登納無異。
    尤其是這裏的關鍵問題——法國。
    正如有人所說,麥克阿瑟的言行,偏偏透著股不久前成為法國執政者的拉·羅克的味道。
    “如果他跟法國勾結起來呢?”
    光是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
    漢斯一聽這種話就反胃。
    美國,那個雖然偶爾鬧點小矛盾,但一直以為會是盟軍堅實金主的國家,反過來與法國、意大利,甚至可能組成某個邪惡同盟,去當蘇聯的金主?
    這是足以徹底推翻某人原有計劃的重大變數。
    ‘雖然可能性很低,但最壞的情況,也要把和美國開戰的可能性算進去。’
    到那時,教皇曾預言的“西方的黑暗”,恐怕就不是法國,而是美國了。
    真想去問問已故的庇護十世,這真的是你說的那個局麵嗎?
    ‘當然,我們德軍可不會輸給美軍。’
    戰鬥力上,漢斯自信遠高於他們。
    但問題是,那該死的“開掛”般的地大物博與龐大資源。
    二戰時期的美國是什麽國家?
    就算不及二十一世紀某個“天朝上國”的水平,那也是一天能造出一艘軍艦的瘋子。
    這樣的美國,就算不親自下場作戰,隻要給法國來一手租借法案......
    六周可能拖成六十周,甚至六百周。
    更何況,真要與美國交戰——
    ‘在這個連洲際導彈都還隻是幻想的時代,我們怎麽去打隔著浩瀚大西洋的國家啊!’
    如果美國踏上歐洲大陸,漢斯有信心來一個消滅一個。
    可要他們越洋去打美國,那幾乎就是反過來的結局。
    再強大的德意誌海軍,若美國擺明車馬打物量戰,還得分心防著日本,光想就讓人惡心。
    “......必須把美國分裂掉。”
    “總理?”
    “阿登納部長,立刻把所有對麥克阿瑟舉起反旗的勢力和人物名單交給我。同時準備聯係舊金山和洛杉磯的領事館。”
    “您是打算直接介入美國事務嗎?”
    “正是。”
    隻要麥克阿瑟有哪怕一絲可能與拉·羅克聯手,就絕不能讓那家夥拿下整個美國。
    “麥克阿瑟的影響力暫時還局限在華盛頓和東部,但不久後,他一定會伸手吞下整個美國。”
    “那就是內戰了。”
    “沒錯,所以我們要支援反麥克阿瑟派,除掉或壓製這個潛在的威脅。”
    必要時,漢斯甚至有派出酒館與“義勇軍”的打算。
    這事雖然麻煩,案頭的文件也會成倍增加,但總比眼睜睜看著麥克阿瑟和歐洲的混賬勾結起來,在別人的大陸上攪風攪雨要好得多。
    ......
    與此同時,彼時的美國,正如漢斯所預料的那樣,正沿著一條直線狂奔向南北戰爭以來的第二次內戰。
    麥克阿瑟固然能憑借其獨特的政治手腕收攏軍方人心,掌控華盛頓特區以及與之毗鄰的東部大城市,但除非他是神,否則不可能將幅員遼闊的整個美利堅握在手中。
    “美利堅的自由公民們,為阻止叛軍而武裝起來!依照憲法第二修正案,行使武裝抵抗的權利!”
    “暴君隻配得到子彈!”
    “美國不需要拉·洛克!獨裁者麥克阿瑟,滾下台!”
    於是,美國各地反對麥克阿瑟的民兵團如燎原之火般驟然興起。
    凡是對這個國家稍有了解的人,都能預見這樣的結局。
    砰!砰!
    “立刻停止非法暴動,馬上解散!否則就要開火了!”
    “想滾就你們滾出我們的城市去!”
    “紐約絕不向暴君屈服!”
    “麥克阿瑟,把羅斯福州長放出來!”
    這股反麥克阿瑟的浪潮,即便是在他控製的東部地區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紐約,即便采取了強硬鎮壓,每天依舊有暴動爆發。
    更不用說,與妻子安娜·埃莉諾·羅斯福anna eeanor roosevet)一同被軟禁在家中的紐約州長富蘭克林·羅斯福本就是紐約人,就連總統阿爾·史密斯也曾擔任紐約州長——這讓紐約人對麥克阿瑟的反感,比任何一座城市都更為深重。
    於是,與麥克阿瑟所說的“帶來新秩序”恰恰相反,美國正一步步陷入比大蕭條更深的混亂泥沼。
    “麥克阿瑟想如同舊歐洲的君主那樣統治美國公民。他用各種華麗辭藻為自己包裝,妄圖成為美國的國王、美國的皇帝。”
    而亂世從不缺少想要取而代之的人。有人想推翻麥克阿瑟,讓自己成為美國新的領袖。
    “但我想對麥克阿瑟說,美國不需要國王!因為在美國,每個人都是國王!”
    “朗!朗!朗!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休伊·皮爾斯·朗ong),路易斯安那州州長。
    “隻要我還活著,隻要路易斯安那的公民還活著,麥克阿瑟就永遠別想踏進路易斯安那一步!”
    這個既是進步主義者、又被稱為法西斯的男人,為了拯救包括黑人在內的貧困階層不遺餘力,但為達目的,他也不惜使用威脅、賄賂等一切手段,是個十足的民粹政治家。如今,他以路易斯安那為大本營集結力量,正麵迎擊麥克阿瑟。
    “革命的時刻到了!”
    “美國的工人們,團結起來!”
    而混亂之處必有星火,在美國政府與fbi的壓製下依舊頑強生存的美國共產黨,也高舉反麥克阿瑟的大旗發動起義。
    雖然在美國盛行的反紅情緒下,他們的力量並不大,但對他們而言,這或許是將美國染成赤色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機會,無論成敗,都隻能拚死一戰。
    就在全國各地紛紛出現反抗麥克阿瑟的大小勢力之時,遙遠的西海岸盡頭,加利福尼亞,也已吹起了抵抗的風。
    ......
    “加利福尼亞正麵臨危機!就像讓法國淪為地獄的‘拉·羅克’一樣,一個名為麥克阿瑟的獨裁者正向我們步步逼近!”
    1931年6月12日,洛杉磯市中心,一聲帶著德國口音的清亮嗓音回蕩在街道上。
    正是在大蕭條中仍頑強的製作著動畫,結果因麥克阿瑟鬧出的亂子,導致新片上映受阻,而徹底爆發的阿道夫·希兒。
    “我是德國人,但在大戰中,我與美國人並肩作戰,我們一起奔走在法國的戰壕中!正因如此,我深知——美國人是多麽熱愛自由!也因此,我明白,這種局麵會給你們帶來多大的痛苦!”
    “哦——哦哦......”
    “戰鬥吧,自由的公民們!跨越種族與宗教的藩籬,讓我們並肩作戰,保衛加利福尼亞,保衛美國的自由與民主,抵禦那邪惡的麥克阿瑟!”
    “希兒社長說得對!”
    “自由萬歲!美利堅合眾國萬歲!”
    哪怕已經是動畫業的巨擘,他的演講功夫依舊不減當年,民主鬥士希兒的言辭,引來了人群的熱烈呼應。
    “為什麽這家夥不去當政客,反而在這兒攪和?”
    “沃爾特,這種人要是去從政,反而會更糟。”
    “無法反駁。”
    當然,中途被希兒拉出來的沃爾特·迪士尼,以及瓦爾哈拉的員工們,隻是麵無表情地盯著他。
    “哈哈!那家夥,嘴皮子當真是利落,你說是吧,磐林?”
    與此同時,在洛杉磯街角的一處陰影裏,同樣聽著希兒演講的舊金山洪門總舵主司徒美堂,也撫著下巴輕笑起來。
    他身旁戴著金絲眼鏡的華人商會會長朱磐林卻緊縮眉頭。
    “是,總舵主,希兒先生確實慷慨激昂,但這也意味著加州即將成為戰場。”
    人群的呐喊聲浪中,朱磐林壓低聲音說道:“麥克阿瑟的軍隊正沿海岸推進,舊金山華埠已經有三家商鋪被暴徒洗劫。致公堂弟兄們雖然組織了自衛隊,可麵對正規軍...”
    他轉頭麵對司徒美堂,語氣懇切:“您是全美二十萬華僑的主心骨,若在此刻遭遇不測......不如就像公爵說的,還是先去安全的地方避一避吧。”
    “磐林啊,若我離開,那些一心信賴我、節衣縮食變賣家產,資助祖國抗日的洗衣工們怎麽辦?那些把兒子送進自衛隊的餐館老板怎麽辦?
    所有在美追隨我的華人華僑又該怎麽辦?”
    漂泊在這片美洲土地,人心本就聚散不定,若要為苟安而拋下同胞獨自逃生,他司徒美堂寧可不要這條命!
    “若是麥克阿瑟的兵真殺來,那便與眾人一道戰便是。我們多少受過訓練,不會平白添亂。況且若事情順利,日後還能在美國留下人情,不是嗎?”
    “我覺得您太樂觀了......”
    司徒美堂這份豪情,讓朱磐林忍不住歎了口氣。
    “唉,明白了......那就隻能把堂裏的青年學生們先送走了。提前一個月而已,公爵那邊想必也不會反對。”
    “嗯,你也隨他們走一遭吧,反正你兒子不是也在柏林工大讀書嗎,順便去看看他罷。
    畢竟...還有四萬萬同胞在等著他們學成歸國去抗戰,去造大炮、造鐵路,建工廠呢...哈哈哈哈。”
    “可是總舵主——”
    朱磐林話未說完,司徒美堂便打斷了他。
    “放心吧,加利福尼亞人可不是好惹的。而且——他們不也快到了嗎?”
    “他們?”
    ——嗚
    朱磐林正欲開口,便聽得海麵方向傳來低沉雄渾的汽笛聲。
    “嘿嘿,真是說曹操曹操到。”
    話音未落,天際線上,數十艘灰色軍艦破開加州的碧浪,緩緩現身。
    那是美國戰鬥艦隊batte feet)——日後被稱為“太平洋艦隊”的美軍主力。
    得知麥克阿瑟部隊南撤,他們便自珍珠港全速趕來。
    ......
    “海軍動了?”
    “是的,閣下。剛剛收到報告,由理查德·亨利·李riceigh)上將率領的戰鬥艦隊,已經抵達加利福尼亞。”
    “我讓他們加入新政府的命令呢?”
    “那幫海豹小子會聽嗎?”
    巴頓的冷嘲讓麥克阿瑟眉頭一皺。
    事實上,這事就算是麥克阿瑟也沒辦法。
    停泊在華盛頓諾福克的艦隻,在“叛亂日”時已隨著他掌控dc一並製住,但遠在太平洋的戰鬥艦隊,受製於物理距離,他根本伸不了手。
        繼那目中無人的朗、在北部工業區發動遊擊戰的紅黨之後,如今加州又成了麥克阿瑟麵前最大的威脅之一。
    然而,麥克阿瑟的臉上依舊滿是自信。
    內戰爆發,他早就料到。
    正因如此,他才費盡心機籠絡聯邦軍,將力量集中在美國核心地區,東部。
    美軍的最高戰力握在他手裏,還有穩固的後盾支撐。
    接下來隻需鞏固後方,便可著手征服。
    “告訴胡佛局長,讓他放手去幹,無論用什麽手段,都要把暴亂鎮壓下去。”
    “那海軍怎麽辦?要是他們跑到東海岸,可就麻煩了。”
    “那就堵住巴拿馬運河不就得了。”
    隻要封住巴拿馬運河,太平洋艦隊若想抵達大西洋,就得繞南美大陸一圈,來一場漫長的遠洋航行。
    李可不是傻子,不會冒這個險。
    “給我去施壓巴拿馬政府,讓他們時刻提心吊膽,誰也別想用那條運河。以防萬一,再派些人過去。”
    “是,閣下!”
    隨著一聲敬禮,麥克阿瑟的屬下們走了出去。
    房中隻剩兩人時,巴頓開了個敏感的話題。
    “話說回來,長官,聽說有幾個迪克西佬對咱們感興趣,你真打算跟那些蠢貨合作?”
    “哼,那幫家夥也沒真打算真心和我結盟。”
    麥克阿瑟冷笑著聳了聳肩。
    迪克西派和他,從他父親那一代開始就互相看不上。
    但這些年,迪克西人既被共和黨打壓,又被阿爾·史密斯和羅斯福那類民主黨進步派排擠。
    說白了,就是地盤越來越小。
    這時,麥克阿瑟發動了叛亂,主張與拉·羅克相似。
    而拉·羅克的主張與行動,與迪克西人的訴求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反紅主義這些方麵。
    這也是fbi局長胡佛這樣的反紅分子、以及亨利·福特、艾琳·杜邦這樣的反猶分子,願意與麥克阿瑟聯手的原因。
    “所以迪克西人才會盯上我,想借我麥克阿瑟的手重奪權力,實現他們的野心。”
    在他們眼裏,自己就像個沒有政治根基的孤島。
    “那您就是打算被南方那幫垃圾利用咯?”
    “是我在利用他們。”
    迪克西不會全體都投向麥克阿瑟,但隻要拉攏一部分,就足以牽製南方,尤其是休伊·朗。
    拋開對迪克西的成見,這個籌碼確實讓人心動。
    “嘖,可我還是不喜歡。”
    “所以你才還隻是個少校啊,喬治。”
    政治裏沒有真正的敵人,隻有能不能握手的區別。
    “等著吧,我拿下美國之後,迪克西的利用價值也就沒了。”
    到那時,就像清理黑手黨一樣,把他們一掃而光。
    當然,那幫家夥心裏八成也是同樣的打算。
    ——不過,最後的勝者隻會是我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叼上煙鬥,露出一抹傲慢的笑容。
    他迫不及待地想迎來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