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FDR拯救計劃

字數:7740   加入書籤

A+A-


    “全體立正!向總理敬禮!”隨著一聲響亮的口令,現場氣氛瞬間變得莊重嚴肅。
    啪!
    1931年7月1日。
    在整齊劃一的敬禮聲中,作為此次任務的指揮官,剛剛破格晉升為上尉的漢斯·阿爾布雷希特·赫爾茨納,以及奧托·斯科爾茲內率領的空降獵兵特種任務分隊,在漢斯麵前集結完畢。
    “相信各位都已清楚這次行動的重要性。”漢斯鄭重的聲音回蕩在每個人的耳邊。
    目標是營救被軟禁在紐約的州長富蘭克林·羅斯福,並將他安全護送到加利福尼亞。
    為了讓這唯一的目標得以成功,卡納裏斯以下的所有rnd特工,在過去的一個月裏幾乎沒有回過家,日夜奮戰,通宵加班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而為了不讓他們含淚付出的努力化為泡影,羅斯福營救行動無論如何都必須成功。
    ——如果事情出了岔子,那也就隻能忍痛收手了。
    fdr再怎麽重要,但如果為了營救他而因此賠上空降獵兵特戰隊,尤其是像斯科爾茲內這樣無可替代、堪稱ss級的天才,那可不僅僅是本末倒置那麽簡單,簡直就是自斷一臂。
    從斯科爾茲內和特戰隊隊員們那自信滿滿的神情來看,漢斯也相信他們一定會帶來好消息,但任何時候都必須為萬一出現的意外可能做好準備。
    “多虧了美國人四處奔走,我們已經成功在內部拉攏到了能夠協助我們的人手,英國方麵也承諾會全力配合這次行動。”
    何止是配合,英國甚至幹脆要派遣部隊來支援fdr的營救行動。
    這對於一向態度消極的英國來說,實在是非常罕見。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算意外。
    畢竟,如果德國單獨成功營救出羅斯福,並將他扶上加州政府的領導位置,那麽美國將會欠下德國一筆永遠無法償還的人情債。
    這不僅是漢斯最終決定冒著極高風險執行此任務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促使英國下定決心、不再坐視不管,抬起那沉重屁股願意主動出手的原因。
    畢竟就算再怎麽論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可若是任由德國的勢力在北美大陸像滾雪球一樣成倍增長,那英國就不是英國了。
    不過如此一來,美國人恐怕會感到非常頭疼吧。
    可以想象,接受德國伸出來的援手,對於美國人來說,已經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能做出的艱難決定。可現在他們不僅要麵對德國方麵的壓力,還得兼顧那頭老獅子的感受。
    漢斯倒是真好奇,等到羅斯福成功獲救之後,他會露出怎樣的表情呢?
    “好了,廢話說得有點多了。最後,願諸位都蒙受主的庇佑。為了帝國,把捷報帶回來吧。”
    “jaoh!”
    啪!
    隨著漢斯的話音落下,空降獵兵特戰隊的隊員們齊聲高呼,伴隨著“啪”的一聲脆響,他們再次舉起了手臂敬禮。
    這回應,已足夠有力。
    ......
    “艾克ike),你真的要這麽做嗎?”
    “嗯,奧馬爾。”
    與此同時——
    在黑暗如墨的美國華盛頓特區,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已下定決心。
    “我明明離麥克阿瑟那麽近,卻什麽都沒做。沒察覺到叛亂,也沒能阻止他。”
    他懊悔不已,自責自己沒有察覺到叛亂的跡象,更沒有能夠阻止麥克阿瑟的瘋狂行為。
    結果,美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時代。
    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人第二次開始的自相殘殺。
    “早知道,當初麥克阿瑟煽動酬恤軍叛亂時,我就算拚死也要拔槍崩了那家夥的腦袋。”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咬牙切齒,他的心中充滿了對麥克阿瑟的憤恨。
    “那不是你的錯,艾克。換成任何人在那個位置,也無能為力。”奧馬爾深知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的痛苦和無奈,但他也明白,這並不是一個人的責任。
    星條旗下的一員,同時與艾森豪威爾一同佩戴上美國陸軍元帥肩章的奧馬爾·布拉德利oar n. bradey),隻能用柔和的聲音安慰著正飽受罪惡感折磨的同袍。
    “不,那是我的罪......是我們整個美軍的罪。而這一次,是我最後的贖罪機會。”
    艾森豪威爾的神色,已是堅定無比。
    “很快,就會有人從加利福尼亞來營救羅斯福州長。”
    而他,會如約伸出援手,與那些正對抗麥克阿瑟的人並肩作戰。
    這是艾森豪威爾的贖罪,也是他為未能阻止麥克阿瑟而償還的一部分責任。
    “這事很危險,艾克。一步走錯,就萬劫不複。”
    “我清楚。但能做到的,隻有我。”
    艾森豪威爾此時依舊沒有失去麥克阿瑟的信任,那是因為麥克阿瑟自作聰明地以為,艾森豪威爾最近的沉默和退讓,是他終於選擇追隨自己的表現。
    “我要利用這份信任,把羅斯福州長從麥克阿瑟的眼皮子底下救出來。”
    他也想救出同樣被麥克阿瑟軟禁的潘興。
    若能救下這位軍界元老,對麥克阿瑟的打擊甚至會超過羅斯福。
    可惜潘興關押在麥克阿瑟的大本營華盛頓,而且戒備森嚴,就算是艾森豪威爾,也難以將其帶走。
    “我不會要求你幫我做這件事。不過,布拉德利,你得盡力說服我們的同袍去加利福尼亞。”
    “唉......好吧,那邊就交給我。別人不敢說,但至少範弗裏特jaes van feet)和倫納德joeonard)會站在我們這邊。”
        “嗯......他們原本就因為米切爾的緣故,對麥克阿瑟的支持很堅定。也許斯特拉特邁耶gee e. strateeyer)會願意聽我們說。”
    艾森豪威爾點了點頭。
    一個人也好。
    如今加利福尼亞正缺乏陸軍軍官,就算隻有一個,也是無價之助。
    “時間不多了,抓緊行動,布拉德利。”
    “好,等我們活著在加利福尼亞再見,艾克。”
    艾森豪威爾與布拉德利緊緊握手,
    約定在那遙遠的西部重逢。
    ......
    “英國人遲到了啊。”
    帶著部下離開德國,抵達加勒比海碧波蕩漾、烈日炙烤的英屬巴哈馬的赫爾茨納上尉皺著眉低聲道。
    原本打算趁此潛入美國,並與英國派來的部隊會麵,然而約定的時間早已過去,英國人卻連個影子都沒見到。
    “該不會是泡在下午茶裏磨蹭吧?”
    斯科爾茲內打趣道,赫爾茨納隻是默默聳了聳肩。以英國人的性格,這種事並非不可能。
    “抱歉了,德國朋友,我們是遲到了一些。”
    就在獵兵們頂著烈日當成意外日光浴時,英國人終於出現了。
    走在最前方的,是個留著頗有魅力的八字胡、背著弓、佩著蘇格蘭闊刃大劍,還帶著風笛的英國軍官。
    “約翰·馬爾科姆·索普·弗萊明·‘傑克’·丘吉爾jo teing jack c)上尉——叫我傑克·丘吉爾就好。”
    這是在二戰期間,連敵對的德軍都覺得他瘋得離譜而懶得開槍的“最後的高地人”——傑克·丘吉爾。
    此時若是再加上元祖“王牌特工”艾利森·迪格比·塔瑟姆沃特aison digiitary acadey sandhurst),隻是個少年。
    “丘吉爾......?”
    “啊,和加裏波利那位老先生隻是同姓,全無關係,請放心。”
    見赫爾茨納與斯科爾茲內聽到“丘吉爾”一名立刻湧起難以言喻的警惕,傑克·丘吉爾忙笑著解釋。這種場麵,他早已習慣。
    “咳!失禮了,丘吉爾上尉。我是獵兵特種作戰中隊指揮官,漢斯·阿爾布雷希特·赫爾茨納上尉。這次能並肩作戰,榮幸之至。”
    “奧托·斯科爾茲內,中士。話說,那弓和劍,你是打算真用?”
    “你要看的話,我可以當場示範。”
    “哈哈!這才是真正的瘋子,我喜歡。”
    啪啪!
    “閑聊待會兒再說,先生們。”
    正當斯科爾茲內被傑克·丘吉爾自信的笑容逗得嘴角牽動、疤痕微顫時,赫爾茨納拍了拍手,將眾人的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
    “現在專注於任務吧。美國局勢一日不如一日,我們為了祖國的和平,也必須盡快展開行動。”
    “完全同意。”
    蘇聯自誕生起便與英德為敵;法國、意大利、日本,如今連美國都已卷入。
    這個世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陷入瘋狂。
    “去會議室吧。”
    在那些瘋子獨裁者掀起的暴風中,他們必須加快腳步,哪怕隻是為了讓歐洲的和平多延續片刻。
    ......
    “我們的目標,是解救弗蘭克林·羅斯福州長,也就是那位‘輪椅俠’,然後護送他一路前往加利福尼亞。”
    片刻之後——
    隨著赫爾茨納上尉的話音落下,會議室裏原本隨意坐落的德軍與英軍軍官們同時點了點頭。
    羅斯福是反麥克阿瑟派係唯一能夠凝聚人心的核心人物,他將阻止美國徹底淪入麥克阿瑟的掌控之中。
        “這一點不用擔心,丘吉爾上尉。加利福尼亞政府已經成功收買了麥克阿瑟身邊的一位親信。”
    “親信?”
    “麥克阿瑟的副官,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少校。隻是因為跟錯了長官,這位前途無量的軍官,轉眼就成了叛徒的走狗,可憐的家夥。”
    “靠得住嗎?”
    “上頭很確信這點,中士。而且,他身為德意誌之血的後裔,不僅答應全力配合輪椅俠的營救,還動員了自己在軍校的同學,把他們送去加利福尼亞支援我們。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人,背叛的可能性不大吧。”
    赫爾茨納的解釋,讓斯科爾茲內微微點頭,這話不無道理。別說血統,若真有異心,他絕不會把同學送去加利福尼亞。
    “總之,計劃是這樣的,由艾森豪威爾少校將輪椅俠和他的夫人帶出宅邸,我們提前埋伏,和目標會合後,立即從紐約撤離。”
    “而我們英軍,就負責掩護撤離。幹淨利落。”
    當然,真到了實戰,哪怕最精密的計劃也可能瞬間變得一團糟。
    “我聽說無論潛入還是撤離,都會走海路,是這樣嗎?”
    “沒錯,我們已經為此準備了一艘掛阿根廷旗的船。”
    麵對有人提問,赫爾茨納淡然答道:
    “我們將從巴哈馬出發,潛入紐約,拿到目標後再經海路撤離,直奔加拿大的聖約翰港。”
    “嗯......走陸路呢?如果是去加拿大,距離更近吧?”
    “嗯,所以我們一開始也考慮過陸路。但不巧的是,你們來巴哈馬的途中,局勢驟變。”
    “驟變?”
    “麥克阿瑟封死了通往加拿大的要道。”
    “哦。”
    這是為了應對逃往加拿大的人數激增而采取的非常手段。
    “當然,即使沒有這條原因,陸路也未必行得通。目標身體有殘疾,我們必須隱秘行動,開車恐怕很難不引人注目。”
    “啊,對,輪椅俠可不是白叫的。好吧,既然話已說盡,那就幹一票吧!”
    “哦——!”
    隨著傑克·丘吉爾一聲令下,空降獵兵與英軍齊聲呐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
    “艾森豪威爾少校,您是奉閣下之命而來?”
    “沒錯,命令是將羅斯福州長夫婦轉移到別處。”
    就這樣,三天後——1931年7月28日。
    艾森豪威爾帶著凝重的表情,走進關押羅斯福夫婦的宅邸。
    自此,一場足以改變美國內戰走向的“fdr營救行動”,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