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皇家之事

字數:8295   加入書籤

A+A-


    “斯大林同誌,您真的打算與那些法西斯走狗握手言和嗎?”莫洛托夫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難以置信。
    斯大林卻隻是直直地盯著莫洛托夫,麵不改色“你這是在反對我的意思嗎?莫洛托夫同誌?”
    莫洛托夫心中一緊,趕緊解釋道“哪兒敢啊,怎麽可能!我怎敢駁斥斯大林同誌的意見?”他的聲音有些發顫,額頭上也開始冒出了一層細汗。
    斯大林表麵上神情自若,可話鋒如刀。而差點因為這句質問被打發去古拉格的外交人民委員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Вrчecлaвnxanлoвnчoлotoв),已經冷汗直流。
    “我隻是憂慮罷了。那些法西斯分子,根本不可信啊。”
    那些家夥如今正天天想方設法,用無比殘酷的方式屠殺紅色之人。
    撇開私仇不談,與法西斯聯手,就等同於與隨時可能在背後捅刀的惡魔結盟。
    “同誌的擔心,我完全理解。我也不信任他們。可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此刻的蘇聯,正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別說盟友了,就連能稱得上友邦的國家都沒有,是徹頭徹尾的孤家寡人。
    而麵對強大的德國,他們如果不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恐怕很難抵擋住德意誌的進攻。
    這局麵,是英德兩國刻意圍堵的結果,也是因為蘇聯是世界紅色的大本營。
    “我們需要朋友,同誌們。哪怕是下作的垃圾,為了推翻德意誌帝國這個反動勢力的頭目,我們也必須與他們攜手。”
    這是斯大林苦思良久後給出的答案,也是蘇聯目前所麵臨的殘酷現實。
    能夠逼得蘇聯走到與法西斯談合作的這一步,足見蘇聯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
    ——尤其是糧食問題,更是嚴重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
    斯大林曾經對中亞寄予厚望,並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開發。然而,如今的中亞卻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饑荒。
    原因自然不用多說對農業的無知,使得蘇聯政府將傳統的半農半牧的中亞地區強行改造成了不適合的集體農莊;再加上被推出來替斯大林背鍋的特羅菲姆·李森科所采取的一係列昏招,最終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結果,這場最初隻是在哈薩克斯坦爆發的饑荒,很快就像野火一樣迅速席卷了整個中亞地區。無數的人們在饑餓中掙紮,生命垂危。
    然而,蘇聯政府卻對這場饑荒視若無睹,不僅無意拯救那些餓死的人,反而拚命掩蓋自己的錯誤。
    這讓斯大林感到愈發心煩。
    這樣持續下去,情況隻會越來越糟糕。暫且不提那些來自外部的威脅,單就蘇聯自身而言,其糧食狀況已經相當拮據,這無疑會讓這場饑荒變得更加嚴重。
    ——必須要烏克蘭。
    俄國的糧倉,黑土地帶的烏克蘭勢在必得。
    若能得到波蘭也極好。雖然比不上烏克蘭那般肥沃,但那片以平原為主的土地,其農業同樣十分發達。
    但在這些國土的上方,卻橫亙著強大的德意誌帝國。斯大林心裏很清楚即便將來這些國家一定會背叛蘇聯,但在眼下,他仍然必須與軸心國攜手。
    等推翻了德國和同盟國,再去清算那些法西斯也為時不晚。
    “同誌的遠見卓識,確實是千真萬確。”貝利亞說道。
    “貝利亞同誌。”
    “隻是,我擔心會有人不理解您的良苦用心,攪動是非。”貝利亞接著說。
    “那……對於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你應該很清楚吧?”
    “當然明白,斯大林同誌。”
    那個在大清洗中因屠殺過多反而幾乎被抹消存在的葉若夫的繼任者——內務人民委員部首腦,拉夫連季·帕夫洛維奇·貝利亞(Лaвpe?htnnПa?влoвnчБe?pnr),如此笑容和善地回答道。
    ——又有人要死了。
    ——或者被送去古拉格。
    知曉這笑容背後,貝利亞的殘酷與肮髒真麵目的眾人,心頭一陣戰栗,隻能歎息。
    今日的蘇聯,依舊血腥彌漫,鐵鏽與鮮血的氣味撲鼻而來。
    “謹致哀悼,陛下。”
    “能來此我心懷感激,公爵。”
    久違地,漢斯又一次踏上了奧匈帝國的土地。
    理由不言而喻,正是為了出席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葬禮。
    “陛下的最後時光如何?”
    “叔父安然長眠。那是主的庇佑啊。”
    大公卡爾,不,現在應當稱之為奧匈帝國皇帝卡爾一世,一邊把玩著念珠,一邊開口。
    漢斯點了點頭,心中暗自感歎。想想原本的曆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如今,他卻能在平靜中離世,這確實可稱得上是壽終正寢。
    他靜靜的闔上雙眼,更未曾見到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大戰火。
    “叔父和嬸母將合葬於卡普齊納教堂,正如他生前的遺願。”卡爾一世的聲音略微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堅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漢斯聽此,眉頭略微皺起“此事恐怕議論不少,陛下可有把握?”
    這樣的決定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和不滿。
    畢竟,即使在弗朗茨·斐迪南皇帝生前,他登上皇位,奧匈皇室內部依舊有人不願承認索菲女公爵是皇帝的正妻。
    若不是因大戰勝利使弗朗茨·斐迪南威望大增,他們早就公然發難了。
    如今大公已逝,那些人必然又要抬頭。
    他們會借禮法壓迫這位年輕的皇帝。
    “皇室裏的老家夥一向如此。除了血統,什麽都拿不出,卻偏要擺出一副可笑的威嚴。”
    顯然已被糾纏過多次,卡爾一世的神情疲憊卻堅決。
    “但我也絕無退讓之意。叔父與嬸母,理當同眠一穴。那是我的意願,也是國民的心聲。至於那些老古董,不久後他們會被迫接受。”
    “既然奧匈帝國的新皇如此英姿勃發,我也放下心來了。”
    “謝你安慰之言。隻是我更希望你能對奧托也抱有好感。”
    “哈、哈”
    卡爾一世話裏暗含的意思,分明是希望漢斯將長女許配給他的長子。
    其實,表麵上看,這提議並不壞。
    奧匈帝國皇太子妃之位,的確是漢斯能給予芙蕾德莉卡的最佳選擇。
    ‘但問題終究還是出在血統。’
    弗朗茨·斐迪南夫婦因門第不合而飽受冷眼與屈辱,那一切漢斯都親眼見過。
    外家自然無可挑剔,可自己這邊,說到底根基淺薄。讓他輕易就將女兒送入哈布斯堡,終究是下不了決心。
    卡爾一世說無妨,可做父母的,總歸會先憂慮。
    ‘若是哈布斯堡再對我女兒做出與當年對索菲女公爵相同的事,那時隻怕我還未動手,嶽父大人便會先翻臉。’
    那恐怕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末日。
    “那麽,就此別過吧。替我向芙蕾德莉卡小姐轉達問候。”
    “謹遵吩咐。”
    卡爾一世依舊帶著那副溫和的笑容,看似洞察了某人的憂慮,卻隻輕描淡寫。漢斯點頭回應。
    不過,某位總理也幾乎不可能有真正的休息時間。
    那些出席葬禮的政客,斷不會讓人清閑。
    “久仰,喬總理。”
    看吧,剛與皇帝道別,便有人迎麵而來。
    而且其中一人,是漢斯熟悉的麵孔。
    “好久不見了,霍爾蒂將軍。”
    霍爾蒂·米克洛什horthy iklos。
    原本曆史裏,那位“沒有海的國家的海軍將軍”、“沒有國王的王國的攝政王”,等矛盾頭銜纏身的匈牙利獨裁者。此刻他已投身政壇,代表匈牙利利益,公開對抗弗朗茨·斐迪南力推的大奧地利聯邦計劃。
    “至於這位是”
    “我叫約西普·布羅茲。能見到您,榮幸至極,總理先生。”
    正是卡爾一世的親信,亦是奧匈帝國社會民主黨的領袖——鐵托。
    漢斯就知道,他遲早會出現。
    “原來如此,布羅茲先生的大名,陛下已向我提過。看來您頗受皇帝器重啊。”
    “隻是被陛下與已故大公的意誌所感動罷了。他們要跨越民族矛盾,令帝國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這與那些隻顧私利的人截然不同。”
    是誰,不言自明。
    霍爾蒂已然冷眼盯向他。
    “我隻是守護匈牙利人應得的權利而已,布羅茲黨首。至於那些不知分寸、妄圖掠奪我們成果的寄生蟲,我絕不容忍。”
    “嗬,寄生蟲?若非匈牙利隻知貪婪,漠視民族矛盾,怎會有薩拉熱窩的慘劇?至少,我可不願再迎來第二次。”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喂喂,冷靜些!這是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葬禮。兩位雖立場相左,但也該在逝者麵前守住禮儀吧?”
    “咳咳閣下說得對。”
    “我一時氣盛,在諸位賓客前失禮了。請恕罪,總理閣下。”
    本來劍拔弩張、幾乎要動手的兩人,隻好訕訕收聲,向漢斯致歉。
    真是的,堂堂成年人,居然像孩子一樣爭吵。
    眼前仿佛已見卡爾一世被這些人折騰得胃痛的樣子。
    ‘這樣的奧匈帝國,我真的該把我們的芙蕾迪嫁過去嗎?’
    女兒聰慧自持,想必自會有分寸。但漢斯心裏,還是再次泛起猶疑。
    1934年10月28日。
    在這個冬天來得格外早的國度,寒風已在蘇聯的大地上吹拂,一位特別的客人悄然而至。
    “法國外交部長,皮埃爾·賴伐爾。”
    他是奉拉·羅克的命令,避開英德間諜的耳目,秘密踏足蘇聯的。
    “蘇維埃聯邦的外交人民委員,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迎接他的,同樣是奉斯大林之命而來的莫洛托夫。
    按照兩國意識形態的立場,這兩人本該一見麵便齜牙咆哮,恨不得當場撕咬。可事實上,他們隻是各自戴上虛偽的笑容麵具,伸手與對方寒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早就聽聞過賴伐爾部長的大名。”
    ——即便那是“叛徒”的惡名。
    麵對莫洛托夫的客套,賴伐爾心情竟稍稍愉悅,覺得第一印象還不算壞,於是直接切入正題。
    “聽說貴國對與我們軸心國建立合作關係抱有極大興趣。”
    “世道艱難啊。在最困難的時刻,豈不更該互相扶持?暫且把兩國的關係與思想分歧放在一邊吧。”
    “我讚同。正如您所說,如今最該優先考慮的就是現實政治。更何況,法國與蘇聯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擋在前路上,不是嗎?”
    聽到這裏,莫洛托夫微微點頭。
    至於所謂“共同的敵人”是誰,自不必多言。
    德意誌帝國及其同盟。
    繼承了協約國意誌的聯合陣營。
    “真是令人扼腕啊。那些腐朽的君主們,竟還盤踞在歐洲大半的土地上作威作福。”
    “正是。所以我們必須攜手,把那陳腐的舊秩序掃進墳墓,建立由法國與蘇聯主導的新秩序、新時代,把它帶到歐洲來,不是嗎?”
    “確實如此。”
    莫洛托夫嘴上這麽說,心裏卻冷笑不已。
    所謂法國與蘇聯共同主導的新紀元?
    他比誰都清楚,那根本不可能存在。
    ‘德國一旦倒下,下一個就是我們。’
    如今不過是因為德國強大到無法單獨抗衡,雙方才暫時攜手。法西斯與共產主義,終究水火不容。
    ‘盡情笑吧,紅色的家夥們。等到德國覆滅之後,你們便再笑不出來了。’
    而事實上,賴伐爾心底的想法,也正與莫洛托夫的預料一般,滿是冷笑與蔑視。
    不過,這些念頭,兩人誰都沒有表露在臉上。
    “我長話短說吧。我們法國渴望大複仇,渴望奪回失去的領土,渴望德意誌帝國的滅亡。而我想,這點貴國也是一樣的。”
    “沒錯,我們蘇聯與德國之間,也有一筆筆舊賬要清算。”
    這些年來,德國為阻礙蘇聯的發展所做的一切,數之不盡。
    蘇聯與法國一樣,對德國恨之入骨。
    “那麽,法國希望我們給予什麽呢?”
    莫洛托夫問道。賴伐爾卻沒有答話,隻是遞過一份文件。
    接過文件,莫洛托夫眉頭頓時一跳。
    “這件事得請示克裏姆林宮才行。”
    因為,法國的要求,比他想象中還要“大膽”得多。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如何拯救德意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