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蘇軍在戰鬥

字數:8167   加入書籤

A+A-


    轟!轟隆!
    寒風獵獵的xxx大平原上,寂靜被突如其來的爆炸聲撕裂,尖銳的轟鳴此起彼伏,在空曠的曠野間久久回蕩,仿佛要將大地都震碎。
    那是炮兵齊射的聲浪?還是坦克馳騁草原,向前方噴吐鋼鐵烈火的咆哮?
    ——轟隆!轟!
    “衝鋒!衝鋒!”
    “為了xxx!”
    “啊啊啊!別再打了!你們這些瘋子!”
    都不是。
    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是xxx哥薩克騎兵,高舉漢斯的魔杖,反坦克火箭筒“鐵拳”胡亂發射時所製造出的怪聲。
    這一幕要是讓旁人看見,肯定會說不出話來,這是如此超現實的一幕,但這卻是近來在xxx常見的景象。
    它也昭示著一個鐵一般的事實那就是雄心勃勃入侵xxx的蘇軍,已陷入極度不利的境地。
    “指揮官同誌!前線我軍傷亡還在不斷擴大!”
    “報告!突入哈裏科夫(xьkoв,今xxx哈爾科夫)的部隊被xxx軍擊退了!”
    剛有一名通訊兵滿臉驚恐地衝進指揮室,緊接著便另有一名傳令兵也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接二連三的匯報著此時不利的戰況。
    “呃!”
    因此,率領南方方麵軍進攻xxx的布瓊尼,額頭的皺紋怎麽也舒展不開。
    假如戰事僅限於騎兵正麵對決,那麽他或許還能寄望於蘇軍的數量與衝擊力,畢竟蘇軍的騎兵數量眾多,而且皆以勇猛善戰著稱。
    可現實情況卻遠比他想象的要糟糕得多,因為那些手持魔杖的xxx哥薩克部隊,隻不過算是些輔助力量罷了。
    隆隆隆──
    轟鳴再起,坦克履帶翻滾著泥土。
    “全線前進!”
    “把斯大林的走狗從祖國的土地上驅逐出去!”
    x軍的主力,始終是圖哈切夫斯基傾盡心血打造的裝甲部隊。這些裝甲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是x軍最強大的戰鬥力所在。
    曆史上,這位蘇聯元帥在就曾提出過“縱深作戰理論”,力主建設機械化軍團,可惜在大清洗中被處決。
    諷刺的是,此刻xxx軍隊卻將他未竟的藍圖化為現實。
    而蘇軍的坦克,在x軍的裝甲洪流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蘇軍當下的主力t26與bt7若論平均性能,本也算不錯,可惜他們麵對的,偏偏是遠超平均水準的德製坦克。
    麵對三號、四號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隻能盡顯薄弱無力。
    畢竟,連裝甲厚實的法國雷諾b1與繳獲的英國戰車都在德軍麵前敗北,更遑論這些輕型戰車了。
    嗚───
    “七點鍾方向!斯圖卡俯衝!”
    “見鬼!我們的空軍都死哪去了!”
    不僅如此,繼英國戰場之後,東線戰場也持續上演著盧夫特瓦費的狂飆。
    德意誌空軍再度主宰蒼穹,蘇軍空軍被盧夫特瓦費和其親手訓練出來的xxx空軍揍得抬不起頭,幾乎日日被擊潰,
    i16“駝背機”一旦遭遇德製新銳的“女武神”式戰機,幾乎必然被擊落。
    蘇軍頃刻間失去了製空權,接下來的事也就順理成章。
    屬於同盟軍的“斯圖卡狂歡”正式開啟。
    轟──!
    “哼!我要讓你們看看,戰機的性能差距並非決定性因素!”
    不過,蘇聯航空兵並非全然無能。
    此時的莫斯科仍擁有一位傳奇王牌——鮑裏斯·費克蒂斯托維奇·薩福諾夫(Бopn?cФeoktn?ctoвnчcaфo?hoв)。
    曆史上,他曾憑借一架i16擊落十餘架bf109,成為蘇軍最耀眼的飛行員之一。
    然而,再強大的個人勇武,也難以逆轉整個戰局。況且,斯大林大清洗早已將大批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送上斷頭台,空軍的精銳幾乎蕩然無存。
    除他之外,幾乎沒有能稱得上優秀的飛行員了。
    而此刻,另一道尖嘯自天際傳來。
    嗡──!
    “糟了!是哈裏科夫的女巫!”
    “快閃開!”
    畢竟王牌並非蘇軍獨有。
    德國境內,王牌飛行員多如牛毛;而xxx這邊,則有瓦倫蒂娜·斯捷潘諾夫娜·格裏佐杜波娃(valenta stepanovna grizodubova),這位在原本曆史上第一位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女性飛行員。
    【瓦倫蒂娜,一點鍾方向發現敵機編隊,要不要我們先行迎擊?】
    “不,我也去,我絕不會眼睜睜看著那些蘇軍在哈爾科夫的天空肆意妄為!”
    為了守護故鄉、守護正麵迎擊蘇軍的最前線,她與同伴一道,如同國旗上所描繪的那片湛藍天空般,縱橫馳騁,迎擊著一波又一波蜂擁而來的敵人。
    “那裏是我們的故鄉,是父母與孩子的所在!若讓蘇軍突破,他們將遭受無盡的淩辱!絕不退讓,哪怕一步!”
    “榮耀屬於xxx!榮耀屬於國王與王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地麵的x軍,亦如同天空中的戰士一般,麵對如潮般湧來的蘇軍,寸步不退,死死守住陣地。
    “我已無顏再見斯大林同誌。”
    結果,蘇軍的傷亡與日俱增。
    而這一切,並不僅僅發生在xxx。
    轟隆!轟──隆!轟!!
    “前進!給我前進!”
    “烏拉啊──!!”
    正當布瓊尼因連xxx的哈爾科夫都沒能拿下而心灰意冷之時,中部方麵軍司令伏羅希洛夫卻已發動了蘇軍特有的人海攻勢,狂風驟雨般撲向波蘭。
    “司令官閣下!蘇聯軍發起了總攻!”
    “這些家夥,真是不知疲倦啊。他們就不怕士兵死光嗎?”
    “俄國佬自古就是如此。在他們眼裏,士兵隻不過是用完就丟的消耗品罷了。”
    聽到西科爾斯基的話,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帶著譏諷的口吻答道。他早已忘記自己曾是俄國人,如今已經完全成了一名波蘭人。
    而在前沙俄軍隊出身的他看來,無論是沙皇還是否定沙皇的蘇維埃,他們對待士兵的方式都沒什麽兩樣。
    “你說得對。而且蘇聯有足夠的人口讓他們這麽做。”
    西科爾斯基點頭道。
    “但我們無須畏懼,波蘭與立陶宛的兒女們。記住一九一三年!記住坦能堡與華沙的榮耀!鼓起勇氣,殲滅那些妄想再次奴役祖國的敵人!”
    “at polska!(波蘭萬歲!)”
    “隻要我們還活著,波蘭就不會滅亡!”
    隨著羅科索夫斯基的領喊,波蘭軍官們齊聲高呼。
    果然如同他們的士氣一般,蘇軍在波蘭戰線上也未能輕易突破,就像在xxx時一樣。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轟隆!轟!
    “啊啊啊──!”
    “饒饒命啊!”
    蘇軍士兵們一批批倒在德製34機槍與四麵八方砸下的炮火中,徒然送命。
    這也不足為奇。波蘭和xxx一樣,早就被德國培養成抵禦蘇聯的第一道盾牌。
    作為德國的盟友中獲得最多軍事援助的國家,波蘭平原上蘇軍屍體堆積的速度,甚至比xxx還要快。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正是那個不負其名,依舊固守老掉牙的輪番投入戰術的伏羅希洛夫。
    “你再說一遍,同誌。傷亡是多少?”
    “十二萬,伏羅希洛夫同誌。”
    “前線軍官到底是怎麽指揮的!戰爭才開打多久?一個月都不到,甚至連幾個星期都不到,傷亡人數不是以萬,而是直接突破十萬!”
    當然,伏羅希洛夫並不願承認現實,隻是一味遷怒手下的軍官們。
    中部方麵軍的軍官們對此隻能暗暗歎息。
    他們並非蠢人,早就料到這場戰爭不會輕鬆。
    即便再自信,在“德意誌帝國”這幾個字麵前,也不得不謹慎小心。
    可蘇軍的損失,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而且增長得更加迅猛。
    這其中固然有德意誌為首的同盟國準備充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像蘇聯空軍那般,大清洗讓軍隊的頭腦乃至脊梁都被斬斷,軍官的整體素質急劇下滑。
    若如此,至少擔任總指揮的統帥該是能人吧?但眼下率領蘇軍進攻的,卻是伏羅希洛夫與布瓊尼。
    眾所周知,伏羅希洛夫和凱特爾一樣,在行政事務上或許還算能幹,可一旦握住指揮權,便徹底成了廢物;而布瓊尼更是個徹頭徹尾的老古董,早已無法適應坦克與飛機主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
    此刻,仍在一線成批倒下的士兵們,若知真相,怕是要流下血淚。
    當然,蘇聯內部也不乏能人,比如高加索方麵軍司令謝苗·鐵木辛哥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此時的鐵木辛哥,卻與其他司令官不同——他什麽都沒做。
    更準確地說,他是“什麽都做不了”。
    “司令官同誌,別的方麵軍都在大舉進攻,我們就這麽按兵不動真的沒問題嗎?”
    “哎呀,政治指導員同誌,你是不是忘了?斯大林同誌親自下達給我的命令,不是進攻,而是牽製。”
    麵對那張幾乎寫著“我很憋屈”的臉,鐵木辛哥慢悠悠吐出一口濃煙,開口說道。
    “當然,我也並非不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心底也想為祖國奮戰。”
    然而,他們麵前橫亙的,卻是高聳的高加索。
    若是鐵木辛哥的高加索方麵軍要攻入格魯吉亞與阿塞拜疆,就必須翻越那該死的山脈。
    老實說,那簡直就是瘋子的行徑。
    甚至古老的波斯諺語裏都有一句,“若王者瘋癲,便會揮兵高加索(if the kg bees ad, he leads the ary to the caucas)”。
    足見高加索是怎樣一個險惡之地,而那片土地上的人又是如何個個彪悍。
    “書記長同誌下令讓我牽製而非進攻,怕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他本就是格魯吉亞出身,自然深知高加索的凶險與可怕。
    更何況,作為統帥的鐵木辛哥,也斷不敢輕易冒險率軍翻越高加索山脈。
    畢竟,與其他方麵軍不同,那些部隊就算一時失利也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可若他在此貿然損兵折將,不僅會葬送自己,反倒可能引來高加索三國與奧斯曼軍隊越山而下,從背後直擊蘇聯心髒。
    當然,那些既不懂軍事又缺乏眼力,隻會抱有不切實際野心的政治軍官們,卻主張要沿著高加索山脈與裏海之間的通道,突擊擁有油田的巴庫。但鐵木辛哥對此同樣斷然拒絕。
    敵軍早已將那條通路變為要塞,況且繞過山脈通往巴庫的道路狹窄至極,根本無法發揮蘇軍慣用的人海優勢。
    換句話說,那幾乎是為蘇軍量身打造的“絕望之路”。
    在不能輕易浪費兵力的情況下,鐵木辛哥若沒有斯大林親口下令,絕無可能去走那條死路。
    “要是車臣人能對我們稍有合作就好了。”
    可惜,那些素來以凶狠聞名的車臣人,多數早已在大饑荒中被強製遷往人口銳減的中亞,心懷怨恨,自然與蘇聯敵對。而剩下的車臣人,也多半暗中與同盟國勾連。
    這令鐵木辛哥心裏泛起一股苦澀,可在斯大林的蘇聯,這種事是絕不能隨口議論的。
    “我們在克裏姆林宮的命令下來之前,絕不可妄動。還是說,政治指導員同誌,你打算違抗書記長同誌的指令嗎?”
    “啊,不敢不敢!隻是眼見其他方麵軍接連告急,心裏不免焦急。”
    “呼聽說那邊的傷亡,已經是以十萬為單位在增加了。”
    “是的,尤其是北方麵軍的情況極為嚴峻。”
    鐵木辛哥眯起眼睛,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伏羅希洛夫與布瓊尼雖說生不逢時、身處不合適的崗位,但好歹不是完全沒有軍事才能。
    可格裏戈裏·庫裏克就不同了。
    他是蘇軍“三大蠢材”中最糟糕的一個,甚至是最弱的一個。
    毫無半點能力,全憑人脈與斯大林的信任,才爬到如今的位置。
    “北方麵軍的士兵們,實在可憐啊。”
    鐵木辛哥心底,真誠地為他們默默歎息。
    ——————
    求免費的禮物?﹏?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如何拯救德意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