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他們的確很傻,卻傻的可愛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A+A-


    顧方遠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畫麵。
    歐式風格的洋房矗立在梧桐樹下,爬滿藤蔓的圍牆內,噴泉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
    他知道,那個年代華僑歸國支援建設的故事數不勝數。
    這些老人將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國家,在功成身退後,才選擇回到親人身邊。
    他們用半生的心血,為中國科技發展築起基石,這樣的人,的確值得敬重。
    兩輛三輪車一直騎到街道的盡頭,黃浦江潮濕的風裹挾著汽笛聲撲麵而來。
    拐過街角時。
    顧方遠二人一陣無語。
    沒想到這麽巧,賣房子的人,竟然距離他們停船的地方,沒有超過500米。
    不過也就是這500米,宛如跨過了一個世界。
    一邊是繁忙的碼頭,周圍都是絡繹不絕的來往人群。
    另一邊,突然變得寧靜下來,周圍還有不少花壇樹木,周圍房屋大多都是歐美風格。
    就好像跨越了‘租借地’。
    靠近黃浦江邊,還有一片小型濱江公園。
    站在濱江公園的江邊,甚至可以看見遠處‘楊樹浦碼頭’繁忙的景象。
    “這裏原本是美英租界,所以很多地方保留了西方風格。”林昌軍抬手擦了擦額角的汗,“後來收回租界,又將這些房子分給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他指著江邊那座哥特式鍾樓。
    “晚上來濱江公園散步,還能看見江對岸的霓虹。這附近住著不少外國人,普通人很難交流,不過對你來說沒什麽障礙。”
    他是親自領教過顧方遠的英語水平。
    自己在對麵連個弟弟都算不上。
    林昌軍帶兩人在周圍轉了一圈,這才來到花園洋房。
    顧方遠不但在這裏見到了老研究員,還有研究員的妻子和兒女。
    老研究員的兒子和女兒這次過來,就是接老人家回美國的。
    原本準備將房子交給朋友幫忙代售,剛好林昌軍打電話過去,幹脆親自接待了。
    穿過爬滿紫藤的拱門,一座花園洋房豁然眼前。
    主樓紅磚清水牆,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尖頂閣樓的老虎窗探出半卷窗簾,總共三層。
    次樓車庫的鐵藝大門緊閉,旁邊晾曬的亞麻桌布隨風輕擺。
    前院的噴泉池早已幹涸,卻仍能看出巴洛克風格的繁複雕刻,玫瑰園裏,褪色的木牌歪斜地寫著拉丁文植物學名。
    可能為了省錢,庭院維護的並不是很好。
    “顧先生?”銀發老者推開雕花木門,身後跟著西裝革履的子女和裹著羊絨披肩的老婦人。
    老人的中山裝袖口磨得發白,卻別著一枚鋥亮的國徽領針,“原本準備委托老友代售,沒想到小林來電話,倒是省了周折。”
    “老人家,冒昧前來,打擾了!”顧方遠禮貌回應。
    老者笑著招呼眾人進屋。
    顧方遠踏入玄關。
    水晶吊燈的光斑在意大利進口的大理石地麵上跳躍。
    胡桃木樓梯扶手泛著包漿的光澤,轉角處陳列著青銅犀牛雕塑,空氣中浮動著雪鬆香與舊皮革的氣息。
    二樓書房的書架上。
    俄文與英文的學術著作擠得滿滿當當,泛黃的論文手稿間,還夾著張泛黃的合影年輕的研究員站在實驗室裏,身後是蘇聯專家豎起的大拇指。
    顯然還沒來得及收拾完。
    老爺子的兒子,為他們介紹了一遍房屋。
    “這房子帶全套家具,連傭人也沒有辭退,你要用就留著,不用就打發走。”老人的兒子推了推金絲眼鏡,從公文包裏拿出各類房屋證明。
    “不過得提醒您,現在特殊時期,傭人......”他壓低聲音,“最好說是遠房親戚。”
    “明白,多謝告知!...”
    全部看完,顧方遠非常滿意。
    接下來就是商議價格.....
    討價還價聲在會客廳此起彼伏。
    45萬元!
    這個數字讓曹平安倒吸一口冷氣。
    此時的國營職工,月工資不過幾十元。
    別以為顧方遠每天進賬那麽多錢,就以為45萬元很便宜。
    要知道,這個時期45萬元的購買力,相當於後世一個億以上。
    就連顧方遠都覺得有些肉疼。
    這次出門總共就帶了200多萬,這邊45萬,待會去交保證金又要100萬。
    來上海還不到一天時間,自己竟然花了這麽多.....
    當他瞥見後院那株百年紫藤,纏繞的枝蔓間依稀可見當年法租界的舊影,突然覺得這價格,或許正是曆史的標價。
    價格商量完。
    顧方遠和曹平安回船上取錢,隨後返回花園洋房。
    麻袋倒在波斯地毯上,成捆的鈔票堆得像座小山。
    顧方遠握著鋼筆的手穩如磐石,在協議上逐條列明:房屋產權永久轉讓、家具陳設清單、傭工契約延續......
    墨跡未幹,老人已將黃銅鑰匙鄭重遞來,鑰匙環上還掛著枚小巧的原子能徽章。
    由於東西還沒收拾完,他們明天才會搬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顧方遠晚上還要去賓館住一晚。
    看房子期間,顧方遠和老人聊了不少往事。
    能從言語中聽出,老人並不想離開。
    可兒子女兒從小在美國長大,早就不適應國內生活,老人隻能選擇回美國安度晚年。
    “這房子見證了新中國的崛起。”老人站在門口,望著遠處江麵上亮起的航標燈,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
    “如今該讓它見證新時代了。”他忽然抓住顧方遠的手腕,“小顧,聽說你做外貿?這黃浦江的浪,當年卷走了太多中國貨......”
    顧方遠輕輕拍了拍老爺子手背。
    “老爺子放心!我國複興之勢以啟,從此攻防之勢對調!當年怎麽卷走的,我會成百上千倍卷回來。”
    “好好好!”老爺子隻說了三個好字,哽咽的再也說不出話來。
    顧方遠帶著沉重心情離開。
    對老爺子來說,半生拚搏得到的,不過是一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紙幣。
    可在這輕飄飄的紙幣背後,是用青春與熱血澆築的信仰。
    你說他們傻嗎?
    傻!
    的確很傻!
    在旁人眼中,他們本可以在海外享受安逸,卻偏要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在簡陋的實驗室裏啃窩頭、睡草席。
    本可以用專業知識賺得盆滿缽滿,卻甘願守著微薄的工資,將畢生積蓄投入毫無回報的科研。
    他們的確很傻,卻傻的可愛,傻得純粹,傻得讓人心疼又肅然起敬。
    晚風掠過黃浦江,掀起顧方遠的衣角。
    他想起老人書房裏那張與蘇聯專家的合影,照片上年輕的麵孔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想起老人顫抖著撫摸原子能徽章時,喃喃自語 “這輩子,值了”。
    如果沒有這群可愛又可敬的老一輩,沒有他們不計得失的付出,沒有他們用脊梁撐起的科技基石,後世如何讓大中華站在世界之巔?
    喜歡1980紅頂商人請大家收藏:()1980紅頂商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