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陳希的創作絕境——當音符遇上機械之音

字數:2668   加入書籤

A+A-


    上海音樂學院——午夜琴房
    陳希的指尖懸在鋼琴鍵上方,遲遲未能落下。琴譜上塗滿了狂亂的修改痕跡,像一場暴風雨席卷後的殘骸。距離日內瓦國際現代音樂節提交作品隻剩72小時,而他的新曲《機械協奏曲》仍卡在第二樂章,如同生鏽的齒輪般無法轉動。
    "該死!"他猛地砸下琴蓋,震得譜架上的咖啡杯傾倒,褐色的液體浸透了散落的草稿紙——那是他撕碎的第23版開頭。
    手機屏幕亮起,是音樂節組委會的郵件提醒:
    「參賽作品最後提交期限:3天後1800瑞士時間)。逾期視為棄權。」
    陳希抓了抓淩亂的金發,喉嚨發緊。作為上屆金獎得主,這次若交不出作品,媒體會怎麽報道?《天才作曲家江郎才盡》?《陳希陷入創作瓶頸》?
    他抓起外套衝出琴房,夜風裹挾著四月梧桐絮撲在臉上。此刻他急需一個不屬於音樂的世界。
    ——————————————————————
    張濤的機械工作室——淩晨217
    "你怎麽這個點——"張濤拉開門,話音戛然而止。陳希站在門口,白襯衫皺巴巴地紮在牛仔褲裏,眼下掛著濃重的青黑。
    "我需要避難所。"陳希徑直擠進門,嗅到空氣中潤滑油和金屬的氣息,莫名安心。
    工作室裏堆滿義肢零件,3d打印機正在運作,吐出某個關節結構的透明薄膜。張濤顯然也在加班,工作台上攤開著密密麻麻的神經電信號設計圖。
    "又寫不出來了?"張濤遞給他一杯熱可可。
    陳希蜷進沙發,把臉埋進掌心:"《機械協奏曲》...我根本不懂機械。"聲音悶悶的,"組委會想要突破性的"工業美學",但我連伺服電機和液壓閥都分不清。"
    張濤突然蹲下身,與他平視:"想看看真正的機械之心嗎?"
    ————————————————————————
    機械與音符的共振
    張濤帶他來到工作台前,拿起一個半成品義肢手掌。
    "這是小患者林林的定製件,"他按下底座開關,五根手指立刻靈活地張開,"她今年六歲,想學鋼琴。"
    陳希怔住。
    張濤又指向電腦屏幕:"這些電信號圖譜,是模擬她殘肢末梢的神經脈衝。"波峰波穀在屏幕上跳動,竟有種詭異的韻律感。
    "等等..."陳希突然抓住張濤的手腕,"能把這段數據放慢三倍嗎?"
    當機械運轉聲、電信號滴答聲、齒輪咬合聲通過張濤的音頻軟件同步播放時,陳希的瞳孔微微擴大——這分明是一首未完成的交響樂!
    "第二樂章..."他顫抖著摸出皺巴巴的譜紙,"應該用定音鼓模擬液壓泵的節奏,小提琴表現神經電流的震顫..."
    張濤笑著調出3d打印機:"要試試把音符實體化嗎?"
    ————————————————————————
    破曉時分的奇跡
    72小時後,日內瓦音樂節評審組收到一份特殊投稿:
    《機械之心》——為義肢演奏者而作的協奏曲
    附件1:樂譜含機械工程注釋版)
    附件2:6歲患者林林用原型義肢彈奏主題段的視頻
    當評審主席播放那段視頻時,全場寂靜——鏡頭裏,機械手指落在玩具鋼琴上,彈奏出簡單卻生機勃勃的旋律。而在專業音軌中,齒輪聲、電流聲與管弦樂完美融合,仿佛科技與藝術終於握手言和。
    ——————————————————————
    慶功宴上的告白
    上海外灘的露台酒吧,陳希將金獎獎杯塞進張濤懷裏:"沒有你,我連前奏都寫不出來。"
    張濤搖頭:"是你發現了機械裏的音樂。"
    "我發現的是..."陳希貼近他耳畔,呼吸染著香檳的氣息,"你工作時,後頸會滲出細小的汗珠,像齒輪上的潤滑油。"手指撫上他的脊椎,"這裏,第三節脊椎會隨著專注度加深而微微凸起..."
    "停。"薑凡的聲音突然插入,手裏拿著薛珅剛發來的數據分析,"薛珅計算出,你們倆的肉麻指數已經超標300。"
    陳希大笑著摟住兩人:"那正好,我的下一首曲子就叫——《超標》!"
    喜歡轉入尖子班的日常請大家收藏:()轉入尖子班的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