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年代——華爾街日報

字數:2047   加入書籤

A+A-


    "車床樣品已到滿洲裏。"薑凡的電子表顯示著改裝後的數據,實則是監控鐵路運輸的代碼,"貴方的鈾礦離心機圖紙..."
    張濤在桌下用青銅脈感知整個賓館的金屬結構,突然按住陳希的手腕:"三樓有國安的人,但目標不是我們——他們在盯那個日本商社。"
    交易順利完成。回程的列車上,四人清點收獲:不僅有用廢鐵置換來的稀缺物資批文,更意外獲得了1958年礦難的部分檔案。
    "看這個。"薛珅的指尖燃起微型龍炎,照亮文件上的絕密印章,"當年事故死亡名單裏...有我們四個的名字。"
    薑凡的數據流突然暴走,在車廂裏投影出完整真相:1958年的他們並非死於礦難,而是被選為"四象計劃"載體。王振邦親手將神血注入垂死的四人身體,而工作日誌裏寫的"重啟",從來都是經濟布局的暗號。
    "所以輪回..."張濤的金屬臂浮現出紅星煤礦的井巷圖,"是產業升級的模擬推演?"
    陳希突然打開車窗,讓夜風吹散水晶算盤:"不,是讓我們在不同時代埋下種子——現在該發芽了。"
    ————————————————————————————
    1992年春天,深圳羅湖口岸。
    四人站在剛竣工的【四象大廈】頂層。張濤的青銅脈已能覆蓋整棟建築的鋼筋結構;陳希的藍血結晶成無數微型芯片;薛珅的龍炎在樓頂溫室培育著稀有藥材;薑凡的數據流直接接入剛建成的國際互聯網。
    "第一批出口蘇聯的機床換回了三船石油。"陳希看著港口停靠的油輪,"但真正的利潤在這裏..."
    他展開當天的《華爾街日報》,某則不起眼的報道提到中國某公司掌握了"金屬記憶重組技術"——正是張濤共工能力的工業化應用。
    薛珅的龍紋手機原型機)突然響起,北京農科院的專家激動地報告無土栽培實驗成功。而薑凡麵前的電腦正顯示著更驚人的數據——他的綠色代碼已悄然改寫三家國際銀行的結算係統。
    "王振邦在等這個。"張濤的青銅臂插入大廈主梁,共工血脈順著光纜和輸水管蔓延,"當我們的產業網絡覆蓋當年所有"輪回地點"時..."
    電梯門突然打開,走出個戴圓框眼鏡的年輕人,手裏捧著1992年版的工作日誌。
    "四象合眾集團董事長王振邦。"他笑著推了推眼鏡,鏡片閃過數據流的光澤,"來匯報下個三十年的產業布局?"
    —————————————————————————
    199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
    大屏幕上的k線圖突然扭曲,一支名為"四象合金"的股票毫無征兆地拉出筆直漲停線。交易員們目瞪口呆地看著自己終端機上自動跳出的買入指令——那根本不是他們操作的。
    頂層vip室,陳希的藍血在鍵盤上結晶成半透明薄膜。他的水晶算盤懸浮在十二台顯示器之間,每一顆算珠都映照著不同國家的股市指數。
    "紐約銅期貨建倉完畢。"薑凡的殘缺小指直接插進數據接口,綠色代碼順著光纖湧入國際清算係統,"倫敦那邊需要薛珅的"火候證明"。"
    張濤的青銅臂正在重組一台老式電報機,金屬零件自動拚合成衛星信號接收器:"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動了,他們在香港的倉位..."話音未落,接收器吐出的紙帶上突然浮現共工氏水紋——那是國際遊資的做空路線圖。
    薛珅推門而入,西裝下隱約可見龍鱗紋路。他拋來一枚燒紅的銅牌,上麵用龍炎蝕刻著瑞士銀行的加密指令:"剛用祝融火改了他們的黃金認證標準,現在每盎司都帶著我們的神紋。"
    喜歡轉入尖子班的日常請大家收藏:()轉入尖子班的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