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獲新生的蘇麗
字數:5150 加入書籤
重獲新生的蘇麗
蘇麗終於離婚了,直到走出民政局的那一刻,她都還在恍惚,怎麽就走到了這一步?
當初,蘇麗愛得純粹又熱烈,不物質的她,沒要一分彩禮,連一場婚禮都沒有,僅僅領了證,便滿心歡喜地開啟了婚姻生活。她本以為,真心能換來真心,可現實卻給了她狠狠一巴掌。原來,太輕易得到的,真的不會被珍惜。
在高額彩禮屢見不鮮的時代,30萬、50萬甚至80萬的彩禮要求並不罕見,可蘇麗卻分文未取。有一回,蘇麗心裏多少覺得沒彩禮不太妥當,便小心翼翼地向丈夫提出要1萬元彩禮。沒想到,丈夫卻麵露猶豫,最後還以兩人老家相隔太遠、擺酒不方便,親戚無法到場參加婚禮為由拒絕了。蘇麗來自廣東,大家都知道廣府人對彩禮看得很淡,通常隻是意思一下,甚至不要彩禮,隻希望小兩口能好好過日子。而她的丈夫來自首都附近省份,地域文化的差異,在這件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蘇麗的姐姐結婚時她還小,當時家裏也沒要彩禮。在她的村子裏,世世代代都不太在意彩禮。父母從未跟她提過嫁人要向男方要多少彩禮,沒有這些觀念的灌輸,蘇麗單純地以為,找到差不多合適的人,領證結婚就是幸福的開始。
現在回想起來,蘇麗滿心懊悔。當初男方早早表明不擺酒、不給彩禮、不辦婚禮,自己怎麽就那麽傻,一頭紮進這段婚姻呢?事實證明,老人說的沒錯,連彩禮都舍不得給的人,很難真心珍惜女方。
剛結婚沒孩子的時候,兩人都忙著上班,早出晚歸,相處時間不多,倒也沒太多摩擦。蘇麗隻察覺到丈夫脾氣不太好,但她覺得自己脾氣好,又年齡不小了,作為大齡剩女,便想著能將就著過。
蘇麗從小就見證了婚姻給女性帶來的辛苦,身邊的女性又受累又受氣,甚至還會遭遇丈夫的打罵。那時她覺得這些不幸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可結婚後才發現,生活的殘酷遠超想象。家裏忙裏忙外的永遠是女人,男人卻悠閑地抽煙、喝茶、看報紙。母親就是這樣勞累、受氣又節儉地度過一生,蘇麗曾不想重蹈覆轍,可最終還是陷入了同樣的困境。
隨著年齡增長,身邊的同學、朋友、閨蜜、同齡同事都已結婚生子,孩子都七八歲了,蘇麗開始著急,於是在衝動之下選擇了現在的前夫,不幸也自此開始。
前夫脾氣不好,情緒極不穩定,最終演變成了家暴。沒要彩禮,是這場悲劇的開端。一個沒有房子、老家隻有瓦房的男人,本就不適合結婚,可蘇麗還是選擇了他,不僅自己的人生陷入不幸,連孩子也跟著受苦。
從丈夫吝嗇彩禮、拒絕擺酒時起,蘇麗的不幸就已注定。懷孕後,所有產檢費用都由蘇麗承擔,每次產檢她都是獨自一人。隻要讓丈夫陪著去,他就整天發脾氣、發牢騷。蘇麗又煩又怕,因為根本打不過他,丈夫也從未讓著她。
婚後的蘇麗,真的變成了小時候最不想成為的那種女人:最忙碌、待遇最差、最受氣,還多次遭受家暴。生活陷入無盡的黑暗,蘇麗看不到未來,看不到一絲光明,甚至盼著丈夫死去,覺得那樣自己和女兒或許就能解脫。她感覺自己快要抑鬱了。
在遭受第28次家暴後,蘇麗終於鼓起勇氣報警,堅決不再原諒。這一次,她成功離婚,壓在身上的巨石終於落地,久違的光明和陽光再次照進她的生活。
生完孩子後,蘇麗原本堅持出去上班,婆婆也願意幫忙帶孩子。可婆婆常年咳嗽,蘇麗起初以為不會傳染給孩子,結果孩子隻要一接觸婆婆就生病,一年七個月的時間裏,孩子不是咳嗽、流鼻涕,就是嘔吐、發燒,高燒常常達到40c甚至41c。嚐試了戴口罩、不讓婆婆喂飯、不讓婆婆靠近孩子等各種方法,都無濟於事。這個盼了多年才得來的孩子,對蘇麗來說無比珍貴,無奈之下,她隻能辭去工作,回家當全職寶媽。
因為沒有收入,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判給了前夫。盡管離婚了,蘇麗依然放心不下孩子,於是在前夫家附近租了房子住,就怕孩子有個萬一。結婚十多年,夫妻二人一直沒能買房,早些年還一直不孕不育,這個孩子是他們盼了很久才有的。蘇麗覺得,一個人窮,要麽是太懶,要麽是太不上進、太愚蠢。她甚至感覺前夫不買房是在防著自己。
離婚時,前夫分給她20萬,蘇麗隻覺得無比諷刺,這20萬,怎麽能彌補自己十幾年的青春,還有為他生兒育女的付出?
如今,蘇麗決定去旅遊散心,等回來後,就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這一次,她要為自己而活。
蘇麗站在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海風肆意地吹著她的頭發,帶著些許鹹濕的味道。離婚後的她,滿心疲憊,一心隻想在這趟希臘諸島的旅程中尋得片刻安寧。她望著那艘即將載著她駛向未知的遊船,深吸一口氣,踏上了這未知的旅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遊船緩緩駛離港口,湛藍的地中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美得讓人移不開眼。蘇麗站在甲板上,盡情享受著海風的擁抱,試圖讓這無邊的美景治愈自己千瘡百孔的心。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正當她沉醉在這迷人的海景中時,一陣劇烈的顛簸襲來,蘇麗一個踉蹌,整個人向前撲去。她下意識地用手去支撐身體,試圖穩住自己,卻不想手腕重重地磕在了甲板的欄杆上。
“嘶——”蘇麗倒吸一口涼氣,鑽心的疼痛瞬間從手腕處傳來。她低頭一看,隻見手腕處擦破了一大塊皮,鮮血正不斷地往外滲。慌亂中,蘇麗急忙翻找隨身的包,想要找出紙巾止血。就在這時,鮮血滴落在她手腕上的串珠上。說來也怪,那串珠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突然發出一道微弱的光芒,緊接著,蘇麗眼前白光一閃,整個人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了進去。
等蘇麗回過神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奇異的空間。這裏靜謐無聲,四周彌漫著一層淡淡的光暈。她環顧四周,發現這個空間的儲物部分仿佛沒有邊界,一眼望不到盡頭,無數的物品可以在這裏被存放,且不受空間大小的限製。而在不遠處,有一片被柔和的光芒籠罩著的區域,蘇麗好奇地走過去,隻見那裏赫然是一片兩畝大小的土地,土壤肥沃,散發著一股清新的氣息,顯然是一處種植空間。
蘇麗又驚又喜,她輕輕蹲下身子,用未受傷的手觸摸著那片土地,心中滿是疑惑與震驚。這個神秘空間究竟從何而來?它又將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怎樣的改變?她的腦海中思緒萬千,原本隻是一場簡單的散心之旅,如今卻因為這個意外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 。蘇麗知道,自己的生活或許從此將徹底改變,而這個神秘空間,或許會成為她重新擁抱生活、開啟新生活的關鍵所在。
蘇麗沉浸在探索神秘空間的奇妙之旅中,對其蘊藏的無限潛力驚歎不已。就在她全身心投入研究時,船體毫無征兆地劇烈震動起來,將她從專注中猛地拽回現實。緊接著,廣播中傳出船長沉穩卻難掩焦急的聲音:“各位乘客請保持冷靜,船隻不幸觸礁,但我們的工作人員正在全力搶修,請大家耐心等待。”
聽到這一消息,蘇麗的心瞬間懸了起來,她深知觸礁事故的嚴重性,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船隻沉沒的可怕場景。幾乎是下意識地,她決定憑借神秘空間的獨特能力,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做好準備。
趁著周圍乘客還在慌亂地猜測與議論,蘇麗迅速行動起來。她悄無聲息地穿梭在人群中,像一隻敏捷的貓,目標明確地朝著存放物資的倉庫前進。抵達倉庫後,她警惕地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注意,便集中精神,運用空間能力將救生衣、食物、淡水、棉被等重要物資,一件一件地快速收入空間。隨著物資不斷被轉移,她的心中多了幾分底氣。
然而,事情並未如廣播中所承諾的那樣順利解決。船身的震動愈發劇烈,一波強過一波,仿佛是一頭受傷的巨獸在痛苦掙紮。船員們滿頭大汗,拚盡全力搶修,卻依然無濟於事。無奈之下,船長隻得再次通過廣播,語氣中多了幾分緊迫:“緊急通知!船隻受損嚴重,搶修失敗,請全體乘客立即按照指示,有序疏散至救生艇!”
蘇麗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表麵上神色鎮定,步伐穩健,可內心卻如同緊繃的琴弦,一刻也不敢放鬆。她在心裏快速盤算著自己收集的物資,默默評估是否足以支撐自己度過接下來的艱難時光。
當人群陸續登上救生艇時,蘇麗卻突然靈機一動,借口自己身體不適,需要回房間拿藥,悄然脫離了隊伍。一回到房間,便把床,棉被,一些有用的物品,行李,打火機,桌子凳子,收完自己房間的,再跑去別的乘客的房間,沒人的房間,蘇麗快速收取物資進空間,蘇麗掃蕩了很多個房間,也收入了很多行李箱, 最後她還不忘去廚房把能用的都掃蕩一空,至於有人疑問,“為什麽這麽空?東西去哪裏了?”蘇麗可不管。甚至蘇麗找到輪船醫生的醫療室,把裏麵的藥品全部收完。在一個房間裏,裏麵放著幾艘救生艇還有戶外露營等物品。蘇麗一起收了。在經過用餐區時,也收了很多桌子椅子。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絕望呼喊,刺痛了蘇麗的耳膜。她急忙透過窗戶向外望去,隻見救生艇數量嚴重不足,許多人被無情地滯留在船上,臉上寫滿了恐懼與無助。
看到這一幕,蘇麗心中一陣揪痛,善良與勇氣在心底交織。她咬了咬牙,下定決心冒險一試。她利用空間在房間各處搜索,搜取了大量木板以及其他能漂浮的物品,然後拖著部分木板,漂浮物走出房間,其它的放在過道上。
拖著部分木板和漂浮物來到甲板上,蘇麗一邊大聲呼喊,一邊將手中的木板分發給周圍驚慌失措的乘客,並耐心地告訴他們:“大家別慌!抱著這些木板,能增加浮力,堅持住等待救援!”眾人接過木板,眼中滿是感激,不住地道謝。
就這樣,蘇麗往返多次,來來回回穿梭在房間與甲板之間,搬動木板分給其它人。她的舉動啟發了其他乘客,大家紛紛效仿,四處尋找木板、漂浮物等一切可能用於自救的東西。
完成物資分發後,蘇麗再次潛入房間,快速搜索一下有哪些需要的,沒人時就收進空間。
此時,船身已經嚴重傾斜,海水如猛獸般洶湧灌入,形勢愈發危急。蘇麗知道不能再呆在輪船裏收物資了。蘇麗深吸一口氣,最後看了一眼這艘即將沉沒的大船,心中五味雜陳。但很快,她便振作起來,在心底給自己打氣:“沒事的,我有神秘空間,裏麵還有救生艇、帳篷、潛水工具,以及充足的食物和淡水,一定能活下去!”
蘇麗跑到外麵,她迅速放下救生艇,動作生疏,但還算順利地順著繩索滑落到海麵上。隨後,她奮力劃動船槳,讓救生艇逐漸遠離正在緩緩下沉的大船。海麵上,呼救聲和哭喊聲交織回蕩,蘇麗心中滿是難過與不忍,但她也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當下最要緊的是確保自身安全,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尋求救援。
喜歡荒島求生的蘇麗請大家收藏:()荒島求生的蘇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