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過冬衣服總於完工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個多月的光陰匆匆流逝。此時,眾人皆已身著由亞麻精心製成的衣物。遙想此前,眾多男子由於衣物匱乏,僅有那身原有的衣裳蔽體。在許多時刻,他們不得不借助碩大的葉片來遮掩身體的關鍵部位,甚至有些人隻能穿著簡易的葉子裙。這一幕幕場景著實令人不忍直視,可謂是“辣眼睛”至極!然而如今,情況已然大為改觀,大家不僅衣著得體、順眼多了,而且這些亞麻材質的衣服還有效地防止了蚊蟲的叮咬,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舒適與便利。
    然而僅僅使用亞麻製成的衣物來抵禦嚴寒顯然是遠遠不足夠的,其保暖性能相對較為薄弱。若要真正有效地阻擋冬日那刺骨的寒風和冰冷的氣溫,就必須依賴於大量的棉花來製作成厚實且溫暖的棉衣。畢竟,棉花這種天然材料具有出色的保溫特性,可以將人體散發出的熱量牢牢鎖住,從而提供持久而可靠的保暖效果。
    不僅如此,當這些柔軟的棉花被巧妙地織入衣物內部時,它們所帶來的舒適感更是無可比擬的。與粗糙的亞麻相比,棉質麵料能夠輕柔地貼合肌膚,給人一種宛如雲朵般的觸感,仿佛被溫柔地包裹著一般。無論是在寒冷的清晨起床穿衣,還是在漫長的冬夜安然入眠,穿上內裏由棉花填充而成的衣物都會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愜意和安心。
    林悅跟陳剛說:陳剛,現在亞麻做成衣服了,那下一步怎麽辦?荒島上有這麽多幸存者,幾百個幸存者,冬季快要來臨了,我們快要把棉衣做出來才行
    陳剛擰緊眉頭,神色凝重,抬眼望向遠處連綿的山脈,沉思片刻後開口:“當務之急是先確定島上棉花的分布。我記得之前探索西邊山穀的時候,隱隱約約看到過類似棉花的植株。咱們趕緊召集幾個經驗豐富、腳程快的人,組成搜尋隊,明天一早就出發,爭取多找些棉花回來。”
    林悅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好,但幾百號人的棉衣,棉花需求量肯定巨大。就算找到了棉花,采摘也是個大難題。我想把島上的人分成幾個小組,青壯年負責采摘,婦女和手腳靈活的孩子幫忙梳理分揀,這樣效率能高些。”
    陳剛補充道:“還得安排幾個懂裁縫的人,先製作出一件標準的棉衣模板,其他人跟著學。咱們也別光靠手工縫製了,找找島上有沒有能用的工具,像鋒利的魚骨或者貝殼,說不定能改造一下當作簡易的針,加快製作速度。”
    林悅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另外,咱們得找個寬敞的地方當作製作工坊,方便大家集中作業,互相交流經驗。還得派專人看守采摘回來的棉花,避免被雨水淋濕或者被島上的動物破壞。”
    兩人越說越投入,思路愈發清晰。夜幕降臨,篝火的微光映照著他們堅定的臉龐。在這危機四伏的荒島上,為了讓幾百名幸存者溫暖過冬,一場與寒冬賽跑的籌備行動,就此拉開帷幕。
    次日天剛破曉,搜尋隊便在陳剛的帶領下,背著簡陋的背簍,手持自製的防身木棍,朝著西邊山穀進發。一路上荊棘叢生,時不時有不知名的蟲蟻叮咬,但隊員們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找到棉花的信念。
    經過數小時艱難跋涉,終於在山穀一片向陽的坡地上,他們發現了大片棉花植株。雪白的棉桃在微風中輕輕晃動,隊員們激動地歡呼起來,顧不上休息,立刻投入采摘。與此同時,留在營地的林悅也沒閑著,她有條不紊地組織著人群分組。青壯年們紛紛領取背簍,準備奔赴棉花地;婦女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將分揀梳理的工具擺放整齊,隻等棉花運回來。
    隨著時間推移,一簍簍棉花被送回營地。懂裁縫的幾人迅速行動,在工坊裏對著一堆棉花和亞麻布比劃起來。他們一邊回憶著曾經製作衣物的經驗,一邊相互探討改進,終於做出了第一件標準棉衣。大家圍攏過來,仔細端詳,紛紛點頭稱讚。
    工坊裏,熱鬧非凡,人們手中的魚骨針上下翻飛,交談聲此起彼伏。有人專注地填充棉花,有人熟練地引針走線,遇到問題便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商量解決辦法。眾人齊心協力,棉衣的製作速度越來越快 ,每一針每一線都飽含著大家的心意。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營地。負責看守棉花的人雖全力搶救,但仍有不少棉花被雨水浸濕。林悅和陳剛看著濕漉漉的棉花,心急如焚。他們趕忙組織大家把受潮的棉花攤開,用篝火烘烤,盡可能挽救這些珍貴的保暖物資。
    經過一番努力,大部分棉花恢複幹燥,製作工作得以繼續。在距離冬季來臨僅剩幾天時,最後一件棉衣完工。幸存者們穿上溫暖的棉衣,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喜悅與對未來的希望。這個冬天,他們不再畏懼嚴寒,攜手並肩,期待著能早日離開荒島,回歸正常生活 。
    當分發棉衣的那一刻,整個營地都沸騰了。有人眼眶瞬間紅了,手指微微顫抖,輕輕撫摸著棉衣,仿佛那是最珍貴的寶貝。一位老人穿上後,忍不住老淚縱橫,嘴裏不停念叨著:“終於不用再挨凍了,太好了,太好了……”孩子們興奮得又蹦又跳,穿著新棉衣在人群中穿梭,時不時停下來向小夥伴展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個年輕小夥迫不及待地在空地上奔跑、跳躍,感受著棉衣帶來的溫暖和舒適,還大聲喊著:“這棉衣太暖和啦,這個冬天不怕冷咯!”女人們則互相打量著,臉上滿是笑容,一邊誇讚棉衣的做工,一邊討論著怎麽搭配更美觀。
    大家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輕輕拍著身上的棉衣,分享著內心的喜悅,歡聲笑語在營地久久回蕩,所有人都沉浸在這份溫暖與安心之中 。
    穿上棉衣的眾人,渾身都透著股子精氣神,紛紛投入到各自的事務中。在工坊裏,裁縫們依舊忙碌,不過手上的動作更加輕快。原本被寒冷凍得有些僵硬的手指,此刻被棉衣包裹得暖烘烘的,飛針走線愈發靈活,裁剪布料時的動作也更加利落。他們一邊專注工作,一邊偶爾交談,臉上滿是滿足的笑意,討論著等這一批活兒幹完,再給大夥做些棉帽、棉手套。
    采摘小隊又一次踏上外出的路,山林間寒風凜冽,可隊員們穿著棉衣,步伐穩健有力。他們在荊棘叢中穿梭,再也不用擔心被凍得瑟瑟發抖,手腳也更加麻利。遇到高處的果實,隊員們輕鬆攀爬,因為溫暖的棉衣讓他們的身體協調性更好,幹活效率大大提高。有人還哼起了小曲,愉快的旋律在山林間回蕩。
    孩子們則在營地空地上嬉笑玩耍,有的在跳繩,有的在丟沙包。以往被凍得縮手縮腳,如今穿著暖和的棉衣,玩得滿頭大汗。他們臉蛋紅撲撲的,像熟透的蘋果,清脆的笑聲此起彼伏。大人們看著孩子們歡快的模樣,幹活時也更有勁頭了,整個營地一片生機勃勃。
    凜冽寒風裹挾著冬日獨有的蕭索,肆意席卷著這片大地。蘇麗獨自佇立在山頂那座高腳木屋的露台上,狂風呼嘯,吹得她的發絲淩亂飛舞,獵獵作響的風聲不斷灌進耳中,她卻仿若未聞,全神貫注地舉著望遠鏡,將鏡頭穩穩對準山腳下那座營地,眼中滿是探究與審視。
    隨著營地的景象在望遠鏡中逐漸清晰,蘇麗的眼神裏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緊接著,那驚訝便迅速轉化為深深的震撼與欽佩。營地的規模已然頗具氣象,放眼望去,一排排磚瓦房鱗次櫛比,整齊有序地排列著。每一間房屋的磚石都嚴絲合縫,顯然是在建造時花費了大量的心血與精力,屋頂上的瓦片層層交疊,在日光的輕撫下閃爍著溫潤的微光,彰顯出一種質樸而堅實的美感。
    環繞整個營地的,是一道巍峨聳立的城牆,足有三米之高。牆體由巨大而厚實的石塊緊密堆砌而成,石塊表麵雖曆經風吹雨打,卻依然堅固如初,每一道紋理都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建造時的艱辛與不易。每隔一段距離,便矗立著一座了望塔,塔上的守衛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時刻警惕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危險。
    營地的大門尤為引人注目,它由粗壯堅實的原木精心打造而成,表麵嚴嚴實實地包裹著一層厚重的鐵皮,其上密密麻麻的鉚釘清晰可見,每一顆都仿佛是堅守的象征,無聲地宣告著大門的堅不可摧。僅僅是看著這扇大門,便能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安全感。
    回想起初到這片區域時,這裏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破敗不堪的景象,雜草叢生,滿目瘡痍。而如今,在陳剛和林悅,趙陽的帶領下,短短時間內,竟發生了這般翻天覆地的驚人變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更讓蘇麗深感佩服的是,他們不僅成功打造出如此規模宏大、防禦完備的營地,還在物資極度匱乏的困境下,成功解決了過冬的衣物難題。從最初艱難地尋找亞麻,一步步摸索著製成衣物,到後來在嚴寒將至時,千方百計地尋得棉花,精心製作出溫暖厚實的棉衣,讓營地裏的每一個人都能安然度過寒冬,這份智慧、勇氣與堅韌,實在令人動容。
    蘇麗緩緩放下望遠鏡,眼中滿是複雜的神色,既有對陳剛和林悅趙陽卓越領導才能的讚歎,也有對營地眾人頑強生命力與創造力的欽佩。她不禁在心底暗自思忖:在這充滿未知與挑戰的環境裏,陳剛和林悅究竟憑借著怎樣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意誌,才能帶領眾人一步步走向如今這般安穩的生活 。
    喜歡荒島求生的蘇麗請大家收藏:()荒島求生的蘇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