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那便按此辦理吧。”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那便按此辦理吧。”
說完,他又隨意給王啟年指了幾處書中可以摘錄的段落。
比如,園中的女孩們正值天真爛漫的年紀,坐臥間毫無避諱……再比如那些動人的曲調、絕妙的詞句。
芳心初動,落紅點點……一明一暗,相互交織……
王啟年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豎起了大拇指:“蘇兄,你實在是太有才華了!”
而方才還在書局中鹹逛、翻閱其他兒童書籍的笵若若,此刻卻是臉頰微紅。
有些話語,她如今已經能夠聽懂。
她覺得先生所說的某些詞匯,十分優美。
但同時又在心裏嘀咕,哎呀,先生怎麽如此不莊重?
思索著這些,若若羞澀地垂下了眼簾,隨後便匆匆逃離了現場。
小胖子笵思哲卻仿佛置身事外,完全不為所動。
他正聚精會神地聽著王啟年誇讚先生的計策精妙,能引來更多的買書人。
笵思哲嘴角掛著憨厚的笑容,腦海中不斷回蕩著銀錢叮當作響的聲音,心裏愈發歡喜。
他隻覺得先生真是神通廣大,
隻需嘴唇輕輕一動,便能財源滾滾而來。
接下來的兩天,王啟年著手修改扉頁,並著手找人宣傳《紅樓》,為書局的開張造勢。
其實,這些準備工作在蘇渝參加春闈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蘇渝深知,王啟年為此事付出了諸多心血。
畢竟,賺錢對於老王來說,既是專業又是熱愛。
選擇他作為掌櫃,絕對是明智之舉!
對於王啟年的一種獨特的宣傳方式,蘇渝初見之時,既感到好笑又有些無奈。
但更多的是,他由衷地為王啟年叫好。
王啟年,真可謂是婦女們的知音。
這兩日,蘇渝在京城的繁華市井、街巷之間遊走,時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
一群嗑著瓜子的大媽們,或三五成群,或單獨行動,遍布京城的各個熱鬧角落。
她們以各種方式,或直接、或含蓄地推銷著《紅樓》這本書,同時宣傳書局的地址和開業時間。
“哎,你們聽說了嗎?洛東道最近要開一家新書局。”“沒聽說。”
“沒興趣。”
“不愛讀書。”
“你們這些女人,在家帶孩子就行了,還看什麽書。”一位婦人撇撇嘴,隨後給同伴遞了個眼色。
另一位婦人接話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家那口子去逛了一圈。”“說是出了本新書,叫《紅樓夢》。”
有人好奇地問道:“這本書是講什麽的?”
婦人故作神秘,低聲說道:“哎呀,還能講什麽。”“就是那種書唄。”
幾個中年男人聞言轉過頭來,其中一人笑眯眯地問道:“哦,就是那種書嗎?”婦人點了點頭。
“嗯,就是那種書。”路人們麵露各異的神色。
有人好奇,有人心動,有人躍躍欲試想要一探究竟。
畢竟,雖然慶國民風開放。
但對於“淫”字卻是嚴令禁止的。
平日裏若想讀這樣的書,隻能私下偷偷購買,還要時刻提防被抓。
沒想到這家書局竟然敢公開出售。
想必是書局的主人有些來頭。
但對此,大家並不太在意。
他們更在意的,自然是書本身。
這幾日,不少被瓜子大媽們吸引來的看客,在書局裏轉了一圈,小心翼翼地翻開書頁。
果真是精彩絕倫,令人震撼!
隻可惜,隻有扉頁寥寥幾行字。
要等到兩日後書局開業,才能購買。
正如王啟年所說,前來觀看的客人們,在看扉頁時表情各異,抓心撓肝。
離開時,也是滿心遺憾,迫不及待地等待著開業。
像這樣的人,其實大有人在。
蘇渝對於瓜子大媽們的推銷本領,不禁心生感歎。
同時,他也對王啟年在京都的廣泛人脈和眾多閨蜜感到驚訝。
然而,這類人隻是紅樓夢讀者群體的一部分。
春闈過後,京都仍有許多舉子逗留。
他們不願離去,選擇在此等待一個月後公布的榜單。
當然,也有考生因經濟原因而選擇離開京都,前往郊外更為經濟的客棧。
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留在京都,一方麵享受這座慶國首都的繁華,另一方麵安心等待考試結果。
他們擔心在其他地方會遇到不測,比如遭遇劫匪,導致雖取得功名卻失去生命。
因此,留在京都被認為是最穩妥的選擇。
此外,留在京都還能增加曝光度,結交更多才子,拓寬人脈。
這些都不難理解。
隻是當蘇渝看到京都裏如此眾多的學子時,有時會感到感慨。
蘇渝深知,對於學子們而言,春闈是他們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
若能順利通過,便能一舉成名。
若失敗,則隻能黯然回鄉,準備來年的鄉試。
這一來一回,便是數年的光陰。
不知有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就這樣被消磨掉。
更有一些倔強不屈的人,一旦落榜,便沉迷於京都,不願回鄉。
從此,有人頹廢,有人放蕩,更多的人則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不久後,蘇渝便將此事拋諸腦後。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他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書局賣書之事。
京都中有如此多的舉子,這無疑對紅樓夢的銷量大有裨益。
這是一個龐大的受眾群體。
對於這些人的宣傳,瓜子大媽們顯然是不合適的。
如果她們在公眾場合談論這本書,恐怕會引起文人們的反感。
盡管他們心中或許並不真的那麽排斥這本書。
對此,王啟年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免費給幾名學子多看了幾章內容。
然後,這些學子在客棧和酒館中與朋友交談時,便頻繁提及這本書。
他們讚不絕口,稱之為文風奇美,深受其喜愛。
這些讚美之詞引起了眾多才子佳人的濃厚興趣。
他們約定在淡泊書局開張之日一定前去參觀。
蘇渝笑著,再次對王啟年的聰明才智表示讚賞。
他竟然想到了區分受眾群體,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
而對於那些才子們僅僅看了一眼便能稱之為奇書,蘇渝並不感到驚訝。
畢竟,對於曹公的這部巨著,他充滿信心。
一頭牛,無論來自儋州還是其他地方,隻要牽到京都,它依然是一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