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醫藥廠建好了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A+A-


    “青陽在家嗎?”錢教授甚至沒顧上多寒暄,目光直接越過她,搜尋著陸青陽的身影。
    “錢教授?您怎麽來了?快請進。”陸青陽從書房走出來,心裏已經猜到了七八分。
    錢教授被陸青陽請進書房,關上門,依舊難掩激動。
    眼睛發光地盯著陸青陽“青陽,咱們之前可說好的,你從那邊回來,得給我帶來點真東西!快,別藏著掖著了,我知道你腦子裏肯定還有更多寶貝!”
    陸青陽示意錢教授冷靜,自己走到書桌前,拿出了繪圖工具和厚厚一遝稿紙。
    “教授,您先別急,坐。”
    “我確實有一些想法,一些……基於現有技術可能性的前瞻性構思,但它們很多還停留在概念階段,需要大量的工程實踐去驗證。”
    錢教授立刻湊到桌邊,像小學生一樣聚精會神“概念也好,思路最重要。”
    “您看您急得,給我幾天時間,我把我的想法畫出來。”
    “行行行,我等你,我還有其它急事,先走了。”
    劉嬸剛倒了一杯茶過來,錢教授又匆匆忙忙離開了。
    “青陽,剛才那老頭咋回事,怎麽一來就走了。”
    “那是我認識的一位教授,他有急事就先走了。”
    學校裏已經開始放寒假了。
    接下來的幾天,陸青陽沉浸在繪圖中。
    一種外形流暢、強調隱身性能的武裝直升機概念圖
    它擁有明顯的五槳葉主旋翼、涵道式尾槳和棱角分明的機身,以減少雷達反射截麵。
    陸青陽在旁邊簡要注釋了“降低可探測性”和“提升生存能力”的設計目標。
    一種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初步構想
    圖紙上是一種翼身融合,布局精巧的無人機,旁邊分解放大了其光電探頭和微型精確彈藥的掛載設想。
    他寫道“用於前沿偵察,目標指示及對關鍵點目標的低成本精確打擊。”
    幾天後,當陸青陽將這一疊圖紙交給錢教授時,錢教授的反應超出了陸青陽的預期。
    錢教授一張一張地翻閱著,手指微微顫抖。
    他的眼神從最初的疑惑,逐漸變為震驚,再到最後的癡迷和狂熱。
    “這……這……青陽,這些……這些構思太超前了,隱身直升機,無人機……真是難以想象。”
    他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勉強壓下激動的心緒,抬起頭,目光灼灼
    “青陽,你這樣的天才,留在學校裏繼續讀書,簡直是巨大的浪費,”
    他向前傾身,語氣無比誠懇“來我的實驗室吧,直接來做項目負責人,我給你配最好的助手,要什麽資源我都去爭取,學曆的問題你完全不用擔心,我可以用特聘專家的名義把你招進來,後續的文憑什麽的,都好解決,怎麽樣?”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直接進入國家級的核心研究機構,跳過漫長的學曆積累過程。
    錢教授相信,以陸青陽表現出的能力,絕對有資格破格錄用。
    然而,陸青陽搖了搖頭“我覺得我現在的基礎還不夠紮實,還是想先在物理係把理論基礎打得更牢靠一些。而且,您知道的,我家裏也有些事情需要處理。”
    “至於這些構思,您放心,以後我有什麽新的想法,一定第一時間記錄下來,交給您和所裏的專家們去論證,去實現,我相信,由您來主導,比我自己一頭紮進去,能更快地將這些概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錢教授臉上閃過明顯的失望,張了張嘴,還想再勸“青陽,機會難得啊,實踐出真知,在項目裏成長更快,你是不是有什麽顧慮?都可以談……”
    “教授,我沒有顧慮。隻是人各有誌,我現在更希望以一種更自由的方式學習和思考。”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決。”錢教授小心地收好圖紙。
    “人各有誌,我不能強求,不過青陽,你記住,國家實驗室的大門,隨時為你敞開,你任何時候改變主意,或者有什麽新的想法,隨時來找我,物理係那邊,我也會幫你留意,有什麽需要盡管開口。”
    “一定,謝謝教授的理解和支持。”陸青陽鄭重地點點頭。
    他現在還有很多商業布局,要是真的被收編了,豈不是有很多限製。
    所以現在還是當個普通的大學生最好不過了。
    ……
    寒假伊始,陸青陽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穗城新建的醫藥廠已近完工,他需要在開年投產前,做好最後的準備工作。
    上次來還隻是框架結構的廠房,如今已然矗立起來,外牆粉刷一新,窗戶明亮,廠區道路也已平整硬化。
    工人們正在進行著設備安裝和內部裝修的收尾工作。
    孫向前帶著陸青陽巡視了一遍。
    “青陽,你看,主體工程基本都完成了,比原計劃還提前了半個月。”
    孫向前指著廠房,語氣中帶著自豪,“設備正在陸續進場安裝,按照你之前的工藝流程圖紙,管線布局也基本到位,預計再有一個月,安裝調試就能全部完成,年後開工問題不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除了硬件設施,陸青陽更關心的是“軟件”準備。
    除了老包之外,還需要招收一些這方麵的人才,這就需要費一些心思了。
    時值1979年,高考才恢複兩屆,畢業生寥寥無幾,且都是國家統一分配,像醫藥這種重點行業的人才,根本流不到他這間新建的小廠。
    陸青陽通過秦叔叔的關係,多方打聽本市幾家老牌國營藥廠和化工單位的退休人員。
    他帶著水果和點心,親自上門拜訪。
    話也說得實在“老師傅,國家現在提倡搞活經濟,我們這廠子是響應政策辦的集體企業,就想為老百姓多生產點好藥、便宜藥,您經驗豐富,能不能請您來給我們指導指導,帶帶年輕人?不叫正式上班,就當是個‘技術顧問’,我們按課時給補助。”
    這番話說得誠懇,既符合政策導向,又給足了老師傅麵子,還解決了他們退休後收入有限的問題。
    幾位被陸青陽的誠意和對質量的重視所打動的老師傅,點頭應允,答應在開工前後過來進行技術指導和把關。
    另外大量知青返城,麵臨就業壓力。
    街道居委會也正為此事頭疼。
    陸青陽主動與廠區所在的街道辦聯係,表示願意優先接收一批表現好,有高中文化、踏實肯幹的返城知青。
    招聘現場就設在街道辦的會議室,條件明明白白先培訓,後上崗,培訓期發基本生活費。
    要求是吃苦耐勞,服從指揮,熱愛學習。
    陸青陽親自麵試,他不隻看文化成績,更看重的是眼神裏的那股想抓住機會的勁頭和邏輯思維能力。
    選中的,多是些家境困難,格外珍惜這次工作機會的年輕人。
    他知道,這些人的穩定性和忠誠度會很高。
    喜歡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七零帶空間下鄉後,我天天吃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