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時局二)

字數:5090   加入書籤

A+A-


    大壯追上隊伍時,已經可以看到楚王的大軍營寨了。
    “大壯,你帶兩個兄弟繞過去,將他們運糧的路線摸清楚。”
    “遵命。”
    大壯笑著挑了兩個同伴,下馬步行,騎馬容易引起懷疑。三人重新換了套粗布衣衫,扮做逃難的百姓,繞開楚王大營,往東南方向去了。
    老譚下馬,帶著眾人找個地方隱蔽休息,等天黑。
    紫炎營的大帳內,一群人憤怒的咒罵著楚王,郭和坐在主位上,神色難看,蜀地剛剛大軍到了邊境,楚王謀反的消息便也傳到了大營。
    天下沒有如此巧合之事。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楚王許諾了蜀王好處,請他助陣。
    “都閉嘴。”
    郭和一拍桌子,底下的人,瞬間安靜了下來,重新坐回自己的位子。
    “取地圖來。”
    郭和心情煩躁。
    不多時,一張作戰地圖便鋪開在了大帳內。
    “長安。如果長安被楚王攻占,那他下一步必定是揮軍南下,吃掉我們;如果楚王攻不下長安,那他還是會南下。”
    郭和指著地圖上的長安,分析道。沒有人會讓自己腹背受敵,郭和不會,楚王也不會,所以,楚王大軍南下隻是時間問題。
    長安一旦易手,其戰略位置便可體現的淋漓盡致,北上可威脅到北大營,南下甚至可以將紫炎營蠶食殆盡。
    “將軍,我帶人去支援長安。”
    郭和的副將孫雲宇主動請纓,長安必須要救啊。
    “不。你們還是低估了楚王,你們再看這裏。”
    郭和將目標轉到了黎、隨兩國的交界。
    “即便楚王沒有通敵,隨國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是啊,可以吃掉紫炎營,這個機會沒有誰會錯過,就像是饑腸轆轆的人,不會放過遞到嘴邊的肉。
    “所以,我們麵臨的危機要比長安大得多。”
    三方合圍,紫炎營就成了困獸之鬥,風起雲湧啊。
    “雲宇、周軍聽令。”
    郭和將手中的木杆往地圖上一放,正色道。
    “末將在。”
    兩人跪下聽令。
    “雲宇領兵一萬,以城固為據點,前伸五十裏,設陷阱、打伏擊,層層阻攔長安方向來的的叛軍。周軍領兵兩萬,以留鳳關為中心,據險而守,不可放一兵一卒過來。”
    “是。”
    兩人接令,點兵,然後趕往預定地點。
    “趙亞原。”
    郭和看向其中一名神色倦怠、玩世不恭的偏將。
    “末將在。”
    趙亞原立馬來了精神,起身跪下。
    “這些人中,你的打法最激進、膽大心細。這次給你個機會,摸進蜀地,斷了蜀兵的糧道。”
    “誓不辱命。”
    趙亞原大喜,他還以為一直沒自己的事呢。
    “需要多少兵馬。”
    “五千足矣。”
    趙亞原一臉傲氣。斷糧道可不是劫了敵人糧草那麽簡單,這可是要讓大軍前方的蜀兵再也不能將糧草運進來。
    “好。趙亞原接令。”
    郭和將令牌交給了趙亞原。
    趙亞原接令出門,點兵去了。
    孫雲宇、周軍和大營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的防禦體係,不管長安如何,紫炎營有把握堅守數年。
    “廢物、廢物,都是廢物......”
    紫禁大殿上,康景帝大發雷霆,掀翻了麵前的案幾,上麵的奏折散落一地,而下麵還跪著一地的文武百官。
    “請陛下保重龍體。”
    “請陛下保重龍體......”
    “龍體,龍體,楚王的大軍都要打到朕的皇宮了。”
    康景帝氣的一腳踹飛了案幾。
    “陛下,請息怒。”
    宰相蕭軫躬身行禮,大殿內的文武官員隻有兩人是站著的,一位是當朝宰相蕭軫,另一位則是驍騎營的統帥劉青,而太子劉真則跪在了百官的最前方。
    “陛下,楚王夥同長沙王、南粵王起兵謀反,眼下更是兵發長安,此刻長安危急,還請陛下,保重龍體啊。”
    眼下局勢緊迫,如果連皇帝都亂了陣腳,那後果不堪設想,蕭軫需要勸住康景帝。
    “父皇,孩兒願領兵討賊。”
    劉真抬起頭,抱拳請命。
    康景帝沒有理會太子,而是看向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劉青。
    太子不忿。
    “陛下,長安城固,可守三個月。眼下,我們需要麵對的是長沙王和南粵王的聯合進攻。”
    劉青不讚成現在救援長安,而是先設法迎敵。
    “將軍可有良策?”
    康景帝問道,現在他隻能將朝廷的安危重任,交付給劉青,別人他信不過。
    “此二人皆善水戰,末將擔心他們會兵分兩路,一路順江而下,一路從正麵進攻。”
    長沙王尤善水戰,其麾下水師更是無所匹敵的存在,順江而下,可以繞過陸地的防線直接抵達京城。
    “吳越之地的水師比之如何?”
    黎國的水師就兩個,一個在長沙王的麾下,一個在吳越之地。
    “伯仲之間。”
    誰勝誰負,劉青也不清楚,隻有戰場上打過才知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擬旨。令陸賓時,率全部水師進京勤王。”
    康景帝令人傳旨給陸賓時,現在的他很沒有安全感。
    “喏~”
    “劉將軍聽旨。”
    康景帝逐漸冷靜了下來,開始調兵遣將,應對敵人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
    劉青走到中間,單膝跪地。
    “封劉青為討賊大元帥,禁軍、禦林軍、地方官兵皆歸將軍調度,務必殲滅來犯之敵。”
    康景帝將兵符交給了劉青。
    “臣領旨。”
    劉青叩首接旨。
    “眾位愛卿,眼下正是考驗你們的時候,朕不希望看到你們中有人投敵,叛國。”
    康景帝再次坐回了龍椅,掃視了一圈大殿上的百官,聲色俱厲。
    每次戰爭,都不乏通敵賣國之人,黎、隨兩國交戰多年,光查出給隨國通風報信的都不下二十人,更有甚者,直接叛逃,去了隨國。
    所以,康景帝對於這種叛徒,極為痛恨,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散朝之後,太子去了皇後那裏。而蕭軫和劉青則跟著康景帝去了禦書房。
    劉真臉色不快,滿臉怒容。
    “怎麽,你父皇又說訓斥了?”
    皇後手裏做著女工,見劉真臉色難看,笑著問道。
    “母後、楚王、長沙王、南粵王謀反,父皇讓劉青做了兵馬大元帥。我想討個差事,可父皇根本不理我。”
    劉真現在想想還是氣,他總感覺父皇對他不是很信任,朝中大事,文有蕭軫、武有劉青,他就像一個旁觀者。
    隻看不參與。
    他不知該如何改變康景帝對他的態度,他是太子,卻好像隻是一個花架子。
    皇後想說點什麽,最終還是沉默了。
    太子的擔子從來不是哪一件大事,更不是哪一件小事,謀一域而失一國,不智也。
    喜歡兵者,俠也請大家收藏:()兵者,俠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