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難道這就是裝逼?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偏殿內。
皇甫嵩與蓋勳,見何太後進來,連忙90度鞠躬行禮:“末將皇甫嵩蓋勳),拜見太後!”
“二位將軍不必多禮。”
何太後款步來到主位旁,廣袖一甩,轉身緩緩坐下。
皇甫嵩低著頭,向前邁出一步,開口稟道:“太後,昨日末將二人奉命前往長安,一路奔襲。抵達潼關時,天色已然擦黑。本欲進城稍作休整,今日再繼續趕路,卻不想潼關已落入董卓之手。”
“二位將軍一路奔波,辛苦了,先去館驛好生歇息,哀家這邊若有安排,自會派人通知你們。”
洛陽城中,有官府的驛站,專門提供外來洛陽的官員使用。
皇甫嵩、蓋勳都是關西人,在洛陽城沒有府邸,所以何太後讓他們住在館驛。
何太後說話很平淡,表情也很自然,就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蓋勳上前一步,與皇甫嵩平行,與他對視了一眼,用眼神交流道:
“是不是沒聽清楚你剛才說了什麽?”
“不應該啊,我說話聲音那麽大,就算是聾子也能聽清楚。”
“那太後怎麽一點都不吃驚,你到底行不行啊?”
“你行是吧,那你來。”
“來就來。”
反正兩人暗自較勁也不是第一次了。
蓋勳又上前半步,拱手行禮,聲音還刻意比皇甫嵩高上幾分:“太後!董卓早有不臣之心,潼關乃是關西與中原咽喉要道,若落入董卓之手,朝廷便會失去對整個關西的掌控,屆時隻怕董卓會擁兵自立為王。”
他就怕何太後不懂潼關的重要性,還刻意解釋了一番。
“那依蓋將軍所見,當如何?”
何太後端起茶盞,輕抿一口。
“末將認為,當趁董卓立足未穩之際,集結軍隊,以雷霆之勢奪回潼關!在一鼓作氣,揮師西進,直搗長安,剿滅董卓叛軍,匡扶漢室江山!”
蓋勳越說越激動,感覺口水都快噴出來了。
何太後放下茶盞,看向沉默的皇甫嵩:“皇甫將軍,蓋將軍所言慷慨激昂,你常年征戰沙場,不妨說說你的想法。”
皇甫嵩先是向太後恭敬行禮,而後有條不紊地說道:“太後,蓋將軍的想法固然英勇,但實戰起來,需顧慮諸多因素。如今洛陽守軍數量有限,且大多分散在各處,短時間內難以集結一支精銳之師。再者,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不提前做好籌備,貿然進攻,一旦陷入持久戰,糧草補給難以保障,洛陽城還可能因兵力空虛,遭黃巾賊匪偷襲。”
如果打個比方。
蓋勳有點類似於黃蓋,屬於勇將,也就是將才。
而皇甫嵩有點類似於程普,屬於智將,也就是帥才。
兩人的眼光和出發點截然不同。
之所以皇甫嵩能被後世譽為漢末三傑,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衝鋒陷陣,皇甫嵩不一定能打過蓋勳,但領兵打仗,皇甫嵩絕對是能吊打蓋勳。
皇甫嵩所說的一點沒錯,黃巾軍一直對洛陽城虎視眈眈。
公元184年,隨著張角一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的口號,數十萬黃巾軍揭竿而起,一時間,戰火燃遍大江南北。
雖然黃巾起義不到半年就被鎮壓,但殘餘勢力依舊分散各地,隱匿於山林之間。
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年,仍然有幾股黃巾勢力未除。
郭太所率領的白波軍;
張燕所率領的黑山軍;
何儀、劉辟、龔都等人共同率領的汝南葛陂黃巾;
管亥所率領的青州黃巾;圍困北海的就是他,後來太史慈單槍匹馬突圍,前往平原向劉備求援)
張闓所率領的徐州黃巾軍。後來投靠在陶謙帳下做了都尉,之後曹嵩路過徐州,陶謙令他護送曹嵩一家,去他兒子曹操那,不想張闓見錢眼開,把曹嵩一家老小全給宰了。)
……
“二位將軍說了那麽多,那哀家也說說自己的看法。”
聽了皇甫嵩的話,何太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兩人一聽,何太後要發表看法,都挺直了腰杆,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動作。
“二位將軍昨日朝廷先行離開,有一事恐怕有所不知。
董卓撤軍時,令奉車都尉董旻,夜入皇宮,劫走了陳留王。”
昨日早朝,皇甫嵩與蓋勳領命後便離開了大殿,後麵所說劉協被劫走那部分,他們沒聽到,所以何太後給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
什麽?陳留王被劫走了!
兩人聽後都是一臉震驚,但是何太後在說話,他們又不好打斷,隻能等何太後繼續說。
“董卓私造傳國玉璽,假傳詔令,劫走陳留王,現在又占據關西,無非就是想擁立陳留王為帝。”
蓋勳實在按捺不住,拱手說道:“太後!董卓此等惡行,人神共憤!末將願率領死士,潛入長安城,刺殺董卓!救出陳留王!!”
匹夫就是匹夫,空有一身匹夫之勇。
比起德福差遠了。
何太後微微搖頭,看向皇甫嵩,問道:“皇甫將軍,以為如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甫嵩也一拱手,恭敬地說道:“末將以為,當務之急,是盡快向各路諸侯發出詔書,集結天下兵馬,共同討伐董卓。”
ps:諸侯其實就是指,有自己地盤,手下有兵的人。
比如十八路諸侯討董時,北平太守公孫瓚,陳留太守張邈等等,還有徐州牧陶謙,這些太守或者州牧就可以統稱為一方諸侯,而不一定是有封地的王或者侯。)
何太後微微頷首,讚許地看了皇甫嵩一眼:“皇甫將軍所言極是。但哀家以為現在發詔,還不是時候。”
“不是時候?”
皇甫嵩、蓋勳都一臉疑惑地自言自語。
潼關丟了,這都火燒眉毛了,還不是時候?
果然,就算是太後,也不過是個婦人。
婦人之見。
婦人之見。
蓋勳一臉不淡定,就差把不讚同何太後的說法幾個字寫臉上了。
何太後接著說:“待董卓擁立陳留王為帝後,屆時再發詔,必能一呼百應。”
既然知道董卓要擁立陳留王為帝,為何不去阻止,而是要等他真正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後才行動呢?
蓋勳越聽越離譜,這不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嗎?
何太後看著眼前的蓋勳,雖然臉上是一臉威嚴,但心中卻有一種莫名的爽感。
難道這就是德福平日裏在哀家麵前提的裝逼嗎?
喜歡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後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被何進獻給何太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