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救災下
字數:2094 加入書籤
傷員救治點設在學校旁的操場上。搭了兩個帳篷。醫護人員除了跟張天一他們一起來的兩名醫生和護士外。就隻有當地衛生院的幾名醫生。衛生院也塌了,隻跑出來幾個醫生,也沒有藥品。張天一他們來之前,當地的幾名醫生隻是把傷員由重到輕分開。重傷員按危重程度分批次由部隊的直升飛機轉運到外地醫院救治。輕傷員暫時沒處理。
張天一他們來時還開來了一輛急救車。帶來了些藥品,更多的是紗布、繃帶。上級決定重新成立醫療救治組。由隨張天一他們來的兩名醫生接替本地醫生診斷分類傷員的工作,需立即搶救的組織搶救。張天一和王玄真與當地衛生院的醫生救治輕傷員。
所謂輕傷員,其實是指暫時沒生命危險的傷員。其中有很多骨折患者,這就讓王玄真有了用武之地,也是這時張天一才知道王玄真擅長正骨。是啊,以前在壺口村可能一年都遇不見一個骨折的人。隻見王玄真抓住傷員骨折的肢體輕揉幾下,再一拉,就聽見“哢”的一聲,然後叫張天一挮來夾板和繃帶固定。一個骨折的病人就救治完成了。由於沒有藥品止痛消腫,王玄真還讓人拿來一個碗,往碗裏倒入一點清水,右手中指無名指彎曲,其餘三指緊扣碗底,左手捏訣在碗上不停比畫,口中念念有詞。做完這些後,王玄真讓傷者打碗裏的水喝一半,一半淋於患處。就這樣,王玄真當天治療了近百名骨折傷員。到第二天,王玄真救治的骨折患者大多消腫,疼痛減輕。所有醫生都嘖嘖稱奇。
現場救災指揮部聽說後,立即通知映鎮所有村將沒有治療的骨折傷員送來給王玄真救治。就這樣,王玄真、張天一忙了三四天,終於把送來的骨折傷員應治盡治。
王玄真修習玄通觀秘術,懂望氣之術。望一眼病人都知傷情,這就使救治速度提高了很多。就在王玄真剛開始治療的那天,王玄真還在輕傷員中發現了一個危重傷員。當時,王玄真在救治一個骨折患者時,旁邊有一個男子在不停地說話,找誰都說,看上去很興奮的樣子。王玄真看了一眼,就發現該男子有生命危險。他從該男子眉心看到了死氣,他伸手把了一下該男子的脈,就斷定該男子脾受傷了。當地幾名醫生不信,還與王玄真發生了爭執。還叫來了與王玄真同來的兩名醫生檢查。結果,用急救車上的車載b超一查發現脾破裂。最後指揮部緊急調用直升機將其轉移到省城醫院治療。
在映鎮期間,讓張天一感觸最深的是每個傷員的堅強和理解。不論是輕傷員還是重傷員都沒有人因為等待得不到救治而報怨。有一個小孩,七八歲的樣子,骨折快三天了硬是沒哭,連王玄真為其正骨時也沒哭出聲,隻是鼻子抽了抽。還有一位年輕哺乳期媽媽,地震發生時,她第一時間抱著孩子衝出家門。由於慌張摔倒了。為了不傷著孩子,她在著地前的瞬間硬硬生生地轉了半個身子,結果手臂著地,手臂骨折了。盡管骨折處很疼痛,但她仍然堅持給三個孩子喂奶。其中有兩個是地震中失去媽媽的嬰兒。
來到映鎮的第四天,部隊派來了一輛野戰治療車和檢查車,隨車來的還有一支由軍醫組成一支醫療隊。他們給所有傷員進行了檢查。發現經王玄真治療過的骨折傷員都恢複的很好。骨折斷裂外對合整齊,都有愈合跡象,都無需手術。他們感到特別驚奇,並將此事立即上報給上級指揮部。指揮部毅然決定將王玄真、張天一二人調回了文縣縣城專門救治骨折傷員。後又輾轉其他地方救治。在這期間,張天一也學會了不少正骨手法。王玄真、張天一二人累計救治骨折傷員一千多人。還被電視台采訪報道。當然,報道內容不是說一個道士怎麽樣,而是說一位民間中醫帶著徒弟輾轉多地治療傷員一千多人。被報道後,張天一的親人,朋友,同學,老師都打來電話關心、詢問情況。就連當初追過的李佳怡都來了電話,快掛電話時李佳怡還說了句:“你有點讓我刮目相看了。”這還讓張天一好一陣激動。說實話,張天一有一年多都沒敢聯係李佳怡了。
半個月後,隨著救護力量的增強,所有傷員都得到了救治。災區的搜救工作已經早已結束。救災進入下一個階段,就是清理廢墟。這期間每天都會挖出大量遺體,很多已經腐爛,由於使用了大型機械作業,免不了部分屍體損壞。上級要求就地收殮,就地、盡快火化。這給遺體收殮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王玄真又帶著張天一加入遺體收殮的隊伍中。他們忍著惡臭,盡量把損壞的遺體拚湊齊全,蓋上白布,再進行火化。每次火化屍體時,王玄真都會在一邊小聲念經超度。
在一個多月後,救災工作轉入災後重建階段。救援人員陸續撤離。省道教協會和省佛教協會相繼在災區密密舉辦法會,集中超度亡靈。所以王玄真,張天一他們是最後離開的。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