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送旌旗

字數:1688   加入書籤

A+A-


    張天一就這樣每天早晨起床內修、打拳、祭拜祖師爺,吃完早餐,開門坐診,給李佳怡打電話。閑來無事就研究黃有德贈送的“回陽針法”。
    要說這“回陽針法”張天一也研究三四天了,但還沒有找到其中的竅門。不是說看不懂,是每個字,每句話都懂,但張天一按照他上麵介紹的方法在自己身上實驗時,卻沒有一點效果,張天一感覺不到銀針所紮穴位的氣機變化與普通紮針有什麽不同。但針法開篇卻寫著:“回陽針法,奪天地造化,起死回生”的字樣。這幾個字卻讓張天一感覺到了此針法的不凡。
    張天一也不是那種跟自己過不去的人。即然沒有領悟“回陽針法”,也就幹脆不去想它了。反正憑著他過目不忘的本事,早就把整本針法記在了心裏,說不定哪時候就領悟了呢!
    日子就這樣過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這段時間玄通觀中醫館生意不溫不火。每天能看十幾個病人,大多都是以前黃有德的老病人。張天一藥材利潤看得底,又加上免診費,故一天下來也就掙一百多元。張天一也不著急,一百多元夠他和李佳怡日常開銷了。張天一接手診所前一個月,黃有德就告訴他的病人,他已經把診所轉讓給一個年輕人了,別看那人年輕,醫術比他還高。黃有德的宣傳還是起到了作用的。有不少黃有德以前的病人,在張天一接手診所後就繼續找張天一看病了。但也有很大一部分病人看張天一年輕,不相信他,就去別處看病了。
    這天上午,張天一剛坐診不到一個小時,就看見遠處一群人敲鑼打鼓地朝他門麵走來。張天一趕忙起身到門口看過明白。
    走在那群人最前麵的正是開業那天抱小孩來看病的婦女。旁邊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三十多歲的男子。男子手裏拿著一麵旌旗,上書“妙手回春”四個大字。那婦女手裏抱的正是開業那天張天一治療的患“小兒驚風”的孩子。後麵跟著的是鑼鼓隊。看來那小孩已經痊愈,來給張天一送旌旗了。
    這樣大的陣仗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那夫妻倆看到張天一出了門口,趕忙迎上去,恭敬地將旌旗遞給張天一,神情激動道:“張醫生,謝謝你救了我們的孩子,你就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啊!”說著那夫妻倆就要往下跪。張天一趕快扶住兩人,不讓他們跪下,道:“不必如此,治病救人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工作。你們真的沒必要這樣。”
    張天一接過旌旗,把那對中年夫婦請進了屋裏。那鑼鼓隊還在門口奮力地敲打著,直到張天一把旌旗掛好,那些人才散去。張天一本來不想掛旌旗的,但又想到這畢竟是那對夫婦的心意。如果不掛,豈不是折了他們的麵子,於是也就大方地掛上了。
    張天一和那對夫妻聊了一會兒,主要是向那對夫妻介紹一些小兒常見病的預防和處理。那對夫妻聽了連連道謝。張天一又接過那孩子,仔細檢查了一下。確定孩子已經痊愈。但由於高熱過後孩子的脾有點虛,張天一就給那孩子開了點健脾開胃的藥材,讓那對夫婦拿回去熬水,給孩子煮粥吃。那對夫妻拿了藥材後千恩萬謝著離開。
    張天一看著牆上的旌旗,要說不激動,那一定是假的。這是張天一收到的第一麵旌旗啊!這代表著病人對他醫術的肯定。這種成就感讓他心裏很是滿足。
    因為這麵旌旗,圍觀的百姓對張天一的醫術有了新的認識。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中醫館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接下來的幾天裏,張天一每天都能看三十多名病人了。最多的一天居然達到了五十多人。好在張天一看病抓藥都很快。倒也忙得過來。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