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迎親上

字數:1835   加入書籤

A+A-


    轉眼間就到了李虎婚禮的日子了。這裏說的婚禮是在李虎家舉辦的婚禮。時間定在2012年元旦。由於李虎家和孫苗娘家相距太遠,開車走高速都得六七個小時。所以兩家是相隔了幾天各辦各的宴席。
    孫苗的出閣宴,孫家定在了2011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兩家商定李虎於十二月二十七日前往孫家迎親,二十八日參加完孫家的出閣宴後,於二十九日迎接新娘孫苗和送親人員返回李虎家。在李虎家等兩日,於元旦參加會婚禮,第二日李虎夫妻回門,隨送親人員再返回孫家。這樣安排既讓孫家送親的人不至於耽擱大多時間,也讓迎親回來的李虎有時間準備婚禮,讓兩家不至於太忙。因此李虎早在十二月中旬就將孫苗送回了娘家待嫁,這是對女方的尊重。
    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這天,李虎,張天一和李佳怡還有李虎工地的一幫朋友開著六輛小車,帶著迎親的禮物,浩浩蕩蕩地上了高速,朝孫苗家開去。因為李佳怡要給孫苗當伴娘,所以李佳怡向學校請了幾天假,於十二月二十六日傍晚坐動車回了涪城。六輛小車有三輛是李虎工地的朋友開來的,還有一輛是李虎買的。雖然李虎沒能給孫苗買上婚房,但為了不太委屈孫苗,李虎還是買了輛車。雖然花了不到十萬元,但也算是李虎的一片心意了。剩下的兩輛車是由為他們提供婚慶服務的吳豔春老板提供。為了給李虎省錢,吳豔春和自己的助理親自開車,除了助理外就帶了一名攝影師。待迎親回來後,吳豔春還要親自指揮布置婚禮場地和主持婚禮。當然,這兩輛車的過路費和油費還是要李虎出的。
    孫苗家屬於北方,那裏還是比較講究“三書六禮”的。李虎和孫苗訂婚是在李虎家進行的,當時按西南地區的風俗隻給了聘禮,並沒有給聘書。但這次不同,這次結婚,孫家要為孫苗舉辦出閣宴,到時按北方的婚俗,男方的迎親禮即彩禮)在出閣宴那天是要擺出來的。“禮書”和“迎書”也要當眾念的。為此李虎在回家前就找人幫他寫好了“禮書”和“迎書”。因為李虎他們工地就在北方。至於嫁妝,由於太遠的緣故,大件的孫苗的哥嫂在前幾天已經過來給買了,送到李虎家了。
    李虎和張天一他們到達孫苗家時,卻被眼前一幕弄得有點不知所措。隻見一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帶著一群年輕男女堵在孫苗家院子門口,看到李虎一行人過來並不讓路,隻是微笑著看向他們一行人。李虎和張天一還以為對方要紅包呢,於是趕忙從包裏拿出紅包準備發。但對方搖搖頭,仍是笑而不語。就在李虎他們不知道怎麽辦的時候,正在指揮攝影師錄像的吳豔春看到這種情況瞬間明白過來,對方不是要紅包,是要男方主事人上前答話,也是要迎書和禮書。而前麵那男子應該就是女方的主事人。
    這也是西南地區和北方婚俗的區別。西南地區新郎去新娘家迎親,到了新娘家後,直接把禮物搬進女方家裏就行,其他的自有媒人交接。最多就是新郎給每人發兩個紅包、兩支喜煙和一把喜糖。北方不同。北方新郎去新娘家迎親,首先新郎家要選一長輩作為迎親隊的主事。到新娘家後,男方的主事要先向女方主事言明所行目的,送上迎書和禮書、彩禮。女方主事同意後,才可進入女方家。
    李虎之所以沒準備完全是因為兩地風俗習慣不同。李虎家並不知道孫苗這邊有這樣的風俗,也沒安排長輩隨行。更關鍵的是李虎和孫苗是自由戀愛,也沒有媒人,連訂婚下聘都是孫經理作的見證。再說孫經理是孫苗的小叔,是孫家人,自然不能讓他作為李家的主事人。孫苗家也不知道李虎家不懂這個風俗,故也沒有事先提醒。因為在北方這些都基本要求。
    看到這種情況,吳豔春挺身而出充當起了男方的主事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日隨行而來的大多是和張天一一樣的年輕人,讓他們作為男方主事人顯得很是兒戲,也不尊重女方,況且大家都不懂,倒時也不知道說什麽,萬一說錯了話,反而讓人笑話。吳豔春作為婚慶公司的老板,自是熟知各地婚俗,自信禮節上不會出錯。況且現場她年齡最大,故隻能是她出馬救場了。況且看張天一的麵上,她也不能袖手旁觀。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