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小食堂的規矩

字數:1825   加入書籤

A+A-


    從劉強口中得知,這個食堂就是剛才在食堂和劉強打招呼那中年男子的父親開的。
    那中年男子名叫範小龍,他父親名叫範衛國。範小龍爺爺建國前在部隊當炊事員,因飯做得好,還立過功。建國後被調到京城國營飯店工作。後來範小龍父親得了他爺爺的真傳。後來他爺爺退休,範衛國接了他爺爺的班,繼續在該國營飯店工作。八十年代末,該國營飯店轉型私有化。範衛國就回了老家,在家裏開了這個小食堂。
    前幾年範衛國中風成了半邊癱,於是就把小食堂傳給了他兒子範小龍。範小龍也盡得範衛國的真傳,做出的飯菜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他們家三代為廚,最擅長的是化腐朽為神奇。看著極為普通的食物到了他們手裏都會變得格外美味。就連苦澀的野菜都能做成美味佳肴。
    範小龍他們家主要經營的就是大鍋菜。經營中午和晚上兩頓。整個小食堂的布局是正屋一半作廚房,另一半作為大廳。大廳擺著十幾張八仙桌。兩邊廂房被隔成一個個小包間。廚房門口設有自助取餐窗口。範小龍他們做好飯菜後放在自助取餐窗口,由顧客自取,他們是按人收費的。就像賣快餐一樣。但他們的飯菜比快餐美味了不知多少倍,也貴了無數倍。
    小食堂每天中午十一點和下午五點開始營業,下午兩點後和晚上八點後就不再接待顧客了。
    食堂沒有服務員,一切都得自己動手。顧客到食堂後自取碗筷,自己打自己喜歡吃的飯菜,吃多少打多少,不許浪費。無論是包間還是大廳,八仙桌上都放著一個暖水壺,一個茶罐。茶盅自己伏包間櫃子裏取,大廳則是直接把茶盅放在桌子上。要喝茶也是自己泡。食堂提供兩種酒,都是他們自己釀的,一種是高度的高粱酒,一種是低度的米酒。在每個包間都有兩個酒壇。大廳也有幾個酒缸,要喝酒也是自取。吃完飯後還要自己收拾碗筷,放到指定的地方,酒碗和茶盅還得分開放。盡管如此,可每天來吃的人還是樂宜不絕。
    張天一和李佳怡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做生意的,內心詫異不已。三人喝著茶,還別說,這茶還真別有一番風味,讓人神清氣爽。
    一盞茶喝完,劉強對張天一二人道:“我們去看一下今天有什麽好吃的菜。”說著帶著張天一他們去了廚房。
    劉強告訴張天一,雖然他們的菜叫大鍋菜,其實他們單一品種菜,一次出鍋不超過十人份。前麵的賣得差不多了,後麵才出第二鍋。這樣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菜的新鮮。
    張天一他們去廚房打菜時,看到廚房大廳已經坐滿了人。這也是為什麽劉強他們三人要喝會兒茶的原因。因為去早了是要排隊打飯菜。另外,在該食堂吃飯,不用擔心打不到飯菜,隻要來的時候在食堂登了記,隻要還有一個人沒來打飯菜,廚房就會保證每一種飯菜齊全,以供顧客選擇。
    劉強帶著張天一二人,打了四道菜,一道湯。三人用托盤端著回了他們的包間。還別說這幾道菜雖是大鍋菜,但色香味俱全,可以說張天一和李佳怡從來沒吃過這麽美味的菜。
    劉強因要開車不能喝酒,但劉強還是給張天一打了一碗高粱酒,給李佳怡打了一小碗米酒。還別說高粱酒醇厚,米酒香甜,比外麵賣的那些好酒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吃飯間,劉強要了張天一的卡號,準備給他轉治療他父親的勞務費。就在這時範小龍端著一大盤菜推門進來。劉強看到範小龍進來。忙招呼道:“小龍來啦!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張大師,老爺子的病就是他治好的。這位女士是張大師的未婚妻。”說完又指著範小龍對張天一二人道:“這位就是這裏的老板,範小龍。”範小龍把菜沒桌上後,忙和張天一,李佳怡打起了招呼。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