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道金牌

字數:5308   加入書籤

A+A-


    秋風卷著枯黃的落葉,掃過天京城高聳的城牆。
    城內,昔日繁華的街市如今蕭條冷落,商鋪大門緊閉,隻有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在街角翻找著可以果腹的東西。
    天王府內,洪秀全站在"真神台"前,雙手顫抖地捧著一份軍報,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清妖已圍困天京三月有餘,東門糧道被斷,城中存糧不足半月之用...",洪仁發跪在地上,聲音越來越低,"北王舊部又在城中煽動叛亂,昨夜南庫遭劫..."
    洪秀全猛地將手中軍報擲在地上,黃綢龍袍下的身軀微微發抖。"朕乃上帝次子,天下真主!這些清妖竟敢...",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忽然劇烈咳嗽起來,一旁的宮女慌忙遞上絲帕。
    洪仁達見狀,連忙上前:"天王息怒,保重龍體要緊,依臣弟之見,當務之急是召回翼王,如今能解天京之圍者,非石達開莫屬。"
    "石達開?"洪秀全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轉身望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思緒回到半年前那個血雨腥風的夜晚,韋昌輝血洗翼王府,石達開縋城逃脫,他那些無辜的妻兒老小卻...
    "天王!"洪仁發打斷了他的回憶,"清妖江南大營已推進至孝陵衛,再不決斷,恐天京危矣!"
    洪秀全閉了閉眼,長歎一聲:"擬旨,加封石達開為"義王",賜金牌一麵,命他即刻率兵回援天京。"
    當夜,第一道金牌詔書被秘密送出天京,負責護送的是翼王舊部、現任天京巡防營統領陳玉成。
    這位年輕的將領將金牌藏於貼身的皮囊中,帶著二十名精銳騎兵,趁著夜色從西門一條鮮為人知的小道潛出。
    "務必親手交到翼王手中。"洪仁達在城門口叮囑,"告訴他,天王已知錯,願以"義王"之位相待,共襄天國大業。"
    陳玉成抱拳領命,眼中卻閃過一絲疑慮。他清楚記得半年前天京事變時,正是這位洪仁達與北王韋昌輝密謀誅殺楊秀清,又險些害死翼王。如今卻...
    十日後,安慶城外石達開大營。
    "報!天京來使求見!"親兵的聲音打斷了軍帳內的軍事會議。
    石達開抬起頭,堅毅的麵龐上劍眉微蹙。他放下手中的地圖,沉聲道:"傳。"
    陳玉成風塵仆仆地走進大帳,單膝跪地:"末將參見翼王!天京危急,天王特遣末將送來金牌詔書,請翼王回京主持大局!"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黃綢包裹,雙手呈上。
    帳內眾將麵麵相覷。石達開的謀士張遂謀上前接過包裹,小心打開,露出一麵金光閃閃的令牌,正麵刻著"義王"二字,背麵則是"奉天討胡"的太平天國印璽。
    石達開接過金牌,手指輕輕撫過上麵的刻字,嘴角浮現一絲苦笑:""義王"?天王倒是慷慨。"
    "翼王,"陳玉成抬頭,眼中含淚,"天京糧草將盡,清妖圍困日緊,天王說...說他知錯了,願與翼王摒棄前嫌,共渡難關。"
    石達開沉默良久,忽然問道:"玉成,你離京時,天王可還安好?"
    "天王...日夜在真神台祈禱,麵容憔悴了許多。",陳玉成猶豫片刻,又低聲道,"但朝政多由洪仁發、洪仁達把持,二人仍時常出入後宮,飲酒作樂。"
    帳中一片嘩然,石達開猛地拍案而起,眼中怒火閃爍:"天京危在旦夕,他們竟還..."話未說完,又強自壓下怒氣,揮手道:"玉成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此事容我三思。"
    待陳玉成退出,張遂謀立即上前:"翼王,此乃"十二金牌召嶽飛"之故技,萬萬不可中計!"
    老將曾錦謙也勸道:"半年前天京事變,韋昌輝殺我翼王府上下百餘口,天王可曾製止?如今形勢危急才想起翼王,其心可誅!"
    石達開踱步至帳外,望著遠處連綿的軍營。秋風拂過他略顯斑白的鬢角,帶來一絲涼意。
    他想起數年前初入天京時,洪秀全在金龍殿上豪言"直搗黃龍"的壯誌;想起自己提出北伐計劃時,天王眼中的讚許;更想起半年前那個血夜,他從城牆縋下時,身後傳來的家人淒厲慘叫...
    "翼王,"張遂謀跟出來,低聲道,"屬下夜觀天象,紫微暗淡,天京恐非久留之地。不如..."
    石達開抬手止住他的話,轉身回帳:"取紙筆來。"
    他提筆蘸墨,在黃絹上寫下:"臣石達開叩請天王聖安,天京危急,臣本應即刻回援,然皖北清妖未靖,若倉促撤軍,恐前功盡棄。請容臣先破多隆阿部,再..."
    寫到這裏,他忽然停筆,將絹紙揉成一團。"不,這樣寫。"他重新鋪開一張紙,"臣石達開領旨。然軍中糧草不繼,需時日籌措,請天王再堅守半月。"
    信使帶著回信和金牌離去後,石達開立即召集眾將:"傳令三軍,即刻準備拔營,但不是回天京,我們北上廬州!"
    眾將愕然,張遂謀最先反應過來:"翼王是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京已成死地,"石達開目光炯炯,"洪秀全沉迷女色宗教,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立誌推翻清廷的天王。我們要開辟新的根據地,真正實現"天下太平"的理想!"
    就在石達開大軍開拔的第三天,第二道金牌追到了安慶,這次的使者是洪秀全的貼身侍衛林啟榮。
    他帶來了更加懇切的詔書:"...朕日夜禱告天父,得蒙啟示:義王乃天父賜朕之臂膀。前事皆朕之過,望義王念及天國大業,速速回京..."
    石達開在行軍途中接見了林啟榮,聽完詔書內容,他沉默良久,問道:"天王近日飲食如何?"
    林啟榮一愣,隨即明白石達開想問什麽:"天王...每日隻進一餐粗糧,餘皆分給守城將士。但..."他壓低聲音,"洪仁發等人仍私藏酒肉,天王似乎...並不知情。"
    石達開冷笑一聲:"你回去告訴天王,就說我軍已與多隆阿部交戰,待取勝後即刻回援。"
    送走林啟榮,石達開對張遂謀道:"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第三道金牌到來前渡過巢湖。"
    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洪秀全的金牌詔書如雪片般追著石達開的行軍路線而來。
    第三道金牌由天京城防副將李秀成護送,不僅重申"義王"封號,還許諾"共享江山";
    第四道金牌則帶來了洪秀全親筆所繪的"天父啟示圖",畫中洪秀全與石達開並肩立於雲端;第五道金牌更是附上了天王府庫的珍寶清單,聲稱"任義王取用"...。
    每一道金牌到來,石達開都以"戰事緊急糧草未齊"等理由婉拒,聽召不聽調,同時加快行軍速度,離天京越來越遠。
    第十一道金牌送達時,石達開的大軍已抵達鄂皖交界。
    這次的使者非同尋常——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帶來了一個雕龍畫鳳的紫檀木盒。
    "義王,"洪仁玕跪地奉上木盒,"天王有言:若義王仍不放心,可先觀此盒中之物,再定行止。"
    石達開示意親兵接過木盒,在眾將注視下緩緩打開。盒中紅綢襯底上,赫然放著一方玉璽——太平天國的傳國玉璽!
    "這..."曾錦謙驚呼,"天王竟將國璽都..."
    石達開卻麵色凝重。他拿起玉璽仔細端詳,突然冷笑:"假的。"
    "什麽?"眾將愕然。
    "邊緣的龍紋少了一爪,"石達開指著玉璽一角,"真璽此處應有五爪,這個隻有四爪。天王在試探我。"
    洪仁玕聞言,麵色大變,伏地不敢抬頭。
    石達開長歎一聲:"仁玕,你回去告訴天王:石達開生是天國人,死是天國鬼。但天京已成死地,我不會回去送死,也不會看著數萬將士白白犧牲,若天王真信天父,就該放棄天京,與我等會師北上!"
    就在洪仁玕帶著石達開的回信離開後的第七天,第十二道金牌追到了石達開駐紮的英山縣城。
    這次的使者陣容空前盛大——三百人的儀仗隊,高舉黃龍旗,鳴鑼開道。詔書被裝在一個純金打造的匣子中,由天京丞相蒙得恩親自護送。
    "義王千歲!"蒙得恩跪在縣衙大堂,老淚縱橫,"天王已下罪己詔,將洪仁發、洪仁達下獄待審。
    天京...天京真的撐不住了!清妖已轟塌朝陽門一段城牆,城中易子而食啊!天王說...說若義王不歸,他唯有以死殉國..."
    石達開背對眾人站在堂前,雙手緊握成拳,張遂謀悄聲道:"翼王,此乃苦肉計。洪仁發、洪仁達乃天王至親,豈會..."
    石達開抬手製止他,轉身問道:"蒙丞相,天王近日可還做夢?"
    蒙得恩一怔,隨即明白這是問洪秀全是否還有"天父啟示",忙道:"天王...已多日未得啟示,日夜在真神台祈禱,說...說或許天父在等義王回京..."
    石達開突然大笑,笑聲中卻帶著淒涼:"好一個天父!當年要誅楊秀清的是他,如今要救天京的也是他!",他猛地收住笑聲,目光如電:"蒙丞相,你回去告訴天王:石達開不會回去,不是記恨天京事變,而是天京戰略已錯。固守一隅,隻會坐以待斃。我軍將繼續西進,若天王真願重振天國,可棄天京,來與我匯合!"
    天京城內天王府中的洪秀全,在聽到石達開堅決不回天京後,憤怒的把天王府的珍寶玉器砸落了一地。
    但也別無他法,南王死了,西王死了,東王死了,北王死了,翼王也走了,現在隻有啟用天朝更多些青年才俊方能……….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