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眼狗陳玉成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1851年,廣西藤縣的山野間,一個瘦削的少年背著竹簍,在崎嶇的山路上快步疾行。他叫陳玉成,年僅十四歲,卻已聽聞“拜上帝會”的義軍正在招兵買馬,誓要推翻清廷。
    “玉成!你真要去投軍?”同村的夥伴拉住他,眼中滿是擔憂。
    少年回頭,目光灼灼:“清狗欺壓百姓,餓殍遍野,我等豈能坐視?”
    當夜,他悄然離家,翻山越嶺,終於在一處山穀中找到了太平軍的營地。
    翼王石達開正巡視新兵,見他年紀雖小,卻目光堅定,便問:“小子,你為何投軍?”
    陳玉成挺直腰板,朗聲道:“殺清妖,救蒼生!”
    石達開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從今日起,你便跟著我!”
    1856年,天京城內血雨腥風。
    陳玉成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火光衝天,耳邊盡是喊殺聲。
    北王韋昌輝屠戮東王府,昔日並肩作戰的兄弟轉眼刀兵相向,他握緊拳頭,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玉成,快走!”一名老兵拽住他,“翼王已離京,再不走,你我性命難保!”
    他咬牙點頭,翻身上馬,率領殘部突圍。
    一路上,他目睹無數太平軍將士死於內訌,心中悲憤交加。
    “天國若亡,必亡於自相殘殺!”他仰天長歎。
    天京事變後,太平軍元氣大傷,清軍趁機反撲。陳玉成被洪秀全緊急召回,授以重任。
    “玉成,如今天國危在旦夕,唯有你能力挽狂瀾。”,天王沉聲道。
    陳玉成單膝跪地,抱拳道:“臣定不負所托!”
    他迅速整頓兵馬,以雷霆之勢擊潰圍困天京的清軍。
    在桐城之戰中,他親率三千精銳,夜襲清軍大營。
    “兄弟們,隨我殺敵!”他高舉長刀,率先衝入敵陣。
    火光中,他如猛虎下山,刀鋒所向,清軍潰不成軍,此戰大捷,太平軍士氣大振。
    1858年,清軍重兵圍困廬州,城中糧草將盡。
    “硬拚必敗,唯有智取。”陳玉成凝視地圖,忽然計上心頭。
    當夜,他令士兵在城外點燃火把,擂鼓呐喊,佯裝大軍來襲。清軍主帥大驚,急調主力迎戰。
    誰知陳玉成早已親率精兵,從側門潛入城中。
    “開城門!”他一聲令下,埋伏在城內的太平軍瞬間殺出,內外夾擊,清軍猝不及防,全軍覆沒。
    此戰過後,陳玉成威名遠揚,湘軍聞風喪膽。
    鹹豐十年1860年)春,長江水漲。陳玉成站在安慶城頭,望著江麵上密密麻麻的湘軍戰船,眉頭緊鎖。
    三河大捷後,曾國藩調整戰略,派其弟曾國荃率重兵直撲安慶,這座天京上遊的最後屏障。
    "英王,城內糧草僅夠支撐兩月。"守將葉芸來憂心忡忡地報告。
    陳玉成拍了拍城牆垛口,灰塵簌簌落下。"無妨,本王自有破敵之策。"他轉身對副將吩咐:"傳令集結各部,三日後開赴桐城,與撚軍會師。"
    五日後,桐城郊外旌旗蔽日。陳玉成與撚軍首領張樂行並轡而行,身後是十萬聯軍。
    這支由太平軍精銳和撚軍騎兵組成的龐大軍隊,正浩浩蕩蕩向安慶外圍的掛車河挺進。
    "多隆阿、李續宜已在掛車河布防,號稱"鐵壁合圍"。"探馬稟報道。
    陳玉成冷笑一聲:"鐵壁?本王偏要撞碎這鐵壁!"他轉頭對張樂行道:"張兄,今夜借你三千輕騎一用。"
    當夜,月黑風高。三千撚軍騎兵銜枚疾走,繞過清軍正麵防線,直撲其糧草大營。與此同時,陳玉成親率主力佯攻清軍正麵,吸引多隆阿注意力。
    "報——糧營起火!"清軍傳令兵慌慌張張衝入中軍大帳。
    多隆阿拍案而起:"陳玉成小兒,安敢如此!"他急調精兵回援,卻不料正中陳玉成下懷。
    太平軍伏兵四起,將回援的清軍截為數段。混戰中,陳玉成單騎突入敵陣,直取多隆阿帥旗。
    "保護大帥!"清軍親兵拚死抵抗,用身體組成人牆。多隆阿趁機脫身,但清軍已陣腳大亂。
    次日黎明,陳玉成站在掛車河邊,望著潰退的清軍,卻沒有絲毫喜色。
    雖然此戰殲敵萬餘,但多隆阿主力尚存,安慶之圍未解。
    更令他憂心的是,探馬來報,曾國藩已派鮑超率新募湘勇前來增援。
    "傳令收兵,退守桐城。"陳玉成沉聲道。他知道,必須重新謀劃。
    桐城臨時王府內,燭火通明。陳玉成盯著地圖,手指在安慶與桐城之間來回移動。
    突然,他眼睛一亮,指著地圖上一處名為"小池驛"的地方。
    "此處乃湘軍糧道必經之路,守備如何?"
    "回英王,僅有五百湘勇駐守。"參軍答道。
    陳玉成猛地合上地圖:"明日寅時出兵,奪小池驛!"
    兩日後,當鮑超率援軍趕到小池驛時,迎接他的是空蕩蕩的營寨和滿地燒焦的糧草。
    與此同時,陳玉成已率主力繞道潛山,再次逼近安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聲東擊西,此子用兵如神啊!"曾國藩在武昌接到戰報,不禁感慨。
    他立即修書給曾國荃:"務必死守長壕,不可出戰。待陳玉成師老兵疲,再圖殲滅。"
    安慶城外,湘軍挖掘的壕溝縱橫交錯,如巨蟒般纏繞著城池。
    陳玉成數次強攻,皆因湘軍炮火猛烈而受挫。更糟的是,城內糧草將盡,守軍開始宰殺戰馬充饑。
    "英王,天京來使!"親兵引著一位風塵仆仆的信使進入大帳。
    信使跪地呈上密函。陳玉成拆開一看,臉色驟變——洪秀全命他立即回援天京,清軍江南大營正猛攻雨花台。
    帳內鴉雀無聲,眾將屏息等待英王決斷。陳玉成緩緩抬頭,眼中血絲密布:"安慶乃天京門戶,若失安慶,天京危矣!"他猛地起身:"傳令,明日拂曉,全軍突擊湘軍東壘!"
    鹹豐十一年1861年)春,安慶城外屍橫遍野。陳玉成率領的最後一次解圍行動以慘敗告終。
    湘軍憑借深溝高壘和西洋大炮,讓太平軍付出慘重代價卻未能突破防線。
    "英王,城內已...已升起白旗..."副將哽咽著報告。
    陳玉成握劍的手微微發抖。安慶陷落意味著天京西大門洞開,太平天國危在旦夕。
    他望著遠處湘軍陣營中飄揚的"曾"字大旗,咬牙切齒:"曾國藩,你我之仇,不共戴天!"
    就在此時,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的竟是幹王洪仁玕。
    "英王,天王有令,命你即刻回援天京!"洪仁玕滿臉焦急,"清妖已攻破九洑洲,天京危在旦夕!"
    陳玉成沉默良久,終於點頭:"傳令,輕裝簡從,連夜東進。"
    當夜,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隊伍悄然離開大營,向東疾馳。
    陳玉成衝在最前,夜風撲麵,帶著長江特有的濕氣。他知道,此去凶險萬分,湘軍必定沿途設伏。
    但為了天國,為了那些追隨他的將士,他必須殺出一條血路。
    "報——前方十裏發現湘軍關卡!"
    陳玉成勒住戰馬,抬手示意部隊停下。他環顧四周,突然指向一條崎嶇的山路:"改道走小路,天亮前必須渡過裕溪河!"
    馬蹄聲漸遠,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長江依舊奔流不息。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