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總第29章) 建立第一期地麵營地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5.1 營地選址與初期建設
“家人們,誰懂啊!咱馬上就要在木衛二開啟史詩級的‘紮根計劃’了!這營地選址,那可是頭等大事,簡直就是咱們在這冰天雪地異世界站穩腳跟的生死牌!”
“要是一個不小心選錯了,往後的日子可就像在沼澤裏負重狂奔,每一步都得陷進去,還拔不出來,所有計劃都得跟著泡湯!” 林軒的量子態意識如洶湧的信息流,瘋狂地通過量子之芯向rob1號傳輸指令。
雖說他沒有實體,隻是以一種超越常規認知的量子態意識流存在,但此刻那緊張的情緒無以言表。
木衛二,這顆被木星引力緊緊束縛的神秘衛星,宛如一個被遺忘在宇宙角落的冰雪巨人。
它的表麵被一層厚達數千米的冰層嚴嚴實實地包裹著,那冰層像是歲月的鎧甲,封存著無數未知的秘密。
由於距離太陽太過遙遠,平均距離約7.78億千米,這使得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極其微弱,表麵溫度常年在零下160攝氏度左右徘徊,低到連分子的熱運動都變得極為緩慢,物質的物理性質在這種極端低溫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物質世界。
rob1號如同一位孤獨的探險家,在這片被冰雪統治的世界艱難前行。
寒風以超過每秒100米的速度呼嘯而過,這風速在地球上足以引發最具破壞力的風暴,而在這裏,它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刃,刮擦著rob1號的外殼,發出令人心悸的哢哢聲,似乎隨時要將這個勇敢的機器人撕成碎片。
rob1號的傳感器在這極寒環境中努力工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試圖捕捉每一絲有用的信息。
它對周圍的地形、冰層厚度以及潛在的地質隱患進行全方位掃描,每一次數據采集都像是一場與惡劣環境的艱苦戰鬥,要克服低溫帶來的信號幹擾,電子元件的性能也因低溫而大打折扣,行動變得遲緩,仿佛被無形的枷鎖束縛。
經過長時間的謹慎探索和反複篩選,rob1號終於在巨大冰原邊緣發現一處開闊地帶。
“我找到了一個絕佳位置,這裏視野開闊,後續拓展空間大,而且遠離可能出現冰裂的危險區域,安全方麵有保障。從地質掃描數據來看,此處冰層厚度均勻穩定,下方沒有明顯的斷層或不穩定結構,就是為我們的營地量身定製的天然地基。” rob1號的電子音在這片寂靜的冰原上回蕩,它的機械眼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營地燈火通明、熱鬧繁忙的景象。
5.2 材料挑戰與能源部署
營地建設的先期材料是從飛船上搬運下來的高強度複合材料,這些材料在地球時就經過了層層嚴格篩選,每一種都蘊含著人類頂尖科技的結晶,具備耐寒、抗壓、耐輻射等多種超強特性,堪稱材料界的“超級英雄”。
“這些寶貝材料,可得給我爭氣點!千萬別在這關鍵時刻掉鏈子,要是它們扛不住木衛二這惡劣到極致的環境,咱們這營地可就成了冰麵上的泡沫,說破就破。我可是反複研究了無數遍材料的性能報告,理論上它們是完全沒問題的,但這心裏還是像揣了隻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林軒一邊在量子之芯中瘋狂查閱材料性能數據,試圖從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圖表中找到更多的安心,一邊暗自祈禱這些材料能像忠誠的衛士一樣,守護好他們在木衛二的第一個家。
這些複合材料是基於高分子聚合物和金屬納米顆粒的混合技術製造而成,在低溫下,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鏈會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如同團結一心的戰士,增強了材料的韌性;而金屬納米顆粒則像一個個微小卻強大的護盾,有效抵禦輻射的侵襲。
rob1號用它靈活而精準的機械臂,將一塊塊板材進行拚接。它的動作流暢而穩定,每一個連接點的處理都堪稱完美,仿佛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在雕琢一件絕世藝術品。
然而,木衛二極低的溫度就像一個調皮的搗蛋鬼,開始給他們製造麻煩。材料的韌性和脆性發生了微妙變化,板材之間的連接難度陡然增加,就像原本親密無間的夥伴突然變得難以相處。
“不好,這材料的狀態不對勁,這低溫把它們變得太不聽話了!得趕緊調整拚接方式。根據材料學原理,低溫下材料的晶體結構會發生改變,導致其力學性能偏離我們的預期。” rob1號迅速將這一棘手情況反饋給林軒。
此時,它的機械臂因低溫而出現卡頓,操作精度受到嚴重影響,每一次嚐試連接都伴隨著嘎吱的異常聲響,仿佛在訴說著這場艱難的挑戰。
機械臂的關節部位采用了特殊的低溫合金,但其潤滑油在如此低溫下也變得像濃稠的膠水,黏度大幅增加,嚴重影響了機械臂的靈活性,使得它的動作變得遲緩而艱難。
在林軒和量子之芯的緊急指導下,rob1號開始了一場與低溫和材料特性的艱苦博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通過不斷調整拚接角度和力度,在量子之芯中進行了無數次模擬和分析。
“改變拚接角度或許能有效分散應力,避免材料因過度受力而損壞,我們得找到那個最佳的角度和力度組合。” 林軒一邊在量子之芯中瘋狂模擬各種可能的調整方案,一邊密切關注著rob1號的操作情況。
經過無數次的嚐試和失敗,rob1號終於成功克服了這一困難。
“呼,總算搞定了,差點就前功盡棄。這過程太不容易了,每一次調整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還好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林軒緊張的情緒稍有緩解,此刻心中既有成功的喜悅,又後怕剛剛險些失敗的驚險,那種感覺就像在懸崖邊緣走了一遭,終於安全著陸。
為給營地提供穩定的能源,他們安裝了一套小型核電池組。
“這核電池組可是咱們營地的‘能量心髒’,可得穩穩地供電,千萬別出任何岔子!要是沒電,這營地可就瞬間變成冰窖,後續所有計劃都得陷入癱瘓。這核電池組采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技術,利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轉化為電能,理論上在木衛二的環境中能夠穩定運行數年。”
這是一種基於地球成熟核技術的能源裝置,它被寄予厚望,能夠在這極端環境下為營地源源不斷地輸送能量。
安裝過程中,rob1號小心翼翼地將核電池組放置在專門設計的防護艙內,每一步操作都緩慢而精準,仿佛在進行一場關乎生死的精密手術。
它的機械臂微微顫抖,不是因為故障,而是因為深知這操作的重大責任,哪怕最細微的失誤都可能引發難以挽回的災難。
防護艙采用多層屏蔽結構,最內層是鉛製屏蔽層,能像忠誠的衛士一樣有效阻擋核輻射;中間層是隔熱材料,防止外部低溫對電池組性能產生影響;最外層則是高強度合金,抵禦可能的撞擊和惡劣環境侵蝕,為核電池組打造了一個堅不可摧的安全堡壘。
5.3 營地功能區完善與建成
營地內部布置了數據中心和控製中樞,這是整個營地的智慧大腦,用於存儲和處理改造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以及對rob1號和後續製造的智能機器人進行遠程指揮和監控。
數據中心采用特殊的散熱係統,利用木衛二的極低溫環境,通過熱管將服務器產生的熱量傳導至外部,同時內部填充惰性氣體防止電路腐蝕。
控製中樞的顯示屏采用柔性電子紙技術,在極低溫度下仍能清晰顯示數據,便於林軒通過量子之芯實時監控各項參數。
經過104個漫長的標準地球日的不懈努力,第一期地麵營地終於初步建成。
“太棒了,終於有個像樣的營地了!以後的改造工作就有堅實的根據地了。我仿佛已經看到未來這裏機器轟鳴、建設繁忙的繁榮景象,營地將成為我們改造木衛二的核心據點。” 林軒興奮地在量子之芯裏說道,他的量子態意識在營地的虛擬模型中穿梭,想象著未來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生機與活力,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