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總第37章) 新軀體的探索與實踐
字數:2733 加入書籤
13.1 最後調試與檢查
木衛二改造工程控製中心的全息投影上,機械身軀的 3d 模型正以 0.1 毫米的精度緩慢旋轉,每個關節的齒輪咬合處都閃爍著紅色檢測光。
"好家夥!這機械身子骨就跟待嫁的姑娘似的,得裏裏外外收拾妥當了!" 林軒的指令光束在虛擬界麵上劃出誇張的弧線,
"量子之芯,把所有傳感器參數再給我扒拉三遍,哪怕有一丁點兒誤差,咱這趟探索可就成了 " 瞎子摸象 "!"
量子之芯立即啟動全係統自檢程序,核心處理器藍光爆閃:"超導線路板絕緣值下降 0.3,建議進行低溫環境二次固化。"
智能機器人的機械臂立刻抓起納米焊接槍,在 150c的環境中,以原子級精度修補線路板的微小裂縫。
林軒在量子之芯中緊盯著實時數據,指令光束在關鍵節點不停跳動:"把關節液壓係統的壓力閾值再下調 5 個帕斯卡,木衛二這低重力環境,可別讓咱的 " 鐵腿 " 成了脫韁野馬!"
當檢測到能源裝置的化學燃料艙存在 0.001 毫米的密封縫隙時,林軒急得光束亂顫:"這縫隙雖小,關鍵時刻能要了 " 命"!用木衛二的超導礦石熔液給我補得嚴嚴實實,一滴都不能漏!"
智能機器人迅速將超導礦石加熱至 2000k,在量子之芯的精確控製下,讓液態金屬如絲綢般覆蓋縫隙,冷卻後形成堅不可摧的密封層。
13.2 再獲新軀體的感覺無與倫比
對接前的控製中心彌漫著緊張的氛圍。
林軒不斷通過量子之芯對自己的量子意識狀態進行檢測和調整,確保處於最佳狀態。
"可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他的指令光束在各個檢測界麵快速切換。
智能機器人在實驗室裏來回穿梭,進行最後的設備檢查和參數校準,金屬關節的摩擦聲在寂靜的空間裏格外清晰。
設備的警報聲不時響起,每一次都讓林軒一陣不安,不過很快就被確認是虛驚一場。
"所有係統準備就緒,啟動對接程序!" 林軒的指令伴隨著量子之芯的藍光脈衝,在控製中心炸響。
智能機器人的機械臂如同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將最後一根量子通信線纜精準接入機械身軀的核心接口。
電子屏上,數據流如同銀河倒灌,在軀體與量子之芯間編織出璀璨的光網。
當主機線路完成和機械軀體的所有連接瞬間,林軒的量子意識如同一道閃電,順著精心搭建的量子通信線路湧入機械身軀的接收感應裝置中。
他清晰地 "看" 到意識流動的路徑,從量子之芯出發,經過複雜的線路網絡,最終抵達軀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恢複的是視覺,木衛二的冰原世界以超高清晰度呈現在他的 "眼前",每一塊冰晶的棱角都清晰可見。
接著是聽覺,呼嘯的寒風聲、設備運轉的轟鳴聲、機械關節的摩擦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交響樂。
與之前在電子狀態下的感知相比,現在的體驗有著天壤之別。
過去,他隻能通過數據和模型來 "理解" 世界,而現在,他真正能夠 "感受" 世界。這種全新的感知讓他欣喜若狂。
林軒開始熟練地操控新軀體。
他展示出精準的機械操作技巧,用機械手指捏起一片薄如蟬翼的冰片,在陽光下緩緩旋轉,觀察其折射出的七彩光芒。
隨後,他開啟高速移動模式,在冰原上疾馳,身後留下一道長長的痕跡。
在能源站建設現場,林軒積極參與到建設方案的優化中。
他和量子之芯,展開激烈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太陽能板陣列的角度可以再調整 15 度,這樣在木衛二的軌道運動中,能接收到更多陽光。" 他通過量子之芯展示模擬數據,"還有,我們可以在能源站周圍設置熱電轉換裝置,利用木衛二內部的地熱資源,實現能源的多元化供應。"
在他的帶領下,量子之芯和智能機器人迅速製定新的方案並付諸實施。
調整後的太陽能板陣列發電效率提高了18,新增的熱電轉換裝置更是為能源站提供了穩定的補充能源。
看著建設進度大幅提升,林軒充滿自豪:"木衛二,未來可期,我們一起見證你的改變!"
喜歡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請大家收藏:()太空流浪從手搓飛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