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這錢不要白不要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李永春押著寡婦回家把錢取來,親手交給李春花。
李春花不肯伸手接錢。
還是劉大山比較冷靜理智。
事已至此,這點錢隻能算是賠償金。
兩個小舅子和一個小姨子年紀還小,以後要人養。
這種時候撐麵子不肯要錢,以後有的是苦頭吃。
為了證明自己這個村長跟趙家寶拐賣兒童的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李永春親自去鎮上報公安。
領著公安來把趙家寶和寡婦一塊抓走。
村民們得知老李頭一家的遭遇也深表同情。
李永春也趁機警告村民們,再也不許做這種違法亂紀的事。
次日,老李頭夫妻二人下葬。
葬禮結束,村民們紛紛回了家。
老李頭家空蕩蕩的,院子裏顯得落寞又寂靜。
李林,李森和李桂花三個孩子蜷縮著坐在院子角落裏的小板凳上,他們臉上沾著淚痕,眼裏全是迷茫。
李春花和劉大山杵在廚房門口,兩口子時不時對視一眼,神色極其凝重。
劉鬆和李荷花坐在院子裏的板凳上,劉鬆低著頭,李荷花時不時會偏頭看劉鬆。
李蓮花蹲在弟弟妹妹旁邊,手裏拿著根棍子在地上劃來劃去,時不時會看向站在張雲揚身邊的李二狗。
三家人各有各的盤算和想法。
此時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三姊妹都是嫁出去的,誰也不敢先開這個口,要把弟妹帶去婆家,等於帶了拖油瓶去。
再通情達理的婆婆也不一定容得下弟妹。
在農村要養大一個孩子可不容易。
作為村長,李永春也十分擔心三個孩子的撫養問題。
他來到現場見大家一聲不吭,便開口打破沉默:“實在不行的話,就把這三個孩子送去城裏福利院吧。”
“反正春花荷花他們嫁出去之後,戶口也遷走了,法律意義上老李頭家戶口上已經沒有孩子的監護人了。”
李永春覺得既然大家都不肯開口養著孩子,倒不如送去縣裏福利院。
國家養著總比在農村吃苦受累要強的多。
一聽到這個提議,李春花再度淚崩了。
“不行!實在不行就讓我來養。”
她抹了一把眼淚,聲音沙啞著說。
說完這話,她扭頭抱歉的看了劉大山一眼:“大山,你現在當上劉家村的村長,家裏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我不能拖累你。咱倆離婚吧,往後我回李家村來把三個弟妹撫養成人。”
離婚二字猶如錘子一樣重重敲擊在劉大山的胸口。
他怎麽也沒想到媳婦兒會想出這樣的辦法。
“不行,咱倆是兩口子,就因為這點事情要離婚,你把我劉大山當成什麽人了?”
“大不了把孩子接到劉家村去,我想辦法弄點磚在院子裏,再砌兩間房子,再苦再難也要把弟弟妹妹養大成人。”
劉大山心地善良,又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哪怕家裏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他也絕不能讓李春花一個人來扛起娘家的重擔。
聽到大姐和姐夫都這麽表態了,李荷花伸手在劉鬆肩膀上輕輕拍了一下:“劉鬆,我對不起你。”
“但我的想法跟大姐一樣,弟妹絕不能送到福利院去。如果公公和婆婆不同意,那我願意跟你離婚,你之前付的彩禮我想辦法還上,還有家裏新置辦的那些物件,包括新衣裳,我一樣都不帶走。”
李蓮花也起身走到大姐二姐旁邊,難為情的看了李二狗一眼。
顯然這姐妹三人都不打算放棄弟妹。
劉鬆扭頭跟李二狗對視一眼。
兩兄弟一咬牙,很快便作出決定。
“要不這樣,恰好三個孩子,咱們三家每人養一個?”劉鬆提議道。
可李林和李森以及李桂花聽到這樣的提議,三個孩子卻緊緊的抱在一塊兒。
很顯然,他們並不想分開。
父母雙雙去世,三個孩子又差點被拐賣,他們心裏已經留下了陰影。
要是再分別住到三個姐姐姐夫家裏去,那麽小的孩子,哪承受得了這麽多?
這時李永春扭頭看了張雲揚一眼。
他心想張雲揚兜裏不是還揣著五百塊錢嗎?
這種時候隻要張雲揚肯把這五百塊錢拿出來,三姐妹裏肯定有人願意同時收養三個孩子。
不過這畢竟是人家的家事,再加上張雲揚做事情有魄力,李永春也不好插嘴。
“算了,弟弟妹妹從小一起長大,我猜他們也不想分開。我一個人養。”
李春花搖了搖頭,拒絕劉鬆的提議。
她伸手握住李荷花跟李蓮花的手。
“爹媽還在的時候,日子再苦再難都是自己扛!你們兩個剛結婚不久,這種時候要是把弟妹帶回家去,公婆指定看低你們,然後你們在婆家會抬不起頭的。”
“一輩子日子還長,咱家出了這麽大的變故,我這個做大姐的要是不站出來,豈不是要拖累你倆也過不了日子?”
李春花說出這麽識大體的話,張雲揚都對這個女人有些佩服了。
大部分農村婦女勤勞肯幹,這已然是一種美德。
但是像李春花這麽通透有擔當的女人,卻並不多見。
難怪劉大山家日子那麽窮苦,李春花還能跟妯娌把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
“春花,那就這麽說定了,待會兒收拾一下家裏的東西,把弟弟妹妹帶到我家去。”
“要是長河家兩口子有意見,到時候咱們就分家過!你是我婆娘,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
劉大山走過來,摟住李春花,字正腔圓道。
“大姐,姐夫!咱都是一家人,總不能讓你們兩口子吃虧,這樣吧,那三個孩子咱們輪流養,行嗎?”
劉鬆又想到了第二個解決辦法。
關鍵是李春花和劉大山都這麽有情有義,他也不好意思當甩手掌櫃。
雖然跟李荷花結婚時間不長,但李荷花在家裏勤勞能幹,又肯孝順公婆,對他弟弟妹妹也好。
這麽好的媳婦,打著燈籠都不一定找得著,他得珍惜。
“話是這麽說,可小林和小森都上小學了,桂花明年也得上學。他們要上課,要是放學再回龍山屯,太遠了。”
劉鬆能有這片心,李春花就很感動了,但考慮實際情況,她還是再次拒絕了劉鬆的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