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丁瑤自信地說:

字數:9151   加入書籤

A+A-


    丁瑤自信地說:“當然,你這麽聰明,我也是半個天才。
    說吧,具體要我做什麽?”
    霍曜告訴她:“你需要說服雷功與洪興重歸於好,就說洪興主動聯係你,承認了錯誤。
    等他們派人去拜訪雷功時,我們就可以解決雷功,然後把罪責推給洪興。”
    丁瑤回答:“這事對我來說沒問題,但洪興那邊呢?”
    霍曜說:“靚坤會處理好的。”
    丁瑤驚訝地睜大眼睛:“靚坤?洪興十二大堂主之一,而且是最有實力的那個,他竟然是你的內應?天啊!你是打算統一整個港島黑幫嗎?”
    霍曜糾正道:“他不算我的內應,我們隻是互惠互利。”
    丁瑤點頭表示理解。
    兩人短暫交流後分頭行事。
    ……
    兩小時後,霍曜在灣仔秘密會見靚坤,命令他勸說蔣天生與三聯幫修複關係。
    他計劃先放雷功離開,再讓蔣天生派代表向雷功道歉。
    不過,與丁瑤不同,霍曜沒有透露具體原因,也沒有提及他與丁瑤的關係。
    一切 隻有等到事件發生時才會揭曉,現在隻能靠靚坤猜測了。
    任務極其輕鬆,即便霍曜毫無部署,蔣天生也渴望與雷功言和,靚坤更是滿口應承。
    此時此刻,霍曜也知曉了靚坤的計劃。
    若一切順利,三天後,他將同時擊垮洪興的兩位大佬,不僅扳倒蔣天生,還能把雷功之死嫁禍給洪興。
    接下來,他隻需專注於自己的事務,靜觀局勢發展。
    第二七八章:資本博弈!
    霍曜向雷功索要九千萬,算不算割肉?當然算!這簡直是血淋淋的割肉!
    當前是1985年,若再過十年,雷功隻要不死,發展順利的話,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五十年財富也不足為奇,甚至五年內也能翻倍。
    因需與三聯幫合作,霍曜對某些組織有所了解,發現許多熟悉麵孔,其中一位印象深刻,他叫周朝先!
    周朝先出自電影《黑金》。
    霍曜上一世,此人便是影射兩位現實中的巨頭,其發跡曆程和性格與那兩人交疊。
    這一世,他不再是影子,而是真實的巨頭!
    日後若有電影重拍《黑金》,完全可以以此人為原型,讓自身成為被模仿對象,想想都趣味盎然。
    三聯幫雖是地區實力最強,但也僅限於此,遠未達到一家獨大的程度,稍遜一籌的還有兩大勢力,甚至能與其抗衡!
    比如周朝先所在的鬆林幫。
    這三大勢力號稱三大派係,除此之外還能登上台麵的還有十家。
    幾乎可以說,這十三家構成了的江湖。
    與此相對應的是港島的江湖,雖然隻是彈丸之地,卻聚集了數十上百個大小派係,具體數目無人知曉也無法考證。
    因為每年都有新派係湧現,也會有舊派係消亡。
    實際上,這種情況之所以怪異,正是由於地狹人稠,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港島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每個人都需要生存。
    這正應了一句老話:人多之處,必有紛爭。
    提到周朝先,在90年代,他有意洗白自己,競選區議員。
    那時他的資產已超30億,具體數額無人知曉,如今他僅剩5億,也算不易。
    目前來看,雷功的實力遠勝周朝先。
    霍曜送別丁瑤時,也討論過這個話題。
    據丁瑤所述,三聯幫究竟有多少家底,她也不清楚。
    雷功個人資產約有 千萬美元,折合港幣為六七億。
    9000萬相當於雷功淨資產的七分之一,這數額相當驚人。
    雷功的流動資金可能都不夠,或許還需抵押房產、酒吧等固定資產。
    至於丁瑤為何如此決絕,不僅出於野心,更重要的是雷功對她的姐姐態度惡劣。
    用丁瑤的話說,生前不聞不問,死後卻大張旗鼓地操辦喪禮,又哭又悔,不過是做戲給人看罷了。
    這也成為她掌控三聯幫的原因之一。
    這其中涉及諸多複雜因素。
    ……
    次日清晨,丁瑤回到,全身心投入此事。
    若進展順利,不出意外,三天內即可解決。
    霍曜對此很有信心,丁瑤有能力做到。
    與此同時,霍曜也在處理自己的事務。
    占米照例來到辦公室,向霍曜匯報集團核心產業的最新動態。
    當然,這隻是重點部分,而非全部。
    目前,霍氏集團旗下的企業已超過二十家。
    若他還事事親力親為,必然力不從心。
    例如,《風月》和《夜生活》雜誌經過重組,一分為二,分別運作,其中一家每月盈利60至80萬。
    而《風月》的表現更為突出。
    依托今村報業的資源,《風月》成功開拓東南亞市場。
    盡管港島總部受鹹濕市場影響,利潤大幅下滑,但仍保持每月250萬的收入。
    海外市場扣除各項開支後,還能淨賺150萬。
    兩者的總和,每月可為霍曜帶來約400萬的收益,一年接近5000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塊蛋糕已然巨大,甚至超過了花園、雲水兩大a貨街年租金的總和,但在霍曜眼中,已顯得不足掛齒。
    如今,他的資金回籠重點已全麵轉向a貨。
    福興聯合製衣集團、16家a貨店鋪,加上3a商務公司和即達速運,構築起霍曜的a貨帝國。
    至於天賜安保與匯瑞商務谘詢等其他產業,則尚需時日發展,當前產出有限。
    很快,占米匯報工作結束,一切順利。
    最重要的是,a貨產業穩步前行,特別是與新記的合作,已成功讓霍曜的a貨進入、等經濟發達地區。
    霍曜突然靈光一閃,笑道:“占米,我發現了一樁更有賺頭的生意,做得好,每天進賬十億也不是夢。”
    占米好奇地問:“是什麽生意?”
    霍曜答:“勒索!
    哈?
    占米瞪大了眼睛。
    霍曜繼續說道:“想想看,把鹹濕雜誌做到極致,一年也不過五千萬收入。
    但之前,麥當奴給了我們兩個半億,鄧天富他們更是直接給了我近四千萬。”
    “僅僅見一麵,雷功就拿出九千萬,這次會麵連半小時都不到,前後不過幾天,就輕輕鬆鬆拿走這麽多,這樣的買賣,還有誰能做得到?”
    占米當然明白霍曜是在開玩笑,於是哈哈大笑:“也隻有曜哥你能這樣。
    要是換了別人,別說做到,想都不敢想!那些字頭雖然也幹這種事,但一次能勒索十幾萬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事情可沒那麽簡單,未來將有一個更厲害的人物登場,每次出手就是十億起步,再次出手又是近七億,那才叫真正的震撼。
    霍曜嘴角揚起笑意。
    咚咚!
    有人敲門。
    “進來。”
    霍曜說。
    姚可可推開門,走到霍曜辦公桌前坐下,問道:“老板,您找我有什麽事?”
    霍曜道:“巴黎,聽說你覺得自己很閑,想找點事做?”
    姚可可直言不諱地說:“是的,a貨已步入正軌,其他產業也差不多了。
    a貨這部分完全交由占米負責,其餘產業各有專人打理,我現在算是集團的首席法律顧問。”
    “大案子沒我的份兒,小案子又無需我出手,所以最近挺清閑的。
    不過您找我來,肯定有事吩咐吧?”
    霍曜嘴角帶笑:“確實有事。
    我們已完成原始積累,各產業運轉良好,資金流充足,現在有資格涉足金融業。
    接下來……我要開始玩資本遊戲。”
    姚可可和占米頓時精神振奮。
    隨著霍氏集團的成長,若想繼續擴展,無非兩條路:一是開拓更大利潤空間的實體領域,比如澳門或房地產;二是進入金融行業。
    姚可可問:“我該怎麽做?”
    霍曜說:“你要做的很簡單。
    我計劃成立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暫定名為‘富盈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富盈資本’。
    很快會有9000萬到賬。”
    “等公司注冊完成後,再找一位股票經紀人,此人將擔任富盈資本的操盤手,負責日常運營。
    這個人至關重要,無論花多長時間找到他,都得讓我過目,隻有通過我這一關,才有資格成為我的操盤手。”
    姚可可目光閃動,充滿期待:“放心,老板,這事包在我身上!”
    “組建私募基金公司並不難,9000萬到位後,花旗、匯豐等國際銀行會主動幫忙解決問題,重點在於操盤手的選擇。”
    “明白了。”
    基金公司分公募與私募,兩者差異顯著,主要體現在募資方式上。
    公募以公開形式向公眾募資,需借助電視、報紙、官網及銀行代銷等多種渠道;而私募隻能針對特定機構或個人發行,不能公開宣傳。
    此外,在投資限製、管理費用等方麵也有區別。
    簡而言之,公募基金風險較低但較難操控,私募基金風險較高卻更為靈活,甚至可能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
    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回報。
    在內地這並不容易實現,但到了港島就簡單許多。
    如今燈塔國的公募基金規模從幾十億到幾百億美元不等,稍有名氣的私募基金起步資金也在數億美元以上。
    霍曜最初的9000萬,不過是小試牛刀。
    即便在港島,這數目也顯得單薄,但這隻是開始,後續資金會陸續到位。
    第二七九章:挖角行動
    霍曜在江湖中的地位已穩固一半,與四大派係並駕齊驅,另一半則需要更大的努力才能達到,即成為真正的幕後掌舵者。
    他渴望讓整個江湖隻聽命於自己一人。
    而他在商業上的成就更為顯著,但他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江湖事務或專注經營個人產業,因此他的商業網絡仍顯狹小。
    創辦私募基金後,願意跟隨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霍曜並不在意,他認為提升自我才是首要任務,人脈圈的問題會在實力增長後自然解決。
    看到姚可可滿臉興奮,他調侃道:“巴黎 ,不過是組建一家私募基金罷了,何須這般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姚可可回答:“老板,我可以入股嗎?”
    霍曜點頭:“當然可以。
    既然是投資公司,資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過你那筆積蓄來之不易,我也對金融業毫無經驗,你投入太多,豈不是風險很大?”
    “不怕!”
    姚可可目光篤定,微笑道:“從第一天跟您合作,我就說過,我投資的不是天賜集團,而是老板您。
    跟著您這麽久,從未見過您做虧本買賣。”
    “當然,私募基金本質上仍是投資公司,有賺有賠是常態,這並非老板能夠完全控製的。
    即便最後血本無歸也無妨。”
    霍曜輕笑一聲,轉向占米說道:“占米,你也參與進來。
    至於天虹、小刀、師爺蘇那邊,也交給你協調,等到富盈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時,記得把他們的資金一起投入。”
    “當然,若有人不願意加入,這也是正常的,畢竟金融投資總是伴隨著風險。”
    占米瞪大眼睛,哈哈笑道:“他們怎麽會不願意?曜哥你這是帶著他們賺錢,誰會嫌棄錢燙手?”
    這話聽來,這家夥的信任程度甚至超過了姚可可。
    然而,這次他們的判斷竟也沒錯。
    霍曜創立富盈資本,目標絕非小打小鬧,而是計劃半年後展開大規模行動。
    再過五個多月,五個經濟強國的首腦將在桑國簽署一份至關重要的協議!
    這份協議將推動桑國的日元匯率飆升、房地產價格瘋漲、股市一片紅火,從而揭開該國泡沫經濟時代的帷幕。
    然而,此後十年,桑國經濟將陷入長期低迷,成為他們自嘲的“失去的十年”
    。
    這樣的曆史機遇,霍曜怎可能錯過?
    近半年來,盡管霍曜未涉足江湖事務,但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忙碌。
    既要統籌各大產業,又要提升自身多方麵的技能,包括能力、劇本創作能力,還要以宏觀視角審視這個世界。
    他深入研究各國的曆史、發展軌跡及其現狀。
    慶幸的是,一切如舊。
    港島雖小,但有人登場也有人退場,例如霍曜前世熟悉的諸多港島明星。
    這些變動並未動搖世界的大局,港島的曆史也未受到衝擊。
    若仔細思量,那些所謂的“消失”
    ,不過是換了身份繼續存在於世。
    更有甚者,同一人生可能擁有多個身份。
    基於此,霍曜斷定,今年9月22日,五國經濟首腦必然會在桑國簽署那份協議。
    不過,為確保萬無一失,仍需持續關注。
    各種念頭在霍曜腦海中飛速閃過。
    他說道:“占米,從今天起,你要留意歐美各國的經濟新聞,無論發生什麽,我都要第一時間掌握。”
    占米點頭答道:“明白。”
    霍曜接著說:“pasir,去辦事吧。”
    “嗯。”
    喜歡港片:開局拍電影,主角葉子楣請大家收藏:()港片:開局拍電影,主角葉子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