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像封於修這種執著武道的人

字數:9321   加入書籤

A+A-


    像封於修這種執著武道的人,簡直瘋了,根本無法預測他的思維。
    霍曜隻能迎合他的喜好,盡力而為,但能不能收服,全憑天意。
    沒人知道封於修會如何選擇。
    若能成功最好,否則,這種潛在威脅,還是盡早清除為妙。
    天養生已從槍套拔出格洛克,正欲開門下車。
    忽然,嘴角帶傷的封於修緩步走出大倉,徑直走到車邊,拉開後座車門,坐了進來。
    霍曜不禁一笑:"阿波,出發。"
    "好。"
    孟波啟動車輛,加速駛向尖沙咀。
    途中。
    封於修臉上多了幾分人性色彩,開口問:"霍先生,我是否也能達到您的境界?"
    天養生與孟波強忍笑意,不敢放聲。
    怎麽可能呢?
    曜哥那般妖孽的體魄,每隔一陣子似能自我強化,絕非常人可及,你怎麽模仿得了?
    霍曜答:"你先天殘缺,連腿長不齊這種對習武者而言最致命的缺陷都能克服,還有什麽做不到?以戰養戰,不斷精進,終有一天,你也可返璞歸真。"
    封於修不再多言,陷入深思。
    快接近尖沙咀時。
    封於修重新恢複銳利的眼神,說道:“好!”
    “天下無免費午餐,霍先生不僅未殺我,還願指點武藝,並允許我每年挑戰一次。
    能達到這種地步,霍先生的目的,我也猜到了幾分。”
    “我願為霍先生效力,霍先生要殺之人,我自會出手!”
    稍作停頓。
    封於修冷聲道:“不過有一點須提前說明,我打敗你之日,便是你的死期!我絕不會留情!”
    “霍先生若懼怕,現在殺了我還來得及!”
    霍曜笑了笑,漫不經心地說:“我也很好奇,未來會不會有那麽一天。”
    封於修不再言語。
    霍曜陣營再添猛將。
    ……
    回到尖沙咀後,封於修的生活起居由天養生負責安排。
    霍曜還有事務需要處理。
    此次回港雖因封於修,卻未曾想回來得恰逢其時,剛到港島便解決了此事。
    明日清晨,他又要前往澳門。
    但在那之前,尚有一事待辦——臨時召楊度前來,商議報紙相關事宜。
    報業即便發展至巔峰,也賺不了太多錢。
    正如馬氏兄弟的東方報業集團,三十年後上市,市值也不過十億左右。
    從前,這無疑是霍曜的一大筆財富。
    然而對於現在的霍曜而言,三十年後市值十億的產業並無吸引力,實在不值得為此耗費時間精力。
    媒體真正的價值在於輿論導向,是發聲的重要工具!
    半個月前,霍曜已讓楊度著手此事,若能收購現成公司最好,省去諸多麻煩,員工、渠道皆已完備,無需另行籌備。
    星光大廈。
    夜。
    2320。
    辦公室內。
    楊度說:“霍先生,我已按您的要求,全額購下一家報社,名為《星光日報》,老板是位洋人,原本計劃賣掉 資產後回鄉養老。
    談判並不輕鬆,多花了80萬,《星光日報》估價最多400萬,但那位洋人見我們有意購買,就獅子大開口,索價600萬,幾輪討價還價後,最終定在480萬。”
    霍曜打斷楊度的話,說道:“錢不是問題,我已經告訴過你,隻要符合標準,多花些錢也無妨。
    你詳細說說《星光日報》以及 報業的整體情況。”
    “好的,霍先生。”
    楊度立刻回應,“先說《星光日報》,這是一家中型報社,員工約120人,日均發行量約為5萬份。
    總編輯叫鍾懷穀,也是我的老友,能力很強。”
    “ 市民有閱讀報紙的習慣,所以不少日報銷量不錯,遠超雜誌,這是因為報紙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比如銷量最高的《東方日報》,除了港島、兩岸及國際新聞外,還包括財經、娛樂、體育、賽馬、投資等內容,還有名家撰寫的專欄如‘龍門陣’和評論欄目如‘正論’、‘功夫茶’,讓讀者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
    霍曜了解《東方日報》的強大,卻沒想到竟如此強大,便說:“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啊。”
    楊度苦笑著搖頭,“這不可能,霍先生。”
    “您知道嗎?單是《東方日報》,除去打雜工和臨時工,正式員工就有700多名,是我們《星光日報》的七倍。
    他們還有30名駐外記者,編輯記者近240人。”
    “《東方日報》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報道 本地社會新聞,時效快,覆蓋廣,自然吸引了很多市民。”
    霍曜點點頭,“人手不足可以逐步補充,慢慢來,接著說。”
    楊度繼續道:“ 的早報和晚報加起來共有62種,其中銷量前三的是《東方日報》、《星島日報》和《明報》。”
    “《東方日報》堪稱一枝獨秀,1969年創立,次年銷量便穩定在八萬份,四年之後日銷量突破三十萬份,最高時達到六十萬份,如今依舊保持在每日四十萬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報》和《星島日報》的日銷量也在三十萬份左右,而我們的《星光日報》差距明顯。”
    “我遵照霍先生的指示,嚐試與《東方日報》《明報》等大報聯係合作,但他們根本不予考慮,最後實在無奈,隻能收購了《星光日報》。”
    “目前我們的主要問題不是資金,而是如何盡快提高銷量。”
    “怎樣才能快速提升銷量?”
    “非常簡單,像查先生為《明報》所做的那樣,連載小說!”
    “隻要小說吸引人,銷量就能迅速上漲。
    更重要的是,如果小說足夠精彩,銷量還能長期穩定下來,喜歡小說的讀者也會逐漸成為《星光日報》的忠實用戶。”
    霍曜忍不住笑了,這不就是網絡時代寫手模式的前身嗎?
    唯一的不同是,寫手是在網站發布作品,而這個時代則是在報紙連載,但核心是一樣的——都是邊寫邊刊的形式。
    楊度飲了口茶,繼續說道:“查先生創辦《明報》之初,銷量也非常低迷,嚐試了許多方法都無濟於事,最終全靠他一支筆撐住了局麵,這才躋身三大暢銷報行列。”
    “這件事我已經著手準備,正在物色優秀的小說作者。”
    霍曜漫不經心地問:“找到合適的了嗎?”
    “還沒有。”
    楊度頓時泄氣,搖頭道:“我想找的,是像查先生這樣才華橫溢的大師級作家,但查先生這樣的天才隻有一個。”
    “倪匡雖然不錯,但跟查先生的作品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
    倪匡的小說充滿奇思妙想,想象力極為豐富,不過可讀性稍遜一籌,而且他收費極高,千字竟敢索價五百元。”
    “近來,我打算降低標準……”
    楊度話未說完,霍曜已拉開抽屜,拿出厚厚一疊早已打印好的小說稿,推給楊度,說道:“這段時間我寫了本小說,就叫《誅仙》,先連載這部試試看吧。”
    霍曜說:"這部小說預計120萬字,我已寫完100萬字,剩下20萬字就能完稿,很快就能完成,連載時完全不用擔心稿件不足的問題。"
    楊度正聽霍曜談近期計劃,卻沒料到對方突然提及此事,驚訝得睜大雙眼,仿佛眼鏡都要承受不住壓力。
    "霍先生,您……您早就有準備?"
    楊度徹底震驚。
    霍曜點點頭,淡然解釋:"若我是馬氏兄弟或查先生,也不會輕易出售《東方日報》或《明報》這樣的資產,它們可是賺錢的機器,也是立足的根本。
    無論是日銷十萬份還是五萬份的報紙,差別不大。"
    "但如果想提升銷量,連載小說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霍曜要創作劇本,因此已將相關技能練至宗師級別,而小說與劇本同源,加上過往記憶,寫起小說毫不費力。
    選題上,這個時代以武俠為主流,但他不想局限於此,而是另辟蹊徑。
    後武俠時代的《昆侖》《滄海》等作品,在查先生麵前根本不值一提,會被輕易碾壓,因它們多多少少都有模仿痕跡。
    於是,他選擇了帶點仙俠氣息且劇情出色的《誅仙》。
    霍曜並非時時忙碌。
    這幾日在澳門,有占米統籌全局,駱天虹、天養義、天養誌協助,他基本無事可做,便抽空找了打字員,自己口述即可。
    《誅仙》被譽為"網文三大奇書"之一,構思精妙,氣勢磅礴,情節扣人心弦,角色個性鮮明,塑造了許多經典形象,如碧瑤、張小凡、陸雪琪。
    尤其重要的是,它構建了一個充滿魅力的東方仙俠世界,在這個武俠盛行的時代,定能讓讀者眼前一亮。
    霍曜問:"要不要看看這部小說?"
    楊度連聲道:“當然需要,當然需要。”
    隨即,他翻開《誅仙》,快速瀏覽起來。
    身為資深編輯的楊度,眼光極為敏銳,隻需片刻便能判斷一部作品的優劣。
    短短十分鍾,他已大致讀完約八千字。
    “這……”
    楊度瞪大雙眼,抬頭望向霍曜,心中波濤洶湧。
    怪哉!
    老板寫小說並非不可,查先生便是例子。
    但問題是,這位老板可是赫赫有名的尖東王,在港島江湖中地位無人敢撼動。
    堂堂尖東王竟寫出這般精彩的小說?
    若讓別人知道,恐怕都會像他此刻一樣震驚得難以置信。
    楊度再次低頭,繼續專注閱讀。
    半個鍾頭悄然過去,時至0010,他已經連續看了五十分鍾,霍曜始終未打斷他。
    顯然,他對這部作品抱有極大興趣,幾乎忘卻身邊的人。
    霍曜也在看書。
    咚咚!
    他輕輕敲了下桌麵,提醒道:“楊總編,你可以把這本書帶回去慢慢看。”
    “啊!”
    楊度猛然驚醒,意識到自己太過投入,幾乎忘了時間,連忙道歉:“霍先生,我太專注於內容,沒留意時間。”
    霍曜擺手示意無妨。
    楊度放下書稿,感覺口幹舌燥,端起茶杯輕啜一口,激動地說:“霍先生,此書堪稱佳作,甚至有望成為經典!雖文化底蘊不及查先生,但勝在構思精妙,世界觀獨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首推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之後佳作寥寥。
    這部作品完全配得上‘精品’二字!”
    “若在《星光日報》連載,必定大幅提升銷量!”
    “霍先生,您簡直是奇才,不僅武藝超群,文采亦如此出眾,真是文武雙絕!”
    霍曜打斷楊度的誇讚,說:“好了,帶書稿回去幹活吧。
    署名的事已經定好,就叫‘牧野’。”
    “好的。”
    楊度站起來,說:“那霍先生您先忙,我告辭了。”
    “嗯。”
    霍曜隨口答應一聲,繼續看書。
    楊度拿著書稿離開,在推開霍曜辦公室門時,終究沒忍住,轉身問道:“霍先生,有些話不該我說,我也確實沒資格說,但我還是想問問。”
    “你和賀先生的矛盾鬧得這麽僵,你真的不擔心?”
    “老實說,霍先生能寫出《誅仙》這樣精彩的仙俠作品,已經讓我非常驚訝,但現在這種緊要關頭,你居然還能安心讀書寫字,這才是最讓我意外的。”
    霍曜頭也沒抬,繼續看書,說道:“你管好自己的事,我管好我的事,別想這麽多雜七雜八的東西。”
    “是,霍先生。”
    楊度輕歎一聲,走出門口,輕輕把門帶上才離去。
    ……
    隔天上午,霍曜離開尖東,再次進入奧門。
    他已開始布局。
    天賜現有四千人,其中三百人進入奧門,其餘三千七百人留在港島,由天養生帶領。
    薑美鳳的安全更有保障,除了天養恩和天養紅外,又有封於修加入。
    李傑和彭奕行知曉近況,無需霍曜指示,早已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行動。
    二人擔心霍曜安危,都想立即進入奧門保護他。
    霍曜阻止了他們,盡管奧門重要,但尖東才是根本。
    即使最壞情況發生,自己被迫退出奧門,隻要尖東不失守,就有翻身的機會。
    李傑和彭奕行這枚棋子必須留在尖東。
    賀新的動作也來了。
    他利用人脈,以奧門安全為借口,嚴格核查每一位外來人員。
    每位天賜成員都受到重點關注,為此波羅斯特地找過霍曜,提醒他不要輕舉妄動。
    因為這個命令出自奧督本人,即便是波羅斯,也無計可施。
    霍曜若真要動手,能依靠的隻有最初跟隨他的300人。
    表麵上看情況不妙,但他並不擔心,因為他無意從港島調派人手到澳。
    畢竟,澳與港的實力差距明顯,港人口550萬,而澳僅27萬。
    尹誌巨手下約三千餘人,加上藍燈籠也不過數千人。
    但在這種生死決戰中,藍燈籠絕不會參與,不論是否夠資格。
    他們不過是掛靠的社團,隻為謀生,並非真想拚命,除非決心闖蕩江湖。
    勢力第二的“黑洪”
    洪文剛,正式成員不過1200人。
    其他如漁欄燦、大頭森之流,人數更是稀少,有的僅數百,少的甚至隻有幾十人。
    在如此狹小的澳地,300人已足可應付。
    波羅斯向霍曜通報此事時,還特別提醒,大 不可使用槍械,否則後果無人能承受,連尹誌巨、洪文剛也不例外。
    這是雙方的底線,也是賀新與澳督溝通後的共識。
    喜歡港片:開局拍電影,主角葉子楣請大家收藏:()港片:開局拍電影,主角葉子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