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月光映刀光
字數:2458 加入書籤
立冬那天,包子鋪的蒸籠比往常多摞了兩層。孫二娘往灶膛添了把幹透的棗木柴,火苗"劈啪"竄起來,映得她圍裙上的補丁忽明忽暗。時遷蹲在角落裏,用竹篾修補漏風的窗紙,碎渣子簌簌落在他打滿補丁的鞋麵上。玉簫郎君把新收的艾草塞進陶罐,藥香混著麵香,在屋裏蒸騰成白霧。
"漕幫的人說,金國細作在城西開了家綢緞莊。"時遷頭也不抬,手指被竹篾劃了道口子,血珠滲進窗紙縫隙,"掌櫃的是個瘸腿老頭,可我親眼見他搬貨時單手舉起半人高的木箱。"孫二娘揉麵的手頓了頓,麵團在案板上發出悶響。她記得張青說過,血手盟訓練的死士,手腕骨節都比常人粗大。
蒸籠上汽時,門簾被掀開。三個裹著灰布頭巾的婦人走進來,每人要了兩個素包子。孫二娘遞包子時,瞥見最左邊那人袖口露出半截玄鐵護腕——那是金國"鐵浮屠"騎兵的製式裝備。她不動聲色地把三個包子褶子捏成特殊形狀,這是赤焰軍約定的"三敵"暗號。時遷裝作整理貨架,將袖中的淬毒弩機悄悄握緊。
"老板娘,這包子裏怎麽有沙子?"中間的婦人突然把包子摔在桌上。瓷碗碎裂聲中,三個婦人同時抽出藏在裙底的短刃。孫二娘抄起擀麵杖橫掃,棗木棍砸在短刃上發出悶響。時遷的弩箭破空而出,卻被對方甩出的鐵鏈纏住。玉簫郎君的簫聲驟然響起,音波震得屋頂瓦片簌簌掉落。
混戰中,孫二娘瞥見對方脖頸後的蛇形刺青。這讓她想起張青咽氣前,手指在泥地裏劃出的半道弧線。怒火衝上心頭,她將擀麵杖狠狠砸向敵人麵門,順勢抽出藏在圍裙夾層的柳葉刀。刀鋒劃破對方衣袖時,露出裏麵綁著的竹筒——正是血手盟傳遞密信的器具。
打鬥聲驚動了整條街。隔壁豆腐坊的王老漢抄起扁擔衝出來幫忙,賣糖葫蘆的老趙頭把竹簽當作暗器投擲。孫二娘在混亂中摸到竹筒,裏麵是張薄如蟬翼的羊皮紙,上麵用朱砂畫著汴京地下暗渠的分布圖,關鍵節點都標著燃燒的火焰記號。
"他們要燒了汴河糧倉!"孫二娘大喊。時遷聞言,立刻爬上屋頂敲響破廟的銅鍾。鍾聲沉悶悠長,這是召集各路豪傑的信號。玉簫郎君的簫聲轉調,尖銳的音波震得血手盟刺客耳膜出血。當最後一個敵人倒下時,孫二娘才發現自己手背被劃了道口子,血珠滴在羊皮紙上,暈開了朱砂的火焰標記。
消息傳開時,天已經擦黑。趙尋帶著赤焰軍舊部趕來,他們的衣甲上還沾著趕路的塵土。眾人圍在包子鋪的案板前,看著孫二娘用麵團在桌上捏出汴河地形。"糧倉東邊有個廢棄的地窖,"她用擀麵杖戳出個坑,"當年張青修的,能直通糧倉底下。"
子時,一行人摸黑出發。孫二娘走在最前麵,懷裏揣著張青留下的機關圖。月光照在青石板路上,她想起成親那晚,也是這樣踩著張青的影子走路。地窖入口藏在老槐樹的樹洞後,時遷用從血手盟刺客身上搜來的鑰匙打開機關,黴味混著潮氣撲麵而來。
地道裏點著牛油火把,牆壁上每隔十步就有個青銅獸首。玉簫郎君認出這是墨家失傳的"吞聲獸",立刻用簫聲破解機關。越往前走,空氣裏的硫磺味越重。轉過第三個彎時,眾人看到十幾個金國士兵正在往麻袋裏裝填黑色粉末——正是能燒毀整座城池的霹靂火。
戰鬥在狹窄的地道裏展開。趙尋的長槍挑翻兩個金兵,槍頭卻卡在石壁縫隙裏。孫二娘揮刀斬斷鎖鏈,刀刃與玄鐵碰撞出火星。時遷像隻狸貓般躍上石柱,將淬毒的飛蝗石撒向敵人。玉簫郎君的簫聲化作音刃,在封閉的空間裏來回激蕩,震得眾人耳膜生疼。
當最後一個金兵倒下時,孫二娘發現牆角堆著幾十個油紙包。打開一看,裏麵不是火藥,而是浸透桐油的棉絮。"他們改用火攻!"她驚覺不妙。抬頭望去,地道頂部的石板縫隙裏,正緩緩滲出暗紅色的液體——那是能腐蝕石頭的化骨水。
玉簫郎君立刻吹奏起破邪曲,音波暫時壓製住化骨水的滲透。時遷則按照機關圖,在石壁上找到七個凸起的石鈕。他深吸一口氣,按照"坎、離、震、兌"的順序按下,地麵突然翻轉,露出通向上層的階梯。眾人剛衝出去,就看見糧倉的梁柱已經燃起熊熊大火。
孫二娘抄起水桶衝進火場,滾燙的火星濺在臉上。她想起張青教她的滅火法子,指揮眾人用泥沙掩埋火源。趙尋帶著士兵架起雲梯,從高處往下潑水。時遷則帶著幾個兄弟,用從血手盟那裏繳獲的滅火彈炸開隔離帶。玉簫郎君站在糧倉外,簫聲化作清風,吹散嗆人的濃煙。
天亮時,大火終於撲滅。孫二娘坐在焦黑的梁柱旁,看著漸漸亮起的天空。她的頭發被火燎得卷曲,臉上全是煙灰,隻有眼睛還亮著。時遷遞來個還帶著餘溫的包子,褶子捏得歪歪扭扭,一看就是他的手藝。"二娘,嚐嚐?"他笑著說,"雖然沒你包得好看,但管飽。"
玉簫郎君在廢墟裏找到半截燒焦的簫管,輕輕擦拭著上麵的裂痕。趙尋指揮士兵清理現場,偶爾抬頭望向包子鋪的方向。遠處傳來早市的喧鬧聲,賣豆腐的梆子聲,賣菜的吆喝聲,漸漸蓋過了火場的寂靜。孫二娘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往包子鋪走去。她知道,隻要這包子鋪的爐火還燒著,就沒人能把他們打倒。
喜歡孫二娘的包子鋪請大家收藏:()孫二娘的包子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