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再蒸江湖味
字數:3089 加入書籤
孫二娘蹲在十字坡廢墟裏,將半塊焦黑的蒸籠片擦了又擦。竹篾上還殘留著張青的指紋,那是三年前他教她如何控製火候時留下的。她把蒸籠片揣進懷裏,抬頭望向斷成兩截的旗杆——上麵的十字坡大旗早已被血浸透,如今在風中簌簌作響,像塊褪了色的裹屍布。
“二娘,”時遷抱著一捆新竹篾走來,“後山的竹林都被金軍砍光了,這是最後一批。”
孫二娘點頭,將蒸籠片嵌入新紮的籠屜。三年前張青親手栽下的竹林,如今隻剩下光禿禿的竹樁。她忽然想起那個暴雨夜,張青渾身濕透地衝進鋪子,懷裏抱著三棵竹苗:“當家的,這是梁山戴宗送的湘妃竹,蒸出來的包子帶著竹葉香。”
“時遷,”她輕聲說,“去把地窖裏的老麵引子挖出來。”
時遷一怔:“可是張青大哥說過,那引子要留著給……”
“留著給兒子滿月酒。”孫二娘替他說完,“現在我要讓整個江湖都聞到十字坡的麥香。”
當天夜裏,包子鋪的灶台上重新升起炊煙。孫二娘揉麵時,發現老麵引子表麵浮著一層油花——張青偷偷加了野山椒粉。她的眼淚滴進麵盆,和著麵粉揉成麵團,蒸出的第一籠包子帶著鹹澀的味道。
“二娘,”玉簫郎君掀開簾子進來,“汴梁城的百姓送來這些。”他放下一個布包,裏麵是半壇女兒紅、三斤五花肉和一封血書。
孫二娘展開血書,是李師師的字跡:“梁中書雖死,方臘已在睦州稱帝。他手中握著另一半太極玉佩,要取你項上人頭。”
玉簫郎君的鐵簫突然發出顫音,這是他特製的警報裝置。孫二娘抄起柳葉刀,看見七個黑影翻牆而入,腰間掛著“暗影閣”的青銅腰牌。
“孫二娘,”為首的黑影怪笑,“拿命來!”
孫二娘冷笑,將蒸籠蓋猛地擲出。滾燙的蒸汽撲麵而來,黑影們慘叫著後退。玉簫郎君趁機吹響《十麵埋伏》,尖銳的聲波讓黑影們抱頭鼠竄。
“追!”孫二娘提著柳葉刀衝出去,卻在牆角發現半塊玉佩——正是太極圖的另一半。玉佩上纏著一縷紅發,散發著曼陀羅香氣。
“花四娘的標記。”玉簫郎君皺眉。
孫二娘握緊玉佩,突然發現內側刻著一行小字:“張青之妻,必殺之。”
她的手顫抖起來。這是梁中書的字跡,卻出現在花四娘的玉佩上。她猛然想起張青臨終前的血書:“江湖最毒是人心,小心枕邊人。”
“玉簫郎君,”孫二娘突然問,“你還記得張青中了毒粉後的症狀嗎?”
玉簫郎君點頭:“皮膚潰爛,咳黑血,和方臘軍中的屍毒傀儡症狀一模一樣。”
孫二娘的瞳孔驟縮。她忽然明白,張青的死根本不是意外,而是方臘與梁中書合謀的局。他們用屍毒控製張青,逼他背叛十字坡,而花四娘的狼頭刺青,正是屍毒發作的標誌。
“二娘,”時遷從地窖鑽出來,“我找到張青大哥的日記了!”
日記的最後一頁寫著:“當家的,如果你看到這些字,說明我失敗了。但記住,江湖最毒的不是鶴頂紅,是人心。方臘的軍師是林衝的師父,他們要……”
字跡到此中斷。孫二娘握緊日記,突然聽見遠處傳來馬蹄聲。她抬頭,看見武鬆帶著三百死士歸來,他們的戰馬上馱著方臘的起義軍旗幟。
“武二哥!”孫二娘驚呼。
武鬆翻身下馬,將懷中的包裹扔在地上。解開層層油皮紙,露出方臘的人頭——他的眉心插著張青的屠刀。
“張青大哥的。”武鬆沙啞著嗓子說,“方臘臨死前說,他的軍師是玉簫郎君的師叔。”
玉簫郎君的鐵簫突然斷裂。他顫抖著從懷中掏出半塊玉佩,與孫二娘的嚴絲合縫。太極圖中央浮現出梁山的地形圖,暗藏著宋江的密信:“速來梁山,共商大計。”
孫二娘握緊玉佩,忽然發現包子鋪的蒸籠在冒黑煙。她衝進廚房,看見麵團裏爬滿了毒蟲——正是花四娘的獨門蠱毒。
“不好!”孫二娘驚呼。
玉簫郎君吹響《清神引》,卻見毒蟲在簫聲中愈發猖獗。武鬆抄起戒刀砍向灶台,卻被一股腐臭的氣浪掀翻。
“當家的,快走!”玉簫郎君將孫二娘推出廚房。
“轟!”
包子鋪的灶台轟然倒塌,露出一條密道。孫二娘抱著張青的日記,與時遷、武鬆一起衝進密道。密道深處傳來流水聲,牆壁上刻著梁山的水文圖——正是宋江要他們找的東西。
“二娘,”時遷指著石壁,“這是張青大哥的字跡!”
石壁上寫著:“當家的,如果你看到這些字,說明我已經死了。但記住,包子鋪的地窖通梁山,速去!”
孫二娘淚如雨下。她終於明白,張青早已知道自己會被屍毒控製,所以提前在包子鋪下挖了密道。他用生命為她鋪就了一條生路,而她,必須帶著他的遺誌繼續前行。
“武二哥,”孫二娘握緊屠刀,“咱們去梁山。”
武鬆點頭,將方臘的人頭掛在腰間:“我要讓宋江哥哥看看,這江湖該怎麽太平。”
玉簫郎君將斷裂的鐵簫重新拚好:“我要去找師叔,問個明白。”
三人消失在密道深處,包子鋪的廢墟上,新紮的蒸籠片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山風掠過十字坡,吹起孫二娘的衣襟,她腰間的玉佩與柳葉刀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在訴說:“江湖路遠,俠義不滅。”
喜歡孫二娘的包子鋪請大家收藏:()孫二娘的包子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