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大唐永定軍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A+A-


    李從嘉站在正廳主位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將士們。
    他深知今日所言之事非同小可,不僅是對眾人的宣告,更是對未來的一種宣誓。
    “諸位!”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回響,“今日我問你們,是否願意追隨我?”
    眾人心知肚明,雖然名義上歸屬於大唐,但已獨立成軍,不聽朝廷調遣。
    畢竟,李從嘉初誅奸佞,清君側之舉已經讓他們的命運與朝廷徹底決裂,更是讓李璟下了罪己詔!如何能容得下呢?
    話音剛落!
    李雄、盧郢等將領立即跪拜在地。“主公,我等誓死追隨!”
    隨著一陣鎧甲作響的聲音,滿堂武將也紛紛下跪:“我等誓死追隨主公!”
    李從嘉環視一周,見所有武將都拜伏於地,心中湧起一股難以抑製的豪情壯誌。
    “好!”
    “今日,言明我軍之誌:平定天下,結束動亂。從今以後,湖南道兵馬更名為大唐永定軍,繼承烈祖遺願,恢複漢人榮光!”
    曆史上的大唐,作為真正由漢人統治的最大疆域國家,其輝煌成就令後世仰慕。盡管後世元朝和清朝的統治疆域更廣,但從血統和文化意義上講,大唐無疑是最偉大的漢人帝國!
    李從嘉的目光中充滿了堅定與激情,他望著跪拜在地的將軍們說道:“煙閣上清風起,留得將軍卷世名!”
    “諸位將軍請起!”
    他的誓言不僅政治正確,更體現了對先祖李昪治國理念的認同和延續。
    “如今,我永定軍擁有二十三州之地,包括荊州、歸州、峽州、嶽州、朗州、潭州、桂州……以及光州!”
    當他一連串說出這二十三處州城的名字時,眾將無不點頭。
    雖然相較於周軍掌控的中原百餘州城,他們的勢力還顯得微不足道,但每位將士眼中都燃燒著希望與熱血,堅信隻要跟隨李從嘉,必能實現一統天下的偉大夢想。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守住光州!阻擋周軍的進攻,同時迅速收複蒙、象、嚴、富、昭、梧、龔、梧八州之地今廣西中部)。這些地方原為南楚故地,投降我大唐後卻被南漢劉晟趁亂奪走。我們必須將其奪回來!”
    “南漢劉晟殺親兄弟十五人,重刑治國,百姓苦不堪言,八州之地需全部奪回。”
    李從嘉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與霸氣,每一個字都像是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火焰。
    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滿艱辛,但他們更清楚,堅定不移地追隨李從嘉,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重振漢人的輝煌與榮耀。
    這一刻,整個大殿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充盈,那是一種渴望勝利、追求卓越的血氣與決心,是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堅定信念。
    “遵命!”
    眾將躬身跪拜。
    統一目標和方向後,又有了新的動力,大周如今疆域最大,兵力最強,直接進攻大周還有不妥,防守光州卻是綽綽有餘,也能遏製大周發展。
    反而是在廣西一帶,李從嘉為了防範劉晟布置重兵,牽扯兵力,而且地區山勢延綿,運輸糧草,派遣重兵極為耗時耗力,所以他想要將南方邊境打通,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否則以自己所處地域來看,四周皆兵。
    曆史上南漢劉晟曾畏懼柴榮,而請求投靠,若是二人勾搭上了,兩頭夾擊,自己雙線作戰,北方強兵硬弓,南方補給線長,牽扯極大,局勢更加不好把握。
    所以李從嘉以此為目標,先將曾經投降於大唐的州城收複回來,這樣出師有名。
    確定此事之後。
    李從嘉花了十天時間,整治全軍,並派遣兵卒向廬州孫漢威運送糧草,以解決他的燃眉之急。
    對於駐守光州城三萬將士,其他兵馬陸續回家!
    兵安排進行了分批輪調。
    李從嘉在光州的全境視察之後,立即著手推動了一係列舉措。
    動員當地百姓積極參與耕種、開墾荒地,並興修水利設施,確保來年的豐收。
    同時,大軍在操練之餘,還在重要河道中築起了堅固的水寨,以防禦外敵入侵。各項事宜有序推進後,李從嘉決定留下盧郢鎮守光州。
    臨行前,李從嘉將盧郢單獨叫到跟前。
    語重心長囑咐:“我留盧將軍於光州,猶如當年關羽將軍守荊州,替我永定軍守住這至關重要的門戶。日後我們問鼎中原,進而安定天下的大業,皆係於此。”
    盧郢聽罷,心中五味雜陳,既感到了無比的榮耀,也深知責任重大。
    他跪拜謝恩道:“主公如此器重末將,此恩此德無以為報!”
    李從嘉見狀,繼續慎重囑咐道。
    “從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而言,光州之於我們的重要性與當年關羽所守的荊州相仿。”
    北麵是強大的周軍,這裏是進入中原的關鍵通道,南麵則是廬州,孫漢威雖有暗投之心,但目前局勢尚不明朗,他不會立即站隊。
    “西邊是鄂州,那裏有武昌節度使何敬洙。此人老成持重,對於我們的行動,他既不會輕易投靠,也不會貿然疏遠。他更傾向於觀望,等待形勢明朗後再做決斷。”
    說到這裏,李從嘉停頓了一下,仿佛在回憶過去與何敬洙交流。
    “年前出兵時,你我也曾路過鄂州,與他打過交道,此人穩重,隻待日後我軍有奪天下之能,自會主動投靠。”
    “東麵則是壽州,那裏有清淮節度使劉仁贍。老將軍雖然自顧不暇,但我對他有恩。”
    “盡管他對南唐朝廷忠心耿耿,但對於朝廷權臣誤國的深感不滿。因此,在這件事上,他不會站在我們這一邊,但也不會反對我們。”
    盧郢聽後連連點頭,感慨道:“主公運籌帷幄,東南西北四麵八方的情勢,都已做了安排,而今末將駐守此處,確實穩如泰山。”
    李從嘉歎了口氣說道:“盧將軍,你文武雙全,若非戰亂頻仍,或許你能科舉取得功名。然而天下板蕩,更需要一名允文允武的儒將,鎮守一方,守護我們的根基。”
    盧郢激動地回應:“主公知遇之恩,末將沒齒難忘。”
    數日後,隨著李從嘉離開光州,前往潭州,他要盡快解決南漢劉晟這個後顧之憂,江寧朝廷與他關係暫且擱置。
    天下之大,讓他心中豪情頓起,當前最強勁敵是柴榮,日後是耶律皇室……
    “駕,駕……”李從嘉策馬揚鞭,奔向潭州。
    與此同時一封十萬火急奏報,送到了柴榮的案頭前。
    喜歡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請大家收藏:()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