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南漢第一將

字數:4937   加入書籤

A+A-


    這一戰,永定軍抱著必勝決心,但也是麵臨著最艱難的一戰。
    李從嘉心中盤算雙方戰力。
    南漢第一大將,吳懷恩指揮大戰,同時人數占優,地勢占優。
    永定軍士氣占優,戰意高昂,兵器甲胄精良。
    跨江作戰,對永定軍而言也是頗為艱難。
    謝彥質已經率領工兵衝向前方戰場,梁延嗣沿岸弓兵乘小船衝向戰場。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永定軍與南漢軍正麵作戰。
    “咚!咚!咚!”
    三通鼓響,戰場薄霧蒙蒙,趁著天光未亮,永定軍已經衝向了賀江。
    浮橋、小舟,數千名士兵衝向岸邊,賀江水流湍急寬闊,無數士卒衝了上去,殺向了河岸口。
    濃霧籠罩著賀江,黎明前的黑暗中,箭矢破空的尖嘯聲驟然響起,撕裂了這份死寂。
    謝彥質率領工兵,梁延嗣帶領的弓兵剛剛靠近淺灘,南漢軍便從蘆葦叢中的隱蔽位置發動突襲。
    床弩發出悶雷般的轟鳴,三丈長的鐵翎箭如死亡之吻,瞬間貫穿了三條小舟,木屑與殘肢在江麵上炸開一朵朵血色的花。
    “舉盾!”
    謝彥質高喊一聲,工兵們迅速舉起盾牌,頂著密集的箭雨開始將浮橋的搭接在一起。
    霎時間,江麵上,工兵分成了四組。
    有的用三角鐵錨和浮木排,搭接在一起,將兩側鐵錨沉入江中,拚勁成特製的浮橋,可以使士卒跨江而過。
    而江麵之上的另有一組工兵,撐著數十艘特製的小舟,小舟上橫著木板,木板上有楔口和銷軸,上麵捆綁著繩索,迅速搭接在一起。
    這樣的浮橋,在江麵上一下子就鋪開了四座。
    在北宋滅南唐之時,北宋跨過長江攻打南唐就是采用了第二種浮橋方式,數百艘標準小船橫亙在江麵上,十萬大軍橫渡長江。
    這一戰也是中國曆史第一次在長江上搭建浮橋之戰。
    而今賀江寬度遠不如長江,李從嘉派遣工兵準備數日已經夠跨江之用。
    永定軍特製的浮橋,便於快速在江中登陸作戰。
    永定軍步兵踏著搖晃不定的橋麵衝鋒,鐵甲相撞的聲音如同暴雨砸在銅鑼上,震耳欲聾。
    植廷曉見狀一愣!
    “這是什麽!”
    四條浮橋同時從江麵上架起,這種造橋速度,讓他這所謂水軍主將聞所未聞。
    心驚卻不慌!他們南漢守軍可不是吃素的,作為南漢最強戰力的邊軍,他還有拿手好戲。
    浮橋浮橋快速搭建之際!
    植廷曉冷笑揮動令旗,上遊突然漂下了數十艘火船。
    裹著瀝青的烈焰如同饑餓的猛獸,快速滑動,衝向了橋中,瞬間吞噬了一座浮橋。
    衝天的火光映紅了整個戰場,也照亮了士兵們決絕的臉龐。
    在這片火海之中,永定軍先鋒校尉王猛率領一隊死士奮不顧身地泅渡登岸,抓住一塊木板向著岸上泅水。
    一座浮橋被毀。
    他們麵對的是敵人如林的槍陣和無情的箭雨!
    但每一個人都懷抱著必死的決心。
    謝彥質迅速揮動旗幟,拆掉重建。
    後方又一隊工兵衝了上來,幾十丈寬的江麵上,又一支後備隊衝了上來。
    兩座木橋,兩座船板橋,同時向前搭建。
    植廷曉也萬萬沒想到,永定軍才剛一交戰就發動了最強的攻擊,沒有絲毫的試探和摸索,幾乎瞬時間發動了全軍猛攻。
    嶺南各地雖有河流,船隻但是遠不如江南地區長江淮河,水勢浩大,所謂水軍不過是三十艘樓船和八十艘小舟。
    浮橋搭建至河中央的那一刻,賀江西岸響起戰鼓。
    江心處突然傳來龍吟般的號角。
    “今日要麽馬踏番禺,要麽魂歸賀江!”
    李從嘉長劍所指。
    他們用牙齒咬著分水刺,手中拿著水肺,潛入江中,水下搏命。
    浮橋上。
    梁延嗣指揮弓兵,使用神臂弓遠距離射出火箭,點燃戰船,水底下永定軍水鬼從水下竄出,用分水刺向船艙鑿去。
    然而,這僅僅是戰鬥的開始。
    濃霧與火焰交織的賀江上。
    一時間,江麵上火焰熊熊、煙霧彌漫,伴隨著陣陣士兵們的慘叫聲,構成了一幅殘酷血腥的畫麵。
    梁延嗣在浮橋上指揮弓兵,使用神臂弓遠距離射出火箭,點燃了敵軍的戰船。
    水下的永定軍水鬼悄然接近,用鋒利的分水刺鑿穿底部船艙,造成敵艦內部混亂和沉沒。
    箭矢如雨,火箭如星,不斷地射向敵軍。
    南漢軍並未輕易屈服,他們組織起嚴密的槍陣和盾牆,試圖阻擋永定軍的攻勢。
    但是永定軍死士們不顧一切地衝鋒陷陣。
    在激烈的戰鬥中,永定軍的水鬼兵成為了扭轉戰局的關鍵力量。
    他們像幽靈般穿梭於江底,悄無聲息地靠近敵艦。
    然後突然暴起,利用分水刺破壞船體結構。
    一艘接一艘的敵艦開始傾斜下沉,船上的士兵紛紛跳江逃生,卻被永定軍的弓箭手無情射殺。
    隨著戰鬥的持續,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首當其衝的永定軍,麵對著敵人的密集防線和無情的箭雨,卻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
    第二排士卒踩著沉船殘骸躍上敵船,短矛從麵甲縫隙紮進去時帶著攪動腦漿的悶響,那是生命在最後一刻的掙紮。
    江麵上漂浮著無數屍體和殘骸,鮮血染紅了整個水域。
    年輕的輔兵被敵人鐵鉤紮穿琵琶骨,劇痛之下他卻沒有退縮,反而反手將鐵鏈纏在腰間,拖著三個敵兵一同沉入冰冷的江底……
    有的幸存的永定軍將士用染血的牙齒咬緊刀繩,踩著同袍浮屍發起最後衝鋒,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
    江麵漂滿了碎甲與斷戟,湍流為之滯塞!
    終於。
    經過無數次的嚐試和犧牲,浮橋成功跨過大江。
    先登衝鋒兵們揮舞著鋼刀砍得卷刃了,便掄起敵人的屍體當作武器,繼續向前衝鋒。
    腸子拖在地上,仍然在泥濘中掙紮向前,爬了十步才最終斷氣。
    隨著更多的永定軍士兵成功登岸,雙方展開了更加慘烈的近身搏鬥。
    刀劍交擊、鮮血飛濺,每一塊土地都被染成了紅色,戰場上彌漫著死亡的氣息。
    永定軍以頑強的意誌和不屈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南漢軍的防線。
    戰場上,哀號聲、廝殺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壯的戰歌。
    這一刻,賀江成為了真正的修羅場!
    江水不再清澈,而是被鮮血染成了深紅色。
    天空不再湛藍,而是被戰火映照得昏黃。
    李從嘉望著賀江,見己方士卒作戰如此凶猛,南漢守軍防線還未崩潰。單論作戰勇猛而言,永定軍卒,遠強於南漢軍。
    持續數個時辰大戰,讓己方軍卒已經有些衰竭。
    老帥吳懷恩,此時已經來到戰場上。
    站在高台之上,令旗兵指揮全局,調動兵卒,在戰線抵擋大軍如潮水般的衝擊,想要拖死永定軍。
    “隨我殺!”
    李從嘉身後帥旗揮動,手持長槊,踏上了浮橋。
    “咚!咚!咚!”戰鼓聲震蒼穹。
    “兒郎們,隨大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