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攻伐武昌
字數:4264 加入書籤
窗外,遠遠近近的爆竹聲開始連綿不絕地響起,劈啪作響,如同密集的鼓點,宣告著舊歲的終結與新年的降臨。
絢爛的煙花偶爾劃破夜空,將王府庭院映照得忽明忽暗。
廳內,炭火劈啪,甜酒暖胃,家人笑語晏晏。
黃瑩兒靠在椅背上,手輕輕撫著肚子,臉上帶著恬靜滿足的微笑。
徐蕊兒依偎在李從嘉身側,看著跳躍的火焰,聽著震天的爆竹,感受著身邊堅實的依靠,隻覺得心中被一種前所未有的暖意和安穩填滿。
周娥皇抱著熟睡的兒子,目光溫柔地掃過這一室的溫馨,眉宇間是身為主母的欣慰。
這一刻,沒有刀光劍影,沒有權謀算計,隻有最純粹的人間煙火,最溫暖的家人相守。
在這辭舊迎新的爆竹聲中,李從嘉暫時拋開了上將軍的身份,僅僅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家主,沉浸在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團圓裏。
他知道,眼前的溫馨是短暫的,年節過後,那場與江寧的決戰便將拉開序幕。
但此刻,他隻想好好守護這爐火旁的笑顏,這份他為之奮鬥的意義所在。
新年的爆竹硝煙尚未完全散盡,潭州城喜慶的紅綢還掛在簷角,永定軍節度使府邸內的氣氛卻已陡然轉寒。
短暫的團圓與溫情如同冬日暖陽,迅速被鐵與血的肅殺之氣取代。
年關一過,李從嘉便一頭紮進了冰冷的軍政事務之中,永定府正堂成為了新的風暴中心。
堂內炭火雖旺,卻驅不散那股無形的寒意。
巨大的南唐輿圖懸掛正中,上麵代表永定軍的赤色標記與象征江寧勢力的標識犬牙交錯,尤以武昌、廬州兩處最為刺目。
李從嘉一身玄色蟒袍,端坐主位,麵容沉靜如水,目光銳利如鷹,再無半分年節時的溫煦。堂下,他麾下能征慣戰的將領們按品階肅立兩旁,鎧甲鏗鏘,氣息凝重。
空氣中彌漫著皮革、鐵鏽和壓抑的鬥誌。
“諸位!”
李從嘉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年節已過,江寧偽帝李弘冀料定我軍新勝南漢,需時間消化,必不敢輕動。此乃天賜良機!我軍當先發製人,一舉蕩平肘腋之患,收複武昌!”
他霍然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敲在武昌的位置上。
“此戰,目標有二:其一,穩固廬州,鎖住江寧北上增援武昌之路,使其首尾難顧!其二,攻克武昌,拔掉李弘冀楔入我腹地的這顆釘子,打通長江上遊,劍指江寧!”
“末將等,謹遵殿下號令!”
眾將齊聲應諾,聲震屋瓦。
“李雄!” 李從嘉目光掃向左手第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將領。
“末將在!” 李雄踏前一步,聲若洪鍾。
“命你為副帥,總領攻城諸部!親率本部精銳槍兵一萬,兼領攻城器械雲梯、衝車、投石機,為破城先鋒!”
“末將領命!必不負殿下重托!” 李雄抱拳,眼中戰意熊熊。
“馬成信!”
“末將在!” 一名身披厚重玄甲,宛若鐵塔般的將領沉聲應道。
“著你率重甲騎兵五千!此乃破陣尖刀!或敵陣動搖,給本王狠狠鑿穿,不留活口!”
“末將領命!重騎所至,片甲不留!” 馬成信的聲音帶著金屬摩擦般的冷硬。
“梁延嗣!”
“末將在!” 一位身形挺拔,雙臂修長的將領出列。
“神臂弓營一萬,由你統領!壓製城頭,狙殺敵將,掩護步軍攻城!本王要武昌城頭,箭雨遮天!”
“末將領命!定叫敵寇不敢露頭!” 梁延嗣眼中精光一閃。
“張璨!”
“末將在!” 一名手持巨斧、氣勢凶悍的壯漢應聲。
“著你統領大斧銳士五千,重甲步卒五千!大斧破門、破陣!重甲固守、推進!城破之後,巷戰清剿,就靠你了!”
“殿下放心!末將的斧頭,早就渴飲江寧狗血!” 張璨舔了舔嘴唇,獰笑道。
“彭師亮!”
“末將在!” 一位身形矯健、眼神銳利的年輕將領出列。
“輕甲先登營,交給你!敢死陷陣,登城奪旗!第一個登上武昌城頭者,賞千金,升三級!”
“末將願為殿下先登!不死不休!” 彭師亮的聲音帶著決死的狂熱。
“謝彥質!”
“末將在!” 一位氣質沉穩、雙手布滿老繭的將領躬身。
“工兵營,由你統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清除障礙,保障大軍通行!確保攻城器械抵近城垣!”
“末將領命!必保道路暢通,器械無損!” 謝彥質沉聲應道。
李從嘉的目光掃過每一位點到的將領,最後回到輿圖上。
“此戰,本王親任主帥,統兵六萬,直搗武昌!各部務必戮力同心,奮勇向前!此役,關乎我永定軍根基,更關乎這江南半壁江山,誰主沉浮!”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轉厲:
“軍法無情!畏敵不前者,斬!臨陣脫逃者,斬!貽誤軍機者,斬!不聽號令者,斬!”
“諾!” 眾將凜然,齊聲應諾,殺氣盈堂。
“後方之事,”李從嘉轉向文官一側,“趙普!”
“臣在!” 首席謀臣趙普出列,神色凝重。
“著你留守潭州,總理後方一切政務!糧秣軍需,民夫調度,務必源源不斷,不得有誤!若有差池,唯你是問!”
“臣趙普,定當竭盡全力,確保前方無後顧之憂!殿下凱旋之日,臣必獻上井然有序之潭州!” 趙普深深一揖。
“吳翰!”
“末將在!” 一員老成持重的將領應聲。
“命你為京都潭州)守將,總領城防!嚴查奸細,日夜巡防,確保潭州安若磐石!若有人趁虛而入,提頭來見!”
“末將吳翰,人在城在!定保殿下基業無恙!” 吳翰斬釘截鐵。
部署完畢,李從嘉負手而立,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堂宇,直抵那烽火將起的武昌城下。
“傳令三軍,整備甲胄,磨礪刀兵!三日後,祭旗出征!”
“祭旗出征!祭旗出征!”
堂內文臣武將,山呼海嘯,戰意直衝雲霄。
永定府內,緊張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戰爭的巨輪,在李從嘉的號令下,轟然啟動,帶著碾碎一切的威勢,朝著武昌的方向,滾滾而去。
短暫的安寧徹底終結,血與火的樂章,即將在長江之畔,奏響最激烈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