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收複失地

字數:3753   加入書籤

A+A-


    武皇後時期
    之前在宮裏搞試點的女子學堂裏通過考核的女子現如今已入朝為官。
    又因為她們都是世家女子,家中父親在朝上多多少少也是個大官。
    於是這些女子多數選擇在父親手下幹活,不過這也是武皇後暗中授意的。
    這樣一來,朝中大臣最後不得不為了子女下位。
    這看似是鞏固了這些人的權力,但武皇後很清楚從女子學堂走出去的女子。
    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誰給的,也不會被什麽家族使命而裹挾,她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國家,她們的忠誠和信仰也屬於國家。
    正是因為深知這一點,所以武皇後才格外放心。
    隻有女子當官的多了,世道的偏見才能真正的開始消失。
    解決好這一事後,武皇後就把目光放在了收複失地上。
    從吐蕃日漸強大開始,大唐之前攻下的東突厥、西突厥以及鐵勒各部都開始蠢蠢欲動。
    直到鹹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又聯合於闐突襲龜茲撥換城,將其攻陷,唐朝隻好放棄安西四鎮,至此唐朝丟失了不少的領土。
    要不是天幕的突然出現,或許東突厥和鐵勒各部要聯合起來脫離大唐的控製。
    而她現在要做的就是收回安西四鎮,確保絲綢之路的繼續發展,並壓製吐蕃的擴張。
    以前收複失地那就是派兵打,誰贏了就是誰的,現在不一樣了,要文雅一點,談判是為上上策。
    隻要那些外族不傻,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麽選,畢竟過上了好日子,誰還想拋棄呢?而大唐就是能給他們持續提供這樣的日子。
    千年來,外族總是反反複複的被攻下,可要不了多久就能掙脫。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不一樣,首先語言不通就是最大的障礙。
    兩方人連話都說不上,哪能和平共處。
    不過現在就沒這樣煩惱了,因為隻要是人就一定會說普通話,會識簡體字,不過,啞巴瞎子是例外。
    於是長達幾個月的談判終於順利完成了,安西四鎮又回到了大唐。
    吐蕃首領之所以願意放棄,那也是因為吐蕃確實對管理一方麵有心無力。
    如果吐蕃不願意放棄,以長遠來看,安西四鎮還是會回到大唐。
    與其被武力搶回去,還不如拿來合作,畢竟吐蕃的屬地很限製農業的發展,非常依賴中原的農業,而且交通也有很大的局限,土地空曠到方圓百裏無一人。
    搞定了安西四鎮,武皇後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繼續和吐蕃合作,向西邊擴張。
    此舉直接遭到了吐蕃的反對,用中原的話來說,那就是甕中捉鱉,到時候吐蕃被圍在中間像什麽樣。
    於是李治和武皇後兩個人一前一後的忽悠吐蕃首領,說什麽未來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一家人一起合作向外擴張怎麽就不行了?別這麽小氣嘛。
    一開始吐蕃首領收到這些話的時候惡心的三天沒睡著,奈何在長久的攻勢下,其實是利益,吐蕃可恥的動搖了。
    吐蕃首領得承認,在治理國家這一方麵確實不如大唐。
    再者這兩年多,兩國邊界處的民眾相處的非常好,很少有發生亂鬥。
    為此吐蕃首領還暗戳戳的詢問這些人對於歸順的想法。
    大部分人都表示可以,隻因為他們想報答大唐太子李承乾,沒有他和係統156,就沒有如今的天下太平。
    吐蕃首領鬱悶了好一陣,最後同意了。
    李治和武皇後本以為還要猶豫一段時間呢,沒想到會這麽爽快。
    當即就決定不往西邊去了,南下拿下六詔後叫南詔),再繼續朝南擴張,將真臘、驃國、林邑等小國一並收下。
    之所以要和吐蕃合作也是因為這些小國地形和環境複雜,體魄強健者能多幾分存活率,再者也是避免這些小國想要求助吐蕃,讓吐蕃給大唐邊境搗搗亂,這樣大唐就會少不了分身乏術。
    明初
    自從朱標對大明提出拿下日本後,朱元璋和馬皇後就一直致力於海上。
    除了要訓練海軍,還要建造許多大船,這些大船沒個三年五載別想看見成效。
    不過這些大船是為了航海的,至於對付日本就隻需要中型船隻即可。
    一年多後,正當朱元璋下令前往日本時,日本的使者曆經艱難險阻來到了大明都城,說願意獻上領土,隻求大明的君主能庇佑日本。
    朱元璋當即黑了臉,他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
    大明要出兵攻打日本的消息算是人盡皆知,所以朱元璋早就知道日本要投降。
    可他一想到未來的日本在這片土地上做的惡事,他就怒火中燒,勢必要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看。
    所以他派人去攔住日本使者,為的就是不讓日本投降,不然他還怎麽光明正大的打過去。
    現在好了,一切都泡湯了,朱元璋能不生氣嗎?
    事已至此,攻打計劃隻能改為教化計劃,他要讓日本文化一點點被中原文化吞噬。
    隻有這樣,幾代之後,日本民眾就會發自心底的認為自己是中原人。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日本高官貴族全都遷到中原,成為普通的有錢人,不願意的,綁也要給綁過來,並加以隱密看管。
    還有就是從中原裏選一些有能力的官員接手日本,前期不能讓日本土著接觸到權力。
    畢竟曆朝曆代對日本的評價可不好,必須得防著。
    這兩年多不僅把日本的事情解決了,連元朝的殘餘勢力要麽留在中原,要麽就是回到蒙古國,兩國百姓相處的還算和諧。
    這讓朱元璋和馬皇後十分喜悅,並深刻意識到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要是百姓們沒有學習過政治,就很難消解心中的仇恨,也不明白戰爭是沒有敵人的,誰都是戰爭的受害者。
    一味的記住仇恨,那戰爭所帶來的痛苦就會一直存在。
    但這不意味著就要忘記戰爭,我們要銘記戰爭,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喜歡來自千古一帝太子們的現代直播請大家收藏:()來自千古一帝太子們的現代直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