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崖山海戰
字數:7287 加入書籤
祥興二年,二月初六,己酉日,【朱雀】當值,忌出征。
黎明前夕,崖山海域籠罩在濃重的海霧中。
元軍艦隊已悄然完成對宋軍海上堡壘的合圍。
元軍都元帥立於船首,指尖摩挲著銅羅盤上刻著的幹支——己酉。
朱雀當值,大凶。
身後副都元帥按刀上前:“大人,司天台的人說今日忌刀兵,是否考慮推遲…”
話音未落,都元帥反手將羅盤擲入海中,浪花無聲吞沒了凶兆。
“宋人信這個,我不信。”都元帥站立在旗艦樓船的甲板上,望著遠處宋軍陣中零星的火光,冷聲道:“大汗已經給足了那宋庭麵子,既然那姓張的不識抬舉,那就讓他跟趙宋這艘破船一起沉沒。”
“可宋軍水軍主力仍在,戰船高達千艘....而我軍水軍....”副都元帥仍有些遲疑。
“哼,有何所懼,不過都是些民船罷了,再者宋人依仗鐵索連船,自以為固若金湯,實則作繭自縛,今日潮水,當教他們見識何為真正的海戰。”
“是!”
都元帥轉過身,看著身後諸將,神色肅然:“諸位將軍,今日潮水將漲,天時已至!趙宋立國三百載,自詡正統,然其君昏聵,其臣苟且,盤剝百姓,致使天下凋敝!北方漢地,先遭女真蹂躪,後受宋廷棄置,他們可曾記得燕雲十六州的子民?可曾記得中原父老?”
“臨安城破時,滿朝朱紫,膝行而降者幾何?”
“所謂天子,不過一孺子,被權臣挾持,漂泊海上,如喪家之犬。”
“如今神器旁落,宋失其鹿,天命歸元!”都元帥聲調陡然拔高:“自太祖鐵騎踏破金夏,世祖皇帝承天應命,混一宇內!今日之戰,非為殺戮,乃為終結亂世!”
說到這,他猛然拔劍:“此戰若勝,南方永定!”
“若敗,我等皆無麵目北歸!”
諸將臉色逐漸充血,殺意滔天。
“傳令三軍,四路合圍,弓弩壓陣,待潮滿時,直搗中軍!我要那‘海上行朝’,今日沉沒於此!”
“末將遵命!”
戰鼓擂響,旌旗桅杆如林。
元軍發戰船六百艘,兵力三萬餘。
北路軍由副都元帥率領,趁著退潮時露出的淺灘,從宋軍陣型的北側迂回。
東路軍配備重型拍竿戰船,準備正麵衝擊宋軍船陣。
西路軍隱藏火器與火箭,伺機縱火。
南路軍由都元帥親自指揮,裝備大量弓弩手,計劃在漲潮時發起總攻。
按作戰部署,分四道攻崖山。
崖山海戰,爆發。
來得猝不及防。
......
天色還泛著蟹殼青,老疍民黃阿四就搖著他那艘補了又補的舢板出海。
昨夜下過雨,海水泛著渾濁的土黃色,船底不時擦過漂浮的海藻。
最近元軍動靜小了不少,聽說大宋又打贏了幾場仗,奪回了一些灘塗據點。
張樞密收縮了陣線,有人說這是要敗了,在做突圍前的準備,但每次聽到這話,黃阿四就要當麵啐那人一口唾沫,沒見據點都拿回來了不少麽,聽那天天去大營的阿蟹說咱們宋軍現在的傷亡比以前可是少得多了,那怎麽可能會輸。
這一定是張樞密的計策,要集中兵力進攻了。
嗯,一定是這樣。
那些個渾小子哪裏懂什麽行軍打仗。
等咱們大宋打贏這一仗,把那個該死的什麽元軍都元帥都給砍了,看他們還說什麽。
說起這個就氣,黃阿四忍不住又啐了一口。
聽說那元軍都元帥也是個漢人,卻做了元人的官,還帶著大軍來打咱們大宋,真是忘了祖宗!
呸!我黃阿四就是看不起他!
想到這,他扭頭對著船艙裏的兒子道:“可別學那個什麽元軍都元帥忘了祖宗,死了到下麵老祖宗都不認的!”
“是是是。”船艙裏的阿水正小心翼翼整理著漁網,聽著這沒頭沒腦的一句,隨口應道,顯然這樣的對話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黃阿四很是滿意回過了頭,這個兒教得就是好,聽話聽教,就是瘦了點,不像阿蟹,人雖然看著也小身板,但身上的肉都是結實的。
所以每次出海他都擔心這兒子會被魚拖走,得多找點東西給他補補。
除此之外還不夠哩,得多串一枚銅錢,求老龍王保佑。
嗯,順便保佑咱們大宋能夠在這海上打敗那群草原的旱鴨子!
想到這,黃阿四忍不住雙手合十又閉上眼睛喃喃低語了起來。
“咦,阿爹你看那是什麽?”
突然,十五歲的兒子拎著漁網從艙裏走出,赤腳踩在濕漉漉的船板上打了個滑,嚇了他一跳,下意識抬頭正要罵什麽,卻似乎看見了什麽,有些訝異。
黃阿四聞言睜開眼睛,順著兒子的示意方向望去,表情頓時一愣。
隻見一艘布滿箭矢的哨船順水漂來。
上麵還有幾抹大灘的嫣紅。
“這是...”黃阿四咽了咽口水,臉色陡然急變:“咱們大宋水軍的哨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爹,你看,那是什麽!”突然,兒子很是驚慌地指著遠處。
黃阿四連忙抬頭眯著昏花的眼睛望向崖門水道,身子一顫。
遠處的海平線上,不知何時冒出了一片黑壓壓的船影。
黑雲蓋海。
“這....”黃阿四的呼吸突然急促起來。
那些船影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大,最前頭的幾艘已經能看清尖利的船首和鼓脹的風帆。
臉色瞬間褪去血色。
“是...是元人的戰船!”
“快跑!”他的聲音瞬間嘶啞,連忙抓起船槳。
可下一刻,卻聽得一陣弓弦顫動。
無數箭矢化作遮天箭雨呼嘯而來。
瞬間將這艘海上小舟覆沒。
.....
“哐哐哐!!!”
“元人來了,元人來了!”鑼聲像塊燒紅的鐵扔進了油鍋。
岸邊的疍民棚戶區頓時炸開了鍋。
女人們光著腳從高腳棚屋裏竄出來,懷裏抱著還在吃奶的娃娃。
男人們手忙腳亂地收著晾在竹竿上的漁網,發黃的麻繩纏了一地。
七十歲的江婆癱坐在自家船頭,幹枯的手指死死攥著孫女的藍布衣角:"快解纜繩......快......"
鄰居家的阿彩姐正往船上扔陶罐,有個瓦罐"咣當"砸在船板上,存了半年的鹹魚撒了一地。她三歲的小兒子坐在船尾哇哇大哭,鼻涕眼淚糊了滿臉
“快往山上躲,海上沒有出路了!”澹明站在慌亂的人群中連聲大喊:“看著自己的孩子婆娘,不要往海上跑!”
“阿蟹...怎麽了,元人是打來了麽?”老婦人顫巍巍被昌叔攙扶著上前:“你不是要去傷兵營麽,為什麽陳隊正沒有來接你?”
“阿嫲,元人打來了,現在海上亂作一團,咱們先往山上跑,一會我再去看看怎麽回事。”
聽到這話,老婦人還沒說話,倒是一旁的昌叔急了:“都這時候你還往外跑,元人的箭不長眼,萬一出了什麽事,你讓你阿嫲怎麽辦。”
“對啊對啊,元人也不是第一次打過來了,咱們宋軍不是也一樣打回去了,這次說不定也是一樣,先跟以前一樣上山躲過就好。”另一個叔伯也連聲勸阻。
“不一樣....”澹明忽然低聲道。
“什麽不一樣?”
澹明搖搖頭望向那發紅的天際:“這一次,不一樣。”
他知道,這一次,就是趙宋的最後一戰了。
而這一戰,也不過是一天左右就結束。
元軍選擇白天進攻,關鍵是為了借助日間潮汐,艦隊趁漲潮順流衝擊宋軍船陣,退潮時再用預設的伏兵截殺。
宋軍船陣因鐵索相連,無法靈活調整,部分船隻起火,士兵大亂,期間宋軍戰船互相碰撞,許多士兵跳海逃生,溺死者無數。
張樞密率部分精銳突圍,但大部分宋軍被圍殲。
眼見敗局已定,陸丞相不願投降,背負8歲的宋少帝跳海殉國
大批趙宋官員、士兵、宮女、百姓紛紛投海,史載“浮屍十萬餘”。
趙宋滅亡。
也就是說,陳五、趙醫官、青萍、十二歲的娃娃兵、端平二年入伍的淮西老兵、傷兵營的諸位。
這些在夢中結識的友人,都會死。
澹明回過頭,猶豫再三,對著阿嫲道:“阿嫲,我要去。”
“我知道現在的我起不了什麽作用,說不定還會給元人多一個戰功。”
“可,我想去。”
“我想多救幾個人。”
“他們不應該就這樣死在這裏。”
“他們....”
忽然,一雙滿是枯皮的手搭在了澹明手上,打斷了他的話。
順眼望去,是阿嫲那不舍的目光。
“阿嫲知道了。”老婦人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澹明的衣衫,似乎自言自語:“你們這一家啊,也不知道上輩子是不是欠了大宋的,明明自己也過得苦,卻一個個趕著給大宋送死。”
“說什麽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你阿公為了大宋,死在了平亂,阿嫲好不容易把你阿爹拉扯大,還給他娶了個好媳婦,結果第二年就入了水軍。”
“那些年,讓你阿媽和阿嫲擔心得是吃不下也睡不著。”
“好不容易等到他傷退了,安分當了個疍民。”
“以為能安生過日子,結果天天在你耳根講什麽狄公、嶽爺爺的故事,弄得你也想去從軍。”
“還是你阿媽發飆把你爹訓了一頓才按下你。”
“我和你阿媽也不知道是不是欠了你家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就克夫。”
“安生日子沒幾年,你阿爹和你阿媽也不在了。”
“或許這都是命吧。”
“乖孫...”老婦滿是不舍地拍了拍澹明的臉,輕聲道:“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了。”
“如果這是你一定要去做的事。”
“你就去吧。”
澹明瞳孔一震。
“阿嫲舍不得你,阿嫲也怕你出事。”老婦人絮絮叨叨:“阿嫲雖然年紀大,卻沒有什麽見識,也不懂什麽國家大事,都弄不明白為什麽元人要來打我們,不能各自過安生日子。”
“但別人的孫子都能上戰場,那我的孫子怎麽不能呢?”
“你是餘家的獨苗,要是出了事,我道了下麵對不起餘家列祖列宗。”
老婦人輕聲道:“可我知道,若是不讓你去,你阿公和你阿爹都不會原諒我。”
“你去吧,別擔心阿嫲,阿嫲有你昌叔他們照顧,一定沒事的。”
“注意安全,阿嫲等你回來。”
澹明矗立原地,呆愣地看著這個年老的婦人。
片刻,抿了抿唇,輕輕抱住了老婦人。
輕聲道:“阿嫲,等我回來。”
喜歡劍仙的現代生活請大家收藏:()劍仙的現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