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一個“團圓”年?
字數:3033 加入書籤
時間像是悄悄踮起了腳尖,轉眼就到了除夕這天。
軍屬大院裏徹底沸騰起來,家家戶戶的煙囪都鉚足了勁兒往外冒著白煙,空氣中混合著柴火、肉香、油炸食物的複雜氣味。孩子們的嬉鬧聲、大人們的談笑聲、還有偶爾從遠處傳來的零星鞭炮聲雖然部隊紀律嚴格,但過年總有人忍不住偷偷放兩個聽響),交織成一曲獨屬於這個年代的、熱鬧而質樸的迎春序曲。
蘇麥子家的小院相對安靜一些,但屋子裏同樣彌漫著濃濃的煙火氣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名為“過年”的特殊氛圍。
蘇麥子從一大早就開始忙活。她把前些天顧沉舟弄回來的那塊野豬肉解凍,用小火慢燉,加了些幹蘑菇和土豆,燉得香氣四溢。又拿出過年發的處理雞,收拾幹淨,做了個簡單的蔥油淋雞。年前供銷社運氣好搶到的一條小黃魚,也被她細細地刮了鱗,準備晚上幹燒。再加上醋溜白菜、涼拌菠菜、還有她自己醃的辣白菜,滿滿當當地擺了一小桌。
主食自然是餃子。白麵是精貴物,蘇麥子舍不得全用,摻了一半的玉米麵,餡兒是白菜豬肉的——豬肉還是她用攢了好久的肉票換的,肥瘦相間,剁得細細的,加上大白菜和蔥薑末,聞著就香。
顧沉舟今天難得沒有外出,也沒有窩在屋裏看文件,而是在灶房門口,默默地看著蘇麥子擀皮、包餃子。他似乎想幫忙,但看著蘇麥子那靈活得像穿花蝴蝶般的手指,再看看自己那雙習慣了握槍扛炮的大手,最終隻是沉默地站在那裏,偶爾在她需要添柴或者遞東西的時候,恰到好處地搭把手。
蘇麥子也沒指望他能幫上什麽大忙,有他杵在那裏,倒也不算太冷清。她一邊包著餃子,一邊隨口問道:“你們部隊晚上有活動嗎?比如聯歡會什麽的?”
“有,”顧沉舟言簡意賅,“但我請假了。”
“請假?”蘇麥子有些意外,抬頭看他,“除夕夜也要請假?”
顧沉舟沒看她,目光落在灶膛裏跳躍的火苗上,聲音沒什麽起伏:“家裏有人,不想去。”
家裏有人……
蘇麥子心裏微微一動,低頭繼續包餃子,嘴角卻忍不住輕輕揚了一下。這話,聽著還挺順耳。
夜幕降臨,窗外寒風呼嘯,屋子裏卻因為爐火和飯菜的熱氣而溫暖如春。桌上點著一盞亮堂的煤油燈,照得一桌子菜肴油光發亮,也照亮了相對而坐的兩個人。
這是他們一起過的第一個除夕夜。沒有鞭炮齊鳴,沒有高朋滿座,隻有兩個人,一桌簡單的飯菜。
“吃飯吧。”蘇麥子拿起筷子,先給顧沉舟夾了個餃子,“嚐嚐,白菜肉的。”
顧沉舟“嗯”了一聲,夾起餃子,一口咬下去,點了點頭,沒說話,但咀嚼的動作明顯帶著滿意。
蘇麥子也開始吃起來。野豬肉燉得很爛糊,土豆吸足了肉香,又麵又糯;蔥油雞雖然簡單,但雞肉鮮嫩;幹燒小黃魚鹹鮮微辣,十分下飯。
兩人默默地吃著,偶爾交流也隻是“遞一下醬油”、“湯有點燙”之類的簡單對話。但和最初的針鋒相對、或是後來的刻意疏離不同,此刻的沉默,似乎多了一絲……默契和安寧。
蘇麥子吃著吃著,忽然有點恍惚。她想起上輩子過年時,家人圍坐,電視裏放著春晚,外麵是絢爛的煙花和震耳的鞭炮聲……那種熱鬧和繁華,與眼前的一切截然不同。
這裏沒有親人,沒有熟悉的一切,隻有一個冷麵毒舌、卻似乎正在逐漸變得可靠的男人。這算是一個“團圓”年嗎?她不知道。
但看著對麵顧沉舟安靜吃飯的樣子,感受著屋子裏的溫暖和食物的香氣,她心裏那點莫名的傷感和失落,又漸漸被一種踏實的、接地氣的感覺所取代。
無論如何,這是她現在的生活。在這裏,她有了自己的“家”,有了第一個需要她操持、也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依賴著她的“家人”。
吃完飯,蘇麥子收拾碗筷,顧沉舟則罕見地沒有去看文件,而是坐在炕邊,不知道在想什麽。
屋外傳來稀稀拉拉的歡呼聲,大概是哪個單位在搞聯歡。蘇麥子洗完碗,擦幹手,正準備坐下歇會兒,就見顧沉舟從他那軍裝上衣的口袋裏,摸出一個小小的、用紅紙包著的東西,遞到她麵前。
“給你的。”他的表情還是有些不自然,甚至有點僵硬。
蘇麥子愣住:“這是……?”
“壓歲錢。”顧沉舟硬邦邦地吐出三個字,眼神飄向別處,“部隊發的……津貼,省下來的。”
蘇麥子接過那個小小的紅紙包,入手有些分量,捏了捏,似乎是幾張嶄新的票子。她看著顧沉舟那副“我就是隨手給你別多想”的別扭樣子,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這家夥,給壓歲錢都給得這麽……硬核。
“謝謝顧團長。”她彎著眼睛,故意逗他,“不過,我都多大了,還給壓歲錢啊?”
顧沉舟似乎被她笑得有些不自在,耳根又開始泛紅,嘴硬道:“拿著就是了,買點你需要的東西。”
蘇麥子沒再逗他,把紅紙包小心地收好,心裏卻像是被什麽東西填滿了一樣,暖暖的。
午夜的鍾聲似乎在遙遠的地方敲響了,新的一年,就這麽悄無聲息地來了。
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是在某一刻,目光不經意地在空中相遇。燈光下,他的眼神深邃,她的眼底帶笑。
這第一個“團圓”年,沒有想象中的熱鬧,卻有著一種獨屬於他們兩個人的、正在悄然滋生的溫情和……希望。
喜歡穿回六零,閃婚軍嫂,硬核求生請大家收藏:()穿回六零,閃婚軍嫂,硬核求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