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盡管說,朕絕不責怪於你

字數:7305   加入書籤

A+A-


    另一種說法是,沈萬三出資修築南京城後,您龍心大悅,不僅賞賜了他幾個兒子高官厚祿……”
    “簡直胡言亂語!”
    韓成話音未落,臉色烏黑如鍋底的朱元璋已按捺不住,大聲斥責起來。
    “什麽荒唐至極的無稽之談?
    編造這種鬼話的人是不是腦袋進水了?
    先不說沈萬三早已亡故,即便他還活著,我也絕不會幹出這種事情!
    就因為他的財富,就滅他全家;又因他修築南京城,就給他兒子封官加爵……難道我大明朝的高官就這麽廉價嗎?簡直是高看他這類商人了!
    這是在把我當什麽樣的人物?”
    朱標和朱棣聽後皆目瞪口呆。
    “沈萬三確實很有錢,但事情並不像這般誇張。
    沈家確實為城牆建設出了錢,不過不是南京城,而是中都城。
    出錢的是沈萬三的兒子,而非沈萬三本人。”
    恍然大悟之後,朱標開口解釋。
    “蘇州等地當時被張士誠占領,那裏的江南士紳也多與父皇對抗。
    在擊敗張士誠後,為削弱這些江南士紳的力量,父皇仿效西漢的陵邑製度,將部分蘇州富商遷至中都鳳陽。
    目的是防止他們在蘇州繼續興風作浪。
    後來李善長主持建造中都城時,對這些蘇州富戶采取了嚴厲措施,沈家也在其中。
    據我所知,沈家雖有錢,但隻承擔了一小段城牆工程,並沒有達到傳說中的三分之一那麽誇張……”
    聽完朱標的話,韓成總算大致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果然,許多傳聞不可信。
    常常張冠李戴,捕風捉影,就像夏姬她爹做籮筐,夏姬爸編……
    “不過這件事雖與事實偏差較大,但韓成說得沒錯,從沈萬三發家的過程可以看出,海外貿易一直很賺錢。
    沈萬三發家的時間段,與元朝市舶司開始虧損的時間點有不少重合之處。”
    沈家確實是靠海貿起家的。
    所以,並不是海貿本身不掙錢了,而是朝廷的市舶司不再掙錢了!
    那些本該屬於朝廷的錢,都被其他人賺去了!”
    朱標平緩的聲音傳來。
    那麽這些錢是如何被別人賺走的呢?
    盡管還未展開調查,具體情況不明,但朱元璋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想法。
    當初是誰勸他關閉市舶司,這個人就和這件事脫不了關係!
    朱元璋的臉色有些陰沉。
    “對了,你知道後世那些人是怎麽造咱們的謠嗎?”
    在海貿與市舶司的事情暫時結束之後,朱元璋又這樣問韓成。
    既然後世有人能在沈萬三的事上這樣抹黑他,那肯定也會在其他事情上繼續造謠。
    肯定還會有其他的謠言。
    韓成想了想說道:“確實還有一些更荒唐的,比如火燒慶功樓。
    最初在民間流傳,後來被人改成了戲曲演唱。
    大致內容就是說,陛下得了天下之後,擔心那些跟著您打天下的文臣武將威脅您的統治。
    於是就想把這些人都除掉。
    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便命人建了一座大閣樓,取名為慶功樓。
    起初劉伯溫察覺到一些不對勁,提前告老還鄉。
    臨行前,他悄悄告訴徐達,在陛下設宴時一定要小心,時刻跟隨陛下左右。
    徐達詢問原因,劉伯溫沒有明說,隻讓他記住囑托。
    過了一段時間,慶功樓建成,陛下大擺宴席。
    然而事先卻讓人在慶功樓內暗藏了許多柴火,還有等東西。
    準備將開國的文臣武將全部燒死……”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韓成的床榻上,憤怒地罵道:“胡說八道!”
    “陛下,還要繼續講嗎?”
    韓成看著臉色黑得像鍋底的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說道:“講!繼續講!咱們倒要看看這些小人是如何造謠的!”
    韓成點點頭,接著說道:“到了慶功樓,陛下設下盛大的宴席,美酒佳肴盡情享用,讓許多官員喝得酩酊大醉。
    僅徐達一人遵照劉伯溫的叮囑,未多飲酒。
    見眾人皆已微醉,聖上悄然離席,佯稱如廁。
    徐達牢記劉伯溫囑托,緊隨聖上身後,寸步不離。
    聖上問其緣由,徐達答道:護佑聖上半生,即便此刻亦不敢懈怠。
    聖上心稍動,默允徐達同行。
    出得廳堂,反鎖大門。
    一聲令下,火起慶功樓。
    大明開國的文臣武將,盡皆沉醉,瞬間墜入火海。
    除早已離去的劉基、不在場的湯和及跟隨而出的徐達等寥寥數人外,餘者皆為聖上所焚……
    韓成話音剛落,偏殿寂靜無聲,朱標與朱棣俱驚呆不已。
    這些人竟真能胡編亂造至此!
    這般荒誕之言亦能杜撰而出?
    父皇難道瘋了嗎?奪得天下後,竟將所有文武官員一並召至一處,盡數送走。
    莫非是嫌大明氣數太過綿長?
    “混賬!”
    朱元璋怒吼再次響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是何等汙蔑之詞!朕豈是這般之人?
    朕早已賜予他們免死鐵券!
    若朕真欲對他們下手,怎會用如此粗鄙之法!
    朕會這般愚蠢?
    劉伯溫是遭胡惟庸陷害而亡,他又如何能歸隱田園?
    連慶功樓都無,便將此事說得繪聲繪色!”
    知曉自己在後世被如何詆毀,朱元璋情緒激動,破口大罵。
    恨不得將這些誹謗之人盡皆斬殺!
    “這……火燒慶功樓之事流傳甚廣否?”
    怒斥完畢,朱元璋轉向韓成發問。
    韓成點頭答道:“極為廣泛,自清朝起便有說書人講述,後來更被改編成戲曲廣為傳唱,曆經數百載,怎能謂之不廣?
    便是我,亦不止一次聽聞此事。
    老實說,那時確被陛下的舉動驚得目瞪口呆,對陛下之舉深感不屑。
    待年歲漸長,研讀史籍,對陛下的看法才有所改觀。
    方知此事有多麽荒誕不經……”
    朱元璋聽完韓成的話,呼吸變得急促。
    調整了一下氣息後,他憤恨地說:
    “果然如此!
    咱殺了不少貪官汙吏,重新丈量土地,讓許多地主和豪強深受打擊,他們過得比在元朝時靠包稅過日子的日子差多了。
    不少文人在這兒也沒得到太多的優待。
    這些人肯定對咱心懷怨恨,將來定會編排咱們的壞話!
    很多百姓知曉咱的好處,但沒能力寫文章或留下什麽傳世的東西。
    所以,咱活著時,這些人不敢輕舉妄動,等咱不在了,他們就開始造謠生事了。
    開始胡言亂語了!”
    韓成在一旁補充說道。
    “知道了這些,皇上以後打算怎麽做?做事會不會有所變化?”
    “放屁!”朱元璋憤怒回應。
    “隨他們怎麽說去吧!想在這兒像在元朝那樣胡作非為,簡直是癡心妄想!
    至於身後名聲……咱確實看重,可也不能為了這個就什麽都不幹了吧!”
    聽罷,韓成向朱元璋豎起大拇指。
    “除此之外,還有一則廣為流傳的汙蔑之詞,不知陛下是否願意一聽。”
    韓成看向朱元璋問道。
    一旁的朱標想阻止韓成,他怕再這麽下去,父皇會受不了。
    朱元璋擺擺手示意他安靜,然後對韓成說:“盡管講,咱倒要看看,這些人能把咱說得有多不堪。”
    韓成點點頭:“這是關於火燒慶功樓的後續故事,說的是大將軍徐達。
    因為劉伯溫的提醒,徐達逃過一劫,但也因此受了不小的驚嚇。
    當時皇上一時心軟,後來想想還是不放心,再次懷疑徐大將軍。
    徐大將軍因此憂慮成疾,患上了背癰這種病症。
    據說這種病需要忌酒忌肉。
    結果您卻讓人送去了蒸鵝。”
    朱元璋聽後冷哼一聲。
    蒸鵝乃發物,徐大將軍深知陛下已有殺己之意,悲從中來,含淚食之,未久背癰加劇,終致亡故……
    “放屁!”
    果然,韓成話音剛落,朱元璋便勃然大怒。
    “天德對朕忠心無二,且最知進退,朕縱然懷疑他人,亦斷不會疑及天德!
    若朕連天德都不信,那這天下也不必再掌於朕手!
    竟對天德下此毒手?聞天德患病,朕焦慮至極!
    朕會害天德?!
    再者,鵝肉為發物?
    此等荒謬之言朕從未聽聞,反倒禦醫告知朕,鵝肉性溫,益身養體。
    當年朕戰傷,特意食鵝,未曾見傷口有異!
    這幫小人,簡直胡編亂造!”
    雖然朱元璋脾氣暴烈,但在韓成一番痛斥後,依舊追問是否有更多事需稟報。
    韓成沉思片刻後說道:“還有一事,較為重大。
    不過,此事並非針對陛下,而是皇後娘娘。
    恕我直言,陛下,殿下,四皇子,以下所言皆為傳聞,並非我之見解。
    我對皇後娘娘向來敬重,絕無輕慢之意。”
    聽到韓成此言,朱元璋、朱棣雙眉緊鎖,就連一向平和的朱標臉色也為之一變,滿溢殺機。
    馬皇後,是他們三人心中不可觸碰的禁忌!
    “要不……還是別說了?”
    韓成觀察三人神色後,輕咳一聲,如此提議。
    “不必!盡管說,朕絕不責怪於你,
    隻是想聽聽,這些不知廉恥之徒,究竟能將朕妹子貶低到何種地步!”
    朱元璋斷然拒絕韓成的顧慮,執意要聽下去,想知道那些陷害他的奸臣如何詆毀自己的妹妹。
    這些宵小,僅汙蔑自己已屬不該,竟還誹謗自己的親妹!
    韓成的表現讓朱標、朱棣也十分好奇,究竟有何驚人之處。
    見狀,韓成隻得將馬皇後被惡意中傷的情況一一道出……
    (本章完)
    喜歡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請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