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此事定然充滿趣味!

字數:7479   加入書籤

A+A-


    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帝的第十九子穀王朱橞,由於他在守衛金川門期間與李景隆共同開關迎敵,認為自己立下了赫赫戰功。
    盡管永樂帝事後給予了一定獎勵,卻也將他的封地從上穀郡遷至長沙。前者地處偏遠,尚可掌控軍權;後者則位於內地,諸多不便。
    因此,穀王對永樂帝漸生怨恨。加之自認功高,行為愈發囂張跋扈,甚至無故殺害一名伯爵,又在封地內欺壓百姓,強占民田。
    最終,他還試圖策劃更進一步的行動,但因顧慮重重,便設計了一番曲折的陰謀。
    穀王與蜀王朱椿同為一母所出,他希望拉攏兄長參與密謀,卻又擔心對方不同意。恰在此時,蜀王第三子朱悅燇因與父王關係惡化,投奔穀王。
    穀王隨即聲稱朱悅燇實為建文帝化身,建文帝並未真正去世。並暗示當年正是他在金川門放走了建文帝,意在迫使蜀王與其合謀造反。
    然而,這反而成了誤導。
    麵對穀王的挑釁,蜀王迅速派遣密使向永樂帝報告了穀王的諸多不軌之舉。永樂帝派員處置,將穀王廢為平民,終身監禁。
    此事本與朱允熥毫無幹係,但因穀王謊稱朱悅燇為建文帝,永樂帝對此始終耿耿於懷,視作心腹之患。
    相比穀王謀反之舉,永樂帝更為憂慮的是“建文帝未亡”這一傳聞。
    朱橞的行為讓朱允熥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於是,被軟禁在鳳陽的朱允熥很快染病,突然離世。
    韓成說完這句話,不禁感慨,朱允熥確實命苦。
    純屬倒黴透頂,什麽好處都沒撈到,盡遇壞事。
    幼年喪母。
    原本他是朱標的第二個嫡子,朱雄英死後,皇位本應屬於他。
    然而由於呂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了嫡次子,排在他前麵。
    朱允熥從老二變成老三,與皇位無緣。
    再加上他是原太子妃常氏唯一的幸存兒子,一直遭到呂氏等人的猜忌和防範。
    建文元年,他被朱允炆封為吳王。
    還沒來得及赴任,靖難就爆發了。
    朱允炆戰敗。
    朱允熥雖無過錯,但因身份關係,連同朱標成年的四兒子一道,被朱棣以未能輔佐兄長的罪名廢為庶人。
    從此被囚禁在鳳陽。
    原本囚禁生活尚可,誰知半路冒出個穀王,使了個手段。
    遠在鳳陽的朱允熥糊裏糊塗便死了……
    這般命運,實在難以言表。
    隻能說,他的身份讓他從小錦衣玉食,卻從出生到死亡都受製於命運。
    朱元璋聽韓成述說朱允熥的結局後,呼吸變得粗重,仿佛憤怒的公牛呼氣。
    身子微微發抖。
    老四太過分!
    他本隻是懷疑,沒想到一問韓成,發現自己的懷疑竟成真!
    這個老四,真是對朱允熥下狠手,連活路都不留!
    這麽多年過去,朱允熥已被囚禁多年,朱棣依然不肯放過他!
    給他條生路又有何妨?!
    至於朱標,此刻痛苦地閉上雙眼,淚水滑落臉頰……
    氣氛沉重至極。
    換作他人,此時早已停止追問。
    但朱元璋顯然不同。
    盡管心痛,他還是要刨根問底。
    他想知道這個老四究竟狠到何種程度,能做出如此無情之事!
    朱元璋強壓怒火,目光如炬,直視韓成問道:“韓成,你曾言及標兒另有兩子。”
    “他們二人如今何在?”
    韓成深知朱元璋性烈,卻也不再勸阻,直言道:“殿下長子四郎與允熥同囚鳳陽,先於允熥三載亡故,病逝。”
    “至於五郎,彼時年幼,永樂帝入京那會,尚未成年。”
    “母子二人居於東陵,為殿下陵寢守墓。”
    “永樂二年,五郎受封甌寧王,但未遣赴封地,僅令侍奉太子妃。”
    “永樂四年,五郎府邸失火,不幸罹難,年僅十六……”
    至此,朱標諸子皆亡。
    若論生死次序,實則五郎先逝,繼而四郎,最後方是允熥這位三郎。
    允熥雖排行第三,卻是殿下與原太子妃常氏所出,其結局亦可料想,假使不曾遭穀王朱橞暗中構陷,恐不會猝然斃命,當能安穩存活。
    至於四郎、五郎之死,史料並無確證係朱棣授意,但從諸多跡象推測,即便非朱棣所為,此責亦難辭其咎。
    朱元璋雙目赤紅,激動之下胡須顫動。
    太過分了!
    簡直無法容忍!
    老四怎會如此冷血無情!
    這是要將標兒血脈徹底斷絕啊!
    他如何忍心做出此事!
    如何忍心!
    “混賬!”
    朱元璋怒吼出聲。
    再也按捺不住胸中怒火。
    恨不得將老四朱棣生剝活剮。
    誰料到,自己從前竟覺得老四可靠可敬。
    結果卻……
    允炆的遭遇,是他自作自受。
    可老四這般對待允熥幾兄弟,下手如此狠辣,實在悖逆人倫。
    朱標此刻已癱軟靠牆,神情恍惚,似癡若呆,仿佛失了魂魄。
    看得出來,韓成帶來的消息讓他的情緒徹底崩潰。比起當初知道自己的早逝,也比現在得知永樂帝並非朱允炆,而是老四時的反應都要強烈,痛苦程度更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標兒。”
    “標兒!”
    朱元璋來到朱標身旁,扶住他,呼喚著他的名字。
    朱標看著父親幾眼後,把視線轉向了一邊。
    朱標的這個舉動立刻讓朱元璋感到無比心疼和後悔。
    他後悔自己剛才在氣頭上,忘了朱標也在場,沒讓朱標避開,就直接向韓成詢問這些事情。連自己都承受不住,更別說朱標這種把親情看得極重的人了。
    聽了老四對他的兒子所做之事,如果還能泰然處之那才奇怪呢。
    “啪!”
    想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給自己一耳光。
    自己真是該死!
    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看看自己把標兒折磨成什麽樣了!
    朱元璋又喊了一聲:“標兒。”
    見朱標依舊沒有太多反應,他既心疼又焦急,同時後悔不已,還憤怒至極。
    “標兒,你可別嚇唬父皇!快傳禦醫!!”
    看到朱標這般模樣,朱元璋是真的慌了。
    “父皇,不用傳禦醫,我真的沒事。”
    或許是朱元璋聲音太大,或許是他漸漸恢複理智,朱標握住朱元璋的手,讓他冷靜下來。
    “真的不用傳禦醫?”
    “真的不用。”
    確認朱標無事後,朱元璋那顆仿佛被緊緊揪住的心也放鬆了許多。
    不再為朱標擔心後,怒火瞬間湧上心頭。
    “該死!我現在就去把老四那畜生宰了!!”
    朱元璋大聲咒罵著,憤怒地轉身準備離開。
    “今天也讓他暴斃而亡!”
    結果剛邁出一步就被朱標攔住。
    “父皇,不要這樣!求您了,父皇!”
    “他都幹出這種事了,你還想庇護他?還想替他說好話?!”
    朱元璋瞪著雙眼盯著朱標,顯得又恨又憐。
    更多的是心疼。
    標兒就是太善良了!
    尤其對親人而言,這確實是件難以言表的事。
    “父皇,事情並非如此,我已經考慮過,問題不在於允炆,也不在於老四,而是這皇位本身。
    普通人家為了一些碗筷、幾鬥米都能爭得頭破血流。
    更何況是關乎天下的至高皇位?
    一旦坐上龍椅,便不願再下來。
    長期處於皇位之上,人也會被皇位影響。
    不再是單純的個體。
    即便如唐太宗這般英明神武,為爭奪皇位仍做了那些事,老四這麽做,也是情理之中。
    父皇,回顧曆史,哪一朝哪一代的權力交接不是充滿血腥?
    咱們家又怎能例外……”
    朱標的話讓朱元璋沉默了一陣。
    但他顯然並未被說服,內心的憤怒依舊未消。
    “無論哪朝哪代都有的事,難道就該默認它正確,應該發生?
    老四幹出這樣的事,難道不該受罰嗎?
    絕不可能!
    我絕不饒恕這個畜生!”
    朱元璋大聲斥責。
    聽到父親不再提砍殺老四,而是改為懲罰,朱標稍感安心。
    他知道父親之前的言語多為氣話,但也不敢冒險。
    因為他深知父親的性子,發怒時往往不計後果。
    朱元璋憤憤然離開了壽寧宮,打算去找朱棣好好教訓一頓。
    朱標本因韓成所述之事深受觸動,此刻隻想獨處靜思。
    然而想到父親絕不會輕饒老四,他擔憂若自己缺席,父親盛怒之下可能傷及老四性命。
    於是強忍悲痛與複雜情緒,緊隨朱元璋而去。
    看著父子倆離去的身影,韓成思緒萬千。
    難怪朱標被譽為最穩太子!
    朱標若在世,其他諸王難有異動。
    有這樣的兄長,誰能不安心?
    隻可惜,他英年早逝。
    想到與朱棣的約定,韓成對即將到來的朱棣受罰之事滿懷期待。
    很想知道屆時朱棣會如何應對自己。
    倘若非得留在壽寧宮內,朱元璋絕不會讓他輕易外出,韓成此刻甚至想跟去看看熱鬧,瞧瞧朱棣被責罰的模樣。
    此事定然充滿趣味!
    壽寧宮偏殿中,朱元璋與朱標離開後,再度歸於寧靜。
    韓成用力揉搓自己的臉頰,努力平複心情,從靖難之事中抽身而出。
    練了一套八部金剛功後,他開始想盡辦法在此地打造地球儀。
    這物件必須製成。
    其意義非凡,但要做到盡可能精確卻頗為不易。
    若戀人係統裏能刷出地球儀就好了。
    如此一來,他就無需這般費力,在此苦思冥想了。
    隻需兌換一個,再用做舊功能處理一番,便可大功告成。
    然而,韓成僅是想想罷了,並不敢奢望真能如願。
    喜歡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請大家收藏:()大明:洪武帝的崩潰瞬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