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同學,你的東西掉了。
字數:2505 加入書籤
圖書館頂燈在第五次閃爍時,我終於抓住了那抹白大褂的衣角。
顧沉舟正倚在d區第三排書架前翻看《法醫昆蟲學》,骨節分明的手指劃過書頁上猙獰的蠅蛆圖譜。我攥緊背包裏九塊九包郵的蝴蝶發夾,塑料翅膀的棱角在掌心刻出月牙形紅痕。
"同學,你的東西掉了。"
我猛地轉身,後腰撞上《變態心理學》精裝本。鐵灰色襯衫袖口掠過鼻尖,泛著消毒水味的修長手指夾著枚褪色發夾——正是我五分鍾前故意遺落在c區的那枚。
"謝、謝謝。"我伸手去接,發夾尾端卻勾住針織衫袖口的線頭。在我們指尖相觸的刹那,他忽然收攏掌心,冰涼的金屬棱角抵住我的腕動脈。
"1957年加州大學做過類似實驗。"他的金絲眼鏡掠過冷光,聲音像手術刀劃開福爾馬林池,"用偽造記憶觸發移情反應的成功率,隻有3.72。"
我踉蹌後退,後腰撞上溫熱的咖啡杯。卡布奇諾在《犯罪心理畫像》封皮蜿蜒出褐色溪流,氤氳水汽裏浮動著42這個數字——與三年前地鐵恐襲案遇難人數驚人吻合。
"抱歉。"他掏出純黑手帕擦拭汙漬,腕間閃過銀色反光。我盯著那道橫亙在淡青色血管上的疤痕,突然想起導師給的資料: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顧沉舟,曾連續解剖42具遺體導致右手肌腱斷裂。
手機在褲袋震動,導師發來最新指令:【今日任務:共進晚餐】。我抬頭正要開口,卻撞見他白大褂口袋露出的《自殺幹預手冊》,書頁間夾著張泛黃照片——十歲的我正蹲在兒童醫院花壇喂麻雀。
暴雨就是在這時砸下來的。
豆大雨點撞擊著彩繪玻璃,1912年的鉛條在雷聲中發出哀鳴。顧沉舟彎腰拾起摔碎的發夾,鋒利的塑料邊緣在他虎口劃出血線。我下意識去掏創可貼,卻摸到背包夾層裏母親的精神診斷書——那些潦草字跡間夾著張同樣的童年照。
"蘇小姐對犯罪心理學感興趣?"他突然將《肢解案例匯編》推到我麵前,書頁自動攤開在"完美分屍三十八法"章節。血漬般暈染的批注旁,有人用紅筆勾勒出我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
我喉嚨發緊,借整理劉海按住狂跳的太陽穴。微型攝像頭在發卡裏閃爍紅光,倒映在他鏡片上如同未結痂的傷口。落地窗外救護車呼嘯而過,鳴笛聲撕開記憶裂縫——十七歲那夜,我也是這樣聽著警笛,看母親把安眠藥碾碎在草莓蛋糕裏。
"這層都是典藏本。"顧沉舟忽然逼近,消毒水味混著雪鬆香壓下來,"監控每三分鍾掃過d區,您剛才的行為..."他指尖輕點我藏在《夢的解析》裏的錄音筆,"夠得上《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驚雷劈開穹頂,我踉蹌著撞倒整排《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厚重的典籍如多米諾骨牌傾覆,揚起經年累月的塵埃。在書頁紛飛間,我看見他彎腰時露出的後頸——三道平行抓痕新鮮結痂,正是我昨天在咖啡館假裝暈倒時留下的。
手機再次震動,導師發來新消息:【目標進入地鐵站c口】。我抓起背包衝向消防通道,身後傳來紙張撕裂的脆響。回頭刹那,顧沉舟正從《情感障礙診療手冊》扉頁撕下張泛黃借書卡,上麵赫然是我十年前的字跡:蘇晚,2009.3.12借閱《少女抑鬱症案例集》。
暴雨澆透襯衫時,我終於在便利店簷下站定。自動門叮咚開啟,顧沉舟端著印有折線圖的馬克杯走出來,37.2c的豆漿氤氳著霧氣:"早高峰地鐵停運,蘇小姐要搭便車嗎?"
我盯著他腕表上的定位紅點,那正是我昨晚偷偷裝在他車底的追蹤器。雨刮器在擋風玻璃劃出扇形禁區,車載廣播突然插播新聞:"地鐵恐襲案幸存者集體起訴涉事醫院..."
顧沉舟猛打方向盤,輪胎在積水路麵擦出42道水紋。豆漿潑在《觀察日誌》封皮,褐色液滴精準覆蓋我標注的"實驗對象情緒穩定度"。後視鏡裏,他喉結滾動著吞咽藥片,鋁箔包裝上的"帕羅西汀"字樣被雨水泡得發脹。
"您母親最近睡眠如何?"他突然開口,車載香氛係統噴出柑橘味氣體。我攥緊背包裏偷拍的診療記錄,那上麵母親的自殘傷痕分布圖,竟與他手中方向盤紋路完美重合。
手機在掌心震動,匿名號碼發來照片:十三歲的顧沉舟蜷縮在少管所牆角,腕間銬著刻我名字的蝴蝶發夾。雨幕中傳來尖銳刹車聲,我撞進他懷裏時聽見雙重心跳——他的頻率穩定在每分鍾61次,我的卻飆到128次。
"第287次實驗數據異常。"顧沉舟的聲音混著雨刮器節奏,他翻開我被浸濕的《觀察日誌》,在空白處批注:"被試蘇晚,心跳間隔標準差縮小至0.03秒,建議增加刺激強度。"
急救車鳴笛穿透雲層時,我終於看清他領口別的微型攝像頭。紅色光點隨心跳明滅,像極了母親最後一次吞藥時,床頭監控儀上的生命曲線
喜歡365次分手演練請大家收藏:()365次分手演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