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麥收時節雨紛紛

字數:4244   加入書籤

A+A-


    趙達把幾個辦事員和十幾個村長召集到會議室開會:“大家都看明白了,我也相信你們了解得可能比我知道的還多。我一直都覺得強扭的瓜不甜,不管村民是否選擇像他們一樣建大棚,我們都不幹預,隻負責把地分給村民使用。他要是覺得能掙錢肯定會要,覺得不掙錢就不要,就這麽簡單個事兒。現在離麥收就兩個月了,時間不多了。去年也是這時候西邊那幾個村開始叫行,緊趕慢趕才在九月底完成大棚基礎建設。去年是老天給麵子,如果今年的雨季雨下個不停,建大棚工作就會延遲,大棚裏蔬菜就會錯過種植時間,蔬菜賣不出去,錢就到不了你們手裏。所以大家的工作很緊張。”
    村長問:“我們都聽說了,他們去年叫行的錢都在自己村裏留著呢,我們村能不能像他們那樣用來修路?”
    “今年叫行的錢至少一半要存到鄉裏。”
    “都是鄉民,為什麽不能同等的對待?”
    你們也許已經打聽過了,那幾個村子是不允許大型車輛進入的,因為路麵承受不了大車的重壓,所以隻能讓小型車輛來回穿梭。而且去年隻有那幾個村子有新鮮的蔬菜產出,來的都是小型車輛,數量上還能勉強應付得過來。但是今年呢?再加上你們這八個多村子,以後說不定還會增加到二十個村子,這種情況下該怎麽辦呢?
    其實無非就隻有兩種辦法可以選擇,要麽就讓大車開進來直接收購,要麽就隻能靠你們自己用三輪車把蔬菜拉到車旁邊去。就隻有這兩種方法哦,你們自己好好考慮一下吧。
    所以說呢,今年的資金可能隻能用一半,剩下的一半我們要用來修建一個簡易的蔬菜批發市場。有了市場之後的好處,我想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可以集中進行管理,也方便大家議價。隻要大棚裏有蔬菜產出,就會有車輛在市場裏進行交易,這樣對大家來說都更加方便一些。
    我之所以要修建這個市場,目的就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便利啊。當然啦,如果你們覺得沒有必要修建市場,村民們自己也能夠把蔬菜順利地送出來,那我也完全尊重你們的意見,同意你們今年就用這些錢去修路。”
    張壽春說:“我想把錢留在村裏自己修路,明年收的錢再全部交給鄉裏。”
    還有村長說:“我也是。”
    趙達接著說道:“這是個好主意,我本人也對民主製度抱有極大的好感。既然如此,你們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全力以赴地進行道路修建工作。首先,要優先修建村裏的南北主幹道,這是交通的關鍵所在。此外,村與村之間的道路寬度絕對不能低於 6 米,而且要按照其他幾個村莊的標準來執行。同時,會有專人不定期地檢查財務使用情況,確保每一筆開支都公開透明,絕不容許有任何貓膩。在大棚建設期間,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絕對不能有絲毫馬虎。如果村民對任何事情存在疑問,你們必須及時給予回應,不能讓他們的疑慮得不到解決。”
    他稍作停頓,然後繼續說道:“從明天開始,朱磊和小林什麽時候到達,你們村裏就要什麽時候開始叫行。大家要保持密切的聯係,確保整個過程順利進行。”
    這八個村子的叫行工作涉及到六百多畝荒地,預計能籌集到差不多六十多萬資金。用這些錢來修路,完全足夠了。這樣一來,不僅村與村之間的道路能夠徹底打通,而且村與鄉府之間的道路也會變得暢通無阻。如此一來,全鄉今年就能夠徹底告別那崎嶇不平的沙土路,迎來平坦的水泥路時代。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幾個村莊靠近國道,一旦道路修通,國道上的車輛就可以直接駛入村莊,這無疑將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活力。
    這個消息迅速傳播開來,不僅臨近的幾個鄉裏的不少村民開始效仿,學習如何建造大棚,甚至連縣裏也很快得知了這個消息。
    五月份縣裏召開夏收工作會議,反複強調要應收盡收,保證顆粒歸倉,確保秋糧種植麵積隻增不減,要求全鄉主要負責人時刻堅守崗位,積極應對影響夏收工作的各類不利因素。
    三十多個鄉長輪流表態,保證在崗在位、盡職盡責,嚴格規範管理、落實重點工作,確保全鄉生產生活安全有序。
    回到鄉裏,趙達立既召開全鄉主要負責人會議,分配任務,明確職責,把責任落實到人。
    5月25日,全州大到暴雨,接著又是連陰天。
    肖靜然已經跟武洪軍在膠海為拍《上海灘》做準備,除了換來媽媽幾句不痛不癢的埋怨,這段時間也算是忙碌並快樂著。
    六月7日太陽才衝破陰霾。可六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大地上蒸發的水汽迅速在天空聚集,這時候隻要稍微來點弱冷空氣,肯定又得下一場暴雨。趙達安排了朱磊帶著幾個人到原州府附近帶幾個最先進的收割機,幾個村長在國道上盡量攔截過往的收割機,各村把叫行修路剩下的錢都拿出來招待收割機司機,收割價格還能再商量,但是機器必須留下,總之,一切都為搶收做準備。8日下午天空中烏雲密布,黑壓壓的天像一口大黑鍋扣在人們頭頂,讓人膽戰心驚。趙達開車在路邊麥地轉了一圈,有的小麥雖然黃裏透白,可前幾天連雨天讓小麥沒曬到太陽,更多的麥穗還是黃裏透綠。雖然收割機已經停滿在了路邊,這時候收割雖說也行,但感覺還是太早了,收下來的晾曬很麻煩,不熟的麥粒曬過以後就會成為了癟粒,也會影響小麥評定的等級。所以這幾天每個人也都在糾結,隻要再出一次太陽,小麥可能一天左右就完全成熟,現在收割確實太早,可一旦再迎來連雨天,損失肯定會比去年還要慘重。這是個兩難的選擇題,搞不好就是個送命題。去年麥收絕產讓很多人都在時刻盯著天空,看著村裏的帶頭人,認真聽著實時天氣預報。晚上九點多,一陣急雨再次讓大家的心都懸了起來,這時候就算想收麥,田地裏也下不去收割機,村民們都已經把鐮刀磨得飛快,隨時準備進行人工收割,就算是苦點累點也沒辦法了,就算是級別低一些,也總比全部絕收要好的多,這是沒辦法的最後一招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家再次經過一晚上的提心吊膽,好多人沒睡好覺。好在第二天早晨烏雲散去,隻有幾朵白雲像悠閑的綿羊偶爾在天空漫步,這就說明是個好兆頭,至少這兩天內應該沒什麽問題了。
    中午,熱浪裹挾著地麵升起的潮氣撲麵而來,麥香也同時被夾雜,彌漫在空氣中。趙達站在太陽下的水泥路上,身上也被曬出了汗,幾個在地裏看麥子的村民後背,也被汗水濕透,微微的東南風帶著層層熱浪再次撲來。
    10日傍晚,一切似乎都平靜下來,晚上的大地雖然沒有太陽直射但依然熱浪滾滾。李寧波直接帶著幾個收割機上的人到河裏泡澡去了。
    11日中午,掛在鄉政府大院的紅旗被微風輕輕拂動了一下,然後又靜靜垂了下來。傍晚吳玉華打來電話:“剛才有個收割機老師傅說從明天開始可能會有連陰雨。”
    趙達問:“他怎麽知道的?”
    “他們說感覺到西北風的涼意了。”
    “要是這時候真有北風刮起,那就確實該動手了,可我一直都在地裏站著呢,並沒感覺到啊?”
    吳玉華說:“他們幾個剛從河裏洗澡上來,在大堤上參觀大棚的時候說的,還讓李寧波從地上抓了把土試了試。李寧波也說隻是稍微有一點。”
    趙達說:“他們都是老農民,可能真有這方麵的經驗。本來按我的想法是明天再曬一天。”
    吳玉華說:“行,聽你的。”
    趙達說:“時刻注意風向,要是有明顯的西風、北風或者西北風,馬上收割,什麽也別管!”
    13日天空晴朗,萬裏無雲,中午路邊的樹葉開始晃動,好像在暗示著什麽。趙達把嘴裏的煙放在車上立起來,縷縷的藍色煙柱向東南更偏南的方向飄去,這時麥地的麥穗大麵積發白,麥粒飽滿。趙達撥通副鄉長電話:“別等了,開始吧!”
    全鄉15萬畝耕地,終於在16日早上收割完成,隨著一個個電話打來,表明今年麥收工作基本完成。村裏都是水泥地麵,小麥在上麵曬兩天就可以入倉了。
    六月的雨就像調皮的小精靈,說搗亂就搗亂,傍晚六點多,天上的太陽似乎也想早點下班,迎麵向它飄過來很多彎彎的像鵝毛一樣的白雲,原本藍白色的天空這時候變得更加深藍,藍裏還透著一片灰蒙蒙的。
    快八點的時候這些鵝毛般的白雲越積越多,形成了一朵朵棉花似的雲朵飄在空中。
    喜歡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請大家收藏:()流水的人生,重生的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