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孤墳夜泣別恩師 陰霾驟起覆河陽

字數:6010   加入書籤

A+A-


    月華如水,靜靜地傾瀉在青雲山脈的連綿峰巒之上。通天峰的喧囂與忙碌,大竹峰的沉靜與療傷,似乎都隔著一層無形的屏障,未能侵擾到後山那片更為幽靜肅穆的所在。
    張小凡並未如陸雪琪所想,在短暫的交談後便立刻離開。他的身影無聲無息地穿梭在熟悉的山林間,最終停留在了一處僻靜的山坡上。這裏,沒有虹橋的壯麗,沒有玉清殿的威嚴,隻有兩座並排而立的普通石碑,靜默地矗立在月光之下。
    石碑上,清晰地刻著:田不易與蘇茹的種種過往。
    這些字,如同帶著千鈞之力,重重地壓在張小凡的心頭。他站在墳前,身形挺拔,卻又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蕭索。月光勾勒出他略顯蒼白的側臉,那雙曾經清澈如今卻飽含滄桑的眼眸,深深地凝視著冰冷的石碑,仿佛要透過這堅硬的岩石,看到那兩個曾經給予他溫暖、教導、甚至嚴厲斥責的身影。
    風,帶著夜的涼意,拂過他的衣袍,也帶來了鬆濤的嗚咽,像是低沉的挽歌。
    他想起了初入大竹峰時的懵懂與笨拙,想起了師父那張總是板著的、不怒自威的臉,想起他手持赤焰仙劍,聲色俱厲地嗬斥自己修煉太慢,卻又在自己被罰時,悄悄讓師娘送來食物和傷藥。他想起師父在七脈會武上,看到自己僥幸取勝時,那隱藏在嚴肅表情下的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與驕傲。他想起師父為了維護他,不惜與其他首座爭執,甚至頂撞掌門。
    那是外冷內熱、如同山嶽般沉默卻又堅實可靠的師父。
    他又想起了師娘蘇茹,那個永遠溫柔嫻靜,待他如同親子的女子。想起她溫和的笑容,想起她手把手教導自己入門道法時的耐心,想起她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想起她端來的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麵條,想起她在自己失意時輕聲的安慰,想起她看向師父時眼中的脈脈溫情,想起她最後追隨師父而去的深情……
    那是溫柔如水,卻又堅韌如絲的師娘。
    他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僅有的、如同父母一般的存在。然而,他們的死,卻與他有著千絲萬縷、無法割裂的聯係。若非他身負天書,引來魔教覬覦;若非道玄真人為除心魔,動用誅仙劍陣;若非那場驚天動地的正魔大戰……或許,師父師娘此刻仍在大竹峰的灶房前,看著弟子們嬉笑打鬧,過著平凡而安寧的日子。
    一股難以言喻的愧疚、悲痛與悔恨,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將他淹沒。他再也無法維持那份表麵的平靜,雙膝一軟,“噗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兩座墳塋之前。
    “師父……師娘……”他低聲呢喃,聲音嘶啞,帶著哽咽。淚水,如同斷了線的珍珠,無聲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泥土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弟子……弟子不孝……”
    “弟子……回來了……可是……可是你們卻不在了……”
    他想說很多話,想傾訴自己這數百年的經曆,想告訴他們自己心中的痛苦與掙紮。但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隻化作了一聲聲壓抑的嗚咽和不斷重複的“對不起”。
    他伏在地上,額頭抵著冰涼的泥土,肩膀劇烈地顫抖著。月光將他孤單的身影拉得很長,投射在墓碑上,仿佛是遲來的擁抱,卻又帶著無盡的淒涼。
    他在這裏跪了很久很久,仿佛要將心中積壓多年的所有情感,都在這個寂靜的夜晚,在這兩位長輩的墓前,徹底宣泄出來。他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那些溫暖的、嚴厲的、快樂的、悲傷的片段,如同走馬燈一般在腦海中飛速旋轉。
    他知道,這裏曾是他心靈的港灣,是他無論在外漂泊多久,都始終可以回來的家。但如今,這個家,隻剩下了冰冷的石碑和無盡的回憶。
    不知過了多久,月已西斜,天邊泛起了一絲魚肚白。山間的霧氣開始彌漫,帶著清晨的寒意。
    張小凡緩緩抬起頭,臉上淚痕未幹,但眼神中卻多了一絲決絕和平靜。他知道,自己不能永遠沉浸在悲傷之中。師父師娘的期望,青雲門的恩情,還有那些因他而起的糾葛,都需要他去麵對,去承擔。
    他再次深深地看向那兩座石碑,像是要將師父師娘的模樣永遠刻在心底。然後,他挺直了背脊,對著墳墓,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每一個頭,都磕得異常用力,額頭觸地,發出沉悶的聲響。
    “師父,師娘,弟子……走了。”
    “他日……若有機會……弟子定會再回來看望您們。”
    “請您們……安息。”
    說完這最後幾句話,他緩緩站起身,最後深深地望了一眼這片承載了他少年時光和深厚情感的土地,毅然轉身。他的身影沒有絲毫猶豫,幾個起落間,便如同鬼魅般融入了黎明前的最後一抹黑暗之中,徹底消失在青雲山的範圍之內。
    這一次,他是真的離開了。帶著滿身的傷痕,滿心的瘡痍,以及一份沉重到幾乎無法呼吸的責任與迷茫,踏上了一條未知的、或許更加艱險的道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五百年了,縱然他已是這世間頂有的陸地仙人,回到大竹峰後便還是當年那個赤子之心的普通少年。
    青雲山大戰的餘波,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的漣漪久久未能平息。青雲各脈在驚魂甫定之後,一邊救治傷員,清點損失,一邊也在密切關注著魔教的動向,尤其是那神秘莫測,手段詭異的幽冥道。
    三日之內,青雲門與河陽城的劫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了整個中原大地,所有正道門派皆受到了震動。
    河陽城,滅!
    這座緊鄰青雲山脈,繁華了數百年,作為正道門戶,商貿往來不絕,居住著數十萬平民百姓的雄偉城池,竟然在一夜之間,化為了一片死地!
    消息最初是由幾個僥幸逃脫的、驚恐萬狀的行腳商和江湖散修傳出的。他們語無倫次,眼神渙散,反複描述著如同地獄般的景象——衝天的紅光,詭異的嘶嚎,無法抵抗的力量,以及……徹底的死寂。
    起初,人們還抱著一絲懷疑,認為或許是誇大其詞,或者是某種誤傳。畢竟,河陽城距離青雲門如此之近,誰敢在青雲眼皮底下,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而且,要屠滅一座數十萬人口的大城,需要何等恐怖的力量?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匯聚,隨著一些冒險前往查探的正道弟子傳回的、更加確鑿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報,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河陽城,真的沒了!
    不是被攻破,不是被占領,而是被徹底地、幹淨利落地屠戮一空!城牆雖大致完好,但城內卻找不到一個活口!無論是守城的兵丁,還是普通的百姓,無論是富商巨賈,還是販夫走卒,甚至是繈褓中的嬰兒,圈養的牲畜……全都消失了,或者說,是以一種極為詭異的方式“死亡”了。
    根據冒險進入城內的探子描述,城內街道上空無一人,房屋門窗緊閉,仿佛居民隻是暫時離開了。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形容的、令人作嘔的死寂和淡淡的血腥味,以及一種更加陰森詭譎的、仿佛能滲透骨髓的冰冷邪氣。偶爾能在角落發現一些散落的衣物和物品,卻找不到任何屍體!仿佛數十萬生靈,連同他們的魂魄,都被某種恐怖的存在瞬間吞噬、抹除!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殺戮,這是一種近乎於神魔手段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種族滅絕!
    消息傳開,整個正道為之嘩然,繼而是滔天的震怒和深入骨髓的恐懼!
    青雲門首當其衝,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恥辱。河陽城就在他們的山腳下,卻在他們眼皮底下被滅,這簡直是對青雲門最響亮的耳光!蕭逸才真人本就因黑水玄蛇和幽冥道尊主的襲擊受到重創,聽聞此訊,更是心神劇震,險些再次引發舊傷。其餘各脈首座,無不麵色鐵青,怒火中燒。剛剛經曆大戰的青雲門,立刻再次進入了最高級別的警戒狀態,護山大陣全力運轉,巡山弟子增加了數倍,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而其他正道門派,如焚香穀、天音寺等,更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慘案徹底激怒。這已經超越了正邪之爭的範疇,這是對整個神州凡人生存底線的挑戰!魔教,或者說,做出此事的幕後黑手幽冥道,其殘忍和瘋狂,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一時間,譴責的聲浪如同海嘯般席卷中原。無數修士義憤填膺,紛紛請命,要求徹查此事,誓要將凶手碎屍萬段,為河陽城數十萬無辜亡魂報仇雪恨。
    在這片憤怒與恐慌交織的浪潮中,天音寺的反應尤為迅速且引人注目。
    作為正道三大支柱之一,天音寺向來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為己任。河陽城如此慘絕人寰的悲劇,深深刺痛了每一位佛門弟子的心。
    在接到消息的次日,天音寺方丈,德高望重的法相上人在與其他寺內高僧緊急商議後,立刻做出了決定。
    他沒有立刻召集人手喊打喊殺,而是宣布將親自帶領五百名修為精深的寺中僧侶,即刻趕往河陽城。
    他們的目的,並非是去追查凶手,也不是去與可能潛藏的敵人廝殺,而是去做一件在當前形勢下,看似“無用”,卻又無比重要的事情——超度亡魂。
    五百名天音寺僧人,身著整齊的明黃色僧袍,手持念珠或法器,在法相的親自帶領下,離開了須彌山。
    這支特殊的隊伍,如同一條金色的河流,緩緩流淌在中原大地上。他們所過之處,經聲不斷,佛光隱現,仿佛要用這慈悲的梵音,去洗滌彌漫在天地間的戾氣與怨恨。
    沿途所見,盡是惶恐不安的百姓和行色匆匆的江湖人士。看到這隊僧侶,許多人自發地停下腳步,雙手合十,默默祈禱。這並非僅僅是對佛門的敬畏,更是在這恐怖陰影籠罩下,對善良、慈悲和希望的一種本能的渴求。
    法相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他麵容平靜,眼神中卻帶著深深的悲憫。他知道,這一路,他們將看到的,是怎樣的人間慘劇。他也知道,僅僅依靠超度,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悲劇,更無法阻止可能再次降臨的災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他們必須來。
    因為,佛門弟子,當以慈悲為本。麵對數十萬無辜慘死的亡魂,麵對那彌漫在河陽城上空,久久不散的怨氣與絕望,他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用佛法的力量,去撫慰那些破碎的靈魂,引導他們往生極樂,脫離苦海。
    這不僅僅是對死者的告慰,也是對生者的警示,更是對那隱藏在幕後的邪惡存在的一種無聲的宣告——即使黑暗籠罩大地,慈悲與光明的力量,也絕不會退縮。
    數日後,當法相帶領著五百僧侶,終於抵達曾經繁華無比,如今卻死寂一片的河陽城外時,即便是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眾僧,在親眼目睹那座空城的慘狀時,也無不心神劇震,倒吸一口涼氣。
    殘陽如血,映照著斑駁的城牆。巨大的城門洞開著,卻看不到一個人影。晚風吹過,卷起地上的塵土和紙屑,發出嗚嗚的聲響,如同無數冤魂在低泣。空氣中那股陰冷、死寂、混雜著淡淡血腥與腐朽的氣息,幾乎令人窒息。
    站在城外,眺望那座曾經喧囂熱鬧,充滿生機的城市,如今卻如同一座巨大的墳墓,埋葬了數十萬生靈。饒是法相修為精深,心境沉穩,此刻也不禁雙目微閉,低聲誦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他身後的五百僧侶,亦同時雙手合十,齊聲誦念佛號,聲音匯聚在一起,帶著一股莊嚴、肅穆而又慈悲的力量,在這片死寂的土地上空回蕩。
    他們知道,一場艱難而漫長的超度儀式,即將開始。他們將用自己的佛法與信念,在這片被黑暗與死亡籠罩的廢墟之上,點燃一盞屬於慈悲與往生的希望之燈。
    喜歡誅仙貳請大家收藏:()誅仙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