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司徒錯
字數:4348 加入書籤
山巔晨風凜冽,吹得人遍體生寒。
司徒錯這一登場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那些圍攻秋三娘子的人懾於他的武功之強,頓時鴉雀無聲。
眾人一時看看司徒錯,一時瞅瞅地上的六截屍體,恨不得奪路而逃,什麽報仇雪恨,什麽武功秘籍,什麽金銀珠寶,哪裏比得上自己的性命?
剛剛死在司徒錯刀下的三人並非無名之輩,而是楚國巴陵道南嶺劍派的成名高手李京、曹詭、駱罡。
南嶺劍派雖然未能名列八大門派,卻也相差不遠,這三人又是南嶺劍派出類拔萃的人物,劍法在江湖上算得上是一號人物,饒是如此,三人聯手都沒能接住這員悍將的一刀。
包圍圈漸漸擴大,大家都在下意識遠離這名從天而降的悍將。
有人開始議論紛紛:“此人瞧著有點像魏國鎮南關的守將呀。”
“不會吧?你是說那個姓司徒的?”
“應該是他,早年他曾擔任過左衛府中郎將,我在雒京見過他,後來聽說他在壺關之戰立下戰功,升官升的好快,一路平步青雲,七年前升到鎮南關大將軍、上柱國,與十二衛大將軍平起平坐。”
“你確定沒有看錯?他若是鎮南關大將軍,怎敢孤身離開魏國,來到三不管的大禹山?這要是被楚國秦國知道,鐵定要派遣高手不餘遺力截殺他呀。”
“哈,你是來搞笑的嗎?當年壺關之戰就是他一馬當先衝進楚國陣營,一刀斬殺楚國壺關守將、鎮北大將軍侯嵐,楚人畏之如虎,誰敢來追殺他?
派的人少了,不是他的對手,派的人多了,估計楚國倉促間派不出這麽多高手呀。何況誰敢保證人家是孤身而來?說不定神女峰下重兵壓境了。”
“呸,別胡說了,大禹山山路阡陌縱橫,狹窄陡峭,不利大軍集結,他能帶幾個人來?撐死了一兩百人,什麽重兵壓境。”
眾人竊竊私語聲中,司徒錯將斬馬刀重重插在地上,湛湛有神的虎目有淚湧動,癡癡凝視著滿頭秋霜的秋三娘子,一步步走過去,哽咽道:“三娘...”
秋三娘子好似僵住了,長劍斜斜從指尖滑落,鐺的一聲掉在地上,滿是皺紋的臉龐有淚如傾,眼神中分明流露出又愛又恨的矛盾。
司徒錯一步步向前,她一步步後退,退了幾步後。
就在司馬錯即將走過她寶劍掉落的地方,她突然發瘋驚叫,衝過去撿起那把通體碧綠的寶劍,一劍刺向他的胸膛,撕心裂肺吼道:“你為何要來?”
劍尖入體半寸,有血冒出,有人心碎。
秋孽緣失聲驚呼,嚇得捂住嘴巴。
畢雲天等人見奇變陡生,這瘋婆子竟然刺傷前來救她的司徒錯,嚇得疾奔過去,想要保護司徒錯。
司徒錯冷靜揮手攔住他們,低頭凝視著綠瑩瑩的寶劍,慘笑道:“十幾年不見,你為何還是這般不講道理呢?我快馬加鞭趕來救你,一見麵你就拿劍刺我?”
秋三娘子目光陰鷙瞪著他,近乎癲狂咆哮道:“當年我就說過,我秋三娘不屑為妾,若你不能娶我為妻,此生不必再見,再見之時我必取你性命,今日為何要來?”
她的身子在哆嗦,她的長劍在哆嗦,她的世界分崩離析。
那柄凝碧劍橫在二人之間十八年,隔斷了兩個人的一生。二人敘述舊情、物我兩忘的時候,竟有一個不知死活的鼠輩拈出幾根毒針,嗤的一聲射向司徒錯。
守在司徒錯身旁的畢雲天見狀勃然大怒,隨手揮出一拳,剛猛淩厲的拳風將毒針震飛,他縱身掠到那人身邊,提拳對準頭顱打去,將那人擊飛數丈,那人未落地就已氣絕身亡。
畢雲天破口大罵道:“沒一點眼力勁的東西。”
場中群情聳動,眾人再往後退縮,紛紛驚駭道:“半步山河畢雲天?”
“今天是什麽好日子,魏國頂尖高手怎麽都來神女峰了?”
畢雲天提起拳頭,將五根手指捏的霹靂吧啦爆響,電一般目光掃過人群,縱聲道:“在下大魏國楊太師麾下畢雲天。
畢某有言在先,誰再敢對秋三娘和司徒大將軍出手,那就是與太師府為敵,請你們想想後果,切勿輕舉妄動。”
他原以為搬出楊太師就能將這些來曆不明的江湖人嚇退,不想一名身穿錦服的蒼髯老者緩緩越眾而出,悲憤抱拳道:“畢大統領,在下乃房州玄玉山莊東方石,也是魏人。
這可惡的秋三娘子當年害死我兩個兒子,與我東方家有著血海深仇,你說這仇我們該不該報?
你是堂堂太師府玄絛衛隊副統領,應該知道太師素以中興魏國、造福魏人為己任,莫非你要罔顧國法道義,庇護這個殺人如麻的女魔頭嗎?”
畢雲天武功蓋世,口才卻是平平,被東方石一句話問的啞口無言。
東方石若是楚國人或者秦國人,他完全可以視若無睹,可對方偏偏是魏國人,囁囁嚅嚅道:“這個...這個...有仇自然要報...不過...”支支吾吾半天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扶著秋孽緣慢慢走到人群中央的楊謙,趕緊幫詞窮的畢雲天解圍:“東方先生是吧?
你剛才的話很有道理,秋三娘子害死你兒子,你要找她報仇也是天經地義,太師府的人當然不會阻止你報仇雪恨。
不過閣下既然是名門正派,報仇就該恪守江湖規矩,堂堂正正找秋三娘子算賬,絕不可背後暗箭傷人,更不可借著報仇名義偷襲我們鎮南關大將軍。
大將軍可是於國有功的大功臣,偷襲他輕則算以民犯官,重則算私通敵國、謀反作亂,東方先生,你需知曉。”
剛才還理直氣壯逼問畢雲天的東方石被楊謙一句話恐嚇的氣焰全無。
今日神女峰的人魚龍混雜,吳楚秦魏蜀的黑白兩道都有,有人旨在報仇,有人旨在搶奪武功秘籍和金銀珠寶。
他與剛才那個發毒針偷襲司徒錯的家夥並非一路,但楊謙一句話就將他與那人打成同夥。
東方石是魏人,深知司徒錯乃鎮守大魏鎮南關防線的主將,偷襲他的確是叛國重罪,勢必要滿門抄斬,趕緊跟那人劃清界限:“老夫又沒有偷襲大將軍,老夫和那奸賊並非一夥,你不要血口噴人。”
楊謙繼續窮追猛打:“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同夥?
我相信咱們魏人當然不會蓄意傷害大將軍,怎奈此時神女峰上聚集兩三百號人,大將軍不管被誰傷害,罪名勢必要扣在你們所有人頭上,事後太師府追查起來,你們一個也別想跑掉。
人家秦國楚國吳國巴蜀的江湖人不怕太師府,但咱們魏人就沒必要蹚這渾水吧?
你們要找秋三娘子報仇,沒關係,我支持你們,但你們不能跟敵國江湖人混在一起,國仇家恨,國仇在前,家恨在後,請各位三思而後行。
為了不使你們被敵國賊子裹挾鑄成大錯,我提議咱們魏國的江湖朋友先站到這邊來,大家一起保護大將軍,別讓敵國賊子亂中取利。”
他這話似是而非,故意混淆概念,本來毫無道理的話聽著又好像難以辯駁,江湖人的文化水平原就不高,粗魯武夫哪有什麽思辨能力?
籍屬魏國的江湖人猶豫片刻,紛紛從人群中分離出來,在楊謙麵前站成一排排,竟有七八十人,既有名門正派的弟子,也有黑道中人。
對他們而言,武功秘籍金銀珠寶固然誘人,報仇雪恨也是人生大事,但再大的事情都比不上卷入謀害鎮南關大將軍這個滔天罪名呀。
秦人楚人吳人蜀人可以莽撞,魏人縱然心有不甘,卻不敢再亂來。
此時陣營涇渭分明,剩餘的江湖人看出形勢不妙,一個個驚疑不定,緩步後退,圈子進一步膨脹,有些人已經在左顧右盼,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