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出大事了

字數:5671   加入書籤

A+A-


    二人走向快雪樓途中,蜂勇衛中郎將任逵突然殺出,截住他們。
    “世子,出大事了!”
    楊謙溫客行停下腳步,目光齊刷刷投了過去。
    能讓素以冷靜著稱的暗夜之王任逵如此失態,肯定是發生了天大的事情。
    楊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西秦使團集體自焚了?
    如此絕色佳人葬身火海,化作焦炭,那可真是人世間一大悲劇。
    但任逵接下來說的話卻和西秦使團風馬牛不相及。
    任逵手裏攥著一封帶血的褶皺信箋,麵色凝重。
    “世子,派去青奴的使團出事了。”
    楊謙皺了皺眉,從他手裏接過信箋,攤開,湊近溫客行一起閱覽。
    他們邊看信箋,邊聽任逵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十幾天前,魏國兵部侍郎狄逢君受太師楊鎮密令出使青奴。
    主要任務是重金賄賂青奴權臣,勸說他們半年內不要在雲中雁門等地尋釁滋事,方便魏國抽調河東道河北道的精銳步騎。
    近來魏國國勢昌盛,兵鋒銳利,青奴大單於夜卿對狄逢君使團極為款待,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當夜,半醉微醺的狄逢君摸進大閼氏(皇後)北蜜的帳篷,霸王硬上弓玷汙大閼氏北蜜。
    事情傳開,大單於夜卿率青奴達官顯貴聞訊而來,這恥辱一幕盡收眼底。
    夜卿怒氣衝天,一聲令下,將狄逢君亂刀剁成肉泥,派兵瘋狂射殺使團人員,三十七名隨從全部遇難。
    夜卿尤不解恨,宣布青奴跟魏國全麵開戰。
    他連夜派兵傳信各個部族,擬征召王庭附近十七萬兵馬南下攻打魏國,為大閼氏報仇雪恨。
    另遣右賢王那圖領五萬騎兵逼近寒月關,協助西秦抵禦魏國,不斷襲擾北地諸州。
    似乎一夜之間,魏國北疆風向大變,即將全麵開戰。
    想從河東河北抽調兵馬向西滅秦已成泡影,朝廷還得派兵馳援雲中雁門等地。
    楊謙徹底懵了。
    他第一時間奔向議事大廳,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王爺老爹,請他出麵主持大局。
    的的確確是天塌地陷了,得找高個子頂著。
    溫客行任逵緊隨其後,很快抵達偏殿門口。
    跟以前一樣,看門將領果斷攔住他們。
    這人看著很熟,見過多次,楊謙一直不記得他的名字,隻知他和關禮雲品階相同,都是千牛衛中郎將。
    楊謙焦急出聲。
    “走開,我有十萬火急的軍情要向老爹匯報,你最好別攔我。”
    那名皮膚黝黑眼神堅定的三旬將領不為所動,緩緩搖頭。
    “王爺有令,隻要敵軍沒打到雒京城下,沒走到亡國滅種那一步,其他皆是小事,不要打擾他,請世子與百官自行處理。”
    楊謙抬手揪住那名將領的衣領,大聲咆哮。
    “你去跟王爺說,出使青奴的使團出事了。
    兵部侍郎狄逢君酒後冒犯青奴大閼氏,被大單於亂刀剁成肉泥,使團人員全體遇難。
    大單於宣布跟我國開戰,將親率十七萬大軍攻打雲中雁門,另派右賢王那圖領兵五萬逼近寒月關,襲擾北地各州,北境全線告急。”
    那人簡直油潑不進,麵無表情搖頭。
    “世子,王爺再三吩咐,隻要敵軍沒打到雒京城下,其餘皆是小事。
    世子既代王爺執掌大權,就該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事事求助於人。
    王爺還說,他是你老子,把你托舉到這位置已是仁至義盡,接下來的路靠你自己走,他不可能護你一輩子。
    青奴來犯雖是大事,但我國北境防線固若金湯,不是他們想打就能打進來的,世子不要亂了方寸。”
    楊謙鬆開手,心裏拔涼拔涼,悻悻然反問一句。
    “他就這麽喜歡當甩手掌櫃?還甩的這麽徹底?一點餘地都不留?”
    那人淡淡一笑,極有深意。
    “世子錯了,王爺不是甩手掌櫃,而是給世子大展拳腳的機會。
    末將聽聞西北有一種鷹,當雛鷹羽毛豐滿,老鷹會將雛鷹從懸崖高處推下。
    雛鷹若想不被摔死,就得拚命撲騰翅膀,扇著扇著,他們就學會了飛翔。
    老鷹能夠稱霸長空,正是因為他們培養後代的手段極為殘酷。
    王爺大概也是這意思,他把世子舉到半空再放手,讓世子殿下學會飛翔。”
    楊謙露出原來如此的微笑。
    “你倒是博聞多識,能言善辯,你叫什麽名字?
    我見過你很多次,一直沒機會問你的名字。”
    那人上半身微微傾斜,朝楊謙拱手行禮。
    “末將左千牛衛中郎將,寇清江。”
    楊謙拍了拍他的肩膀,讚不絕口。
    “你很好,非常好。武將大多嘴拙,你卻辯才無礙,是個人才,以後前途無量。”
    寇清江雙眼發光,彎腰的幅度更大。
    “謝世子誇獎,末將受之有愧。”
    楊謙等人穿過花園,走回議事大廳。
    一直默默不語的溫客行咳了一聲。
    “世子,以下臣愚見,茲事體大,需召左右衛大將軍及三省宰輔入府議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如寇清江所言,我國北境防線固若金湯。
    河東道擁兵七萬,雲中雁門附近少說有五萬駐軍,其中多是百戰騎兵,武器遠勝青奴的皮甲骨箭。
    若據城死守,別說區區十七萬兵馬,就是二十七萬兵馬,青奴短期攻不破三大靖北都護府。
    下臣隻怕大單於夜卿跟我們玩命,不計代價的消耗邊軍。
    為長久計,為大局計,我們須得好好盤算一下,如何支援河東道戰事。”
    楊謙讚許的點頭。
    “溫大人言之有理,這事確實要從長計議。
    獨孤傲,立即請左衛大將軍荼冷,右衛大將軍臧羆,左武衛大將軍陳恪,右武衛大將軍竇騫,中書令曹遠圖,侍中將毅,黃門侍郎潘烈,左仆射關禮卿。”
    左右衛協助太師掌管天下兵馬,左右武衛僅次於左右衛,這四大將軍當然不可或缺。
    中書令曹遠圖是中書省話事人,侍中將毅是門下省話事人,黃門侍郎潘烈是侍中副手,左仆射關禮卿是尚書省話事人,加上中書侍郎溫客行,這就是大魏國最核心的宰輔團隊,他們也不能缺席。
    其實本來還有兩個跟三省宰輔地位相當的人物禦史台的禦史大夫和禦史中丞。
    可惜楊鎮獨攬大權以來,前幾任禦史大夫明明是楊鎮親自提拔的,卻頗有些書生迂腐氣,動不動就拿三綱五常說事,彈劾楊鎮行事狂妄,不敬天子,有違臣子之道。
    楊鎮盛怒之下殺了三任禦史大夫,將跟三省宰輔同級的禦史大夫降至三品,禦史中丞降至四品。
    禦史台從此一蹶不振,無權彈劾二品以上大員。
    溫客行趕緊補上一句。
    “另外加上靖北侯澹台羽,關內侯諸葛璜,護國侯楊刑毅,禮部尚書鄭道天,兵部尚書司馬楓,戶部尚書上官鴻,全都請來。”
    楊謙挑了挑眉,表情大惑不解。
    “要請這麽多人?好多人我都沒聽過。”
    溫客行娓娓道來。
    “靖北侯澹台羽是前雁門關大將軍,在雁門鎮守十一年,對北疆地形頗為熟悉。
    七年前,青奴內亂。
    王爺借機調整北境防線,改守為攻,撤雁門關,在雲中定襄雁門三地設靖邊都護府,作為出擊青奴的前沿堡壘。
    澹台羽對此頗有微詞,稱病隱退。
    王爺念他軍功卓著,並未跟他斤斤計較,還封他為靖北侯,以示安撫。
    此人文武雙全,作戰勇猛,隻要有機會攻打青奴,他就跟吃了春藥一樣生猛。
    關內侯諸葛璜是上一任蕭關大將軍,護國侯楊刑毅是上一任河東道大都督。
    他們長期鎮守北境和西北境,對青奴知之甚詳,此事須得他們出謀劃策。
    至於兵部尚書司馬楓,戶部尚書上官鴻,調兵遣將,後勤糧草輜重,離不開他們。”
    “那禮部尚書鄭道天呢?”
    楊謙如是問道。
    溫客行回答的言簡意賅。
    “世子,我國有條不成文的慣例,禮部尚書通常就是儲相。
    如今尚書令和右仆射空置,鄭道天有望補右仆射一職,當然有資格參議軍機。”
    原來如此,楊謙懂了。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