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老臣請戰

字數:5354   加入書籤

A+A-


    荼冷的話瞬間挑起所有人的興趣。
    他將信往下傳遞。
    眾人匆匆瞄了一眼,上麵果然寫的是使團三十七人遇害,遇害人數多於朝廷派出的人數。
    楊謙驚疑的眸光在每個人臉上一一掠過,最後鎖定在荼冷身上。
    “荼大將軍,你確定使團是二十八人?”
    荼冷點了點頭,態度斬釘截鐵。
    “世子,末將敢以項上人頭擔保,使團就是二十八人。”
    左仆射關禮卿進殿後一直沒有發過聲,此時連忙附和荼冷。
    “世子,臣可作證,出使青奴的使團的確是二十八人。
    使團名單是下臣與禮部尚書鄭大人擬定,大多是兵部官員,也有幾個禮部官員,禮部留有一份名單存檔。
    這份名單送王爺閱覽過,快雪樓應該也有備份,一查就知。”
    禮部尚書鄭道天點頭回話。
    “關大人所言不虛,臣亦記得使團是二十八人。”
    楊謙若有所思。
    “幾位大人眾口一詞,那使團人數多半錯不了。
    問題來了,朝廷派出的使團是二十八人,為何青奴那邊送來的情報是三十七人遇害?
    多出的九個人是從哪裏來的?
    該不會是青奴大單於氣昏了頭,把自家人宰了,當成我們使團的人吧?
    任將軍,你怎麽看?”
    任逵低著頭,沉吟片刻,很快就抬起頭。
    “世子,此事末將立刻派人去青奴查證。
    在沒有拿到更詳盡的情報前,末將不敢妄言。
    青奴發兵在即,北境即將爆發戰事,當務之急應該未雨綢繆,做好迎戰準備。”
    臧羆甕聲甕氣叫了起來。
    “這話有理。使團之事不急,可以從容查證,相信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但備戰一事迫在眉睫”
    司馬楓急了,沒等臧羆說完就急急插嘴。
    “誰說使團之事不急?
    此事關係到狄逢君及使團功過是非定論,稍有不慎就會給他們的眷屬帶來滅頂之災,緩不得呀。
    世子,以下臣愚見,大單於此次激於義憤揮兵南下。
    然,青奴以遊牧為生,目前是春暖花開,水草肥嫩季節,各部族兵馬分散在草原各處,集結不易,少說也需要兩三個月。
    我們有大把時間跟他們談判周旋,為北境防線增兵增糧。
    另,西線方麵,安西大都護屠飛斬在隴山八萬精兵猛將,戰力驚人。
    他們剛剛經曆過大戰的洗禮,正是戰心戰意最強的時候。
    西秦即便得到右賢王五萬騎兵相助,也不足以對西線造成威脅,暫不足慮。
    北線,雲中定襄雁門三大靖邊都護府共有五六萬兵力,沿線構築大小堡壘隘口七十餘座,糧草充足,器械精良。
    隻要三大都護府不與敵人出城野戰,以青奴騎兵的攻堅能力,就算再給他們一百萬人,半年也啃不動這條防線。
    既然幾條防線短期沒有崩潰之憂,我們有大把時間從容調兵遣將、籌集糧草支援邊境,此事反而不急。
    使團遇害真相若不能迅速查明,等青奴那邊的消息傳到雒京,使團官員的眷屬肯定要承受巨大的輿論壓力。
    臣跪請世子,請派人盡快查實真相,還使團一個清白,莫讓死者清譽受損,家宅不寧。”
    眾臣聞言,默然。
    司馬楓的話未嚐沒有道理。
    在楊鎮勵精圖治下,魏國國力強盛,兵精糧足,邊疆防線穩固,確實沒有失陷之憂。
    以青奴那點糟糕的兵馬調配能力,至少要兩個月才能集結十幾萬大軍。
    魏國廟堂可以從容從各道調兵調糧,馳援雲中定襄雁門三大靖邊都護府。
    使團遇害關係二十八名死難者的功過評判,一旦處理不好,極易影響世子在朝野的威望。
    侍中將毅看了看愁容滿麵的司馬楓,咳了一聲。
    “世子,老臣以為,任將軍司馬尚書的話都有道理。
    青奴發兵在即,朝廷有必要提前整軍備戰。
    然青奴集結兵馬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大可以從容部署。
    使團遇害真相事關我國顏麵及二十八名官兵的功過定論,若此事確屬有心之人的算計,他們蒙受不白之冤,朝廷當為他們澄清真相,免得他們後人無辜遭罪,寒了忠臣義士的心。”
    關禮卿仔細斟酌後,接著將毅的話往下說。
    “世子,這兩件事並不衝突。
    真相當然要查,備戰不容耽擱。
    既然司馬尚書迫切要求查明真相,可以先讓任逵將軍派人去青奴取證,我們繼續討論備戰一事。”
    楊謙心中泛起冷笑。
    他實在看不懂這有什麽好爭執的,如關禮卿所言兩件事並無衝突。
    備戰要做,真相要查,同步進行,有何問題?
    吵什麽呢?
    吵個飛機呀?
    所謂當朝重臣不過如此,遇到一點事情就拎不清輕重。
    他突然信心大增,斂了斂神,手掌向下一壓。
    眾人見狀,同時噤聲,靜候世子發話。
    楊謙朝左,看了看情緒激動的司馬楓,再將目光轉到任逵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關大人言之有理。
    任將軍,使團人數和遇害原因存在疑點,事關二十八名遇難者的功罪及大魏顏麵,你現在派人去青奴調查取證,務必要查的清清楚楚,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任逵眼神平靜的沒有半點波瀾,緩緩站了起來,作了一揖。
    “末將領命。”
    轉身邁出大殿。
    司馬楓眸子精光閃閃,視線緊緊盯著任逵背影,也不知在琢磨什麽。
    任逵走後,楊謙讓眾臣各抒己見,如何鞏固強化北境防線,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於魏國廟堂而言,這些是輕車熟路的小事。
    魏國休養生息近二十年,府庫充盈,甲兵強盛。
    蕭關之戰雖從京畿道、河南道、山東道抽了幾萬兵馬,但消耗的兵馬錢糧主要還是關內道的積蓄。
    京畿道、河南道、山東道並未傷筋動骨,還有大把潛力可挖。
    淮南道、河東道、河北道不曾動過一兵一卒一顆糧草,底蘊尚在。
    按幾大軍侯的意思,泱泱大魏不去草原上找他們晦氣也就罷了。
    這群不知死活的蠻夷還敢南下侵犯,索性從河東河北兩道整頓十萬步騎,跟青奴一決雌雄,滅了他娘的。
    這些軍侯賦閑良久,靜極思動,恨不得跟青奴大戰一場,活動筋骨。
    想起馬上可以跟青奴開戰,靖北侯澹台羽就激動地坐立難安。
    “世子,青奴七年前發生過一次規模空前的內戰。
    老單於捕獵時意外墮馬,摔斷腿,沒多久就病死了。
    青奴幾個王子誰都不服誰,相互擁兵廝殺。
    三皇子夜卿技高一籌,戰勝了幾個兄弟,坐上大單於寶座。
    那一戰,青奴起碼損兵折將十五萬,元氣大傷。
    以常理來說,青奴目前還在虛弱期。
    就算夜卿能夠集結十七萬大軍,但這些兵馬的戰力不會很強,我們隻需湊齊十萬步騎就能一戰吃掉他們。
    世子,老臣主動請纓,請世子殿下給老臣一個機會迎戰青奴。”
    關內侯諸葛璜和護國侯楊刑毅同樣寶刀未老,爭先恐後的跳了出來。
    “世子,老臣也要請戰,請世子殿下恩準。”
    楊謙看的一臉震驚。
    這幾個老家夥莫非吃錯了藥?這是去邊疆打仗,不是去今宵樓玩花魁。
    一個個年過六旬,頭發胡子白了一大把,聽到有仗可打,竟比看到翹臀美女還熱血沸騰?
    這是一個什麽國家?這是一群什麽臣子?
    喜歡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啟龍圖我在敵國當皇夫攝政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