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伏擊援軍,計取香貴州

字數:11637   加入書籤

A+A-


    桑榮王的侍衛長楊普帶著一隊侍衛,麵色凝重地來到二王爺府。
    府上的下人見狀,驚慌失措地迎了上來,戰戰兢兢地問道:“楊侍衛長,不知有何貴幹?”
    楊普一把揪住下人的衣服,眼神淩厲如刀,怒聲喝道:“二王爺在何處?”
    下人被嚇得渾身發抖,顫微著聲音回答:“在……在書房。”
    楊普猛地一鬆手,帶著侍衛直奔書房而去。
    來到書房門前,楊普發現門從裏麵栓上了,他用力拍門,大聲喊道:“二王爺,快開門,大王遇害,三王爺和丞相他們讓卑職來請你去問話!”
    然而,裏麵卻毫無動靜,就像無人一樣。
    楊普心中一沉,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猛地一腳踹開房門,衝了進去。
    書房裏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隻見二王爺脖子被一根繩子套住,懸在梁上,身體正緩慢的轉運著,腳下有一個翻倒的椅子。
    王府的下人驚呼一聲,急忙跑過去,將二王爺放了下來,用手在鼻子下麵試探了一下,發現已經氣絕身亡,隨即悲痛地哭了起來:“王爺,王爺……”
    楊普快步上前,仔細檢查了一下二王爺的屍體,確認他已經死亡。
    這時,他發現二王爺胸前的衣服裏露出一封信角,伸手取了出來,信封上麵什麽也沒有寫。
    楊普沒有私自看信,而是讓侍衛留下看著二王府的人,自己拿著信匆匆趕回了王宮。
    回到王宮,三王爺楊越山見二王爺沒有來,故意問道:“二王爺怎麽沒來?”
    楊普一臉嚴肅地地回答道:“二王爺已經懸梁自盡了。”
    此言一出,官員們全都大吃了一驚,隨即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三王爺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要滴出水來,他沉聲問道:“他為何要自盡?”
    楊普將從二王爺身上搜到的信遞了過去,說道:“這是從二王爺身上搜到的信。”
    三王爺接過信,顫抖著手打開一看,臉色頓時大變,目光如利箭般射向藍永明,怒道:“原來真是二哥指使桑勒毒死的大王!”
    藍永明接過信看了一眼,臉色也陰沉下來,驚訝地說道:“真沒想到二王爺竟然能幹出這樣的事。”
    三王爺歎了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悲痛:“二哥糊塗啊,我們是親兄弟,怎麽能做這樣的事。”
    藍永明見狀,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大王沒有其他後代,二王爺也已死,這王位理應由三王爺繼承,請三王爺登基繼位。”
    三王爺內心激動不已,但他表麵上卻一副沉痛的樣子,說道:“大王剛遇害,現在說這事不合適,還是等把大王喪事辦之後再說吧。”
    藍永明卻毫不退讓,嚴肅地說道:“國不可一日無主,否則將會生亂,還請王爺以大局為重。”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懇請王爺以大局為重。”
    三王爺見眾人態度堅決,假裝思考了一下,然後轉身朝桑榮王的遺體跪下,悲痛欲絕地說道:“大哥,非是小弟貪圖王位,實在是百官請求,同時為了桑榮國的前途,小弟才不得不擔起這份重擔。
    希望你在天之靈,保佑桑榮國國泰民安,繁榮強盛。
    小弟也向你保證,一定會善待百官和百姓。”
    隨後,他站起來對侍衛命令道:“把大王的遺體抬下去好好清理一下,給他換上盛裝。”
    侍衛們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將桑榮王的屍體抬走了。
    接著,三王爺又叫來王宮總管,讓他去操辦桑榮王的後事。
    藍永明見事情已定,又問道:“大王,二王爺雖然死了,但他的家人還在,您看怎麽處置?”
    其他官員都對“二王爺”害死桑榮王的事情憤怒不已,紛紛提議把二王爺全家抓起來給桑榮王陪葬。
    藍永明看著三王爺,試探地問道:“大王,您覺得如何?”
    三王爺故意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雖然二哥犯了不可饒恕的罪,但他已經死了。
    所以我也不想做得太絕,畢竟我們是兄弟。
    但如果不對他的家人加以懲處,隻恐百官不服。
    不如把他的家人全部發配到幕南荒地去,永遠不許回來。這樣既給二哥留了血脈後代,同時也對百官和百姓有了交代。”
    幕南荒地是桑榮國最南邊的荒僻之地,山多路險,且多毒蟲毒瘴,就連水都有毒,是桑榮國用來發配重刑要犯的地方。
    凡是到了那裏的人,都沒有能夠活著回來的。
    所以,三王爺這個提議,看似在為二王爺的家人考慮,其實非常陰狠。
    藍永明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大王決定了,那就照大王的意思辦。”
    軍隊很快到了二王爺府上,不顧二王爺家人的哭叫,全部關進囚車,立刻送走。
    晚上,三王爺讓身邊所有人都叫退下,隻留下高承文夫妻、楊岷、楊崎、楊峻、楊峪。
    “恭喜父王。”
    侍從剛離開,楊岷、高承文等人立刻向三王爺道賀。
    三王爺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說道:“從現在起,這桑榮國就是咱們的天下,再也沒有人能夠約束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將把桑榮國變成天下最大的國家,讓所有人聽到我們的名字都害怕。”
    珍玉郡主眼中閃爍著複仇的光芒,說道:“父王既已登基,那就趕緊發兵攻打大恒朝,為森兒報仇。”
    楊岷卻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還不行。”
    珍玉郡主不解地問道:“大哥,為什麽不行?”
    楊岷耐心地解釋道:“父王才剛剛登基,首要的事是要鞏固好王位,把那些三心二意或不支持他的人除掉,把兵力掌握到手中。
    另外,怎麽也得把大王的喪事辦隆重,然後再找個機會,放出一些證據,證實大王不是二王爺殺的,而是大恒朝高悠,派人殺了大王,又嫁禍給二王爺。
    這樣我們不僅有了對大恒朝開戰的正當理由,同時又能激發百姓同仇敵愾之心,我們的軍隊也會更加勇猛,必能以一當十,迅速攻領大恒朝。”
    三王爺聽了,微微點頭,讚許地說道:“岷兒說得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
    他轉頭看向珍玉郡主,柔聲說道:“玉兒,你放心,森兒的仇,為父肯定會為你報。
    但現在,咱們還是先把眼前大王的喪事辦好,免得落人話柄。”
    高承文立刻說道:“父王說的是,一切聽從父王的。”
    聽到高承文這麽說了,珍玉郡主雖然心中不甘,但也隻好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三王爺滿意地笑了笑,說道:“好,那咱們就按照計劃行事。
    岷兒,你負責安排大王的喪事,一定要辦得隆重,讓大家看到為父對大王的情義。”
    楊岷應道:“遵命。”
    日當中午,高悠軍營中卻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高悠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目光如炬,卻始終無法穿透眼前的困境。
    他麵前的地圖上,香州城的輪廓清晰可見,卻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高悠已經連續兩日苦思破城之策,但香州守將羅曆利用百姓阻擋進攻,且封閉四城門,讓他完全沒有可趁之機,所以心裏很鬱悶。
    林峰,秦康等人看著他焦愁的樣子,也很愁,卻又沒有辦法。
    白天過去,夜幕降臨。
    晚飯過後,高悠、林峰、秦康等人來到營地的空地上,觀看士兵們的摔跤娛樂。
    現場氣氛熱烈,士兵們的歡呼聲、呐喊聲此起彼伏,仿佛將戰爭的陰霾暫時驅散。
    高悠看著士兵們在奮力拚搏,臉上也露出難得的笑容,暫時忘卻了攻打香州的困境,沉浸在士兵們的歡樂之中。
    就在氣氛熱烈之時,一名探子急匆匆地跑進營地,打斷了眾人的歡聲笑語。
    他來到高悠麵前,氣喘籲籲地說道:“殿下,從淩峰關方向來了一支反軍隊伍,人數大概有兩萬左右。”
    高悠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站起身,目光如劍般銳利:“離香州還有多遠?”
    “大概還有七十幾裏,快馬加鞭,最多兩個多時辰就能到。”探子回答道。
    高悠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下令道:“召集所有將領到中軍營帳!”
    片刻之後,營帳中聚集了所有的將領。
    高悠站在前麵,目光堅定的看了一下眾將,最後落在徐震山臉上,道:“徐將軍,你馬上率領六萬兵馬前往香州城下布陣,動靜越大越好,做出要夜攻城池的樣子,吸引住城裏的注意力。”
    “遵命。”徐震山領命而去。
    高悠隨即轉向林峰、林衛娘、秦康、費索龍四人道:“你們率領四萬人馬,隨我去伏擊那支軍隊。”
    “是。”
    “其餘將軍,率領剩下的軍隊鎮守大營。”高悠隨後又說道。
    “遵命。”
    徐震山率領六萬兵馬,舉著火把,以震天動地之勢朝著香州城急奔而去。
    火光映照在士兵們的臉上,映出一片肅殺之氣。
    城牆上的守兵見狀,驚慌失措,趕緊向羅曆報告。
    羅曆聽到消息,臉色大變,急忙讓人抓來了兩百多百姓,將他們推到城牆上。
    幾分鍾後,徐震山的軍隊在離香州城五百多米的地方布好陣形,站在陣前,大聲喊道:“羅曆,你快開城門投降!”
    羅曆仗著有百姓在城牆上,氣焰囂張,冷笑道:“你們想攻城就先把這些百姓殺死,否則你們休想踏進香州城一步。”
    徐震山不再理會他,轉身讓人擂鼓。
    刹那間,鼓聲震天,仿佛要將整個香州城震塌。
    羅曆見狀,急忙吩咐士兵:“朝廷軍隊要是敢放炮攻城,就用百姓當盾牌。”
    然而,朝廷軍隊隻是擂鼓,並沒有真正進攻。
    但越是這樣,羅曆越不敢大意,每根神經都緊繃著,眼睛警惕地盯著城下的一舉一動。
    與此同時。
    高悠率領林峰、林衛娘、秦康、費索龍以及四萬人馬,正以極快的速度在通往淩峰關的官道上急馳。
    這條路非常不好走,坑坑窪窪,但為了趕時間,他們也顧不得那麽多了,隻顧催馬往前跑。
    “殿下,這條路實在太爛了,幸好我們全騎馬,也沒帶馬車,要不然輪子陷進去就沒法走了。”林峰抱怨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悠微微一笑,說道:“的確是太爛了,這對出行的百姓來說太難了。
    等收複江南好,我向父皇說一下,拔銀子把路好好悠一下。”
    高悠他們急行了三十多裏,突然探子從前方飛馳而來,馬蹄濺起的塵土在夜色中劃出一道模糊的軌跡。
    他來到高悠麵前,抱拳急促地說道:“殿下,從淩峰關來的軍隊,離我們隻有十裏了。”
    高悠的臉色瞬間凝重起來,命令人砍了幾棵樹橫在路上。
    隨後下令道:“費索龍,你率一萬人埋伏在斷樹後麵,防止他們越過斷樹衝過去。”
    費索龍領命率兵而去。
    高悠又轉向林峰和林衛娘道:“林峰,你率一萬人埋伏在左側,林衛娘,你率一萬人埋伏在右側。
    秦康,你率兩萬人埋伏在前麵兩裏處,切斷他們的退路。”
    眾將迅速行動,高悠帶著趙卓等侍衛隱藏到了左側山上。
    他站在山頂,居高臨下,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視著下方的官道。
    夜色中,官道顯得格外寂靜,隻有風聲在耳邊呼嘯。
    大約過了十幾分鍾,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越來越近。
    高悠微微眯起眼睛,隻見一支舉著火把的軍隊快速朝這邊過來。
    當軍隊走到斷樹前時,為首的將領勒住戰馬,停了下來。
    他皺著眉頭,仔細看了看橫在路上的斷樹,又朝兩側掃視了一眼,對身邊的副將說道:“這樹顯然是有人故意放在這裏的,要小心有埋伏。
    馬上讓人把樹拖到路邊,盡快離開這裏。”
    副將剛要下令,突然左側山上“叭”的一聲巨響,一朵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緊接著,兩側和前麵同時響起密集的火銃聲,火光閃爍,如同夜的怒火。
    將領身邊的士兵紛紛慘叫著從馬上摔下,鮮血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刺眼。
    將領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意識到自己中了埋伏,立刻大喊:“快把火把扔掉,往回撤!”
    但火把即使扔到地上,一時也熄滅不了,士兵們在火光中驚慌失措,成了火銃的靶子。
    將領的戰馬被火銃擊中,嘶鳴著倒下,將領也被掀翻在地。
    副將趕忙下馬,扶起將領,說道:“將軍,快騎我的馬!”
    將領卻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騎馬太顯眼,目標太大,我還是步行。”
    他們剛走了幾步,後麵的火銃聲又響了起來,士兵們成片地慘叫著倒下。
    將領和副將蹲在路邊的一塊石頭後,看著士兵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官道上驚慌失措地來回逃竄,心裏又急又慌。
    副將焦急地說道:“將軍,怎麽辦?”
    將領緊咬牙關,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道:“快讓士兵快把火把踩滅,沒了火光他們就看不見了。”
    副將立刻喊道:“快把火把踩熄滅。”
    士兵們趕緊用腳把丟在路上的火把踩熄,火銃聲果然暫時停止了。
    將領剛要鬆一口氣,突然兩側的山坡上亮起了火把,如同夜的眼睛再次睜開,把下麵的情況照得一清二楚。
    將領和副將慢慢站起來,看著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朝廷士兵,以及他們手中閃爍著寒光的火銃,一顆心頓時沉入了深淵。
    高悠居高臨下,目光如炬,大聲喊道:“你們已經無路可逃,放下兵器投降,是你們唯一的活路。
    否則,一個也別想活著離開。”
    將領的臉色變得灰敗,他與副將對視一眼,副將低聲說道:“將軍,投降吧,我們已經沒有其他路了。”
    將領雖然不甘心,但眼前的情況已經無力回天,他隻能輕歎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傳令下去,放下兵器,投降。”
    官道上,士兵們紛紛丟下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一片寂靜。
    高悠看著下方的俘虜,對趙卓說道:“傳令下去,把所有的俘虜全部集中到一起。”
    林峰和秦康指揮著手下的士兵,將那些投降的俘虜全部集中到一起。
    這些俘虜們神色各異,有的驚恐不安,有的垂頭喪氣。
    林峰和秦康將為首的將領和副將帶到高悠麵前。
    高悠站在一塊稍高的土坡上,目光如炬,冷冷地打量著這兩人道:“你們叫什麽名字,什麽官職?”
    高悠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將領抬起頭,目光直視高悠,回答道:“我是淩峰關守將趙啟。”
    他頓了頓,又指著王鬆說道:“他是我的副將王鬆,我們是奉了魏鴻泰之命,率軍來增援香州的。”
    高悠微微點頭,繼續問道:“淩峰關還有多少守軍,由誰率領?”
    趙啟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權衡著什麽,但最終還是開口說道:“淩峰關尚有三萬人,由我另一名副將白彪率領。”
    高悠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滿意。
    隨後他看向林峰和秦康,沉聲說道:“你們二人率兩萬士兵,換上反軍的衣服,押著趙啟和王鬆去香州。
    到了城下,讓趙啟喊話,騙開城門,擒住羅曆等反將,逼他們命令士兵放下兵器投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峰和秦康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拱手道:“殿下放心,我等一定不負您的命令。”
    高悠點了點頭,說道:“去吧,要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林峰和秦康領命而去,帶著兩萬士兵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換上反軍的衣服,將趙啟和王鬆押在隊伍中間,朝著香州的方向疾馳而去。
    等他們走後,高悠才率領剩下的三萬人,押著那些俘虜緩緩回營。
    俘虜們被押在隊伍中間,一個個低著頭,垂頭喪氣,像霜打的茄子。
    徐震山帶著士兵在香州城下敲了一個多時辰的鼓,這時有探馬來到他跟前,在耳邊說了幾句話。
    徐震山隨後點了點頭,揮手讓士兵停止敲鼓,然後對著城牆上的羅曆道:“羅曆,今晚先放過你,明天再來取你狗命。”
    說完,便下令撤軍回營。
    羅曆看著緩緩而回的朝廷大軍,心裏滿是疑惑,問副將權進道:“他們敲了半天鼓,也不攻城,你說高悠這葫蘆裏在賣什麽藥?”
    權進道:“應該是想嚇唬我,但看我們沒有上當,又不敢攻城,隻得灰溜溜地收兵回去了。”
    羅曆也覺得應該是這樣,點了點頭,道:“現在城中的百姓就是我們最大的倚仗,所以要看好他們,不能讓他起來鬧事。”
    “將軍放心,卑職會看好他們的。”權進道。
    羅曆等到朝廷軍隊走得沒影了,隨即對守城的士兵說道:“都給我睜大眼睛看著,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去告訴我。”
    “是。”守城的將領應道。
    隨後,羅曆和權進下城牆,回去休息了。
    一個時辰後,羅曆正睡的香,突然有士兵敲他的門,他起來開門問道:“有什麽事?”
    門外是一名士兵,稟報道:“將軍,南門外有一支軍隊正朝我們這邊過來。”
    羅曆急忙來到城樓上,遠遠望去,隻見一支舉著火把的軍隊正朝這邊趕來。
    這時,接到消息的權進也來了,向遠處看了一下,道:“將軍,會不會淩峰關的趙啟將軍帶人來了?”
    羅曆點了點頭,道:“很有可能是,但還是等來看清楚再說。”
    很快軍隊到了城下,趙啟喊道:“我是淩峰關的守將趙啟,奉魏王之命來增援香州,快去稟報羅曆將軍。”
    羅曆在上麵看到了趙啟,大聲問道:“趙將軍,我就在城牆上。”
    趙啟腰後被刀抵著,神色有些複雜,抬起頭,大聲說道:“羅曆將軍,魏王讓我率兵來增援你,快打開城門讓我們進去。”
    羅曆不疑有詐,說道:“趙將軍稍等,我這就讓他們打開城門。”
    隨後,羅曆和權進從城牆上下來,命令士兵打開城門。
    城門緩緩打開,林峰和秦康率領的軍隊進去。
    羅曆剛準備向起啟問候,突然進來的士兵迅速地把他和權進圍住,數把刀同時架在他和權進的脖子上。
    羅曆心中一驚,看著趙啟問道:“趙將軍,你這是什麽意思?”
    喜歡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請大家收藏:()真命太子:這個皇位是我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