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龍椅上多了個軟墊
字數:2427 加入書籤
寅時三刻的乾清宮還浸在黛青色晨霧裏,石靜嫻摸著龍椅上新鋪的狐裘軟墊,指尖劃過五爪金龍的鎏金鱗片。這是她登基前夜特意吩咐尚衣監縫製的——當了三年監國太子,早受夠了這把黃花梨龍椅硌得尾椎生疼。
"陛下,禮部遞的章程。"新任秉筆太監捧著描金冊子跪在丹陛下,聲音卻打著顫。昨日這位置跪的還是他幹爹李德全,而今晨已被女帝尋由頭發配去守皇陵。
石靜嫻沒接那冊子,反手抽出壓在軟墊下的《大清會典》。書頁翻到"輿服誌"時簌簌作響,墨字記載著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龍椅者,社稷之重器,非禮勿動。"
"傳旨。"她突然將書冊擲向蟠龍柱,驚得簷下白鶴燈搖晃,"即日起更定禦座規製,添設軟墊、憑幾、踏腳三物。"話音未落,候在殿外的老臣們已撲通跪倒一片,鑲鎏金瑪瑙的頂戴撞在青磚上叮當作響。
"陛下!龍椅乃天命所歸之證,豈可…"
"張大人說的是。"石靜嫻截斷禮部尚書的話頭,指尖輕叩扶手處新嵌的東珠,"當年太祖馬上得天下,龍椅上還留著箭矢劃痕。如今天下太平——"她忽地起身,杏黃龍袍下擺掃過跪在最前排的八阿哥,"難道要朕學成吉思汗在馬背上批奏折?"
胤禩抬眼窺見那軟墊下露出的《驗屍格目》書角,後背瞬間沁出冷汗。三日前女帝在刑部大牢親手解剖貪腐案死囚時,用的正是這本她當太子妃時撰寫的冊子。
晨鍾恰在此時撞破僵局。石靜嫻俯視著丹陛下黑壓壓的朝冠,想起穿越初年胤礽教她辨認官員品級時說的話:"一品鶴,二品錦雞…記住了,日後這些禽獸都是要啄你的。"
"眾卿平身。"她忽地輕笑出聲,驚得梁上燕子振翅而逃,"傳索綽羅氏。"
當那著四品誥命服的老婦被帶上殿時,滿朝文武皆倒抽冷氣——這正是十年前因丈夫卷入《南山集》案被流放寧古塔的犯官家眷。老太君捧著蠶絲軟墊顫巍巍跪下,墊麵繡著百子千孫圖,針腳卻歪斜如蜈蚣。
"索綽羅嬤嬤,可還認得此物?"女帝指尖掠過軟墊邊緣的黻紋。
"回陛下,這是罪婦當年為孝敬懿誠皇後縫製的…"老婦渾濁的眼猛地瞪大,她認出軟墊背麵那道陳年血漬——那是康熙二十六年宮變夜,她替身懷六甲的皇後擋箭時染上的。
石靜嫻示意太監將軟墊鋪在龍椅右側:"即日起設輔政席,賜座索綽羅氏。"在百官驚駭的目光中,她撫過老太君手背的凍瘡,"當年懿誠皇後臨終前,曾握著你手說"大清欠女子一個公道"。"
殿外忽有疾風穿廊,卷著柳絮撲進禦案上的琺琅香爐。胤礽立在屏風後窺見此景,手中準備遞上的止痛藥包悄然滑落——這香爐是他倆靈魂互換第二年,石靜嫻用毓慶宮私庫熔了嬪妃們的金簪重鑄的,說是"省得她們爭風吃醋"。
"陛下!牝雞司晨恐惹天譴啊!"都察院左都禦史突然以頭搶地,"太祖定製…"
"李大人慎言。"石靜嫻含笑打斷,袖中滑出本泛黃折子,"上月你遞密折說黃河改道乃"婦人不修德政所致",可還記得順治朝治河能臣楊方興的《河防述要》?"她突然揚手,折子精準砸中禦史烏紗,"第七章寫著"河道迂曲本屬自然,強改則淤"——你罵的婦人,是世祖章皇帝親封的一品夫人!"
滿殿死寂中,女帝起身踱向顫若篩糠的禦史,龍袍下擺掃過他官服上的獬豸補子:"獬豸辨忠奸,怎的到你身上就成了瘋犬?"她突然俯身抽出對方腰間玉帶,"啪"地一聲脆響,竟是將象征禦史風骨的玉佩摔得粉碎。
"傳旨。"石靜嫻轉身時,餘光瞥見胤礽在屏風後比劃"適可而止"的手勢,唇角笑意更深,"都察院左都禦史李玉庭,即日起赴黃河河道觀政三年。"她故意踩過滿地碎片,"帶上你那套"婦德論",看看災民是想要米糧還是綱常!"
退朝鍾聲響起時,女帝卻端坐龍椅未動。待百官散去,胤礽從屏風後轉出,將藥包擱在禦案:"你明知那軟墊會惹風波。"
"不要這個。"石靜嫻扯過他袖中暗藏的羊皮水囊,仰頭灌下大口桂花釀,"當年咱們互換身子時,你月事痛得打滾還硬撐早朝,如今我坐不穩龍椅——"她突然拽住他衣領拉近,"胤礽,這天下本就不該是讓人受苦才能坐的。"
胤礽怔怔望著軟墊上交織的金線與血痕,想起二十年前石靜嫻第一次用他身子來月事時,蜷在毓慶宮榻上咬牙批奏折的模樣。那時她蘸著朱砂在折子上寫:"女子之苦,當為天下鑒。"
暮春的風掠過太和殿琉璃瓦,將女帝腰間玉佩吹得叮咚作響。那玉佩刻著胤礽當太子時的私印,如今翻轉過來,背麵添了石靜嫻登基後刻的小字——"硬座改軟席,從朕開始"。
喜歡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請大家收藏:()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