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討逆檄文
字數:1937 加入書籤
蕭如薰未曾料到,第一個站出來力挺自己的文官,竟然會是吏部左侍郎沈一貫。
隻見沈一貫一臉義憤填膺地站在大帳之上,慷慨激昂地說道:“諸位同僚!當今聖上這兩年間,先是平定了寧夏之亂,接著又征討朝鮮,其文治武功,實乃我大明之幸事也!然而,如此賢明之君,竟然被朝中那些奸佞小人給罷黜了!這豈不是天理難容嗎?”
他稍作停頓,環顧四周,見眾人皆沉默不語,便接著說道:“我等身為臣子,理應替聖上分憂解難!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這天下重蹈漢之昭宣之禍嗎?”
昭宣之禍,這場禍亂的核心人物便是權臣霍光,他是漢朝名將霍去病的弟弟,同時也是漢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在漢昭帝和漢宣帝兩朝都擁有著巨大的權力,其權勢之盛,甚至可以廢立皇帝!)
蕭如薰看了一眼沈一貫,心中暗自感歎,這能金榜題名、入朝為官的人果然都非等閑之輩。且不說他們是否眼高於頂,單單就學識而言,那絕對是出類拔萃的。就像這短短一根煙的時間,沈一貫竟然就能迅速找到如此恰當的借口,實在是令人驚歎。
“昭宣之禍!”蕭如薰默念著這個借口,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微笑。瞧,這借口不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嗎?有人提供了一個台階,這頭“驢”自然就順坡而下了。
此時此刻,蕭如薰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話:“入關後自有大儒為我辯經。”這句話雖然有些調侃的意味,但卻也道出了一個事實——在某些情況下,隻要有人願意借坡下驢,事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這人能用!”蕭如薰暗自思忖道。他可不是那種拘泥於傳統、墨守成規的人。如今的大明,需要的不是海瑞,而是敢做事的人。
投機分子?行啊,隻要能做事就行!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做到一心為公、毫無私心的人又有多少呢?隻要他能夠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那又何必在意他的動機是否純粹呢?
有了沈一貫的背書,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容易多了。畢竟沈一貫做為吏部二把手的地位和影響力都不容小覷,他的支持無疑給了蕭如薰極大的助力。
而其他人呢?他們自然也是看出來了,改革這種事情,哪有不死人的呢?自古以來,任何一次重大的變革都會伴隨著一定的犧牲和動蕩。這是不可避免的代價,也是推動社會進步所必須付出的。
更何況,現在連錦衣衛和東廠都站在了蕭如薰這邊,這可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啊!這些一方大員們如果連這都看不出來,那他們可真是白在官場混了這麽多年!
…………
很快,由沈一貫執筆的討逆檄文開始分發天下。
聞乾坤正道,君父之尊不可褻;社稷重器,奸佞之惡不可容!今有賊臣王錫爵,申時行,鄭國泰等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蔽聖聽於深宮,囚天子於幽室;弄權柄於朝堂,荼生靈於天下。神人之所共憤,天地之所不容!
昔我大明太祖,膺天命而開基,拯黎庶於水火。曆代聖君,夙夜憂勤,方有今日之盛世。豈料奸佞竊國,上欺天子,下虐蒼生,致使九廟震怒,萬姓離心,此誠存亡危急之秋也!
吾輩世受國恩,職在藩屏。今日泣血誓師。凡我大明將士,皆當礪戈矛,同仇敵愾;四方忠義,速舉義旗,共赴國難!
檄到之日,望風響應。其有附逆之徒,若能倒戈效順,當錄其功;若執迷不悟,則,燃臍之禍,噬臍何及檄文所至,鹹使聞知。
"白馬懸旌,誓清君側之惡;黃龍痛飲,必誅元凶之首!"
………………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